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纽扣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日常物品》,详细内容围绕“有趣的纽扣”展开。

通过观察、认识和创作,让幼儿了解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提高幼儿对日常物品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学会用纽扣进行创作。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纽扣样品、图片、PPT、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剪刀、胶水、画纸、彩笔、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形状、颜色和图案的纽扣,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纽扣的用途,展示用纽扣创作的作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用纽扣进行创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动手用纽扣和画纸、彩笔等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展示(5分钟)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每组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纽扣》2. 内容: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创作方法与步骤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纽扣创作一幅有趣的画2.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纽扣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纽扣的认知和创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动手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纽扣进行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服装厂,了解纽扣在服装制作中的应用。

开展以“有趣的日常物品”为主题的手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有趣的纽扣中班教案精选

有趣的纽扣中班教案精选

有趣的纽扣中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有趣的纽扣》为主题,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纽扣,并学会用纽扣进行创意贴画。

教材涉及到的章节和内容如下:1. 认识纽扣:介绍纽扣的定义、种类和用途;2. 观察纽扣:观察纽扣的形状、颜色和大小;3. 操作纽扣:学习如何穿纽扣和解纽扣;4. 创意贴画:用纽扣进行创意贴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纽扣,了解纽扣的用途;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纽扣,学会用纽扣进行创意贴画;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纽扣、贴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份纽扣、贴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衣物,发现纽扣的存在,引导幼儿对纽扣产生兴趣;2. 认识纽扣:教师向幼儿介绍纽扣的定义、种类和用途,让幼儿初步认识纽扣;3. 观察纽扣:教师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纽扣,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纽扣的特点;4. 操作纽扣:教师示范如何穿纽扣和解纽扣,让幼儿动手操作,熟练掌握穿解纽扣的技巧;5. 创意贴画:教师引导幼儿用纽扣进行创意贴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6.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形状颜色大小纽扣√ √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纽扣进行创意贴画,并将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2. 答案:幼儿的创意贴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纽扣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下面是收集的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1. 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 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 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 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

)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2.游戏:找找好朋友。

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

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幼儿园中班设计方案有趣的纽扣

幼儿园中班设计方案有趣的纽扣

幼儿园中班设计方案有趣的纽扣一、设计意图在幼儿园的中班阶段,孩子们已经逐渐进入到学习和探索的阶段。

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

因此,这个设计方案旨在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活动——纽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活动内容1、纽扣穿线材料准备:纽扣、线、橡皮筋活动介绍:教师每次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定数量的纽扣和线,并向他们示范如何穿线。

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纽扣和颜色,尝试将线穿过纽扣的孔洞中,让整个纽扣串在线上。

当孩子们完成一段线上的纽扣穿线时,可以用橡皮筋捆起来,作为自己的作品展示。

适用范围:适用于3-5岁的儿童,让他们运用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2、纽扣拼图材料准备:多种形状的纽扣、纸板活动介绍:教师将纽扣混合放在桌面上,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纽扣拼图的图案(如心形、星星等),鼓励他们自由选择纽扣,按照图案拼出自己的作品。

当然,孩子们可以自行创作自己的图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适用范围:适用于3-5岁的儿童,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3、纽扣算数材料准备:纽扣、数学板、数学符号活动介绍: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数学板和纽扣,并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鼓励他们用纽扣来表示数字和符号,完成简单的算数题。

例如:“请用纽扣表示3+2=?”。

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编出算数题,让其他小朋友解答。

适用范围:适用于4-5岁的儿童,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算数能力和数学素养。

4、纽扣抽象画材料准备:纽扣、画布、绘画工具活动介绍: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抽象画,并鼓励他们用纽扣来创作抽象画。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样式,将纽扣固定在画布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4-5岁的儿童,发挥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总结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游戏和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纽扣和线的基本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纽扣的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提高他们对物品的认知和分类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通用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通用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纽扣”。

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和操作纽扣,了解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纽扣的基本特点,如形状、颜色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纽扣的用途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纽扣,图片,挂图,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师身穿的衣服上的纽扣,讨论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挂图展示各种纽扣,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纽扣的用途,如用于衣服、包包等。

讲解纽扣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联想生活中的事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纽扣画。

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幼儿完成作品。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纽扣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纽扣的颜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等。

3. 纽扣的用途:衣服、包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纽扣,记录下来。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用纽扣制作一幅有趣的画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分组活动中,部分幼儿合作意识较弱,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纽扣,了解不同材质的纽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纽扣画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

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幼儿园《有趣的纽扣》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 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 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 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 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

)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2.游戏:找找好朋友。

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

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纽扣》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纽扣》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纽扣》文档: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纽扣》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用教材《数学》第五章“形状与空间”中的“有趣的纽扣”。

该部分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纽扣,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纽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纽扣,加深对形状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纽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纽扣形状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纽扣、纽扣图卡、贴纸。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实物纽扣、纽扣图卡、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纽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纽扣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一套实物纽扣,引导学生观察纽扣的形状特点。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纽扣如何区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纽扣图卡和贴纸,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选择一种形状的纽扣,用贴纸将相同形状的纽扣图卡贴在一起。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有趣的纽扣”。

在黑板上贴上不同形状的纽扣实物,旁边标注纽扣的名称。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家里或教室里的纽扣,识别出不同形状的纽扣,并拍摄照片。

2. 请学生尝试用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纽扣,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纽扣,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纽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纽扣创意画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纽扣拼贴成一幅画。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精选(1)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精选(1)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纽扣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日常物品》,详细内容为“有趣的纽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纽扣的不同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纽扣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用途的纽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物品的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形状、颜色和用途的纽扣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和用途的纽扣、展示板、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颜色和用途不同的纽扣、操作盘、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展示板、挂图展示各种形状、颜色和用途的纽扣,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纽扣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形状、颜色和用途的纽扣,让幼儿了解纽扣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1)观察并记录纽扣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尝试用纽扣拼出不同的图案。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纽扣2. 内容:(1)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

(3)用途:衣服、鞋子、包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纽扣,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用纽扣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2. 答案:(1)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

(2)发挥想象力,完成创意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操作、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索有趣的物品。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学设计方案:有趣的纽扣
设计意图: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 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 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 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 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

)教师小结纽扣
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

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

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
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 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
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

(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