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4种)
AFP、麻疹监测要点及指标

AFP监测要点及指标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二)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三、监测内容(一)AFP病例报告1、病例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病例报告人员: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AFP 报告首诊负责制,各医疗单位的内科、儿科主任是AFP报告的重要管理者和责任人。
3、病例报告时限及接受报告的单位:城市12小时,农村24小时报县级疾控中心,现已开通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应在当天进行网络直报,以便疾控机构及时开展各个案调查及信息录入,接受报告的单位为县级疾控中心。
(二)主动监测1、医疗机构主动监测由医疗机构设专人(预防保健科)对本单位的儿科、神经内科(内科)的门诊、病房的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进行主动搜索,发现AFP病例及时报告,主动搜索应每旬开展一次,并填写主动监测记录表。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培训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分数:
1.(AFP)病例全称:病例
2、AFP病例定义: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3、AFP病例的诊断要点:起病、肌张力、下降、腱反射
或。
4、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脊髓炎;
(4)多神经病(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炎;
(6)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神经炎;
(8)炎;
(9)麻痹(包括麻痹、性麻痹、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
(12)中毒;
(13)瘫、瘫和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4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急性弛缓性瘫痪

•
NPEV包括柯萨奇(Coxsackie)病毒A 群和B群(Cox-A,Cox-B),埃可(ECHO) 病毒,新肠道病毒68-72型等,NPEV有60多 种血清型。NPEV在健康人群中具有较高的 携带率。
Hale Waihona Puke 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又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
•
是指因机体免疫缺陷、免疫低下或其他 原因,在接种或接触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ral poliovirus attenuated vaccine,OPV)后, 对正常人并不致病的OPV对这些人却成为致 病病原,而发生脊灰症状病例。
吉兰-巴雷综合征
• 吉兰-巴雷综合征 (CuillainBarresyndrome,GBS) • 也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属于 周围神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成为目前 我国和多数国家引起小儿急性迟缓性瘫痪 的最常见原因。
临床特征: • 为进行性、 对称性、 弛缓性肢体瘫痪 该病病程自限、绝大多数的病人均可以 完全康复
周期性瘫痪
• 周期性瘫痪又称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 痪为特征的一组少见疾病,发作时大都伴 有血清钾浓度的改变。
根据血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可将周期性瘫痪分为低钾型、正常钾 型和高钾型3种类型,其中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最为常见。
•
•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①病史提供发作性骨 骼肌弛缓型麻痹而无感觉障碍。②发作时 血清钾低于3.5mmol/L,予钾盐治疗有效。 ③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低血钾麻痹。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14种疾病:
• (1)脊髓灰质炎(2) 格林巴利综合征(3) 横贯性脊髓炎(4)多 神经病 • (5)神经根炎 • (6)外伤性神经炎 (7)单神经炎 • (8)神经丛炎 • (9)周期性麻痹(10) 肌病 • (11)急性多发性肌 炎 • (12)肉毒中毒 • (13)四肢瘫、截瘫 和单瘫 • (14)短暂性肢体麻 痹。
AFP病例

AFP病例AFP病例又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指将所有15岁以下急性发生的肢体(或腹肌、颈肌)肌肉进行性弛缓性麻痹瘫痪病例称为AFP病例。
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4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5.AFP病例报告与漏报:卫生部要求所有发现AFP病例的临床医生和卫生工作者都要立即向当地县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报告,这是发现病例最重要的工作。
由于AFP病例作为“疑似脊灰”病例报告,也受到传染病管理法的约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下列情况,AFP病例可能漏报:(1)患儿曾就诊,但医生没有发现是AFP病例,无记录也未报告;(2)医生诊断是AFP 病例,但无记录也未报告;(3)诊断是AFP病例,有记录,但未意识到或不知道需要报告。
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医生不知道如何报告或报告意识淡漠。
6.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卫生防疫站负责AFP病例监测的工作人员,每10天到辖区内的监测医院了解AFP病例报告情况,及时发现漏报病例。
在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后,若没有发现漏报的AFP病例才能作出零病例报告。
医院一定要协助卫生防疫站做好这项工作,防止漏报。
7.AFP病例诊断要点:AFP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医师面对每一例AFP 患者,除了要获得详尽可靠病史,首先要认真排除假性麻痹(由骨关节疾病所致的运动障碍),然后才能确定为真性麻痹。
根据神经定位不同,应进一步区别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痉挛性麻痹),还是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定义及监测-文档资料

4.3.3 在病例发生的所在地的县级及以上医院 和病例所在村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调 查了解本地和病例周围儿童AFP病例的发生情 况,搜索是否有脊灰野病毒输入或具有神经毒 力的脊灰疫苗衍生株循环的证据。
4.3.4 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在病例居住地区至 少调查30名5岁以下儿童,若本村儿童不足30 名,要调查此年龄段的所有儿童,评价脊灰疫 苗接种率。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 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 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 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 发的神经炎);
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 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AFP病例。
5
1.3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 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
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 不满2个月。
6
2 AFP病例的病毒学分类标准
2.1脊灰确诊病例:凡脊灰野病毒检测阳 性的AFP病例为脊灰确诊病例。
17
4.3 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
4.3.1 调查组的防控制机构组织由熟悉AFP病例 诊断的流行病学专家和神经内科或儿科医生参加 的调查小组。
4.3.2 及时对临床符合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采集粪便标本。神经科专家要对病例进行医 学检查,核实诊断(确定是否是临床符合病例); 了解发病过程、治疗情况、脊灰疫苗免疫史等情 况;并对所调查的对象拍摄病例的影像资料,以 便记录病例的残留麻痹情况和现场调查工作,分 析发病原因和脊灰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7
2.2脊灰排除病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凡是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脊灰野病毒
〖医学〗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

目前南疆报告要求 任何年龄的AFP病例
AFP监测流程
主动监测
发现
报 告
调 查
采 样
就诊报告
随访
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
脊髓灰质炎(A80) 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 G04.2-G04.9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病例监测
卫生部赴新疆工作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2011年10月
目录
脊灰与AFP 病例监测报告 病例调查 采样、保存和运送 病例随访 资料管理、分析与利用
最古老的脊髓灰质炎患者雕像
现保存于丹麦 哥本哈根市 博物馆
患者右下肢麻痹 明显的肌肉萎缩 足下垂
Source from TREMOLO
40/93
注意事项
发病日期
指AFP疾病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症状的日期
病例分类
初报的AFP病例,均以【1.临床诊断病例】录入
疾病名称
AFP病例归类为【其他传染病】,下拉菜单中选择【 9825,AFP】
此外,病毒性肝炎还有丙型肝炎、丁型 肝炎、 戊型肝 炎和庚 型肝炎 。过去 被定为 己型肝 炎病毒 的病毒 现在被 确定为 乙型肝 炎病毒 的一个 属型, 因此己 型肝炎 不存在 。
在病毒肝炎的疫苗,A型、B型、D型的 疫苗已 研发成 功;C 型、E型 、F型 的目前 无编辑 本段宋 金元时 期
异地病例填写内容较本地病例多:来现就诊地日 期、现就诊地住址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 学术文 化领域 百家争 鸣,(df高血压 958心 脏病983u6糖尿 病87fr )特别 是思想 家的革 新精神 ,为中 医学理 论的创 新和突 破性进 展,提 供了有 利的文 化背景 。宋代 陈无择 著《三 因极一 病证方 论》一 书,(45传染 病q566丙肝964jo乙肝 28jgsx甲肝gh)提出 三因学 说;并 产生了 最具盛 名四大 学派, 刘完素 倡导火 热论; 张从正 力倡“ 攻邪论 ”;李 杲提出 “内伤 脾胃, 百病由 生”的 理论; 朱震亨 创造性 地阐明 了相火 的演变 规律。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诊断要点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诊断要点(自治区脊髓灰质炎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一、定义是指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的一组疾病。
二、主要监测对象新发脊髓灰质炎病例(包括:输入性野型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三、鉴别疾病包括(一)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二)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三)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毒物性多神经病以及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四)神经根炎(五)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起的神经炎)(六)单神经炎(七)神经丛炎(八)周期性麻痹(三种类型的周期性麻痹)(九)肌病(重症肌无力、中毒、原因不明的肌炎)(十)急性多发性肌炎(十一)肉毒中毒(十二)原因不明的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十三)短暂性肢体麻痹四、各病种的诊断要点(一)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史及接触史初起时有发热,汗出,咳嗽,流涕,烦躁,腹痛,腹泄等呼吸道及轻度消化道诊断症状,经过l~6日后症状逐渐消退,但数日后身热复起,全身不适感觉、肌肉疼痛、嗜睡,继而逐渐出现肢体瘫痪,瘫痪呈弛缓性不对称分布下肢多于上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少数继续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
血沉增快。
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迅速降低蛋白量则增高形成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病毒分离: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出病毒。
(二)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1、病前1-4周有感染病史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颅神经受累。
3、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4、肌电图有F波或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及CMAP波幅下降等。
(三)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1、病初症状:发病前大多有上感症状,也有的起病时发热即出现脊髓损害的症状。
2、脊髓受损的症状:①.感觉障碍:病变水下以下呈横断性感觉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