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地治疗

合集下载

治疗外“阴”恶性黑色素瘤良方

治疗外“阴”恶性黑色素瘤良方

治疗外“阴”恶性黑色素瘤良方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多由色素瘤恶变而来,其发病仅次于外“阴”鳞状上皮癌,占外“阴”恶性肿瘤的20/~30/。

慢性刺激、电灼、腐蚀、不完整切除为其诱发因素。

任何年龄妇女均可发生,病情发展迅速,常早期经血行和淋巴道转移,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据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黑痣”、“阴疮”等病症范畴,多由气郁热结,日久伤正所致。

一、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1.病史:既往有结合痣或复合痣病史。

2.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妇女均可发生。

3.症状:外“阴”瘙痒、疼痛、出血,可扪及小肿块。

4.局部检查:小“阴”唇、“阴”蒂等处见青黑色或棕黑色,也可为无色的小结节,常单发,质硬,以后迅速增大、溃破、流血或见浆液性渗出物。

肉眼可分为结节型、播散型和粘膜型。

5.病理检查: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或菱形,核异形多见,瘤细胞与间质无界限,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分布不均。

二、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与黑色素痣相鉴别,一般应靠病理确诊。

三、中医治疗外“阴”恶性黑色素瘤1.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证候]阴部棕褐色肿块,结节状,表面溃疡,质坚实;胸胁胀满,纳食不香,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软坚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郁金10g、八月扎15g、半枝莲20g、山慈姑10g、蒲公英20g、香附6g、草河车2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6g。

(2)肝肾阴虚:[证候]“阴”道蓝黑色肿物,形态欠整,表面溃烂,渗液流津,脓汁腐臭,不能收口;身体消瘦,五心烦热,耳鸣头晕,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散结逐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0g、土茯苓20g、女贞子30g、旱莲草15g、玄参15g、半枝莲30g、山慈姑10g、龙葵30g、郁金10g、甘草6g。

2.针刺治疗:(1)取穴:三阴交、肾俞、大椎、尺泽。

黑色素瘤晚期扩散到全身还有必要治疗吗

黑色素瘤晚期扩散到全身还有必要治疗吗

黑色素瘤在生活中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疾病,黑色素瘤容易恶变,而后演变为了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临床上很多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此时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全身转移,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同时也使治疗变得非常棘手,预后较差,那黑色素瘤晚期扩散到全身还有必要治疗吗?黑色素瘤晚期扩散到全身治疗起来会变得非常棘手,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治疗,患者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还是能够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不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黑色素瘤扩散到全身,手术和放疗作为局部治疗已经失去治疗的意义,化疗和中医作为全身性治疗成了众多患者的选择。

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杀癌细胞,缩小瘤体,但是化疗会杀伤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黑色素瘤患者扩散到全身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身体机能变弱,此时多半不能耐受化疗的副作用,因此化疗期间要及时配合中医治疗,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敏感性,缓解不适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使治疗安全、顺利的完成。

化疗并不适合每个患者,身体弱、年龄大的患者不宜进行化疗,此时可以采用纯中药的治疗。

中医副作用小,注重对患者整体的治疗和调理,在抑杀瘤细胞,控制病情的同时,还有助于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使脏腑机能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实现长期的带瘤生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多年专注中医,推广中医肿瘤科诊疗理念,传播中医优秀文化,创立了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该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成为肿瘤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黑色素瘤治愈案例

黑色素瘤治愈案例

黑色素瘤治愈案例
【最新版】
目录
1.黑色素瘤概述
2.黑色素瘤治疗方法
3.黑色素瘤治愈案例
4.注意事项
正文
一、黑色素瘤概述
黑色素瘤是一种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的皮肤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占皮肤肿瘤死亡病例的极大部分。

黑色素瘤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发现早期症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二、黑色素瘤治疗方法
1.免疫治疗:包括干扰素、白介 2、卡介苗划痕等。

2.化疗:例如氮烯米胺、甲环亚硝脲等。

3.病灶冷冻治疗。

4.中药治疗:采用虫草、猪苓、明党参等传统中药配方治疗。

三、黑色素瘤治愈案例
虽然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但仍有治愈的可能。

例如,免疫治疗、化疗和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四、注意事项
1.及时就诊:发现早期症状,及时到正规肿瘤专科医院检查,对症下药。

2.积极面对:保持正确心态,积极面对疾病,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

3.饮食调理:多补硒,饮食上可多吃些含硒的食物,如鱼类、绿色蔬菜等。

黑色素肿瘤治疗方法

黑色素肿瘤治疗方法

黑色素肿瘤治疗方法
黑色素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
重威胁。

因此,对黑色素肿瘤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不同阶段的黑色素肿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对于早期黑色素肿瘤,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防止其扩散和转移。

对于早期发现的黑色素肿瘤,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其次,放疗也是治疗黑色素肿瘤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黑
色素肿瘤,放疗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通过高能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此外,化疗也是治疗黑色素肿瘤的常见方法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肿
瘤细胞,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化疗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但对于一些晚期黑色素肿瘤患者来说,化疗可以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除此之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是治疗黑色素肿瘤的新兴方法。

靶向治疗是
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使用相应的药物来阻止肿瘤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黑色素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的来说,针对黑色素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患
者生存率的关键。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因个人原因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同时,对于黑色素肿瘤的治疗方法,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科研和探索,以期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恶性黑色素瘤晚期还有治愈希望吗?

恶性黑色素瘤晚期还有治愈希望吗?

恶性黑色素瘤晚期还有治愈希望吗?
一、概述
每一个都希望远离疾病的困扰,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地生活,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环境、食品、精神等诸多因素会让人们患上很多疾病,不但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危及宝贵的生命,所以大家平时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防患于未然。

黑色素瘤是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的皮肤肿瘤,恶性程度极高。

二、步骤/方法:
1、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有治愈的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所以患者不能放弃治疗的希望,要坚定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2、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手术治疗后,患者可采用中医进行巩固治疗,通过中医药来调理机体平衡,达到抑制癌细胞扩散,恢复身体正常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延长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3、良好的身体可以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所以患者要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保证营养均衡,多样化,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可以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增强体质。

三、注意事项:
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患者只要心中充满希望,积极地配合治疗,同时保证睡眠时间,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多锻炼身体,同时要注意防晒。

黑色素瘤最佳治疗方案

黑色素瘤最佳治疗方案

黑色素瘤最佳治疗方案黑色素瘤,也称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皮肤癌症,由于其高度恶性和易转移的特点,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黑色素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期病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切除应尽可能彻底,包括肿瘤组织的切除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安全保留。

对于深度浸润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手术可用于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但常常不能治愈。

2. 放疗放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转移灶的局部控制和减轻疼痛等症状。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高风险因素患者以及肺、骨或脑等器官转移的患者,放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

3. 化疗化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有限的作用,处理复发和转移性疾病时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达卡巴噻嘧啶、亚甲基丁苯环酮等,但是由于黑色素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较差,疗效有限。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黑色素瘤细胞中特定的分子靶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BRAF V600E突变是黑色素瘤常见的阳性突变,针对该突变可以使用BRAF抑制剂如达西利尼或维米非尼进行治疗。

此外,CTLA-4抑制剂如伊皮利慎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表面PD-1/PD-L1的相互作用,恢复患者的免疫应答,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特点的黑色素瘤,最佳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黑色素瘤治愈率和生存期的关键。

此外,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病变特点、转移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黑色素瘤早期怎么治疗呢?

黑色素瘤早期怎么治疗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黑色素瘤早期怎么治疗呢?
导语: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黑色素瘤有恶性和良性两种,良性的黑色素瘤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比较小的,恶性的黑色素瘤对
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黑色素瘤有恶性和良性两种,良性的黑色素瘤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比较小的,恶性的黑色素瘤对人体的伤害很大,而且治疗也是比较困难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黑色素瘤早期的治疗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有:
1、活检手术治疗黑色素瘤
对疑为恶性黑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1cm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黑素瘤,则根据其浸润深度,再决定是否需行补充广泛切除。

一般不作切取或钳取活检,除非病灶已有溃疡形成者,或因病灶过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毁容或致残而必须先经病理证实者,但切取活检必须与根治性手术衔接得越近越好。

2、原发病灶广泛切除治疗黑色素瘤
早在19世纪初期,人们已注意到恶性黑素瘤行局部切除术后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率,基于此,对恶性黑素瘤必须作距原发灶3-5cm的广泛切除术,这样使局部复发率下降至7% 左右。

3、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黑色素瘤
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常随原发灶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其适用证为对临床Ⅰ期的患者,可仅作病灶广泛切除后密切随访,如发现可疑转移时再作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对预后并无不良影响,并可使80%左右的临床Ⅰ期患者免遭区域淋巴结清除术的痛苦。

对于病灶厚度>1.5mm、。

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皮肤癌:恶性黑色 素瘤是一种皮肤癌, 可导致皮肤损伤和 病变
转移:恶性黑色素 瘤可转移到其他器 官,如淋巴结、肝 脏、肺等
死亡率高:恶性黑 色素瘤的死亡率较 高,尤其是晚期患 者
治疗困难:恶性黑 色素瘤的治疗难度 较大,需要综合治 疗,如手术、化疗 、放疗等
03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定期进行体检, 监测身体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复发与转移的监测与处理
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治疗方案:根据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预防感 染、定期复查等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线 杀死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方法:外照射、内照 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放射治疗适应症:适用于局部 晚期、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放射治疗副作用:皮肤反应、 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化学治疗
化学药物:如顺 铂、卡铂等
作用机制:通过 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合成,阻 止肿瘤细胞的生 长和繁殖 Nhomakorabea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 查:通过显微 镜观察组织切 片,判断肿瘤 的性质和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 检查:通过检 测肿瘤细胞表 面的抗原,判 断肿瘤的性质
和分期
基因检测:通 过检测肿瘤细 胞的基因突变, 判断肿瘤的性
质和分期
细胞遗传学检 查:通过检测 肿瘤细胞的染 色体异常,判 断肿瘤的性质
和分期
影像学检查
其他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概述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

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

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

但本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

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

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

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

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头层并在其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瘤穿透真皮网状层,但未达皮下组织;V度:肿瘤侵达皮下组织。

1970年Breslow提出用目镜测微器直接测量肿瘤厚度来估计预后的方法,将肿瘤厚度分为≤0.75mm、0.76—1.50ram、1.51~4.00mm、>4.00ram几档。

由于Clar的浸润深度检测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Breslow的厚度检测法比较客观,因此后者较受推崇。

三、鉴别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约60%是由黑痣恶变来的。

将恶性黑色素瘤与各种痣,尤其是发育不良痣,鉴别开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原先应用的ABCD征象现可扩展为ABCDEF征象:痣的不对称性(Asymmetry)、边缘(Border)不规则、颜色(Colour)变化、直径(Diameter)大于6ram、演变(Evolu·tion)(临床改变)和危险因素(risk Factor)(金发、皮肤白皙、发育不良痣综合征、痣数量多等)。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主要转移部位为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肺脏、肝脏、脑、骨等。

四、分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美国癌症协会(AJCC)制定的TNM分期标准是在clark和Bresl0W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随临床经验的积累进行逐步调整。

1.TNM分期:(UICC,1997)T—原发肿瘤(在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评定)P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原发肿瘤切除而未作病理检查者)PT0未发现原发肿瘤PTis原位黑色素瘤(clark Ⅰ级)(非典型黑色细胞增生,产生黑色素细胞间变,但无侵袭性恶性病变)PT1肿瘤厚度≤0.75mm,侵犯真皮乳头层(clark Ⅱ级)PT2肿瘤厚度0.75-1.5mm和/或侵犯真皮乳头层,网状层的交界处。

PT3肿瘤厚度1.5-4.0mm和/或侵犯网状层(clark Ⅳ级)PT3a肿瘤厚度1.5-3mmPT3b肿瘤厚度3-4mmPT3a肿瘤厚度>4mm和/ 或侵犯皮下组织(clark Ⅴ级)和/或在原发肿瘤周围2cm有位性病灶PT4a肿瘤厚度>4mm和/或侵犯皮下组织,PT4b在原发肿瘤周围有位性病灶注:当肿瘤厚度与clark分级不相符时则根据发现较差的PT分级N—区域淋巴结Nx对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N2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和/或原发肿瘤与区域淋巴结间有转移结节N2a区有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cmN2b原发肿瘤与区域淋巴结间有转移结节N2c上两者同时存在注:原发肿瘤域淋巴结间有转移是指在原发肿瘤周围2cm以外,但未超越区域淋巴结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转移M—远处转移MX对远处转移不能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有皮下或皮下组织转移M1b脏转移2.临床分期Ⅰ期PT1 N0 M0Ⅱ期PT3 N0 M0Ⅲ期PT4 N0 M0任何T N1-2 M0Ⅳ期任何T 任何NM1五、治疗原则与策略(一)外科治疗手术是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因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故当临床怀疑为恶性黑色素瘤时,不要直接在肿瘤部位做局部活检,而应将整个原发病灶连同周O.5—1.0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因为任何刺激均能引起肿瘤发展和播散。

如果病理证实为黑色素瘤,应尽快酌情补充广泛切除,手术切缘的宽度取决于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

1992年NIH基于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推荐手术边缘的宽度NIIt推荐的原发黑色素瘤切除边缘原位恶性黑色素瘤0.5<1.O 11.0 1-21.0-2.0 2>4.O 2-4但目前的趋势是手术边缘越来越小,以减少植皮的需要。

国目前对病期较晚者的手术围仍较大。

对Ⅳ期病人有肺脏、胃肠道、骨或脑的单发转移灶者可进行姑息性切除,有时可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

区域淋巴结清扫是一项有效的分期措施。

但在I、Ⅱ期病人,预防性、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作用甚微,多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并未显示出对生存有何益处。

但研究提示: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肿瘤中等厚度及有隐匿淋巴结转移者可能有效,若发现异常则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可能对预后有益。

对Ⅲ期病人则需进行治疗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虽无随机分组研究证实此方法是否可以改善生存,但回顾性资料显示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姑息作用是肯定的。

对Ⅳ期病人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需进行姑息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

(二)放射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

但分次大剂量放疗与传统的每周5次,每次2Gy放疗方式相比有较好疗效。

因此当病变位于放射耐受组织时可考虑放疗。

对I、Ⅱ期病人,除病人拒绝手术或一般状况差不能手术外,极少用放疗治疗原发灶,而且根治术后不需进行术后放疗。

对病变位于头面部且病变厚或年龄小,因手术可极大影响面容而拒绝手术的病人,可考虑放疗。

对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转移或复发的恶性黑色素瘤病变也可进行放疗,尤其适用于有骨转移或脑转移者。

此外,快中子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化学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药物不太敏感。

单药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率多不超过20%2—3药联合有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化疗主要作为Ⅲ期病人术后辅助治疗和Ⅳ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单独应用或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进行生物化学治疗。

(四)生物治疗少数恶性黑色素瘤可以自然消退,使人们想到免疫机制的作用。

生物治疗就是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杀灭体残存肿瘤细胞的作用。

主要分为细胞因子、继承性细胞免疫、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和肿瘤疫苗四种。

常用的细胞因子是干扰素(IFN)和白介素-2(IL-2),主要用于Ⅱ、Ⅲ期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和Ⅳ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疗。

(五)生物化学治疗/化学免疫治疗近年来人们对免疫治疗和细胞毒药物化疗联合治疗黑色素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者进行合理联合的原因主要有:据报道,化疗与免疫治疗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两者作用机制不同,毒性不相叠加,而且不产生交叉耐药。

综上所述,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治疗原则分为:①原位癌:距肿瘤边缘O.5-1cm切除肿瘤,保证镜下切缘阴性,不作淋巴结清扫及其他辅助治疗。

②I期:T1距肿瘤边缘1cm根治性切除,T2切缘需更宽,但不超过2cm,不需要作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可进行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不作其他辅助治疗。

③Ⅱ期:T3距肿瘤边缘3 cm根治性切除,作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或淋巴造影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作生物治疗或化疗。

④Ⅲ期:距肿瘤边缘3—5cm根治性切除,作根治性淋巴结清扫和生物治疗,国多推荐作术后化疗。

⑤Ⅳ期:以化疗和生物治疗为主,可进行局部放疗和减症手术,单发转移灶者可进行姑息性切除。

六、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的关系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对原位癌及I期病人单行手术治疗即可,对Ⅱ期及Ⅱ期以上的病人需进行综合治疗。

黑色素瘤的药物治疗包括生物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化学治疗。

生物治疗——尤其是细胞因子治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Ⅳ期病人的姑息治疗方式,可提高总有效率,在某些病人可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化疗主要用于转移性(Ⅳ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姑息性肿瘤切除、放疗和生物治疗)联合,以提高疗效。

对部分病变局限于肢体的病人可应用化疗药物进行隔离肢体灌注,以提高局部控制率。

生物治疗与化疗合理结合形成的生物化学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也有较好疗效。

七、药物治疗新进展(一)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emozolomide是一种新型的烷化剂,通过与DTIC相似的机制发挥作用。

Temozolomide口服后100%被吸收,并可静脉应用,可在体转化为MTIC(DTIC的活性代产物)。

与DTIC相比,Temozolomide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对脑转移病变有效。

最近的随机试验比较发现: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应用DTIC和Temozolomide治疗对生存的影响并无差异。

但在应用Temozolomide过程中或之后脑转移发生率有减低趋势。

Ⅱ期临床试验显示总生存率22%,包括5%CR,对脑转移者有效。

多次给药或每日给药可克服耐药机制。

Temozolomide用于Ⅳ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尤其是伴有脑转移者。

具体用法用量为150mg(m²·d),口服第1—5天,若无明显骨髓抑制毒性在第22天提高剂量至200mg/(m²·d),口服5天,以后每28天一个周期继续口服,直到无效或毒性不能耐受。

该药耐受性良好,可有3-4度骨髓抑制,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象。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Temozolomide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和/或细胞因子的方案的临床试验。

(二)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抗微管解聚药物。

在小型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抗恶性黑色素瘤活性,有效率低于20%。

一项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紫杉醇175mg/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