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其一)赏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今别离》课件(共16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今别离》课件(共16张)
• 这一句从西方新发明的轮船和火车的高速上来表现了想念 的深且急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 了千万圈。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快速变换,我内心的 忧愁在滋长。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古代也有山川,古代也有孤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那钢铁车轮,似乎是有些不近人情,明知亲人 朋友相见恨短,却在那钟声响起之时,便携着亲 友的思念和离人的忧泪,消失于天际。只叹世事 变迁,旧时的一切仿佛都要随车远去,留下东西 新旧交融后的产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句话写出发动机虽十分沉重,但是转动十分 灵活。“绕指柔”
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有 “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
著有《日本杂事录》《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
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 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近代戊戌变法 的重要人物。
论事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 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 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 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 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 明写别离之苦。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今别离(其一)

今别离(其一)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有几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 活。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 天的尽头(这里是指船行得快)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这里形容船急速,让人望洋兴叹)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 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 今别离”题目来自《乐府诗集·杂 曲歌辞》,其中录有崔国辅的《今别 离》。从题目选择看,黄遵宪是有意与 《古别离》相对举。唐代诗人孟郊有 《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 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所谓“今别离”,实际上可以视为 与古代别离(古别离)相对的现代别离, 即是一种现代性离别体验。
④万钧 柁 几万 斤⑥重打的头 船风舵迎。面 ⑧万吹倏钧来,疾的 形速风容,,分忽逆 量重然风或 力量大。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① ①⑦别石尤肠转即石如尤轮风,。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一刻传既说⑨古万烟代周波有:杳商离悠人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情别尤思某悠娶迹此石象句氏那化女轮,用 车今明钟虽岂送望去舟日知声有无者影矣载舟须一万打未倏一离 与 臾 及 钧 头 及 ⑧ 何别车景时柁风返不速,,,,④⑥,见?行并不顷,?君,归止力许刻动亦在烟定犹②稍不如不天波留自生绸少绕畏尽杳滞由离缪留指石头悠⑩。愁。。柔尤。悠不。③⑤⑦⑨。绕。。。船 转早片③稍车手宝有这了的,期两成吾刻明绸)的贵缠里情行以有当妇因⑤里机江、千疾恨知缪明时,绵形离双顷蒸侧为好至作人称不商②了《诗悠两轮迅远绕形转短须:明刻却之容别⑩,不千上万石甚于大阻逆归旅活轮刻汽的并唐黄中”句船疾望途时指臾(知那不意缠之容动临能留载使尤笃此风之风,远圈。一间机双间景轮道么让。绵情立人鹤““,驰,兴阻一柔死阻发之风。,为。、石行滞空人。。,船人短人须不。样已轮轮:崔楼白烟形去让叹叹其塞起动灵尤今天“顶思,。这绸不和们暂们臾断悠愁轮路飞经船曰行合颢》云波容之人。远凡下后风念吾缪许火分、稍,的”,”,,力,

今别离(其一)

今别离(其一)

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宵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 凄清的意境。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 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 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 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 场面进行精雕细刻。对 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 情充分的表现。而《今 别离》“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 时,顷刻不少留。”写 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匆 。
现代火车和轮 船具有古时不 可能有的快速 度,因此会加 倍增生人的离 愁别绪。

马力巨大的“万钧柁”,不畏打头石尤风,决 无“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之可能性。 迅疾:“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 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郑谷:“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只能有一个“快乘轻气球“(海上飞艇)的愿 望而已。
“ 今别离”题目来自《乐府诗集· 杂 曲歌辞》,其中录有崔国辅的《今别 离》。从题目选择看,黄遵宪是有意与 《古别离》相对举。唐代诗人孟郊有 《古别离》:邛去!” 所谓“今别离”,实际上可以视为 与古代别离(古别离)相对的现代别离, 即是一种现代性离别体验。
由“今离别”之题,我们能够断定这是一首 写离愁别绪的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古人表现离别,往往写得极哀。那么,我 们看一看现代人在离别时会是一种什么样 子呢?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今别离(其一)》教学课件 (1)

《今别离(其一)》教学课件 (1)

别绪。
行行重行行 汉 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遮百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以下面的诗歌为例,欣赏古代别离诗的离情 别绪。
南浦别 唐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
近代人的离别与古代别离发生了什 么变化?
古代 别离
近代 别离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以下面的诗歌为例,比较古代别离诗和《今 别离(其一)》的离情别绪。
初步感知:
近代的别离
诗歌具体写了什么不同于 古代的近代新事物?
近代新事物
轮船
技术的革新
知人论世
黄遵宪(1848-1905),主张 “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 “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这首诗写于光绪十六年 (1890),近代的中国科学技 术日益昌明,新事物层出不穷。
新的技术、新的交通方式、新的时代
情感
思念之苦
轮船速度太快
盼望之切
分别太匆匆
忧虑之深
原因
古代帆船速度如果顺风最快能达到25公里
每小时,平均速度应该只有15公里每小时。从 中国东南沿海到南洋(今天的东南亚)大约需 要半年时间。
马的速度一般是20公里每小时,一般最多连
续可以跑200公里.即使不心疼马,马跑一天一 夜上也只能跑300公里,且会累死。

今别离(别肠转如轮)原文及赏析(最新)

今别离(别肠转如轮)原文及赏析(最新)

今别离(别肠转如轮)原文及赏析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作者:黄遵宪朝代:清朝其一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其二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其三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其四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赏析: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相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

诗人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出当时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

《今别离(其一)》

《今别离(其一)》

课堂小结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诗歌也要变, 对于传统题材,传统写法在继承的基础 上,要不断创新。像黄遵宪一样“我手 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 之境”,中国是诗的国度,希望同学们 好好学习,勇于创新,在你们手上把中 国的诗歌复兴。

诗歌主旨是什么?
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候马车和孤舟没有的
速度,所以它们的出现会加倍增生近代人 的离愁别绪
对比赏析 王运《今离别》: • 别来五日春水生,桃枝成碧花欲明。开帘 望东风,远近伤我情。君肠断,妾身老,绣衣 罗裳著春早。 • 愁如细雨连烟草,去年离别莺始啼,今年 啼莺别处飞。垂杨复何心,从风飘絮来。天涯 浮云皎月意,不尽绝思还空帷。 •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 萨蛮》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
间已经绕了千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快速变换,我 内心的忧愁在滋长。 古代也有山川,古代也有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但毕竟速度 有限,从而时空转换也有限)让人感受到行 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快速度, 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 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 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有几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这四句集中表达出轮船速度之快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今别离》课件(共22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今别离》课件(共22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今别离赏析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清】黄遵宪

今别离赏析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清】黄遵宪

今别离
•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 益增心中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有自由。今日舟与车, 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 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 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飞轻气球。
黄 遵 宪
今 别 离
•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 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 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 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 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 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 人”。
•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 上和古诗词有何不 一样?
•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 的场面进行精雕细 刻。对于那一短暂 时刻的景、情充分 的表现。而《今别 离》“明知须臾景, 不许稍绸缪。钟声 一及时,顷刻不少 留。”写出的是一 种离别的匆匆。
• 这首诗在写法上 有什么特色?
• 对比手法。诗中 围绕乘坐新式交 通工具轮船与乘 车舟离别的不同 进行了对比描写。 在今昔对比描写 中,表现近代人 的别离之苦和在 别离观上的认识。
小结: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诗歌也要变。对于传统题材,
传统写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像黄遵宪一 样“我手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 境”,中国是诗的过度,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勇于 创新,在你们手上写出自己的诗歌,把中国的诗歌复 兴。
黄遵宪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 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 务求写出“我之诗”。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 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 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 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行 动举止的“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快速度,因此会加倍 增生人的离愁别绪。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 缠绵之意。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以意逆志
“今离别” 这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 情别绪。 诗中围绕乘新式轮船与乘车舟离别 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 出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不同认 识。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 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地表现。而 《今别离》“明知须臾景,不需稍绸缪。钟 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写出的是一种离别 的匆匆。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诗人从古朴的诗风感慨“时事变迁”,反映了 西方科学知识范畴的物象。今日的船与车马西方的 汽船,火车相形见绌,而统治者却不自觉,无奈之 中,作者只能作诗感慨,却不能阻止从心底产生的 悲伤,那不能改变落后现状的无力感,便是悲伤的 源头。
故人去时交通不便,道路堵塞,路漫 漫,何时可到?诗人愿科技发展迅速,这 样故人归来时若坐上海上快艇那么就可以 更快回到诗人身边。表达诗人的不舍之情 。
今离别
王运
• 别来五日春水生,桃枝成碧花欲明。 • 开帘望东风,远近伤我情。
• 君肠断,妾身老,绣衣罗裳著春早。
• 愁如细雨连烟草,去年离别莺始啼,今年啼莺别处飞。
那钢铁车轮,似乎是有些不近人情,明知亲人 朋友相见恨短,却在那钟声响起之时,便携着亲 友的思念和离人的忧泪,消失于天际。只叹世事 变迁,旧时的一切仿佛都要随车远去,留下东西 新旧交融后的产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句话写出发动机虽十分沉重,但是转动十分 灵活。“绕指柔”写出了发动机转动的轻柔灵动, 体现出新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 垂杨复何心,从风飘絮来, • 天涯浮云皎月意,不尽绝思还空帷。
今别离
黄遵宪
•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序】 赏析
• 古人出行,坐车乘舟,速度有限,行止自由,行者送客 ,痛不忍别;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风驰电掣,来去无 情,别离之际,情何以堪!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 自古人们出行,有的坐车,有的乘舟。可毕竟行路的速度 是有限的,怎能用自由来形容这样的出行?留下的人,当 他们要送别即将离开的人们时,竟会悲痛到不忍去告别; 而如今,有的坐火车,有的乘轮船,速度之疾,来了又走 ,走了又回,何等无情!在这离别之际,又有谁人的情感 可以承受这样的难过与打击呢?
今别离
(其一)
黄遵宪
评诗 顺序
知人 论世 【序】 赏析 全文逐句翻译 部分诗句同学赏析 与传统古诗之异 以意逆志/全文评价 制作和感谢
知人
• 黄遵宪(1848-1905), 字公度,清末 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 育家,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 倡导者。
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为近代“诗界革命”之旗手。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本句体现了轮船来去别离无情和商旅之人将行久不 归的离愁。
这两句诗写的是别理送行之景,将古人送 别时依依不舍、痛不忍别的情景与近代以来 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后人们送别时来不及表带 情感的状况作比较,反映了近代西方科学知 识范畴里的物象和生活现实已经开始参与中 国近代诗歌意象更新。
“烟波杳悠悠”化用唐人崔颢的《黄鹤楼》 中的“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 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洋兴叹。
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有 “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
著有《日本杂事录》《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
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 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近代戊戌变法 的重要人物。
论事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 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 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游子思 妇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 学技术之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 明写别离之苦。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即使有几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
• 这一句从西方新发明的轮船和火车的高速上来表现了想念 的深且急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 了千万圈。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快速变换,我内心的 忧愁在滋长。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古代也有山川,古代也有孤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