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年 第 2 01 5卷 第 3期
作 物 研 究
25 6
物和 带菌 植物 残体 。 霉病 从 小麦幼 苗期 就 可发病 。 赤 根
孢 子萌 发 要求 很 高 的湿度 条 件 , 对湿 度 9 方 可萌 相 6 发, 以在水 滴 中萌发 最好 。在高湿条 件 下 , 发速 度 与 萌 温 度有 关 ,5 6 2  ̄2 ℃水 滴条 件 下经 3h即可 萌发 , 低于
病菌 的代 谢产 物 含有毒 素 , 人畜食 用后 还 会中毒 。 管 药剂 防治 有一 定效 果 , 选 育 抗 赤毒病 新 品种 仍 是 克 但
服 小麦赤 霉病 的根 本途 径 。自2 O世纪 5 O年 代开 始 , 巾 国学 者 就 针对 小麦 赤 霉 病病 原 菌 的致 病 菌 利 、 1致病 性 及 抗性 鉴 定技术 、 源筛 选 和抗赤 霉病性 遗 传 、 抗 育种 等 方 面做 了大量研 究 。本 文 从赤霉病 病原 菌生 理特 性 及
执 安 州 、 尼苏达 州 、 明 北达 科 他 州 、 亥俄 州和 南 达科 俄 他 州暴 发 , 成的 损 失超过 1 美元 D。小麦 感 染赤 造 O亿 ] 霉病后, 不仅 使单 产 下 降 , 响 子 粒 品质 和 加 工 品质 , 影
使商 品价值 降低 , 病粒 失 去种 用和工 业 价值 , 且 由于 而
据 为 害 时期 和 为 害 部位 的不 同 , 别有 苗 枯 、 腐 、 分 基 穗
枯、 种子霉烂等症状 , 其中以穗枯危害最大 。
( ) 枯 。 小麦 开花 和 乳熟期 发 生 百度文库 期在 小穗 1穗 在 初 颖 片 基 部 出现 水 渍状 淡褐 色 病 斑 , 逐 渐 扩 大 至整 个 后 小穗 , 呈枯黄 色 。潮 湿 时 , 颖片 合缝 处或 小穗 基部 长 在 出粉 红 色胶 质 霉层 ( 菌 的分 生孢 子 ) 后 期在 病 部 密 病 ,
小麦病 害 , 几乎 每年 都 在 美 国 的一 些 地 区造 成 严 重危
害 。过 去 1 0年 间 , 霉病 在 伊利 诺州 、 赤 印第安 纳 州 、 密
分 化 、 病 机制 、 源 筛 选 和 鉴定 、 抗 抗 抗病 基 凶的 分 子标 记 和 克 隆 以及 抗 赤霉病 育 种 5 方 面概述 c 国小 麦抗 个 t l
D Jl . 9 9ji n 1 0 2 0 2 1 . 3 2 O :03 6 /. s . 0 15 8 . 0 1 0 。 4 s
Adv c s i h tBr e n n Sc b Ress an e an e n W ea e di g O a it c
L io x n,GuN i i I a —u X a - e,Z a g Y - o g j h n us n
区 易发 生苗枯 。 色, 后期 腐烂致 植 株枯 萎死 亡 。 () 4 种子腐 烂 。 收割 后 如不及 时脱 粒 或不 及 时晒干 而堆 放时 , 害还可 以 继续 传染 危 害 , 病 使更 多 的麦粒 变 粉 红 色霉 烂 , 长 出小 黑粒 。 并 1 2 病原 菌 .
26 4
CROP RESEARCH
小 麦抗 赤霉 病 育 种 研 究进 展
李 小勋 , 顾乃 杰 , 张玉 松
( 州 市 农 牧 局 。 北 沧 卅 6 0 1 沧 河 1 10 ) 0

要: 小麦赤霉病是 中国南方麦 区, 尤其是长江 中下游麦区的一种严重 病害 。系统 阐述 j我 在小 麦办霉病症状及其 生
收稿 日期 :0 01 —1 2 1— 22 作 者 简介 : 李小 勋 (9 9 ) 男, 1 7 一 , 河北 沧 州人 , 长期从 事农
业技术推广工作 。
赤霉 病 育 种研 究进 展 , 讨 目前 小麦抗 赤 霉 病 育 种 巾 探
存 在 的 问题 , 对其 发展 前 景进行 展望 。 并
道 , 1  ̄2  ̄ 件下 , 对湿 度低于 9 子囊 孢子 不 在 8 0 C条 相 5
能释 放 ; 相对 湿度 达 9 以上时 开始有 少 量释放 , 5 饱和
湿 度下释 放 量最 多 。 囊孢 子对 低温 的抵抗 力很 强 , 子 在 我 国东 北 及西 北 各地 , 残 体 上 子囊 壳 内的子 囊 孢 子 病 均 能 顺利 越 冬 。带 菌 残体 内的 菌丝体 不论 在室 内和室
Ke r y wo d:W h a ; c b; ss a c B e d n e t S a Re it n e; r e i g
小 麦 赤 霉 病 ( a c b 是 由 多 种 镰 孢 属 Hed S a ) ( u aim g a n a u c w) F sru r mie r m S h 真菌侵 染 小麦 而引起 的一 种流 行性病 害 。 该病 遍及 全 国 , 直是 淮河 以南及 一 长江 中下 游麦 区发 生最严 重 的病 害之 一 。 年来 , 近 在黄 淮海 平 原麦 区、 西北 麦 区和 东北 春 麦 区 也多 次 发 生 大 流行 , 造成 很大 损失 。在 美 国 , 霉病 已成 为最 严重 的 赤
自从 1 2 8 3年 施 韦 尼 兹 ( c we i D o ) 美 Sh i t L vn 在 nz 国的 玉 蜀黍 上 发现 此 病 以 来 , 内外 的 科 学 工 作者 对 国 此 病 的病原 菌 作过大 量 的研 究 。在 美 国 , i s n调 查 Dc o k
1 ~2  ̄ 成 熟 的最低 温度 为 1~ 1 ℃。 鸿 生等[报 5 0C, O 2 商 。 ]
生许多小黑粒 ( 病菌的子囊壳 ) 。病重 的麦粒皱缩、 发 霉、 空瘪 。
() 2苗枯 。 苗枯 是 由于 种子 带 菌或 土壤 里 的病 残 体 带菌 引起 的 。 感病 较重 的 种子 常于 出土 前腐 烂 , 轻 的 病 虽能 出土 , 芽鞘 受害 会变 褐腐 烂 , 但 扩展 至根 及子 叶也 变褐 , 导致 麦 苗枯 死 。 部 长 出粉 红色 粘 质霉层 。 麦 病 春
4C萌 发速 度 缓慢 , ‘ 高于 3 7C则不 萌发 。子囊 孢子 的萌
发 温度 范 围为 4 5 最适温 度为 2 ~3 ℃ , ~3 ℃, 5 0 低于 3 ℃
和 高于 3 ℃时 都不 能萌发 。在 自然条 件 下分 生孢 子形 7
成 的 最低 温度 为 8 , 温为 2 子 囊 壳形 成 适 温 为 ℃ 适 5 C;
( a g h u B r a fAg iu t r Ca g h u, b i0 1 0 , i a C n z o u e u o rc l e, n z o He e 6 0 1 Chn ) u
A s r c :W h a c b i e i u ie s n S u h Ch n ,e p ca l h d l we e c e ft e Ya g z v r n t i b ta t e ts a a s ro sd s a ei o t i a s e ily i t e mi —o rr a h s o h n te Ri e .I h s s n p p r i we e h g l h e h i n f a t p o r s n t e s mp o o c b d s a e a d is p l rz t n i h so o ia a e t r ihi td t e sg ic n r g e s i h y g i t m f s a ie s n t o a ia i n p y il g c l o c a a t r .I we e a s u h r ce s t r l o s mma ie h p r ii g a d s r e i g o c b r ss a t e mp a m , e i a t c a i m o h r d t e a p asn n c e n n n s a — e it n r ls z g r ss n t me h n s f rt e d s a e t e mo e u a r e a gn n l n n ft e r ss a tg n o h c b ie s ・ h lc l r ma k r t g i g a d c o i g o h e it n e e f r t e s a .Th r b e n e s e tv n t e e p o l ms a d p r p c ie o h b e d n o e tc hi a s wih r ss a c O s a n Ch n r r p s d I wo l e h l f l t u t e n r a e t e r e i g f r wh a u v r t e it n e t c b i i a we e p o o e . t u d b e p u O f r h r i c e s h e f in y o e tb e d n o h c b r ss a c i sn h v i b e r ss a tr s u c s a d e p o t g t e n w c b fi e c fwh a r e i g f rt e s a e i t n e va u i g t e a a l l e it n e o r e n x l ii h e s a c a n r ss a tg r l s ,mp o i g t e a p as lme h d o c b r ss a c n o i i g t e ta iin lc o s b e d n t e it n e mp a m i r v n h p r ia t o fs a e it n e a d c mb n n h r d t a r s r e i g wi o h mo e n b o e h o o y d r it c n l g .
1 赤霉 病症状 、 病原菌 及生理特性分化
1 1 赤霉 病发 病症 状 . 小 麦 赤霉病 主要 由禾谷镰 / 菌侵 染 引起 。该病 菌 , ] 寄 主很 多 , 除小 麦外 , 侵 染水 稻 、 还 玉米 、 、 、 麻 棉 甘薯 等
作 物 。为 害小麦 的赤 霉病 病菌 主要 来 自土 表 的带菌 作
理特 征分化 、 种质资源筛选和鉴定 、 抗性 机制、 抗病基 因的分 予标记和克 隆及抗病育种等方 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探讨 _ 竹 r
小 麦 抗 赤 霉病 育种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对 其 发 展 前 景 进 行 了展 望 。充分 利 用 现 有 抗 源 、 力 " 拓 新 的 亦 霉 病 抗 源 、 进 抗 办霉 并 大
病性 的鉴定方法 、 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等措施 ,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发抗赤霉病育种的成 效。 将 关键 词 : 小麦 ; 赤霉病 ; 抗病性 ; 育种
中图 分 类 号 : 5 2 1 34 ¥ 1 .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2 0 2 1 )30 6 —5 0 15 8 (0 1 0—2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