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选型指南
连接器选型指南(中文)

最小的50Ω同轴连接器
• 多芯 10-65芯 • 混装针芯:
同轴 1-8芯 射流 1-8芯 高压 1-8芯
• 插拔自锁 • 3种尺寸 • 2种定位方式可选 • 4种外壳颜色 • 5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30℃ - 150℃ • 紧凑且重量轻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接针芯
• 多芯 2-34芯 • 射流 • 混装针芯2P和3P系列
• 多芯 2-64芯 • 多芯或混装针芯:
同轴 1-14芯 射流 1-4芯 高压 2-21芯 光纤 1-14路 • 光纤 • 热电偶 2-6芯
• 插拔自锁系统 • 6种尺寸 • 9种定位方式可选 • 超过28种外壳类型 • UL认证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接式针芯 • 屏蔽效果:
> 95dB, 频率在10Mhz时 > 80dB, 频率在1 Ghz时
• 多芯 18芯 • 多芯 2-14芯 • 同轴50Ω
• 插拔自锁系统 • 9种颜色标识 • 超过8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或印制板连接式针芯
• IP50 • 线缆直径1-25mm
L系列
• IP50 • 线缆直径1-30mm
同轴 1芯 高压 1芯 光纤 1路 射流1芯或3芯
• 插拔自锁 • 3种尺寸 • 几种定位方式可选 • 6种颜色识别 • 超过12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0℃ - 170℃ • 防水等级IP64/66可选 • 白色、黑色和灰色外壳
• 同轴50Ω • 三同轴
• 插拔自锁 • 超过40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5℃ - 250℃ • 屏蔽效果:
• 插拔自锁 • 7种尺寸 • 13种定位方式可选 • 9种颜色识别 • 超过60种外壳类型 • UL认证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连接式针芯 • 屏蔽效果: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
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
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7。
14个连接器的选型标准,你知道吗?

现在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企业应用中,常用连接器种类比较广泛,从D型连接器到经常用的连接器有12大类,它的选型原则有哪些呢?主要包括有载流量、阻抗匹配、屏蔽、通用性、成本、供货情况等十四项标准,这可以说是连接器选型要知道的知识要点,下面来讲解这十四项标准;1 .载流量:在选择走电源信号的连接器时候对于连接器的载流量比较关注,要采用降额设计,同时注意引脚之间的绝缘耐压。
2. 结构尺寸:连接器的外形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在产品中连接都有一定的空间限制,尤其是单板上连接器,不能与其他部件干涉。
根据使用空间、安装部位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有前安装和后安装,安装固定方式有抑钉、螺钉、卡圈或连接器本身卡销快速锁定等)和外形(直式、弯式,T型,圆形,方形)。
3. 阻抗匹配:有些信号有阻抗要求,尤其是射频信号,对阻抗匹配要求更为严格, 阻抗不匹配时候会引起信号反射,从而影响信号传输。
一般信号传输对连接器的阻抗没有特殊要求4. 屏蔽:随着通讯产品的发展,EMC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的连接器时候需要有金属外壳,同时线缆需要有屏蔽层,屏蔽层要与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接,达到屏蔽效果,也可以采用注塑方法,将插头部位用铜皮包裹,线缆的屏蔽层与铜皮焊接在一起。
5. 防误插:防误插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连接器本身,连接器本身旋转180度、错位错误连接导致信号错误连接,此时需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防误插连接器,或者通过调整连接器相对位置关系使装配唯一化;另一方面,出于减少物料种类考虑,几种信号都采用相同连接器,此时就可能出现将A插头插到B插头上去,此时就需要注意,如果出现这样情况时会引起严重后果的时候,必须将A、B接口选择为不同类型的插座。
6. 可靠性:连接器用来连接信号,因此连接部位要可靠(例如面接触要优于点接触,针孔式要优于片簧式等)。
7. 通用性:在连接器的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通用的物件,尤其同系列产品之间,连接器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减少物料种类,增加数量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供货风险。
连接器选型

连接器选型指南一、参数及结构形式的选择用电连接器时,应优先选用连接可靠、使用方便、性能优良、结构新颖的产品,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电器参数:工作电压、额定电流、接触电阻、抗干扰性能等;机械参数:震动、冲击、碰撞、机械寿命、分离力等;环境参数:工作温度、湿度、气压、温度冲击、密封、耐腐蚀性能等;安全参数:绝缘电阻、耐电压、阻燃性、质量等级等;端接方式:焊接、压接、绕接、刺破连接、螺钉连接;结构形式:接触件的可拆卸性、接触件的种类和结构形式等;连接、锁紧方式:直插式、螺纹式、卡口式、推/拉式、手轮式、螺钉式、扣环式等;安装方式:螺母式、法兰式、机柜式、电缆式、焊接式等;操作适宜性:操作空间大小、防误操作结构、连接到位指示等;尾部附件形式:外形尺寸、重量:二、界面型谱的选择应根据实际使用的芯数,查取接触件额定电流下降率Q值(见下表):再由公式:单个接触件额定电流=(单个接触件承载电流)/(1-Q)计算出的接触件额定电流值,查出接触件配直径(见下表),最后选择所需的电连接器型谱。
三、如果样本中所列品种不能满足应用系统的特殊要求,可向本公司提出改型、派生或新品研制。
注意事项一、应充分了解所要操作的电连接器,熟悉其操作方法,以保证正确操作;对不具备防误操作的点连接器,应采用色码或标记予以标识,或在连接前合适型号是否对应,并保证相互连接时正确定位;应特别注意防止带针插座的误插合,否则将损坏电连接器,并导致意外电接触;应确保电连接器连接到位,在不易检查的特殊场合,应在相应的操作规程中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可通过窥镜进行检查。
二、电连接器端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端接规范或要求进行端接和检查,并按对应的节点序号端接。
选用的电缆导线间的最大绝缘层厚度应与接触件间距匹配,电缆线芯应与接触件接线端匹配,当接触件间跨、并线处理。
三、焊接时应根据裸线直径来选择相应功率的电烙铁,每个接触件的焊接时间一般不超过5S,应注意不要让焊剂渗入绝缘体,以免造成产品绝缘电阻下降。
连接器选型流程!连接器选型中必须考虑的14个注意点

连接器选型流程!连接器选型中必须考虑的14个注意点
连接器是几乎任何电子项目中的常见零件。
了解连接器的选型过程以及选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设计过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连接器选型流程
您肯定不希望在项目接近尾声时才发现需要增加内容并调整项目以适应此改动,这样会导致时间和费用成本增加。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选择连接器的流程一定要慎重。
连接器的选型流程大体上需要以下的过程:
1、机构工程师确认连接器的机械特性(耐温耐湿耐腐蚀)
2、硬件工程师计算连接器过电流的能力
3、确认多连接器是否可以防呆,防止选择不同连接器选择同一个型号
4、硬件确认信号和电源从不同的连接器上走,是否会出现某个连接器悬空模块内部芯片损坏的情况
5、确定公头引脚排列的顺序
6、经软件转化后确定母头的排列顺序
7、转换完成后,仔细核对电路板与线束连接是否正确
(资料来源:https://zhuanlan.zhihu/p/32629100)
以上流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1、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做插针的顺序的时候定义顺序要一致。
(双排的插针更容易出错,因为有循环计数和上下计数两种不同的方式,建议大家建库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2、创建完成后,硬件工程师必须要同建库的工程师一起确认。
3、特别是某些形状和图纸上需要仔细确认(普通对接插口,则较为容易分析顺序)
4、如果不是普通的对接插口,需要注意的是:视图一定要确认,是从上往下看,还是从下往上看。
在同时提供两张视图的情况下,做线束的工程师会仔细关注母头,做印刷电路板的工程师会关注公头,因为同时有两张,因此不容易出错。
对于其他情况,如果采用公。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
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
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7。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1、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I/O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I/0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非焊接端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连接器选型指南

连接器选型指南1)电气参数要求 (2)a.额定电压 (2)b.额定电流 (2)c.接触电阻 (3)d.屏蔽性 (3)2)安全参数 (3)a.绝缘电阻 (3)b.耐压 (4)c.燃烧性 (4)3)机械参数 (4)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 (4)b.机械寿命 (4)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 (4)d.振动、冲击、碰撞 (5)4)连接方式 (5)5)安装方式和外形 (5)6)环境参数 (6)a.环境温度 (6)b.潮湿 (6)c.温度急变 (6)d.大气压力 (6)电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
但由于电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电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保证电路可靠性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
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其需要从电气参数、安全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连接方式、安装方式和端接方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1)电气参数要求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
因此电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电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a.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爬电距离)。
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
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
原则上说,电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
笔者倾向于根据电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
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器选型指南1)电气参数要求 (2)a.额定电压 (2)b.额定电流 (2)c.接触电阻 (3)d.屏蔽性 (3)2)安全参数 (3)a.绝缘电阻 (3)b.耐压 (4)c.燃烧性 (4)3)机械参数 (4)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 (4)b.机械寿命 (4)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 (4)d.振动、冲击、碰撞 (5)4)连接方式 (5)5)安装方式和外形 (5)6)环境参数 (6)a.环境温度 (6)b.潮湿 (6)c.温度急变 (6)d.大气压力 (6)电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
但由于电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电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保证电路可靠性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
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其需要从电气参数、安全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连接方式、安装方式和端接方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1)电气参数要求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
因此电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电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a.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爬电距离)。
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
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
原则上说,电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
笔者倾向于根据电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
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
这也比较符合客观使用情况。
b.额定电流额定电流又称工作电流。
同额定电压一样,在低于额定电流情况下,电连接器一般都能正常工作。
在电连接器的设计过程中,是通过对电连接器的热设计来满足额定电流要求的,因为在接触对有电流流过时,由于存在导体电阻和接触电阻,接触对将会发热。
当其发热超过一定极限时,将破坏连接器的绝缘和形成接触对表面镀层的软化,造成故障。
因此,要限制额定电流,事实上要限制连接器内部的温升不超过设计的规定值。
在选择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对多芯连接器而言,额定电流必须降额使用。
这在大电流的场合更应引起重视,例如φ3.5mm接触对,一般规定其额定电流为50A,但在5芯时要降额23%使用,也就是每芯的额定电流只有38A,芯数越多,降额幅度越大。
c.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是指两个接触导体在接触部分产生的电阻。
在选用时要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指标事实上是接触对电阻,它包括接触电阻和接触对导体电阻。
通常导体电阻较小,因此接触对电阻在很多技术规范中被称为接触电阻。
第二,在连接小信号的电路中,要注意给出的接触电阻指标是在什么条件下测试的,因为接触表面会附着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
在膜层厚度增加时,电阻迅速增大,是膜层成为不良导体。
但是,膜层在高接触压力下会发生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电击穿。
对某些小体积的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相当小,使用场合仅为mA和mV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在GB5095《电在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中的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之一“接触电阻——毫伏法“规定,为了防止接触件上绝缘薄膜被击穿,测试回路的开路电动势的直流或交流峰值应不大于20mV,直流或交流试验电流应不大于100mA。
事实上这是一种低电平接触电阻的测试方法,因此,有此要求的选择者,因选用由低电平接触电阻指标的连接器。
d.屏蔽性在现代电气电子设备中,元器件的密度以及它们之间相关功能的日益增加,对电磁干扰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所以连接器往往用金属壳体封闭起来,以阻止内部电磁能辐射或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在低频时,只有磁性材料才能对磁场起明显屏蔽作用。
此时,对金属外壳的电连续性有一定的规定,也就是外壳接触电阻。
2)安全参数a.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指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内或表面上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的电阻值。
它主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等因素的影响。
连接器样本上提供的绝缘电阻值一般都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指标值,在某些环境条件下,绝缘电阻值会有不用程度的下降。
另外要注意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值。
根据绝缘电阻(MΩ)=加在绝缘体上的电压(V)/泄漏电流(μA)施加不同的电压,就有不用的结果。
在连接器的试验中,施加的电压一般有10V,100V,500V三档。
b.耐压耐压就是接触对的相互绝缘部分之间或绝缘部分与接地之间,在规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比额定电压更高而不产生击穿现象的临界电压。
它主要受接触对间距和爬电距离和几何形状,绝缘体材料以及环境温度和湿度,大气压力的影响。
c.燃烧性任何连接器在工作时都离不开电流,这就存在起火的危险性。
因此对连接器不仅要求能防止引燃,还要求在一旦引燃和起火时,能在短时间内自灭。
在选用时要注意选择采用阻燃型,自熄性绝缘材料的电连接器。
3)机械参数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连接器中接触压力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接触电阻的大小和接触对的磨损量。
在大多数结构中,直接测量接触压力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往往通过单脚分离力来间接测算接触压力。
对于圆形针孔接触对,通常是用有规定重量砝码的标准插针来检验阴接触件夹持砝码的能力,一般其标准插针的直径是阳接触件直径的下限取-5μm。
总分离力一般是单脚分离力上线之和的两倍。
总分离力超过50N时,用人工插拔已经相当困难了。
当然,对一些测试设备或某些特殊要求的场合,可选用零插拔力连接器,自动脱落连接器等等。
b.机械寿命连接器的机械寿命是指插拔寿命,通常规定为500~1000次。
在达到此规定的机械寿命时,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耐压等指标不应超过规定的值。
严格的说,现在的机械寿命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机械寿命应该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10年用完500次与1年用完500次,显然其情况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目前还没有一种更经济,更科学的方法来衡量。
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首选可根据电路的需要来选择接触对的数目,同时要考虑连接器的体积和总分离力的大小。
接触对数目多,当然其体积就大,总分离力相对也大。
在某些可靠性要求高、而体积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两对接触对并联的方法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连接器的插头、插座中,插针(阳接触件)和插孔(阴接触件)一般都能互换装配。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插头和插座两端的带电情况来选择。
如插座需常带电,可选择装插孔的插座,因为装插孔的插座,其带电接触件埋在绝缘体中,人体不易触摸到带电接触件,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d.振动、冲击、碰撞主要考虑连接器在规定频率和加速度条件下振动、冲击、碰撞时的接触对的电连续性。
接触对在此动态应力情况下会发生瞬时断路的现象。
规定的瞬断时间一般有1μs、10μs、100μs、1ms和10ms。
要注意的是如何判断接触对发生瞬断故障。
现在一般认为,当闭合接触对(触点)两端电压降超过电源电动势的50%时,可判定闭合接触对(触点)发生故障。
也就是说判断是否发生瞬断有两个条件:持续时间和电压降,两者缺一不可。
4)连接方式连接器一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头也称自由端连接器,插座也称固定连接器。
通过插头、插座和插合和分离来实现电路的连接和断开,因此就产生了插头和插座的各种连接方式。
对圆形连接器来说,主要有螺纹式连接,卡口式连接和弹子式连接三种方式。
其中螺纹式连接最常见,它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连接速度较慢不适宜于需频繁插拔和快速接连的场合。
卡口式连接由于其三条卡口槽的导程较长,因此连接的速度较快,但它制造较复杂,成本也就较高。
弹子式连接是三种连接方式中连接速度最快的一种,它不需进行旋转运动,只需进行直线运动就能实现连接、分离和锁紧的功能。
由于它属于直推拉式连接方式,所以仅适用于总分离力不大的连接器。
一般在小型连接器中较常见。
5)安装方式和外形连接器的安装有前安装和后安装,安装固定方式有铆钉、螺钉、卡圈或连接器本身卡销快速锁定等。
也有一种插头和插座是均是自由端连接器,即所谓中继连接器。
连接器的外形千变万化,用户主要是从直形、弯形、电线或电缆的外径及与外壳的固定要求、体积、重量、是否需连接金属软管等方面加以选择,对在面板上使用的连接器还要从美观、造型、颜色等方面加以选择。
6)环境参数环境参数主要有环境温度、湿度、温度急变、大气压力和腐蚀环境等。
连接器在使用和保管、运输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对其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必须根据实际的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连接器。
a.环境温度连接器的金属材料和绝缘材料决定着连接器的工作环境温度。
高温会破坏缘材料,引起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降低;对金属而言高温可使接触对失去弹性,加速氧化和发生镀层变质。
通常的环境温度为-55~100℃特殊场合下可能要求更高。
b.潮湿相对湿度大于80%,是引起电击穿的要原因。
潮湿环境引起水蒸气在绝缘体表面的吸收和扩散,容易使绝缘电阻降低到MΩ级以下,长期处在高湿环境下,会引起物理变形,分解、逸出生成物,产生呼吸效应及电解、腐蚀和裂纹。
特别是在设备外部的连接器,常常要考虑潮湿、水渗和污染的环境条件,这种情况下应选用密封连接器。
对于水密、尘密型连接器一般采用GB4208的外壳防护等级来表示。
c.温度急变湿度急变试验是模拟使用连接器设备在寒冷的环境转入温暖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或者模拟空间飞行器、探测器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
温度急变可能使绝缘材料裂纹或起层。
d.大气压力在空气稀薄的高空,塑料放出气体污染接触对,并使电晕产生的趋势增加,耐压性能下降,使电路产生短路故障。
在高空达到某一定值时,塑料性能变差。
因此在高空使用非密封连接器时,必须降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