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装置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以及瓣膜附着的左房、左室壁,均参与二尖瓣正常关闭活动。
以上任何一个结构的异常均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以风湿性最为常见,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1/3,女性为多。
二尖瓣原发性粘液变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破坏、瓣叶穿孔或赘生物妨碍瓣叶对合以及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等均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另外,二尖瓣退行性变、腱索断裂和乳头肌功能不全也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病因。
【入院评估】一病史采集要点1.现病史(1)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病人能胜任一般的体力活动或劳动,通常于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检查而被确诊。
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症状也逐渐明显,当心脏功能失代偿时,可出现心慌,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2)治疗情况:抗菌素、洋地黄和利尿剂的使用情况。
2.既往史:询问有无发热,关节炎,游走性关节疼痛,风湿热、风心病和类风湿等病史。
3.个人史:烟酒嗜好等。
4.家族史:直系亲属类似病史。
二体格检查要点听诊心尖部S1减低,可闻及全收缩期返流性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
在整个收缩期,杂音强度一致,即使在心律不规则时也不随左室容量而改变。
二尖瓣腱索断裂时,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粗糙,可伴收缩期震颤,有时杂音如海鸥音。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1 诊断要点:根据心尖部S1减低,以及全收缩期返流性吹风样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房增大,一般即可做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2 鉴别诊断:二尖瓣后叶腱索突然断裂时,返流束常向前撞击在主动脉根部附近的左房壁,使收缩期杂音在心底部最响,这时易与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相混淆,二尖瓣关闭不全为全收缩期返流性杂音,而主动脉瓣狭窄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
二尖瓣前叶关闭不全,杂音向主动脉根部传导,容易与室间隔缺损相混淆。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需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全收缩期返流性杂音相鉴别,后者在胸骨左缘下端最清楚,吸气时加强伴颈静脉搏动。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一、心脏瓣膜病的概述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四个主要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流异常,严重时会引起心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可能包括:关闭不全(反流)和狭窄(阻塞)。
心脏瓣膜病可由先天性缺陷、感染、自身免疫性等因素引起。
二、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1. 二尖瓣关闭不全(MR)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指在收缩期,二尖瓣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从左室倒流回左房。
常见原因包括二尖瓣退变性改变和风湿性心脏病。
2. 二尖瓣导管未闭 (MVP)二尖弁畸形中最常见者。
数据显示15-20%的美国人口。
至多80%的VF/V海报中观察到;多数人无0%的短弦乳頭肌综合征有发生缩窄;独特是全球低FT体质量指数和简单的软组织增长恐慌。
3. 主动脉瓣狭窄(AS)主动脉瓣狭窄是指主动脉瓣开放不良和阻塞,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
常见原因包括二尖瓣钙化、风湿性心脏病等。
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指在舒张期,由于主动脉瓣未能完全关闭,血液从主动脉流回到左心室。
常见原因包括主动脉根部扩张、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 三尖瓣关闭不全(TR)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指在收缩期,由于三尖瓣不能完全关闭,导致血液从右室进入右房。
常见原因包括右胸骨侧位型心脏畸形、二尖变退行性改变等。
6. 肺动脉狭窄(PS)肺动脉狭窄是指肺动脉瓣发生狭窄,导致血液从右室流入肺动脉受阻。
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RHD等。
三、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通过听诊患者心脏区域,医生可以发现异常的心音或杂音。
杂音的类型和位置可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的瓣膜异常。
2. 心电图(ECG)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对于检测心律失常和左室肥厚等指标有帮助。
3.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和评估心脏瓣膜病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可以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并检测瓣膜运动是否正常。
此外,多普勒超声可以衡量血流速度和方向,有助于评估血液回流情况。
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姬玲【摘要】目的:探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方法对3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M型图可示左房左室增大及容量负荷过重的现象,有时可见瓣膜钙化。
结论二维超声可显示二尖瓣装置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明确病因。
%Objective Discuss the ultrasound echocardiography of 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Methods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data selected from 30 samples of ultrasound echocardiography of 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Results M-shaped graph demonstrate the expanding as well as the over-loaded capacity of the left atrial and left ventricular, and sometimes, the membrane can be seen as calcified. Conclusion The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uld get the shape and features of mitral valve, which is conducive for specifying the source of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24【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作者】姬玲【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二尖瓣关闭不全(MI)主要病理表现为瓣叶、乳头肌和腱索的缩短及相互粘连,使瓣膜不能正常关闭。
二尖瓣闭锁不全(二尖瓣闭合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闭锁不全(二尖瓣闭合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一)发病原因二尖瓣闭合不全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瓣膜增厚、瘢痕形成和瓣叶挛缩,以及腱索粘连、断裂和乳头肌瘢痕形成和缩短,使瓣膜运动受限影响其闭合。
通常无瓣膜钙化沉积或仅有轻度钙质沉积。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二尖瓣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与乳头肌。
二尖瓣的功能尤其是关闭功能有赖于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完整与功能协调。
当上述中任何一部分的器质性损害或功能失调,均可引起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收缩期血液反流,形成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称二尖瓣反流。
正常柔软的二尖瓣前、后叶有约1/3的瓣叶在收缩期贴合,由乳头肌收缩及腱索拉紧而维持良好的关闭状态。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有以下病理改变:①瓣叶、乳头肌和腱索缩短;②瓣叶和乳头肌、腱索粘连;③瓣叶间粘连。
以上变化造成瓣膜不能正常关闭,病程较久者病变处常有钙质沉着。
2.病理生理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所出现相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分为3期。
(1)左心室代偿期: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左心室收缩期,除大部分血液进入主动脉外,尚有部分血液反流到左心房,使左心房在舒张期同时接受来自肺静脉回流血和左心室逆流血,故左心房充盈量和压力可增高。
如果系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未合并二尖瓣狭窄,在左心室舒张期,尽管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血量较正常时增多,但增多血液仍可迅速充盈左心室,故左心房压力可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使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有一个缓冲间隙,加之左心室有较完善的代偿机制及较长的代偿间期,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单纯二尖瓣狭窄不同,可在较长时期内无明显左心房扩大和肺淤血的临床表现。
在长期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情况下,左心室逐渐产生离心性肥厚及扩大。
在代偿期,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增高和左室周径缩短速率减小,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对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病理进展取决于风湿活动程度及有无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叶破溃、腱索断裂等所致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
二尖瓣瓣关闭不全超声诊断标准

二尖瓣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它会导致心脏的血液回流,引起心脏功能受损。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查方法,在诊断二尖瓣瓣关闭不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本文将从超声诊断的技术原理、诊断标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超声诊断的技术原理超声诊断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回声的特点,结合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信息,对心脏瓣膜及其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诊断方法。
在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诊断中,超声诊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来实现对病情的准确判断:1.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观察二尖瓣的开闭情况,评估二尖瓣的关闭功能是否完好;2. 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的血液回流情况,包括血流速度、方向等参数,从而评估瓣膜功能的丧失程度;3. 三维超声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立体的图像,有利于显示瓣膜解剖结构的细节,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变部位和范围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诊断标准根据超声诊断技术原理,目前,国际上对于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二尖瓣开放面积:正常情况下,二尖瓣在舒张期完全开放,其开放面积是一个稳定的数值。
在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情况下,由于瓣叶的退行性变化或者瓣膜的破裂,导致开放面积减小;2. 二尖瓣关闭线:通过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测量二尖瓣的关闭线,其值可以反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3. 舒张末期二尖瓣口径:在心脏舒张末期,二尖瓣口径的变化也是评估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重要指标之一;4.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通过观察多普勒超声中的颜色多普勒流图像,可以判断瓣膜功能的丧失程度。
根据以上指标和技术原理,目前,国际上对于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已经比较明确,超声诊断成为了其诊断的金标准。
三、临床应用超声诊断在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诊断:超声诊断可以早期发现二尖瓣瓣关闭不全的病变,有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 随访评估:对于已经确诊的二尖瓣瓣关闭不全患者,超声诊断可以定期进行随访评估,观察病情的变化,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3. 评估治疗效果:超声诊断可以及时评估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为风湿性心脏病,约占所有风湿性瓣膜疾患的34%,且多数合并二尖瓣狭窄。
另外有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显著扩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畸形等。
1 临床表现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无症状。
严重返流由于有效心搏量减少常首先出现软弱、乏力,晚期出现呼吸困难。
主要体征是心尖区出现全收缩期吹风样、音调高或粗糙的杂音,强度在Ⅲ级以上。
杂音一般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吸气期增强。
二尖瓣脱垂可闻及喀喇音后的收缩晚期杂音。
2 超声检查2.1 检查方法主要选用左室长轴观、心尖二腔观和心尖四腔观,观察房室腔大小、二尖瓣叶、腱索、乳头肌情况,胸骨旁心底短轴观可观察二尖瓣关闭对合是否良好。
利用彩色多普勒可观察左房内异常返流束,脉冲波和连续波多普勒可探测二尖瓣返流频谱曲线。
经食管超声检查由于探头位于左房后方,常可清楚显示左房内异常返流束,尤其对于人工瓣膜,因可避免人工瓣膜的反射影响,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2.2 声像图表现2.2.1 切面超声心动图(1)可显示瓣叶、腱索和乳头肌形态及功能状态,一般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解剖结构改变并不明显,当合并二尖瓣狭窄时较易观察瓣叶形态改变。
(2)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两瓣叶不能合拢。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和四腔观,可显示二尖瓣关闭时对合欠佳。
二尖瓣口短轴观可显示瓣叶部分或全部瓣叶收缩期关闭有缝隙。
二尖瓣开放幅度增大,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舒张期瓣口开放变小。
在二尖瓣脱垂时,可显示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收缩期脱入左房。
腱索断裂时,左室腔内可见活动的漂带样回声,二尖瓣呈连枷样改变,收缩期可见脱入左房的短带状二尖瓣回声,舒张期则消失。
(3)左房、左室扩大,代偿期室间隔、左室壁、左房壁运动增强,表现为左室容量负荷过度,肺静脉增宽。
2.2.2 M型超声心动图一般选择二尖瓣波群和心底波群。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数与二尖瓣狭窄并存,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无特异性表现,M型超声只有辅助诊断意义。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

⼆尖瓣关闭不全、⼆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 ⼆尖瓣关闭不全mirtal incompetence,MI 慢性⼆尖瓣关闭不全chronic mitral insufficiency ⼼尖搏动明显,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
⼼⾳:重度⼆尖瓣关闭不全时,S1减弱或不能听及;由于左室射⾎期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提前可致S2分裂,吸⽓时明显;严重反流⼼尖区可闻及S3,卧位时易听到;S4为最常见体征。
P2亢进或分裂。
⼼脏杂⾳:⼼尖区全收缩期杂⾳是⼆尖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体征,杂⾳响度常在Ⅲ级或Ⅲ级以上,全收缩期杂⾳伴收缩晚期加强是⼆尖瓣关闭不全杂⾳的特点。
重度者,杂⾳出现在S1之后,可掩盖S2。
在⼼尖区最响,可伴震颤;杂⾳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
风湿性⼆尖瓣关闭不全以后叶损害为主,杂⾳多向胸⾻旁和主动脉区传导。
⼆尖瓣脱垂杂⾳多为收缩中晚期并伴有喀嚓⾳。
冠⼼病*肌功能不全所致为早、中、晚或全收缩期杂⾳,腱索断裂伴连枷瓣叶时,杂⾳似海鸥或呈乐鸣⾳。
严重反流⼼尖区可闻S3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
急性⼆尖瓣关闭不全acute mitral insufficiency ⼼尖搏动为⾼动⼒性,左⼼衰竭时消失,P2亢进。
⾮扩张的左房强有⼒收缩所致⼼尖区S4常见。
由于收缩末期左室-左房压差⼩,⼼尖区反流性杂⾳于S2前终⽌,呈递减型,低调,不如慢性者响。
严重反流亦可出出⼼尖区S3和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
⼆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尖区S1亢进,是隔膜型⼆尖瓣狭窄的特征,若瓣膜增厚粘连严重、发⽣纤维化和钙盐沉积时,则瓣膜僵硬,活动能⼒减弱,S1减弱甚或⾄消失;⼆尖瓣开瓣⾳,是⼆尖瓣狭窄听诊的特征性改变,在⼼尖区和胸⾻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当⼆尖瓣叶纤维化或钙质沉积,弹性减弱或消失时,⼆尖瓣开瓣⾳消失;⼼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呈递减-递增型的舒张期杂⾳,常伴有舒张期震颤,是⼆尖瓣狭窄最典型的体征。
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标准

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标准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呼吸困难,心尖区出现典型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出心影不大并且肺部淤血明显,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例如二尖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死、创伤以及存在风湿病等明确的病因。
2.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存在典型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且存在左心房和心室的扩大,超声心动图在收缩期左心房发现高速射流,且发现瓣叶或瓣环异常改变。
请注意,这些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如您或他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方法
1.X线检查
透视下可见收缩期左心室搏动增强和左心房膨胀性搏动。
如X线摄片:后前位见左心房、左心室阴影增大;右心缘可见双心房影,可见肺淤血;右前斜位示左心房扩张而使食管向后、向右移位。
晚期出现右心室增大。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左心室可不大或仅有轻度增大,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征象。
2.心电图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电图可正常;中、重度有左心房肥大和左心室肥厚、劳损。
3.超声心动图(UCG)
(1)M型及二维UCG: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可见瓣膜增厚,腱索、乳头肌增粗、缩短或延长,腱索断裂者可见“连枷样摆动”,瓣叶脱垂时可见“吊床样”改变;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对合不良,并可见缝隙,间距>2mm。
二维UCG可显示关闭裂隙的具体位置或瓣叶裂孔、赘生物等;间接征象有左心室扩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左心房扩大及房室环扩张。
(2)多普勒UCG:脉冲多普勒在左房侧探查到收缩期高速、宽频湍流频谱。
彩色多普勒于收缩期左房内显示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反流束,并可显示反流束的起源部位和方向。
(3)定量诊断:UCG对二尖瓣反流的定量是半定量诊断,方法较多,临床应用中应综合分析:
①利用脉冲多普勒在左心房内采样,根据反流束在左房内的长度进行分级。
②利用彩色多普勒反流束面积与左房面积的比值估测反流量,可采用下述公式表示:MR=最大反流面积/左房面积。
<20%为轻度,20%~40%为中度,40%~60%为中重度,>60%为重度。
③血流会聚法对二尖瓣反流进行定量,国内外已有报道,其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4)经食管UCG:除了对二尖瓣及其附件(腱索、乳头肌、瓣环)的二维结构观察的更为细致、精确,对心房血栓检出率更高外,对二尖瓣反流的检测较常规经胸UCG敏感,常可检出经胸UCG不易发现的极轻度反流。
(5)三维、四维UCG:可在三维方向上观察瓣叶的结构和运动,更直观地观察反流束的起始部位、方向及形状,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并可给手术方案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4.左心室造影
右前斜位及左侧位,左心室造影时根据造影剂在左房出现的情况,将反流分为4级:
(1)1/4度:造影剂反流束未及左心房后壁,且在下一个心室舒张时被清除掉。
(2)2/4度:反流的造影剂抵达左心房后壁,但达不到与左心室相同的灰
(3)3/4度:左心房造影剂递增至与左室相同的灰度。
(4)4/4度:第1个心收缩期反流的造影剂已达整个左心房,且在肺静脉中可见有造影剂。
原文链接:/xzbmb/2014/0731/18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