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2、将带有特征性形象的词译 成该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的词。
整理ppt
1) Rich and powerful, he always goosesteps on the street.
整理ppt
1) Goosestep的原义是从名词 “鹅步、正步” 转化而来的动 词,根据上下文引申,译成: “他有钱有势,在街上总是耀 武扬威,横行霸道。”
整理ppt
2)He is in critical condition, see-saw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整理ppt
2) See-saw原义是“跷跷 板”,这里引申译为:他的病 况危急,时好时坏,在生死之 间徘徊。
整理ppt
(二)具体化引申
整理ppt
语时一般作具体化引申。
整理ppt
2)He is a Shylock!
整理ppt
2) Shylock是莎士比亚笔下 的人物,其人刻薄歹毒,故该 句引申译为:他凶险狡诈。
整理ppt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整理ppt
这里把玫瑰和刺引申,译为: “每个人的生活有苦有甜。”
整理ppt
整理ppt
2)他的学位成了他进入那家 公司获得高薪的敲门砖。
整理ppt
2. 英语中有些词在特定的上 下文中,含义是清楚的,但译 成汉语时还必须作具体化引申, 否则就不够清楚。
整理ppt
1) The car in front of me broke down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整理ppt
She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wife, a good daughter and a good teacher.
英译汉中的词义确定和引申

英语中有些名词意义很活跃,许多语法特征,比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可数或不可数、前面有无冠词等等,都能影响词义,译法大不相同。
(1)名词的单复数词义不同,译法也有区别。例:
main(单)主线,干线mains(复)电源
mean(单)项,平均值means(复)手段,方法;财富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许多因素。
(2)Such metals as copper and aluminum,are widely used in power industry on account of their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像铜、铝这样的金属之所以能在电力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的导电性好。
(7)After receiving high praise from the audience,the actress has her head turned.那女演员受到观众称赞后,得意忘形。(误译:那女演员……回过头来。)
(8)He is dead as I live.他的确是死了。(误译:他死了,我还活着。)
(2)The injured driver can hardly stand the pain any longer.(动词,“忍受”)
(3)Half of the membes took a stand against the proposal.(名词,“立场”)
(4)I saw one man in the whole long line pull out a paper pocket book and begin to read,standing up.(现在分词,“站立”)
英译汉中的词义确定和引申

(6)Your idea sounds like a good one.(不及物动词,“听起来”)
(7)Old as Cara is ,she still enjoys sound health.(形容词,“健全的”)
2)介词转译成动词
(1)I barreled straight ahead,across the harbor and out over the sea.我笔直地向前高速飞行,越过港口,飞临海面。
(2)He is above bribery.他从不行贿受贿。
(3)His parents are dead against the trip.他的父母坚决反对这次旅行。(dead为副词,意思是completely,against为介词,在译文中译成了动词“反对”。)
(3)Human will can overpower natural forces.人定胜天。(译文中对human will,natural forces进行了具体化引申。)
3)内涵化引申:根据词的内涵加以引申。例:
(1)Year after year and century after century ,the moon goes through its cycles of changes.月亮的盈亏变化一年又一年,一世纪又一世纪,周而复始。(译文根据原句意进行了内涵化引申。)
像铜、铝这样的金属之所以能在电力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的导电性好。
(3)I'm afraid that you'll have to account for every penny of the money that has entrusted you.恐怕你得把交给你的每一分钱都要报帐。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5
词语的翻译——词义的选择
[<]
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一 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 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说同一个词在同一个词类中,又 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在弄 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的词义。 选择和确定词义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选择某个词的词义,首先要判明这个词在原句中应 属哪一种词类,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其词义。例如:
译文4:我爱我的心上人,因为她那样地叫人入迷 (enticing);我恨我的心上人,因为她已订婚将作他人 妻(engaged);她花容月貌无可比拟(exquisite),我
劝她私奔跟我在一起(elopement);她的名字叫埃米莉
(Emily),她的家就在东城里(east)。我为我的心上 人呀,一切都因为这个E!(陆乃圣)
• 9. I'm not very fond of playing chess. • 10. I am to play Juliet.
• 本周六我们校队将和 中山大学队进行比赛.
• 我不太喜欢下棋。 • 我将饰演朱丽叶。
16
Communicate
• 1. We learn a language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 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思想. • 2. The polic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radio. • 警察通过无线电互相联络. • 3. The officer communicated his orders to the men by radio. • 军官用无线电向士兵下达命令. 17
翻译技巧: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

翻译技巧:注意词义的选择和引申比如:我们熟悉的单词”through”,往往首先想到它的介词词性,在考试中出现过的“through”却表示“直达”的形容词性。
如何熟练掌握大纲词汇,我们做真题的同时需要重视词义的选择和引申:(一)词义的选择英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英语story一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词义:例: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例:The officials concerned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in the Post. 有关官员拒绝证实《邮报》的这条消息。
例:The white-haired girl’s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白毛女的遭遇可算是最悲惨的。
例:A young man came to police station with a story.一个年轻人来到警察局报案。
遇到英语多义词时必须结合上下文反复推敲,切忌望词生义,不求甚解。
尤其遇到多义常用词时,不要想当然地把自己懂得的词义放到文章中去。
例:Albert Einstein,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方法得出这一理论的。
(此处develop应译为“创立”)再以consequence一词为例,考研真题中该词曾出现过三次:Consequence在三句中的分别译为:“推论”“结果”“影响”。
例: consequenceOthers are reasonabl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dvances in science being to some extent self-accelerating. (1996:71)其他原因则是由于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取得特定发展的必然结果。
英语,词义选择褒贬引申

词义选择,褒贬,引申一词多义hand, 手●Please give me a hand with the washing-up.●The second hand of a watch is moving faster than the minute hand.●Since our department is short of hands, I hope everyone should work on your best.●He has a light hand with hamburger.●After 5 years of living together merrily, she gave him her hand.●Take it easy! Your big moment is at hand.●The affair is no longer in my hands.●人手一册。
●他真有两手。
●原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他总是手忙脚乱,给他老板造成一种无能的印象。
●他想试试手气。
●这徒弟手脚快。
●他这个人关键时候总是手软,这样是不能当老板的。
●在年终的时候,有些人手头松,而有些人手头则紧。
develop=发展?●His plane developed engine trouble only seven miles after take-off.●Modern aircraft are so heavy that the wings must develop a very large lift force in orderto sustain the aircraft.●Most of the money came from selling the secret of a new type of potato he haddeveloped.●As early as his second film, Chaplin had developed his own manner of acting, the onethat was to become world famous.●It is believed that before writing was developed, people in China used to keep records byputting a number of stones together.●Some married people who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family may resort to the internetto develop an extramarital affair.●Photographers return and the photos are quickly developed.●In developing a design, the engineer must apply his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andmaterial science.●While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re trying to catch wild animals and birdsand were still collecting seeds and nuts, farmers in China were developing the science of agriculture.发展=develop?●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把英语准确,通顺地译成汉语,正确选择词义此意,注重词义的引申至关重要。
【关键词】引申;翻译;选择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选择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中心问题。
英语单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其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的,许多英语单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只是部分对应,而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一词多类的现象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将英语多义词译成汉语时,必须根据上下文和全句的意思确认其中一个正确的含义,而不能不求甚解,望词生义,想当然地进行翻译。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一、词义的选择1. 文化背景知识与词义的理解及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大不同语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候对英语某些词汇的理解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如果这方面的知识匮乏,翻译出的句子就会出错,甚至闹出笑话。
例(1): Franz Boas was a specialist in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弗兰兹·博厄斯是一位美洲的印第安人语言专家。
这句中的American Indian不能译为“美国印第安人”,因为不仅美国有印第安人,而且加拿大、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国也有,这里涉及普通历史、地理常识。
事实上,America和American严格地来说应作“美洲”和“美洲的”解,当然有时也用来指“美国”,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应注意区分。
例(2): South African leopard-spot policy came under fierce black fire…南非实行的“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受到了黑人的猛烈抨击…这句中的leopard-spot是一个专门术语。
如译者不了解它的背景知识,就很难把它准确地翻译出来。
“豹斑”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南越人民武装力量在战区后方建立了许多小块根据地,美方军事地图上就此标有“豹斑”状异色标示区。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

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词义的选择和词义引申是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
其本身也是英语翻译中最基础的工作,准确把握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适度的引申,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英语和汉语各自都有丰富的词汇,各自的词义又极其繁复;另一方面,这两种语言差异巨大,其词义关系错综复杂,往往难以找到词义完全对应的词。
如run堪称为典型的多义词。
在较大规模的词典里,其释义可达上百个之多。
譬如,《英汉大词典》在run条下一共提供了117个义项,包括不及物动词性34个,及物动词性40个,名词性38个,形容词性5个。
显然,其中许多义项,即使是那些属于动词性的,都不能用汉语的“跑”来对译。
例如:(1)London Transport run extra trains during the rush-hour. 伦敦运输公司在交通高峰时间增开加班列车。
(2)Election campaigns in Britain run for three weeks. 英国选举活动持续三周。
(3)The lease on my house has only a year to run. 我那房子的租期只有一年了。
(4)“Eight shot dead by gunmen”ran the newspaper headline.报纸标题为“枪手枪杀八人”。
(5)He has no idea of how to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他不知道把企业办好的方法。
(6)The dyes in this fabric are guaranteed not to run in washing. 这种织物所用染料保证不会在洗涤时渗化。
(7)The foreword of the book runs for six pages. 这本书的前言长达6页。
(8)Urban unemployment is running at 15 percent. 目前,城市失业率保持在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把英语准确,通顺地译成汉语,正确选择词义此意,注重词义的引申至关重要。
【关键词】引申;翻译;选择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选择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中心问题。
英语单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其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的,许多英语单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只是部分对应,而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一词多类的现象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将英语多义词译成汉语时,必须根据上下文和全句的意思确认其中一个正确的含义,而不能不求甚解,望词生义,想当然地进行翻译。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英语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一、词义的选择
1. 文化背景知识与词义的理解及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大不同语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候对英语某些词汇的理解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如果这方面的知识匮乏,翻译出的句子就会出错,甚至闹出笑话。
例(1): Franz Boas was a specialist in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弗兰兹·博厄斯是一位美洲的印第安人语言专家。
这句中的American Indian不能译为“美国印第安人”,因为不仅美国有印第安人,而且加拿大、南美洲和中美洲各国也有,这里涉及普通历史、地理常识。
事实上,America和American严格地来说应作“美洲”和“美洲的”解,当然有时也用来指“美国”,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应注意区分。
例(2): South African leopard-spot policy came under fierce black fire…
南非实行的“豹斑式”的种族隔离政策受到了黑人的猛烈抨击…
这句中的leopard-spot是一个专门术语。
如译者不了解它的背景知识,就很难把它准确地翻译出来。
“豹斑”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南越人民武装力量在战区后方建立了许多小块根据地,美方军事地图上就此标有“豹斑”状异色标示区。
以后“豹斑”这一军事术语又被转用为政治术语,指白人种族主义者把黑人强行驱入若干小块地区居住的种族隔离政策。
2. 从词的联立关系及上下文确定词义
所谓“词的联立关系”是指词在行文中的搭配组合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孤立的英语单词,其词义是游移不定的,具有该词可能具有的一切含义。
但当词出于特定的联立关系中时,它的词义受到上下文的制约就稳定化了,因此根据词的上下文关系确定词义是词义解析中非常重要而又切实可行的手段。
如英语单词“wet”的意思是“湿的”,但它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就差别很大。
例(1): Wet Paint! 油漆未干!
例(2): He was wet to the skin. 他全身都湿透了。
例(3): If you think I am for him, you are all wet. 如果你认为我支持他,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last”这一形容词,它的一般意义为“最后的”,但在翻译中我们应注意它在不同的句中所表达的含义。
例(1):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例(2):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他决不会干那种事。
例(3):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3.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确定词义
一个单词有多种意义时,往往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所以部分英语单词具有一般意义和专业意义这样的双重性。
例如“hero”这个名词的一般意义作“英雄”解,而用于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时却作“主人公”解。
例(1): In this book he presents his hero with an Arab’s voice, and not with the usual western voices.
他是以阿拉伯人的口吻,而不是以西方人常用的腔调来介绍他书中的主人公的。
这句中的“hero”不宜译为“英雄”,应译为“主人公”,因为一本书中的“主人公”不一定是“英雄”,很可能是个平凡的人,所以用作文学作品中人物的“hero”不能译为“英雄”。
例(2): “eye”一般作“眼睛”解,但在不同的专业里却有不同的意义,如inspection eye:“检查孔”,hoisting eye:“吊环”,eye diameter:“入口直径”,television eye:“工业电视摄像机”,以及气象学上的“风眼”,植物学上的“花心”等等。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词的多义性以及它们在不同专业的用法,以便能找出更合适的词义把原文表达准确。
二、词义的引伸
所谓词义的引伸,指的是在一个词所具有的基本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伸,选择比较恰当的汉语来表达,使原文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准确,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例如形容词:“heavy”,原意是“重的”,但当它与不同的名词搭配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按照原意生搬硬套,而要在原意的基础上把它的意思加以引伸,使得翻译出的语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如下面几个词组:
heavy food 太腻(不易消化)的食物heavy weather 阴沉的坏天气
heavy smoker 吸烟厉害的人heavy money 大笔钱heavy traffic 交通拥挤
词义的引伸有多种表达方法,我们通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 将词义作抽象化的引伸
现代英语中,常常用一个比较具体的单词表达一处属性、一个事物或者一种概念,英译汉时,一般要把这个具体的、形象的单词作抽象化的引伸,才能使译文比较通畅、自然。
例(1): Everyone’s life has his roses and thorns.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
这里是把roses(玫瑰)和thorns(刺)这两个具体形象引伸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甜”和“苦”。
例(2): Next to health, heart and home, happiness for mobile Americans depends up the automobile.
对好动的美国人来说,生活是否幸福除了取决于健康、爱情和家庭方面的情况外,还取决于小汽车。
这句话中的“heart”从心脏引伸为“爱情”。
2. 词义的具体化
词义的具体化是把原文中较笼统、抽象的词,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引伸为意义较明确的具体的词。
例(1): 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suddenly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头的那辆车突然停住了,我错过了绿灯。
此句中的“green”由常用的“绿色”具体化为交通信号的“绿灯”。
翻译是一门文学创作艺术。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很大,要把英语准确、通顺地译成汉语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翻译练习中多体会、观察,掌握英语语言的一些固有特点和表达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翻译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赵起:英汉翻译学实用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