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

合集下载

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



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
总结
一、 剪纸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 剪纸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 神话。
三、 制作方法:剪、刻。 四、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 造型手法:简化、夸张、添加。
----- 主讲人 李 明
什么是剪纸?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 爱。
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以纸为加
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 术。
1、剪纸有哪些题材及样式?
动物剪纸
人物剪纸
神话人物
风景剪纸
吉祥图案
老 鼠 嫁 女
剪纸题材广泛,有花鸟虫鱼、 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 传说、神话等。 剪纸的样式很多,有窗花、 墙花、门笺、喜花、鞋花、枕 花等。
剪纸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 细分为: (1)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 字型。 (2)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稿后再依稿剪 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 第二类:复色剪纸,又称彩色剪纸,是以数张彩纸分 剪后剪拼贴成图;或者以白纸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 种颜色;或者剪成主板,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 色。 细分为点色、套色、分色、衬色、填色等。
六、 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课后作业:
课后找几幅剪纸作品,参考进行创作。
1、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是什么? 2、剪纸有什么艺术特点?
剪纸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 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Fra bibliotek性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民间剪纸艺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它采用刀、剪、纸等工具,将纸张剪出不同形状,并贴在其他物品上,以表达情感、展示美感等。

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中国历史上,剪纸艺术一直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仪式、庆典、节日等。

2. 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十分多样化,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例如,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在纸上剪出鱼、花、鸟等形状,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家禽、家居等形状,以表达生活中的欢乐和温馨;还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人物形象,以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

3. 精湛的技艺表现民间剪纸艺术需要艺术家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创造力。

要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需要掌握剪刀的使用技巧、辨认纸张质量、掌握剪纸的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往往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才华。

4. 民俗文化的表现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等密切相关。

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贴上各种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以祈求福气、喜庆和吉祥。

因此,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能够看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

5. 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民间剪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期的艺术风格。

例如,娥皮剪纸、潍坊剪纸、汉剪纸等地方流派各有特色,风格各异。

这些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不同,但都能够通过剪纸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总之,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不同地域、民族和时期的文化风俗,也是一项富有创意和精湛技艺的艺术。

它的特点就在于多样性的形式、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以及精湛的技艺表现。

剪纸

剪纸

三大流派:山东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

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

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

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

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

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

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安徽民间剪纸: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地形成了行业性的艺人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状态替代了民众普遍的审美创造。

但是,我向来以为匠人型剪纸作品的民间与否主要在于所面向服务的对象。

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普遍水准,又依附于民间美术的范畴。

反之如果已在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趣而卖弄绝技的工艺之作,则是与皇宫中雇佣的御用匠人雕龙刻凤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没什么两样。

安徽的“花匠”多属于前者,而阜阳的程建礼人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程建礼从小喜欢剪花,并跟祖母勤学,灵性极好,起初为村人义务剪花,后来把技艺作为谋生手段,挑起花担周游江湖,练出一身好手艺,口中唱着花歌,手中剪着妇女们点的花样。

对于他来说,已不需要冥思苦想的经营构图,达到胸有成竹才开始动手。

《民间剪纸》PPT课件

《民间剪纸》PPT课件
娱神赐福型防避守护型消灾灭患型诅咒替身型4服饰佩带习俗类陕北延川乡村遗存古老的招魂习老人是招魂仪式的传承人他手持的是招魂仪式中使用的拉手娃娃剪纸贵州台江的苗族社区保存着古老的巫俗
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概说
一、民间剪纸的基本概念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 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 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土壤之中, 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 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 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 二、民间剪纸的基本特性
• 民间剪纸之所以历经中国漫长的历 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 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 着密切的关系。
• 1、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 2、集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 3、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三、民间剪纸在民俗应用中的分类
1、岁时节日住居装饰类:
窗花、炕围花、墙花、房 顶转花、吊帘等。喜庆吉祥、 平安如意、人畜兴旺、祈求丰收为表现目的,形式红火 热闹。
• 贵州台江的苗 族社区保存着 古老的巫 俗.66岁的苗 族鬼师张宝桥 正在剪巫俗中 使用的剪纸” 十二兄弟,十 二姐妹”
• 河南淮阳每 年农历二月 二开始的人 祖庙会是古 老盛大的民 俗祭祀活动. 村民将剪纸 制作的纸活 在人祖坟前 烧掉,以示祭 祖求吉保平 安
• 镂空是剪纸的基本表现形式。在表 现技法上,又可分为手工剪纸和雕 凿两大类。
•生肖相
• 80多岁的库淑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民间剪纸大师.
•莲花葫芦 •五毒葫芦 •神童骑葫芦

葫 芦 保 娃 娃
•山西扣碗

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娃

山 西 枣 山 娃 娃

民间剪纸课件

民间剪纸课件
民间剪纸
宣纸是中国的书画用纸,民清时期的宣纸生产,适 应着社会的需要,开发出多个品种。有一种宫笺,是在 淡赭色的底上砑印出粉白色花纹,其制作工艺与唐宋时 期的吹绘纸生产工艺颇为相近。
民间剪纸
近代以来,剪纸艺术 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演 变为多种样式的艺术,装 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优美的艺术形式与人 民群众喜闻乐见得内容, 歌颂了劳动者的生活和大 自然的美。不少专业和业 余的美术工作者向名将剪 纸艺术学习,汲取营养, 运用这一形式在报花、插 图、邮票、连环画、美术 片及使用美术等方面作了 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
民间剪纸
剪纸动画《梁祝——蝴蝶梦》
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
忍冬纹
清道光斗彩忍冬纹盘
民间剪纸
民间艺术赏析
•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剪纸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 多与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诗中说:“镂金作胜传 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唐 代流传的“胜”大约有3种型:刻成花草纹样的,称 “华胜”;还有一种刻成方几何形的,称“方胜”。均 为金箔刻成,在人日相赠。而“剪彩为人”,则是用 丝织物剪成的“人胜”。
民间剪纸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 土的一幅剪纸。七个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胜用于围饰发 髻。同一墓葬中还出土有纸钱,可能与唐代的招魂习俗有 关。至五代时,有很多装饰已被剪纸所取代。
民间剪纸
民间艺术赏析
• 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表现在许多方面。随着经 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许多工艺美术应运而生,并 出现了专业剪纸艺术家。
民间剪纸
蝶纹方胜盖盒
民间剪纸
唐代大诗人杜甫以《人日》 为题作诗:“此日此时人共得, 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 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民间剪纸的种类

民间剪纸的种类

民间剪纸的种类
民间剪纸有很多种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窗花:民间剪纸的代表性作品,通常用于装饰窗户和门。

2. 剪红纸:在中国春节和其他庆祝活动中使用,通常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着幸福、福气和团圆。

3. 剪影:将人物或动物等物体的轮廓剪切出来,用于装饰和制作贺卡等。

4. 剪绸花:将绸布剪成花瓣和叶子,用于装饰服装、饰品等。

5. 剪灯笼:民间节日和庆祝活动中使用的传统装饰物品,通常以纸或绸布制作。

6. 剪刻字:用剪刀将字母、数字等剪出来,用于制作广告、标牌等。

7. 剪窗帘:用剪刀将窗帘剪成各种花纹和形状,用于装饰房间。

中国民间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

发展
❖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 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 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 “礼花”,贴于窗上的“窗 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 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 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 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 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 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 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 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 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 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 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 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 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 虚实。
剪纸代表人物
❖ 库淑兰

(1920~2004年)女: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剪花娘子”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 朱华梅

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会员,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创新中形
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代表了商城剪纸的优秀品质和独特的工艺风格。在舞台布置、居室
鼎盛时期
❖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 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 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 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 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 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 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 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 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民间剪纸用途分类

民间剪纸用途分类

民间剪纸用途分类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以其独特的技法和创意设计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活动、婚庆喜庆、节日庆典、装饰艺术等方面。

下面将对民间剪纸的用途进行分类介绍。

一、宗教活动民间剪纸在中国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道教、佛教等宗教中,人们会制作剪纸作为祭祀的装饰品。

宗教剪纸通常用来装饰神坛、供桌和庙宇,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

这些剪纸不仅能吸引神灵的注意,也能带来丰收、平安和福佑,起到祈福和保护作用。

二、婚庆喜庆民间剪纸在婚庆喜庆活动中也经常使用。

婚礼的场合,人们会用剪纸装饰房屋、喜字、门楣等地方,以示喜庆和祝福。

剪纸的图案通常有喜鹊、喜字、龙凤等,寓意着美好的祝愿。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叫“剪窗花”的剪纸用于装饰新房窗户,以增添喜气和庆典氛围。

三、节日庆典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人们会制作剪纸作为场景装饰、祈福标志和庆典表演。

节日剪纸通常有花鸟、动物、神话传说等多种图案,寓意着吉祥、团圆和欢乐。

四、装饰艺术民间剪纸也被广泛应用于装饰艺术领域。

人们可以将剪纸用于家庭装饰,如装饰画、屏风、灯笼、餐具等,以营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居住环境。

此外,在剪纸技法的基础上,还有一些衍生艺术形式,如剪纸刺绣、剪纸皮影等,更加丰富了剪纸的艺术表现力。

五、教育教学民间剪纸在教育教学领域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剪纸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素养。

许多学校在美术、手工课程中都会教授剪纸技法,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剪纸制作比赛,以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意。

六、外交交流民间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间的外交交流中也广受欢迎。

中国政府常常将剪纸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宾客,以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和友好形象。

同时,中国传统剪纸也在国际艺术展览中得到展示,与世界各地的剪纸艺术交流互鉴,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种。

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 ( 或刻刀 ) 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

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

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 ( 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 。

在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南宋已出现了专业民间剪纸艺人。

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

从具体用途看大致可分四类:一、张贴用,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

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二、摆衬用,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

如喜花、供花、礼花、烛台花、斗香花、重阳旗;三、刺绣底样,用于衣饰、鞋帽、枕头。

如鞋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衣袖花、背带花;四、印染用,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包袱、围兜、头巾等。

窗花
用于在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

以北方为普遍,北方农家窗户多是木格窗,有竖格、方格或带有几何形花格,上面张糊一层洁白的“ 皮纸” ,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

窗花的形式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

总之适应不同形状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

有一种布置较特别,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东民间称作“ 窗越” 。

喜花
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吕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

一般是将剪纸摆衬在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贴在梳妆镜上。

喜花图案题材多是强调吉
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寓
意。

色彩为大红。

外形
样式有圆形、方形、菱
花形、桃形、石榴形
等,配置以各种吉祥的
纹样如龙凤、鸳鸯、喜鹊、花草、牡丹等。

构图布局有“ 花中套花” 的方法。

礼花
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

在广东潮州一带称作“ 糕饼花” 、“ 果花” ,浙江平阳一带称作“ 圈盆花” 。

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

在山东为庆贺生子的“ 喜蛋” 上贴剪纸,或将蛋染红露出白色花纹。

在福建农村互相馈赠寿礼用乌龟图案以象征长寿。

有龟形糕饼,也有龟形剪纸。

门笺
又称“ 挂笺” 、“ 吊钱” 、“ 红笺” 、“ 喜笺” “ 门彩” 、“ 斋牒” 。

一般用于门楣上或堂屋的二梁上。

其样式多为锦旗形,天头大、两边宽,下作流苏。

多以红纸刻成,也有其它颜色的或套色的。

图案多作几何纹或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的,如“ 普天同庆” 、“ 国泰民安” 、“ 连年有余” 、“ 风调雨顺” 、“ 金玉满堂” 、“ 喜鹊登梅” 、“ 福、禄、寿、喜、财” 、“ 五业兴旺” 等。

张贴时或一张一字、或一张一个内容,成套悬挂,一般以贴五张为多。

贴门笺除有印春除旧之意外,也有祈福驱邪之意。

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
纸。

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
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
鞋头,称“ 鞋头花” ,二是
适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
形,称“ 鞋头花” ,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 鞋帮花” 。

另外还有一种“ 鞋底花” ,旧时多用于“ 寿鞋” 。

或绣于布袜底上。

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题材有花草、小鸟等。

有的鞋花在局部剪开而不镂空,此称“ 暗刀” ,是绣花时套针换色的依据所在。

剪纸团花
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

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

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

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如“ 对鸟团花” 、“ 对猴团花” 、“ 八角形团花” 、“ 忍冬纹团花” 、“ 菊花纹团花” 。

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安塞剪纸
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

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

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

浮山剪纸
山西的浮山有“ 剪
纸之乡” 的美称。

其剪纸遍布全县并
流行于晋南一带。


形式有窗花、礼花等。

最有特色的是十二个月“ 桥花” 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

浮山剪纸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的刺绣底样,以及丧葬、祭礼、祈祷所需的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

还用于农家门帘、桌围、椅搭、盖巾、被褥、花布的刷印和剪贴图案。

斗香花
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用,旧时祭祀总要烧香,一般香作细条状,叫“ 线香” ;也有粗条状并盘绕成各种花纹,其纹如篆字,旧称“ 香篆” 。

这种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并有竹签支撑。

在底座和撑架上便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 斗香花” 。

斗香花题材有人物和神仙 ( 如八仙、和合、寿星 ) 等吉祥图案。

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

剪纸旗幡
用于民俗活动中剪成旗幡形的剪纸。

如民间重阳节时,以色纸剪成三角旗插在重阳糕上,非常好看。

宋代浙江旧俗,如有病人,巫者执剪纸龙虎旗驱邪消灾。

在丧礼中,送葬用的“ 花幡” 也有用素纸剪成。

剪纸花幡与佛教中引路菩萨所持幡状物相关;另在纪念逝者过周年时的斋事中也有剪纸而成的“ 招魂纸幡” ,以及悬挂经堂梁上的
“ 疏” ( 其形也类似于幡 ) 。

陇东剪纸
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

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

东部的正宁、宁县、合水、庆阳、华池、环县等地剪纸较为古朴雅拙;中部西峰、镇原一带风格秀丽工整;西部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一带风格较为简洁明快。

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

就其形式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

苏绣
中国名绣之一。

即以苏州为中心刺绣产品的总称。

相传三国时代孙权的夫人即擅刺绣,能绣五投降
河海,称为“ 针绝” 。

宋代出现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坊巷。

明清时代形成特色并兴盛一时,不论皇室还是民间刺绣都十分精彩丰
富。

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因多出于名门闺媛,故称“ 闺媛绣” 。

其特点是色调典雅,行针匀贴,善用晕染手法,色阶间留有空线。

针法有套针、抢
针、齐针、打子、拉梭子、盘金、网绣、纱绣等。

后又创制双面绣,此绣法除用于屏风外也用于宫
扇、手帕、头巾和建筑窗格装饰。

苏绣题材有仿宋的“ 满地娇” 、“ 庆丰登” 、“ 玉堂富贵” 、“ 龙凤呈祥” 、“ 万年如意” 等,也有“ 吉庆有余” 、“ 百果丰硕” 、“ 喜相逢” 、“ 并蒂莲” 等。

绣画有“ 射猎图” 、“ 梅鹤轴” 、“ 桂花月秀轴” 等,绣品有服饰品如云肩、补子、袖边、衣裙、鞋帽;
有床上用品奶帐慢、门帘、床帏、椅披、桌围、靠垫、坐垫、被面、枕套等;有佩饰品如荷包、扇袋、镜袋、香囊、鼻烟壶袋、油面塌等。

课型] 高中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

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

请大家看书本75页。

1、2、3、段(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