(优质医学)骨科快速康复理念及应用
骨科快速康复理念及应用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共享,方便各学科
团队对患者状况的全面了解。
政策与资源配置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骨科快速康复的实施与发展。
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骨科快速康复提 供必要的保障。
优化流程
对现有的医疗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环节,提高康 复效率。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骨科快速康复领域的最新 进展和挑战。
跨国合作研究
开展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骨科快速康复 技术的创新发展。
培训与教育
开展国际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全球范围内骨科医生的快速康复理念 和技术水平。
提高普及率和影响力
制定标准与指南
进行骨科手术。
心理准备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 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手术的 耐受性。
术前营养补充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适 当的营养补充,如维生素、矿 物质等。
术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前锻炼 ,如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 以增强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效
果。
手术操作与技术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 后并发症。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锻炼方式、 锻炼强度等。
随访与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了解患 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03
快速康复与传统康复的比较
康复周期
快速康复
通过优化康复流程和多学科协作,缩短康复周期,加速患者 恢复至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骨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

骨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骨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领域,旨在改善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ERAS是一种多学科、多干预手段组合的综合性康复计划,旨在优化术后康复过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加快康复速度。
___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麻醉管理和术后康复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引起的组织创伤和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
该快速康复方案涉及到全程的医疗护理,包括手术前的信息交流和准备、术中的细致手术操作、术后的疼痛控制和早期康复措施。
通过尽早恢复患者体力和功能,ERAS旨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康复过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创新,___正在得到越来越多骨科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采用。
通过应用ERAS,骨科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降低。
本文将详细阐述骨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的重要性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解和应用ERAS的基础知识,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手术康复效果。
___)是一种通过实施一系列临床手段和措施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的方法。
___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学科协作:ERAS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需要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学科的协作。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当的体力活动和心理准备等。
这些准备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康复能力。
麻醉管理:ERAS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负担,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麻醉团队会更加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快速复苏:ERAS强调快速复苏的理念,包括术后早期喂食、早期起床活动和物理治疗等。
这些措施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骨科快速康复理念及应用 (1)

肝胆手术 (复杂型) 神经外科手术 肿瘤手术 口腔颌面手术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加甲硝唑(颅骨切开术或置入装置) 头孢唑啉加甲硝唑 (仅用于胃肠手术和盆腔手术) 头孢唑啉
骨科手术
头孢唑啉加万古霉素 (仅用于关节成形术)
骨科-脊柱外科手术
产科手术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妇科手术
头孢唑啉
整形、重建和手外科手术
头孢唑啉
Clin Nutr. 2012 Dec;31(6):817-30. Clin Nutr. 2012 Dec;31(6):783-800. Clin Nutr. 2012 Dec;31(6):801-16. Br J Surg. 2014 Sep;101(10):1209-29.
对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的建议
目录
• 如何实施FTS
Part 1:术前措施
• 术前咨询和培训 • 优化患者身体条件 • 禁食要求 • 术前营养、焦虑 • 预防深静脉血栓 • 预防性抗生素 • 预防镇痛
术前措施
术中措施
• 体温控制 • 手术径路和切口 • 引流 • 麻醉 • 术中体液控制
• 术后镇痛 • 早期活动 • 限制静脉补液量 • 术后营养支持 • 防治恶心呕吐
增强体育锻炼
术前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对患者有益
戒烟、禁酒
建议术前一个月(4周)戒烟、禁酒
术前肠道准备:不推荐
普外科常见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肠手 术,盆腔择期手术,胃切除术)术前基于回顾性 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性肠道准备 (MBP)并未给患者带来明显获益, 一般情况下不应常规使用
但对于直肠、盆腔择期手术,当计划 行改到回肠造口术时,MBP是必要的
5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Ⅰ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生理盐水20ml。
骨科疼痛管理及快速康复理念运用

9分;剧烈疼痛,不能忍受
10分:最疼痛,痛不欲生
疼痛评估流程
➢ 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每日评估患 者疼痛情况,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评分。
➢ 疼痛评分≥4分,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止痛措施并记录,实 施镇痛措施后再评估,记录符合要求:静脉15分钟复评, 非消化道途径(如肌注、皮下注射、塞肛等)15分钟复 评,口服给药1小时内复评。
❖ 疼痛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 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变化。
❖ 疼痛使早期锻炼受阻,功能恢复不满意。 ❖ 疼痛增加卧床并发症,DVT,压疮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 ❖ 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 影响病人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关于疼痛
骨科手术术后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 轻度疼痛
➢ 疼痛评估结果和病情相符,当疼痛评分≤3分,每日评估 1次,疼痛评分≥4分,评估频次q8h,疼痛评分≥7分,评 估频次q4h.
疼痛评估注意事项
➢ 在给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时应注意:
以评估流程为准则,不仅要评估患者静息状 态,而且还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是 下地行走时的疼痛强度,以及康复训练是的疼 痛强度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
三、快速康复的理念
ERAS —— 一个崭新的理念
病理生理学的核心原则:减少创伤及应激
术后快速康复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
创伤
合理充分的镇痛药物
激素
手术切口最小化 缓解疼痛 营养物质给予 调节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炎症反应
防止低体温 减轻炎症反应(药物)
需要处理 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 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 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病人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 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的运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的运用摘要:现阶段在欧美等国家逐渐兴起的一种理念是快速康复外科,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现已在妇产科、麻醉科、骨科和泌尿外科等广泛应用,骨科手术患者在选择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实践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水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也是未来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分析快速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骨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心思想是提升围手术期患者恢复水平,针对医疗环节中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补充。
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
骨科手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骨伤到一定程度才会选择手术治疗,所以患者的创伤会比较大。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应激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内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整个围手术期中利用各种护理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应激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水平[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不是单纯的理念知识,其内容涵盖麻醉学、营养学和心理学等,包括术前理论知识讲解、术中手术方法、术后科学护理等。
它突破了传统手术中忽视心理疏导、不主张术前检查、手术不严格禁食、围手术期镇痛单一、围手术期抗生素输液过多、主张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放置等不合理护理程序。
2骨科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必要性骨科手术患者因恢复时间长,病情较重,所以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做出判断,围手术期护理环节的严谨性非常重要。
一般在髋、膝关节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比较广泛[2]。
经过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多种形式镇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削弱患者应激反应,应用快速康复外科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恢复进程较常规护理程序快,并且有效规避了并发症的发生。
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3.1术前禁食护理。
术前4h禁饮,8-12h禁食,经过研究发现,我国骨科手术患者需要禁食时间长达12-20h,4-10h内禁止饮水,显著高于规定禁食时间。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外逐渐兴起了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快速康复外科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将其应用到骨科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绩。
本文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骨科;应用现状前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贯穿到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的安全有效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手术应激反应风险,促进患者更好的实现术后的康复目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是由丹麦的外科医生提出的,由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科人员、护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其中,在患者本身及家属的配合下,更好的实现快速康复的目标,在骨科中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应用十分普遍,提高了对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外科理念,但并不是否定传统外科的思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包括外科学、麻醉学、护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疼痛医学等,和传统的护理相比,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明显的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有效地减轻了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和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痛苦,使住院时间有所缩短。
传统的围术期处理原则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和死亡风险为核心,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重视的是治疗过程的序贯性,强调术中的操作技巧基础之上,还要将术前、术中、术后这三个阶段相互结合,形成彼此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通过对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将治疗阶段中的应激来源减少。
综合来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术前准备、术中指导和术后指导这三个方面为主[1]。
(一)术前准备骨科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首先要在术前准备环节,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做好对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并且结合术前的禁食禁饮时间、超前镇痛、术前营养评估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严格意义上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属于综合性模式,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语言、机体健康,且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机体恢复的周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临床治疗中的各类不良事件。
其中骨科手术的创伤性比较大,且大多数患者的机体恢复比较慢,所以将快速康复护理积极应用其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严格意义上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基于康复医学理论对患者所实施的一种护理对策,因受到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生活中部分人员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比如车祸、摔伤、骨折等等,如此一来则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产生影响,其中临床当中治疗骨科疾病以手术为主,但是严格意义上分析,手术创伤面比较大,患者机体恢复能力比较慢,所以采取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康复,并且还能在医、护、患三方的协调配合下提高患者锻炼的主动性。
换而言之,快速康复护理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不仅包括基础护理,并且还从心理、职业、社会等多个方面实施护理,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另外依据相关报道得知,在骨科当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致残率。
2、骨科护理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内容2.1环境与体位的护理毋庸置疑,舒适的环境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痊愈,所以环境与体位护理是快速康复护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将病房的温度设定在20—26℃,湿度控制在50%---60%,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康复环境。
另外大多数骨科患者都需要通过石膏固定,所以对患者的舒适会产生影响,对此护理人员与医生积极配合,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拉近自己与患者的距离,给予患者亲切的态度,倾听患者的抱怨,了解患者的各类情况,尽可能的通过话语降低患者的焦虑。
除此之外,大多数患有骨类疾病的患者均存在负性心理情绪,如不及时做好心理情绪的改变,则会影响患者身心康复,对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将临床治疗的方法一一告知给患者,并选择成功案例为患者讲解,使其保持自信心,积极接受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最早由HenrikKehlet在90年代提出,其目的在于促进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Kehlet认为手术创伤、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以及长时间制动与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其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
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疼痛控制以及外科等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欧美国家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心思想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以加速恢复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节省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ERAS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良好的麻醉、镇痛技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等不适,以利于早期活动。
(2)具有微创外科理念,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
(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康复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团队的相互协作。
目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通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医用,在骨科领域也逐渐被接受和应用,相关数据表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高的经济效益。
Sharrock以及其团队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ERAS理念在骨科领域的早期应用,其主要由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多项干预措施所构成,该项临床工作需要骨科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术前患者教育、术中提供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术后提供合理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以及术后康复治疗等。
早在1995年,Sharrock以及其团队便提出应当对择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措施包括有:将麻醉方式由全身麻醉更改为硬膜外麻醉,术中常规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为高危患者提供必要的术后重症监护及特级护理,术后由麻醉医师提供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镇痛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多个领域已制定了相应的指南共识
指南
指南
骨关节术后 指南
肾切除术手 册
结直肠术手
册
8
把握本质——强化围手术期处理
着眼的是整个围手术期 当前总的要求是强化围手术期处理,加速康复
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加速康复
不增加返院率
缩短住院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1): 1-4.
9
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7(8): 515-517.
功
手术
能
状
态
营养
镇痛
运动
禁食、卧床 休息
4
概念
加速康复外科( , ),也被称为快速康复外科 ( , )或快通 道外科,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生等系统提出并实施,其 核心内容是在围手术期采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手段来减 少手术应激及其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教授与 1997 年提出 概念, 其本人被誉为“快速康复外科”之父。
出现症状、30天并发症患病率、再次入院 患者依从性
* P<0.05
注: 研究纳入瑞士斯德哥尔摩医院连续953例结直肠癌患者
10
. 2011;146(5):571-577.
1.
麻醉方法的改进
2.
联合局部麻醉
3.
常规手术日晨口服葡萄糖水
4.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5.
早苏醒、早拔管
6.
液体治疗
7.
以病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导向治疗
2009年, 工作组发布结直肠手术专家共识
2009年, (英国外科协会)发布快速康复方案实施指南
12
目录
13
能为骨科术后患者带来什么?
英国约克郡士嘉堡总医院经验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比斯佩贝尔医院经验
14
研究目的: 本分析旨在评价多模式优化方案对股骨颈骨折住院
患者的影响。
研究设计
研究共纳入 232例患者
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18
10 (2012 ) 90-94
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 比斯佩贝尔医院经验
研究医院: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比斯佩贝尔医院
入选患者
年龄在40岁以上(94%≥60)的535例因髋
部骨折入院患者
组
535其例因中髋部3骨3折6例是社区居(3民57);而其余1评术5价后9并例发症来自
ERAS组
对照组
患者死亡率
23% 0.2 29%
社区居民: 患 者 生 存 率
J . 2008 ;56(10):1831-8.
12% 23%
0.02
骨折后时间 (天)
22
目录
23
2009年,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外科 医师协会() 专门发布《快速康复方 案实施指南》 来指导实施
24 - 2009
1:术前措施
生
P=0.40
率
(
P=0.16
)
P=0.22
P=0.67
P=1.00
% %
20
J . 2008 ;56(10):1831-8.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髋部骨折患者行 ,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P<0.001
21
J . 2008 ;56(10):1831-8.
总体人群:
患 者 生 存 率
减少患者死亡
参与研究患者12月内死亡率(组对照组)
骨科快速康复理念及应用
1
目录
2
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
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死亡的因素
外科手术 康复延迟
•疼痛 •应激反应/器官功能障碍 •恶心、呕吐、肠梗阻 •贫血、睡眠障碍 •疲乏 •运动受限、半饥饿 •引流管/鼻饲管、束带
3
—— 一个崭新的理念
术后快速康复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
. 2012 ;31(6):783-800.
. 2012 ;31(6):801-16.
27
J . 2014 ;101(10):1209-29.
术前咨询和培训
要求进行入院前咨询,对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术前教育
2011;149:830-40.
术前患者教育方法
口头或书面告知患者围手术期各 项相关事宜
告知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
5
减少创伤及应激——理念的核心
病理生理学的核心原则:减少创伤及应激
更全面地重视 微创理念
激素
创伤
炎症反应
合理充分的镇痛药物 手术切口最小化 缓解疼痛 营养物质给予 调节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防止低体温 减轻炎症反应(药物)
减轻应激反应的干预措施
6
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 在许多择期手术中取得成功
应用范例
门诊/24小时内手术
肩/膝关节重建术(内镜)
子宫切除术(经阴道)
胃底折叠术(腹腔镜/内镜)
脾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供体肾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住院较短的手术-1-4天
结肠切除术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主动脉瘤手术
肺切除和肺叶切除术
前列腺切除术
外周血管重建
护入院理患者院
对照组
12月后死亡率
研究方案:
(178)
19
J . 2008 ;56(10):1831-8.
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髋部骨折患者行减少并发症(33%降到20%)。肺炎、尿路感染、意识混乱 两组有差异。
0.002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
对照组 组
p<0.001
事
件
发
P=0.02
P=0.03
28
优化 患者手术前的
身体状况
. 2012 ;31(6):817-30. . 2012 ;31(6):783-800. . 2012 ;31(6):801-16. J . 2014 ;101(10):1209-29.
25 - 2009
26 - 2009
• 所有患者在术前应接受专门的咨询服务,应对手术和麻醉过程 对患者进行宣教
• 术前宣教可能会减少患者恐惧和焦虑,鼓励患者完成围手术的 一些任务,如此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的恢复和出院
• 宣教方式包括个人辅导、 提供宣传手册或多媒体 信息等
. 2012 ;31(6):817-30.
8.
避免液体过多导致的
围术期疼痛治疗
11. 预防性镇痛: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
12. 多模式镇痛:以局部麻醉技术为主的多模式镇痛
13.
其他措施
14.
体温监测和保温
15.
抗血栓治疗
11
普外科—— 应用最早、最为成功的领域
早在2005年, 已发布欧洲版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工作
患者年龄、性
R
别、住所、精
神状态、及手
术类型相似
传统护理组115例 组117例
结果评价
死亡率 并发症等
15
10 (2012 ) 90-94
显著减少创伤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 = 0.04
10 (2012 ) 90-94
(48/115)
(36/117)
16
术后30天死亡率比较
17
10 (2012 )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