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思考
启东市实施公交优先的调查与思考

启东市实施公交优先的调查与思考摘要:主要分析了启东市实施公交优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启东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溧阳、常州两个城市实施公交优先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在启东市实施公交优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交优先;存在问题;实施举措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6502近年来,随着启东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市道路拥堵状况日益加剧,高峰时段堵车情况尤为严重,虽然实行了高峰时段错时上下班,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实施公交路权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2004年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的重要批示。
上海、南京、杭州、常州等城市已经就“公交优先”的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我市城市发展速度和道路交通现状,本着“与民为本”的理念,为加快我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议加快实施我市公交优先工作。
1加快实施公交优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是实现“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的战略需要。
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使启东真正意义上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启东的发展更多地要借助上海的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以及产业转移,因此“融入上海、接轨上海”已经成为启东市经济发展战略。
公交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启东与上海和苏南发达地区的融合,有利于接受上海强势经济的辐射效应。
因此,启东要加快公交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来支撑启东全方位、国际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2)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需要。
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对公交事业的规划,不仅便捷了交通,方便了市民,更是拉动了整个城市建设的框架,使得整个城市的布局更趋合理,从而提升城市建设的水平,真正使得启东成为一个美丽的、宜居的城市。
优先发展浦口公共交通事业的思考

浦 口公 交 基本现 状
— —
城 市公交。 目前浦 口区有 客 公交发展需要 原老浦 口地区多数城 迟 为 1 : ,部分线路 1:0 83 O 7o 就停止 运经营企业 3 .其 中老浦 1地 区 2 市道路狭窄 .建设 时未预留港湾式公 发车 .满足不 了往返市 区与镇街 间居 家 5 1 家 f 市公交总公司浦 口区客运部和新 交站台 . 公交配套设施缺失。 原江浦片 民的 出行 需求 . 也给 “ 车” 黑 提供 了运 宁浦 巴士公 司 )原 江浦地 区 1 ( . 家 南 区道路建设 分散 于住 建 、 江北新城 、 交 营空间。3呼吁引进其他公交企业 . . 打 京 中北威立雅交通客运有 限公 司浦 口 公 司) 。全 区城市公 交线 路 2 7条 , 其
站、 石桥 站 、 盘城站 4座 五级乡镇 客运 后 , 区两 片的格局 尚未突破 . 一 财政补 四级 乡镇客 运站 7座 乡镇客运站 发 完善 , 部分公 交线路运 营效率偏低 。 受 能 .同时发挥 向各行政村和集 中居住 配置少 、 发车间隔时间长 。
民要求增 开公交线路的呼声较大 。
除浦葛线未实行 I c卡外 . 其余均实行 营企业 的走访调查 .亏损 经营的情况 形成市场 竞争机制 , 升服务 质量 和 提
刷卡乘车 :中北浦 口公 交公 司经 营 6 普遍存在 条、 营运车辆 1 3 。 0 辆 所有线路都通往 南京主城区 . 都未实行 I c卡。
— —
水平 。4公交站 台陈旧 、 . 破损严 重 , 日
运力不足 、群众 出行难 的状况 日益 明
1 . 公交实行刷 卡消费 , 要求 老人 、
惠。 解决老人 、 学生等特殊人群乘公交
制进行 管理 老浦 口片区仍然 由南京 学生 等乘 坐 公交 享 受全 免 或半 价优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思考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思考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程,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不仅可以方便市民出行,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空气污染、节约城市资源等诸多好处。
然而,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首先,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相比于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往往需要面临资金、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拨款,引进相关技术和经验,促进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
其次,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需要更科学、合理。
在公共交通规划方面,中小城市常常存在规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因此,在制定公共交通规划时,需要针对中小城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数据分析和研究,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结构、人口分布、就业区域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规划,以保证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并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需要更加高效、便捷。
在公共交通运营方面,中小城市常常面临运输数量少、线路少、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推行虚拟公交系统、智能化调度系统、支付一体化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质量,满足市民需求。
最后,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宣传和推广需要更加全面、有针对性。
在公共交通推广方面,中小城市常常面临推广力度小、宣传手段单一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公共交通宣传的全方位覆盖,推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互联网+、电视广告、栏杆广告等方式开展全力推广和营销,提高公共交通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
总之,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合作,以建设绿色、低碳、智能、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平衡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考

优 先 发展 公 共 交通 的思 考
Thi n ki ng o f Gi v i ng Pr i or i t y t o t he De v e l o p me nt o f Pub l i c Tr a ns po r t
关键词 : 城 市 交通 ; 道路 交通 ; 公 共 交通
Ke y w or ds :u r b a n ra t n s p o t; r r o a d t r a fi c ; pu b l i c t r a ns po t r
中图分类号 : U 4 9 1 . 1 + 7
会 事 物 和 人 物 等 正 当化 , 树 立 威信 , 得 到 显著 地 位 , 传 播 行 导 引社 会 的某 种 变 革 的作 用 , 因为 它 本 身 都 是 给 人 类 社 会
为 能够 赋 予 人 物 、 事 物和社会 活动以某种社 会地位 , 或 者 带来 某 种 信 息 , 运用传播学原理分析服装表演是 一种新 的 相反, 能 够 让 其 名 誉 低 落 不堪 , 这些都是 “ 社会地位 授予 ” 尝试 , 服 装表 演作 为一 种 媒 介 也 不 例 外 , 得 出 以下 结 论 :
发 展 基 础 的 城 市 道 路 交 通 的作 用 愈 发 重 要。 而 现 实 情 况 是 积 小 、 运 营 效 率 高 。 经 测 算 一辆 公 共 汽 车 其 人 均 占 用 道 路 城 市 道 路 交 通 的状 况 日趋 拥堵 , 已严 重 阻碍 了 社 会 整 体 的 面 积 为 1平 方 米 , 一辆 小轿车则 为 1 0 _ 5平 方 米 , 公 共 汽 车
摘要 : 城市公 共交通运输体 系的发展和完善是缓解城城市 交通 问题 的必然之路。合理的公 共交通运 输体 系, 应有合理 的公共 交 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同时城市管理者要针对公共交通运输 系统 的薄弱环节, 给于必要 的对 策, 并进行制度 改革 。
城市公共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

优 化 公J 交通 路线 是 需要 一 个全 局 的 念 , U l 】 从 整个 城 I 发 展 的 际情 况 l l j 发, 根据 不 同 商业 区和 不 居 区 的不 l 叫需 求 来制 定桐 f 应 的路 线 图, 从而 在整 个城 市 内部形 成一 个稳 定 的 、 科学的、 合 理 的路 线 , 这 样 能在 避免 交 通 问题 的 基础 上 进 行 城 巾经 济 的发 展 。可 以说 , 以城 市公 交通 路 线 为基 础 , 进 而 带 动城 I 1 『 经济 的 发展 是 卜 分 合理 的 , 其将 更 好 的促 进 城 I H 经 济 发 展 的科 学化 进程 , 使城 I 仃 公 交通 成 为城 市经 济 发 展 的 要 动力, , i : 非 是 一火 阻 力 。
城 市公共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
口
摘 要 城 市公共 交通 对 于城 市发 展来说 既是 一种 标 志, 也是 一种 助 力 , 在 城 市经 济发展 的过程 中, 城 市公
张
酷
事 业 单位 为主 , 离 不开 政府 的支 持 , 而 且 很 多公 交通 忽 视 了 经 济 效益 , 没有 将经 济 效 益 作为 经营 的一 个重 要 目标 , 反而 将 公 交通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单位运转, 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 与 城 巾经 济发 展相 背 道而 驰 , 忽视 经 济 效益 公 变 通 不利 于 城 经 济 的发展 。 ( 三) 运 营方 式 过 于平 面化 。 根据 目前 我 国城 m公 交通 的 运营 方 武 来看 。 城 市 公I 交 通 土 要集 巾 丁公交 汽车 、 租年、 地铁、 轻轨 等 方面 。在 这些 运 输 模 式 巾没 有形 成 …利, 必然 的 联系 , 影 响 了城 m 公 交 通 的 发 展 。尤其 是 在 当今 社 会 巾, 单 一化 的 、 平面 化 的城 i l 公 共 交通 在 很 人 程度 J - 成 为 了城 I l i 经济 发展 的一 个 阻 力 。
公交优先战略下的城市公交企业发展方向思考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不 断发 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 市 公 共 交通 已成 为 城 市
经济发展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成为关 系国计 民生的社会公益
性 事 业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要 实现 健 康 有 序 的发 展 , 主 要 受 到
行业政 策导向、 城市发展进程、 企业经 营环境 、 城 乡一体化
形 成有 效率 的市 场始 终需要投 资者 以微 观主体 的身份 撑 此国内亟待培 育一批高素质 的运价衍生 品的经纪人 队伍。
起 市 场 的交 易 量 和 成 交 额 。另 一 方 面 , 企 业 自身 对于 衍 生 我 国 的外 汇 管 制 对 于 航 运 衍 生 品 来 说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品市场是 非常陌生 的, 中国远洋试水 F F A经历 了 2 0 1 1和 攻 坚 战 , 这 在 一定 程 度 上 抑 制 了我 国 F F A交 易 的 市 场 活 跃
2 0 1 2年连续两 年亏损 ,与 马士基 2 0 1 2年实现盈利 4 0 . 3 8 度 。 由 此来 论 , 我 国 航 运 衍 生 品 适 应 这 样 的基 本 环 境 比 改
厦 门市 2 0 1 1上 半年统 计 的公共 交通 出行 分担率 为
提 高 的 需 求 还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 笔 者 从 厦 门 市 城 市 公 共 交 3 0 . 8 %, 离交通运输部 “ 十二五” 公 共 交通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提 通 发展 情 况 来 看 , 有 以 下 几 方面 的特 点 。 出的 3 5 % 目标 尚 有 一 定 距 离 , 公 共 交 通 的主 体 地 位 尚 未 形
一
5 . 加 强 金 融 配 套 服 务 及 监 管 措 施
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思考

交车辆 1. 2 0 4 标台 。二是财政加大扶持 力度 。2 0 年 以来 , 07 全省公交行业共投 入 资金 1 多亿元 ,新购 公交 车3 0 多 4 50 辆, 新建场站1 万多平方米 。三是规章 2
福 州市八一七路、 五一路 、 四路 ; 五 厦门
人车路一 0 0 4 21 . 03 9
市 轮渡 、 火车站 附近 , 由于地 处繁华 商 业 区, 流较大 , 客 导致 公交运 力高度 集 中,许 多线路都取道这些客流密集 区,
影 响 了道 路 通 行 能 力 , 加 剧 了 交 通 拥
一
、
创新 理 念 , 导公 交 优 倡
1进行适度的交通需求控制。一方面 , .
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思考 文利王 /书斌 姜
“ 公交优 先 ” 这一 概念最 早是 由法
国 在 上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末 提 出的 , 是 指 它 大城 市 的 市 内 客运 交 通 以 大 容 量 、 快速
制度开始健全 。 福州 、 泉州 、 漳州、 三明、 龙岩 五市 已出台优先 发展城 市公 交的 实施 意见 , 门、 田、 岩三 市连续两 厦 莆 龙 年把 发展 城市公交列入党委 、 政府 的为 民办实事 项 目。四是体 制改革 逐步 深
站 总 面积 9 万 平 方 米 , 市 万 人 拥 有 公 0 城
政策执行刚性不足。迄今全国人大 尚未
就 优 先 发 展 公 共 交 通 制 定 出 台 专 门 的
年 的2 .% 升到 目前 的近 3% 在 国内 05提 1, 属领先 水平 , 与 国际水 平 ( 但 公交 出行 结构4 % 0 ) 0 ~8 % 仍有较大差距 。五是服 务效率低下 。 社会 评价不佳 。公交线 网
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思考

交通 服务 的城市土地 利用模 式 ,强调 公 布局 的土地 利用 , 认 为商店 、 住宅 、 公 园、 学校 和办公机 构等 公共设施应 该设在 公 交站 点周 围 ,鼓励在 建成 区沿公交 走廊 进 行 公 共设 施 的 填 充和 改 建 。TO D 可 以促 进土地高 效利 用 ,提高公 交 出行 比 例 ,降低基础设 施投 资成本 ,提供和谐 的生 存环境 。我市在 完成城 市轨道 交通 线 网或 f 央速公 交线 网规划后 ,需要调整 大运 量公交线 网交通 沿线站点 周边土地 利用 规划 。理 想的用地 模式是 以大运量
发挥市 场对资源 的配置 作用 ,吸 引各 种
资 本 参 与 公 共交 通 的建设 。但 政 府 在 公交市场 化运作 中应处主导地 位 ,应 由 政府进行 公共 交通的基础设 施规划 和建
公交 线路为轴 线 ,以站 为核心 的珠 链式
土地开 发利用 ,这样 可以保证 土地 利用 和公交运 营 良性 互动 的双 赢模 式。交通 规划 的调 整要确 保大容量 公交 ( 含 轨道 、 B R T)与 其 它 交 通 方 式 形 成综 合交 通 模式 ,以大容量公 交为 主体 ,其 它交通 为其馈送 客流 ,这 是缓 解交通拥挤 、确 保 公交客 流的重要 手段 。 2 0公里 /小时 ,2 0 2 0年运 营速 度达 到
价制定应 慎重 ,对 于企业 承担的社 会福
利 、政府 指令性计 划所增加 的支 出应予
财政补贴 。积极 利用高新技 术对传统 的
公共交通运 营系统 进行改造 , 以信息 化
我市 应将 发 展 大 容量 快 速 公交 与 轨 道 交通作 为宁波公共 客运交通 的骨干 ,
点 率达到 9 0 %;完善站 点覆盖率 ,站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数量的急速提升,我国城市交通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城市道路发展情况,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关键。
本文通过阐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义和重要性,对我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对策建议
0 引言
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从狭义的角度看,所谓的公共交通是指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工具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定线运营。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以下特点: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以及基本建设的超前性和供给能力形成的协同性。
1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节约能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据权威机构统计,在人均能耗方面,每百公里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8.4%,地铁约是小汽车的5%,按照当前我国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计算,如果1%的人改乘城市公共交通,那么仅燃油一项,每年大概节约10000升。
②保护环境。
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环境是确保我国长期稳
定发展的基础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难题,而自然环境发展与公共交通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城市发展中,主要的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和噪声,与私家车相比,公共交通的污染要小得多。
③节约土地。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按乘客人均占用道路面积算,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1/10-1/20,为了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尽量少占用城市空间。
④缓解交通拥堵。
很多因素都可能引发交通拥堵,其中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是原因之一,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发挥大容量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所在,不断挖掘运载工具的潜能。
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通拥堵、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2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容量不足,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
根据我国的国情,短期内通过扩建城市道路难以满足城市公共交通需求。
根据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历程,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道路是足够的,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3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投入不足,公交优先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对于公交场地建设严重不足,公交停车场规模小,没有系统的优化设置中途站和枢纽站,建设公交专用车道的步伐缓慢,交通环境比较恶劣,公交优先通行的措施不健全。
②私家车增长迅速,公共交通主导地位逐步丧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汽
车逐步进入普通的家庭。
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机动车出行率猛增,进而出现以个体交通为主、公共交通为辅的局面,其结果是恶化了交通体系。
③管理手段落后,调度方式滞后。
当前,普遍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对公交线路进行调度,这种调度模式,难以根据客流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交通的效率。
④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
交通机动化程度不高而非机动化交通比重偏高。
出行方式由公共交通向小汽车、电动车等个人交通方式的转移。
个人交通方式对城市交通造成巨大压力。
大多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仍然是公共汽车,仅有少数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且路线里程较短,数量较少,承担的运输量也较少,乘客出行仍然主要靠普通的公共汽车完成。
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快速、准时、安全、舒适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独特优势。
在城市交通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城市居民的出行。
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占地少、运能大。
通常情况下,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大约是公路交通的十倍左右。
4.2 完善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换乘。
只有方便乘客换乘,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交通重要作用。
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大概百分之五十需要通过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
因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换
乘,更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承担率,增加居民出行的便利。
4.3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为发展公共交通营造硬件环境。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奠定城市道路建设的法律基础。
通过广开资金渠道,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融资的便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5 结语
结合国内外情况,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效的途径。
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加强公共交通的科学调度,改善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交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建坤,任娜,史婷.城市公共交通对策建议[j].交通与安全,2008.
[2]陈团宁,刘旭,陈绪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对策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
[3]郝美英.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
社会科学学报,2008.
[4]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胜利(1973-),男,工程师,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长期从事公路工程和养护管理工作,现供职于陕西省西安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