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说课稿

合集下载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生平背景出生与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世家音乐成就与逝世原因1.2 音乐贡献歌曲创作:数量庞大,开创艺术歌曲新领域交响乐:未被充分认可的领域室内乐:钢琴小品与室内乐创作第二章:舒伯特的音乐风格2.1 艺术歌曲风格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形式多样:liederkreis、song cycle等2.2 交响乐风格特点旋律优美、形式自由色彩丰富的乐队编配充满激情与力量2.3 室内乐风格特点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音乐细腻、情感真挚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3.1 艺术歌曲代表作品《魔王》《野玫瑰》《菩提树》《鳟鱼》《小夜曲》3.2 交响乐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3.3 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三重奏》《弦乐五重奏》第四章:舒伯特的创作方法4.1 歌曲创作方法选取诗歌: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与音乐表现旋律创作: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伴奏编写:与人声紧密结合,丰富歌曲情感4.2 交响乐创作方法主题发展:动机发展、变奏手法结构布局:严谨且自由乐队编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4.3 室内乐创作方法旋律与伴奏:默契配合,展现各自特色音乐对话:平等交流、充满活力第五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演唱技巧5.1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声音投射音色变化5.2 语言表达歌词理解语调、语气把握情感传达5.3 表演风格忠实原谱: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个性化诠释:体现演唱者独特风格氛围营造:营造歌曲所描绘的情感氛围第六章:舒伯特的交响乐演奏技巧6.1 乐团编排与声部平衡乐器组合与音响效果声部之间的关系与层次6.2 指挥与演奏风格指挥家的解读与表达演奏风格的选择与呈现6.3 交响乐的动态与表情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情感与氛围的营造第七章:舒伯特的室内乐演奏技巧7.1 室内乐的协作与沟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角色分配与旋律传递7.2 钢琴与弦乐器的对话钢琴伴奏与旋律乐器的关系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7.3 室内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忠实原谱与个性化诠释情感表达与技术要求的平衡第八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比较8.1 音乐形式与风格对比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结构差异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的异同8.2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艺术歌曲中诗歌的文学价值交响乐中主题的发展与变奏8.3 舒伯特作品在不同体裁中的相互影响艺术歌曲对交响乐的影响交响乐对艺术歌曲的渗透第九章:舒伯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9.1 舒伯特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歌曲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诗歌表达能力与音乐感知力的提升9.2 舒伯特作品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演奏技巧与伴奏编配室内乐演奏能力的培养9.3 舒伯特音乐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舒伯特音乐的艺术价值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的贡献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创新10.2 舒伯特音乐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启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3 对舒伯特音乐研究的展望深入挖掘舒伯特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舒伯特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贡献舒伯特的生活年代及其音乐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歌曲的成熟》高中音乐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高中音乐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九单元的一节鉴赏课,该单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别为《魔王》《鳟鱼》《菩提树》,其中《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说学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

三、说教学目标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了解国外艺术歌曲及我国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欣赏《魔王》《鳟鱼》,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风格特征。

难点为掌握艺术歌曲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听赏法。

六、说教学用具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七、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深入探究――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公开课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公开课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教材分析】欣赏一:《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十分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贯穿全曲。

欣赏二:《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作者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写了许多抒情诗。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夏天,他也对当时社会环境不满,因此很快就写成了这首歌,后来由这首歌作素材,谱写了《鳟鱼五重奏》。

欣赏三:《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歌曲描写了一个流浪者的形象,充满忧郁、凄凉的气氛。

引子用了一连串的三连音,描写寒风吹动树叶。

然后是甜蜜的回忆和痛苦的现实。

最后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

相关知识: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同一诗人所作,但每首各自独立。

【教学目的】1、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

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难点】;归纳《鳟鱼》各段的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并哼唱歌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小夜曲》营造气氛。

一、本课知识点介绍1、导言,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课前让同学们分组搜集关于艺术歌曲、声乐套曲、以及舒伯特的生平,不知大家准备了没有?同学们是怎么搜集的?2、请各组代表展示搜集的内容A、艺术歌曲概念及特点(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伴奏占有重要地位,通常用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要求较高)问题:我国有没有艺术歌曲?大家知道那些?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中国的艺术歌曲(在我国赵元任、黄自等写过不少艺术歌曲,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等)(此环节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B、声乐套曲(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声乐套曲是内容有某些关联,由同一诗人作词的声乐曲组成,题材内容是同一的,但每首歌各自独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舒伯特生平简介2.1 舒伯特的时代背景2.2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2.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成就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3.1 旋律优美动人3.2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3.3 丰富的情感表达3.4 钢琴伴奏的独到之处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4.1 《魔王》4.2 《野玫瑰》4.3 《圣母颂》4.4 《小夜曲》4.5 《菩提树》第五章:欣赏与分析5.1 欣赏方法指导5.2 歌曲分析练习5.3 学生分享与讨论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6.1 声乐技巧6.1.1 呼吸控制6.1.2 音准与节奏6.1.3 音色与共鸣6.2 语言表达6.2.1 歌词的理解与感受6.2.2 情感的传达6.3 表演风格6.3.1 舒伯特的创作风格6.3.2 时代背景与演唱风格的关系第七章:钢琴伴奏的特点与弹奏技巧7.1 钢琴伴奏的旋律性7.2 和声与伴奏的关系7.3 节奏与力度7.4 动态与表情7.5 弹奏技巧与练习第八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实践8.1 声乐与钢琴的协调8.2 舞台表现与情感传达8.3 角色定位与塑造8.4 舞台实践与反馈第九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国内外演绎现状9.1 国内外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知名艺术家9.2 不同演绎风格的特点与比较9.3 当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趋势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拓展学习10.4 推荐阅读与欣赏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了解国内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现状,能够独立完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呼吸控制: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歌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教学目标:一,聆听《魔王》和《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歌曲的风格。

二,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与“艺术歌曲”风格形成的原因及深层内涵。

重点难点: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舒伯特《小夜曲》思考并小组讨论:伴奏,歌词,演唱形式及技术要求。

并谈谈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讨论总结引入新课二、新课:艺术歌曲学生阅读文字,并一起总结构成艺术歌曲的要素。

三、欣赏《魔王》在舒伯特众多的艺术歌曲中,《魔王》是他创作的第一首艺术歌曲。

主要故事情节(见教材116页)在带着对艺术歌曲的了解我们进行作品的学习。

1,初次聆听《魔王》,思考并小组讨论:①歌曲是哪位诗人的诗作?②寻找歌曲中的马蹄声;整首音乐的情绪怎样?全曲自始至终不断疾驰的三连音,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危急的情绪基调。

③你能分辨四种不同的角色,并感受不同的情感吗?(小组讨论)父亲:焦急,关切和抚慰魔王:诱惑、威逼恐吓,软硬兼施儿子:恐惧、惊惶叙述者:旁观、焦急沉痛2.再次聆听《魔王》,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与感情。

四、欣赏《鳟鱼》《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创作的,据说诗人由于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向往自由的心情,创作了这首诗,一起欣赏《鳟鱼》。

初次聆听《鳟鱼》,并思考:1、按照艺术歌曲的特点来分析此曲。

2、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歌曲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段叙述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第二段叙述渔夫的阴险。

第三段叙述了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小鳟鱼。

)3、曲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渔夫钓鱼吗?歌曲的寓意是什么?(介绍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两年后,舒伯特用这首歌曲的旋律做素材,谱写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

被人们称作《鳟鱼钢琴五重奏》从此这首歌曲更被广为流传。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歌曲1.1 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能够分辨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掌握艺术歌曲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1.2 学习内容•掌握艺术歌曲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感受艺术歌曲不同类型的表达手法;•探究人音版艺术歌曲的特点。

1.3 学习方式•听力辨析•课堂互动•个人思考1.4 预备知识•对艺术歌曲的基本认识;•对音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基本认识;•对人音版音乐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2.1 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艺术歌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和词语的音乐形式,其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旋律表现艺术歌曲的旋律通常是由简单旋律片段组成的,以呈现情感和表达歌词内容。

旋律通常会体现出歌曲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元素。

2.1.2 曲式结构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通常比较简单,由几段主要旋律片段组成,这些片段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化,以适应歌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1.3 歌词表现歌词通常是艺术歌曲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因为它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歌词可以直接表达情感,也可以通过旋律的表现来传递情感。

2.2 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通常比较深刻和多层次,其表达手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2.1 歌词反映歌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友情等复杂情感的反映,歌词的表现可以自由地描绘各种情感,深入人心。

2.2.2 旋律传递艺术歌曲的旋律不仅能够表达情感,同时也可以渲染情感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艺术歌曲的旋律通常很易记,不能因此而觉得眼前的艺术歌曲会因此而失去深度,考察学生如何欣赏别样深度。

2.2.3 演唱表现演唱细节是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之一,比如音量的大小,音调的抑扬顿挫等。

演唱将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2.3 人音版艺术歌曲的特点人音版艺术歌曲是指用人声去表现乐器的音色和音效,与演奏的艺术歌曲不同,人音版艺术歌曲通常不需要乐器伴奏,其特点在于:2.3.1 人声运用人声是表达艺术歌曲的核心,它可以通过振动喉咙、发出变化的音调和音量等方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四、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

教师钢琴原谱伴奏,为学生演唱舒伯特德语艺术歌
曲《摇篮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引出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

(二)简介音乐家舒伯特。

我在课前引导学生分组搜集舒伯特的相关资料。

在这里请学生讨论、分享舒伯特生平、艺术作品及艺术成就。

教师归纳。

(三)学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的第一段。

首先学生完整聆听音乐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歌曲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舒伯特由于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时创作了这首《鳟鱼》,他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接下来,我会弹奏《鳟鱼》的旋律,请同学在心里跟着钢琴默唱一遍,学生会在默唱的过程中
关注音乐、把握速度与音高。

然后我会适当放慢曲速,引导学生进行演唱,逐渐回到原速。

最后我会用鱼儿游水的手势以及不同情绪的范唱比较来调动学生的演唱热情,启发学生抓住韵律的起伏与变化,准确把握乐曲欢快、跳跃的风格。

学生基本掌握第一段的演唱后,我会引导学生感受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独特艺术魅力。

以《鳟鱼》为例,学生对比感受原谱伴奏与简单即兴伴奏的区别,感受舒伯特为歌曲谱写的钢琴伴奏的妙处,增强学生多方面探究艺术歌曲的兴趣。

(四)欣赏歌曲《魔王》。

我在幻灯片中出示《魔王》的故事:父亲怀抱孩子策马飞奔在森林里,森林的幽灵魔王使孩子惊恐而死,马蹄停歇,父亲悲痛欲绝。

我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从音乐要素着手,用语言形容出为《魔王》设计的伴奏效果效果,比方,表现马蹄声的节奏应该怎样设计?魔王的形象应当用灵巧的高音去表现还是用低沉的低音去表现?学生充分拓展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设计,然后我再为学生弹奏舒伯特《魔王》的原谱钢伴部分,学生分析、谈论舒伯特如何将歌德诗中的恐怖气氛融入到钢琴伴奏里的。

(五)介绍艺术歌曲的概念与音乐特点。

根据如上学习,我作出归纳: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
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的一笔亮色:“艺术歌曲”。

(六)课堂小结:我将用凝练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作曲家创作
的量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学生由学习西洋音乐的美妙体验引唤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最后我引导学生课下继续去完整的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