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案例:尿沉渣异常伴大量尿酸铵结晶及磷酸铵镁结晶

合集下载

尿液结晶检验与临床

尿液结晶检验与临床

尿液结晶检验与临床顾可梁【摘要】尿液结晶是复杂多样的颗粒成分,其形成受尿液pH、温度、形成结晶的成分及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等因素影响.结晶可根据尿液pH、结晶颜色、溶解度、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不同结晶尿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如代谢性结晶尿可能与尿结石形成有关.实验室应重视尿结晶的检查,当镜检发现结晶与红细胞并存时应报告结晶类型,对无法识别的药物结晶应询问用药史,分析判断是否为药物结晶.【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尿液;结晶;检验;临床【作者】顾可梁【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结晶是尿液中常见的有形成分,属颗粒范畴[1]。

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尿液中出现结晶称结晶尿[2]。

结晶复杂多样,在显微镜镜下可呈无定形、针形、片形、圆形、菱形、方形等多种形态。

影响尿结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尿液中溶质的浓度;(2)溶质的饱和度及尿液pH、温度及胶体(主要是黏蛋白)浓度[3];(3)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向肾小管流动的滤过液发生变化。

传统上尿结晶按尿液酸碱性质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法不够完善,有的结晶不仅可出现于酸性尿,也可出现于中性或碱性尿。

健康人可因代谢酸性产物与草酸盐、磷酸盐、钙、磷、镁、铵等结合而导致结晶出现于中性或碱性尿;病理性结晶如严重肝病后产生的亮氨酸结晶和酪氨酸结晶、因遗传代谢紊乱产生的胱氨酸结晶及因服用药物产生的结晶可出现于酸性尿。

有资料简单地将结晶分为盐类结晶和药物结晶[4]。

生理性结晶的说法不确切,因生理代谢产生的草酸钙可能与病理性结石有关,而大量尿酸结晶可在嘌呤代谢病如痛风中出现。

2.1 尿液外观结晶尿常因久置或低温导致结晶析出而产生肉眼可见的浑浊,如磷酸盐结晶尿、尿酸盐结晶尿等,温度上升至60 ℃结晶又可溶解[5]。

2.2 酸碱度尿液pH检验有助于结晶类型的判断,磷酸盐结晶多出现于碱性尿,尿酸盐、氨基酸类,药物等结晶则多见于酸性尿。

推荐精选尿液结晶

推荐精选尿液结晶
胱氨酸结晶极少见于正常人,多见于胱氨酸尿。
23
8、亮氨酸结晶尿亮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 大量坏死的疾病。亮氨酸结晶呈淡黄色或褐色小球 形,并有密集辐射状条纹,折光性强,不溶于盐酸 而溶于乙酸,亮氨酸实验呈蓝色反应,加热也不还 原。
24
9、酪氨酸结晶尿中出现酪氨酸结晶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见于组织大 量坏死的疾病。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针形,呈束状或羽毛状, 可溶于氢氧化铵而不溶于乙酸,酪氨酸试验呈绿色的阳性反应。
5
判断草酸钙结晶的方法有:加 温60℃不溶解,加醋酸、氢氧 化钠机氯仿均不溶解,加盐酸 溶解。
6
2、尿酸结晶: 尿酸结晶是尿结晶中形态变化、 种类最多的一种生理性结晶,常被尿颜色染为 黄色或深黄色,但不被染液染色;其形态有三 菱形、六边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
常见于酸性尿,简单鉴别方法:加温60℃不溶 解,加醋酸、盐酸、氯仿均不溶解,加氢氧化 钾可溶解。
7
8
9
10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高,一般无临 床意义。
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可引起尿酸结晶增多(高尿酸结晶)。大量尿酸沉 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 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最后可引起 肾功能衰竭。
2
常见的原因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各种原因引起了机体失水,包括饮水量过少, 可以使尿液浓缩而产生结晶尿;
2、外周环境温度低下时,如冬季容易形成结晶尿, 这是因为当温度下降时,这些盐类结晶在尿液钟 的溶解度随之下降而导致结晶体析出;
3、尿液酸碱度改变,偏酸或偏碱也容易使结晶体 析出。酸性尿时,尿酸易形成结晶;碱性尿时, 磷酸铵镁易形成结晶。

尿沉渣检测

尿沉渣检测

尿沉渣检测尿沉渣的成分主要有两类,即无机沉渣和有机沉渣。

无机沉渣多为各种盐类结晶,有机沉渣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尿圆柱)及微生物等。

一、尿沉渣标本的制作及镜检:将尿液静置或离心(2000Mmin)沉淀3~5min,取其沉淀物涂片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辨认。

光线应用弱光,强光可使透明管型漏检。

检查细胞至少应观察ln个高倍镜视野,管型至少应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

二、有机沉渣的镜检尿液有机沉渣的检查,有助于肾脏及尿路疾病的确定诊断。

对发现的细胞以高倍镜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数字或(+→++++)符号表示,如白细胞+(2~6个/高倍视野)、++(7~20个/高倍视野)、+++(21~50个/高倍视野)、++++(50个以上/高倍视野);管型以低倍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数字表示。

1.红细胞:鲜尿红细胞形态正常,呈淡黄绿色,在高渗尿内可皱缩成桑椹形或星状;在低渗透尿内则胀大,甚至使血红蛋白溢出,成为大小不同的空环形,称红细胞淡影。

正常尿中很少见到红细胞,若超过4~5个稿倍视野,而尿的外观无血色者,称镜下血尿。

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石、肾盂肾炎等。

2.白细胞:尿中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胞浆清晰整齐,在新鲜酸性尿中,或加1%醋酸,则可见清晰的细胞核,白细胞退化变性后,外形多不规则,胞浆内充满颗粒,将核覆盖而看不到时,称脓细胞。

正常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如超过5~8个/高倍视野时,说明泌尿器官有炎症。

如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说明泌尿器官有化脓性炎症。

3.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比白细胞略大1/3或近似,含有一个大而圆形的核,胞浆内含小颗粒。

肾上皮细胞主要来自肾小管,正常尿中可能有少量出现,当肾小球肾炎时可大量出现,其细胞内可含有脂肪滴。

尿路上皮及肾盂上皮:尿路上皮约比白细胞大2~4倍,呈梨形、梭形或带尾形,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较大的核。

肾盂上皮呈典型的高脚杯形。

尿沉渣实验报告

尿沉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沉渣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尿沉渣检验的基本方法;3. 学会观察和分析尿沉渣中的各种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4. 诊断和评估泌尿系统疾病。

二、实验原理尿沉渣是指尿液经过离心后,沉降至管底的一层物质。

尿沉渣检验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尿沉渣中的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的病理状态。

三、实验材料1. 尿液样本;2. 尿沉渣检验专用试管;3. 离心机;4. 显微镜;5. 尿沉渣检验试剂。

四、实验方法1. 收集尿液样本:留取晨尿或随机尿,置于尿沉渣检验专用试管中;2. 离心:将尿液样本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3. 观察尿沉渣:用吸管吸取尿沉渣,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4.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5. 记录结果:记录尿沉渣中的各种成分数量、形态及异常情况。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2. 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等;3. 结晶: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4. 异常情况:细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

六、结果分析1. 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少。

若红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2.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细胞数量较少。

若白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3. 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上皮细胞数量较少。

若上皮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等;4. 管型: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疾病,颗粒管型提示肾小管疾病,透明管型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5. 结晶:草酸钙结晶提示尿路结石,磷酸钙结晶提示尿路感染;6. 异常情况:细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提示相应的疾病。

七、结论通过尿沉渣检验,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的病理状态,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实验结果显示,尿液样本中存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

汇总省 2011-17年合并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图片(附整理答案)

汇总省 2011-17年合并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图片(附整理答案)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细胞的名称
白细胞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细胞的名称
扁平上皮细胞(表层)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结构的名称
颗粒管型
2011307 2011308 2011309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结构的名称
白细胞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细胞的名称
巨噬细胞
请报告箭头所 指结构的名称
脂肪管型
2011310 2011311 2011312
2
2012307 2012308 2012309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细胞的名称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细胞的名称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构的名称
3
2012310 2012311 2012312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晶的名称
请报告箭头所指 物的名称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构的名称
4
2012313 2012314 2012315
宽幅管型
请报告箭头所 指有形成分的 名称
马尿酸结晶
请报告箭头所 指有形成分的 名称
尿酸铵结晶
3
2017310 2017311 2017312
请报告箭头所 指有形成分的 名称
尿酸钠结晶
请报告箭头所 指有形成分的 名称
纤维丝(如棉 花丝等)
请报告箭头所 指有形成分的 名称
脂肪滴
4
2017313 2017314 2017315
3
2013310 2013311 2013312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细胞的名称
移行上皮细胞(表 层)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晶的名称
草酸钙结晶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晶的名称
酪氨酸结晶
4
2013313 2013314 2013315
请报告箭头所指 结果的名称

临床医学检验:尿液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

临床医学检验:尿液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

临床医学检验:尿液检验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1、单选尿沉渣染色镜检法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的有形物质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结晶D.黏液丝E.管型正确答案:E2、单选病人,女,48岁。

因尿液浑浊(江南博哥)就诊,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浑浊,淡黄色,镜检有大量结晶,无红细胞和白细胞,尿液加热后不变清,而加酸后变清且有气泡,诊断为结晶尿。

其最可能的结晶是()A.尿酸盐结晶B.碳酸盐结晶C.磷酸盐结晶D.红素结晶E.胆固醇结晶正确答案:B3、判断题本周蛋白凝固和溶解的温度分别为26℃,90℃。

()正确答案:错4、单选临床上初筛本-周蛋白用()A.SDS-PAGE电泳B.热沉淀-溶解试验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免疫固定电泳E.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正确答案:B5、多选患者,女,28岁,因感冒、发热、呕吐就诊,尿干化学KET测定结果为阳性,原因最可能是()A.尿试带受潮B.尿标本留取后放置过长C.呕吐原因造成D.尿液污染后含有苯丙酮E.发热原因(感染性疾病)引起正确答案:C, D, E6、单选闪光细胞可见于()A.慢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衰竭D.急性肾衰竭E.肾盂肾炎活动期正确答案:E7、多选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是()A.形状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B.比中性粒细胞略大C.核较大,圆形D.胞质内可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E.称小圆上皮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8、多选关于尿液酸碱度,正确的是()A.进食肉类食物易使尿液pH减低B.进餐后尿液pH值会一过性增高,此称碱潮C.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患者尿液常呈酸性D.氨化钙、氨化铵等药物使尿液酸化E.出汗、饥饿等使体内碱性物质增多,尿液偏碱正确答案:A, B, D9、配伍题远端肾小管病变的定位标志物是()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是()A.β微球蛋白B.清蛋白C.Tamm-Horsfall蛋白D.球蛋白E.糖蛋白正确答案:C,A10、多选生理情况下,影响尿液颜色的有()A.尿色素B.胆红素C.尿胆原D.血液E.卟啉正确答案:A, C, E11、单选主要由T-H蛋白构成的是()A.透明管型B.细胞管型C.肾衰管型D.蜡样管型E.结晶管型12、单选晨尿的特点是()A.偏碱性B.浓缩程度低C.有形成分多且保存完整D.hCG浓度低E.不受时间限制正确答案:C13、配伍题宽大管型又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后形成()A.肾衰管型B.脂肪管型C.细菌管型D.颗粒管型E.透明管型正确答案:A,B14、填空题根据尿中红细胞形态可将血尿成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尿沉渣分析报告

尿沉渣分析报告

尿沉渣分析报告1. 引言尿沉渣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常见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尿液中的沉渣物,可以获取关于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异常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尿沉渣分析的步骤和常见结果的解读。

2. 收集尿样进行尿沉渣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尿样。

最好的收集方法是早晨首次排尿,因为这时尿液中的沉渣物最为明显。

用干净的容器收集约50-100毫升的尿液,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检查尿液外观在进行尿沉渣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观察尿液的外观。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清澈透明的,没有异味。

混浊、浑浊的尿液可能是由于白细胞、红细胞、脓液、细菌等沉积物的存在。

4. 离心沉淀为了使尿液中的沉渣物沉淀到底部,我们需要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

将收集的尿样在离心机中以适当的速度离心,通常为2000-3000转/分钟,持续约5-10分钟。

5. 观察沉渣物离心处理后,我们可以看到尿样中的沉渣物已经沉淀在离心管的底部。

用吸管或移液器将上层的尿液倒掉,留下底部的沉渣物。

将沉渣物转移到玻片上,并加一滴碘溶液进行染色。

6.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沉渣物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使用10倍和40倍物镜进行观察。

逐一检查沉渣物中的各种细胞和结晶物。

7. 分析结果解读根据观察到的沉渣物,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诊断:•红细胞:正常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较少,如果观察到异常增多的红细胞,可能暗示泌尿系统出血或其他疾病。

•白细胞:白细胞的增多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感染的存在。

•上皮细胞:尿液中的上皮细胞通常来自尿道、膀胱等泌尿系统的上皮组织。

过多的上皮细胞可能暗示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结晶物:尿液中的结晶物可以是尿酸盐、草酸钙、磷酸钙等,其存在可能与尿液酸碱度、代谢异常等有关。

8. 结论通过对尿沉渣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

尿沉渣分析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利用尿沉渣分析结果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尿酸盐结晶说明书

尿酸盐结晶说明书

尿酸盐结晶说明书
尿酸盐结晶包括无定形磷酸盐、磷酸镁铵、磷酸钙等,常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可在尿液表面形成薄膜。

以下是关于尿酸盐结晶的详细说明:
尿酸盐结晶的形态:尿酸盐结晶有多种形态,包括尿酸铵结晶、不定形尿酸铵结晶和尿酸钠结晶等。

其中,尿酸铵结晶是尿酸盐结晶中最常见的,其形态看起来像似形成一个圆圆立体的球形实体,然后向四面八方长出来,好像长角般。

尿酸盐结晶的临床意义:尿酸盐结晶的出现可能表示身体存在某些问题。

例如,当在尿残渣中看到尿酸铵结晶时,可能表示这动物的肝脏出了很大的问题,如肝功能不良与肝衰竭。

此外,如果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的磷酸钙结晶,则应与临床资料结合考虑是否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疾病。

尿酸盐结晶与疾病的关系:尿酸盐结晶与一些疾病有密切关系。

例如,感染引起结石时,尿中常出现磷酸镁铵的结晶。

有些牙齿酸钙与磷酸钙的混合结石,与碱性尿易析出磷酸盐结晶信尿中粘蛋白变化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案例:尿沉渣异常伴大量尿酸铵结晶及磷酸铵镁结晶
1. 案例简介:
最近在工作中碰到一例尿沉渣异常,伴大量尿酸铵及磷酸铵镁结晶的病例,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人尿沉渣结果如图1所示:图1. 尿沉渣结果尿沉渣结果显示,病人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手工复核镜检如图2-4所示:
图2. 镜检所见结晶
图3. 镜检所见结晶
图4. 镜检所见结晶2. 案例解析:
尿沉渣结果可见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晶显示为0。

镜检复核后结果明显不一致,镜下可见大量的尿酸铵结晶以及少量磷酸铵镁结晶。

尿沉渣仪器对结晶识别能力太差,暂不能代替镜检。

那么尿酸铵结晶和磷酸铵镁结晶作为生理性结晶,此时出现有何意义?尿路感染可以形成特殊成分的结石,其成分主要是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及尿酸铵,称为感染性结石。

炎症产生的有机物、细菌感染产生的结石基质、脓块及坏死组织可以做为结石核心,形成含钙结石。

造成感染性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铵和尿液PH。

泌尿系统感染常为各型变形杆菌、某些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沙雷氏菌属、肠产气菌、葡萄球菌、普罗菲登斯菌(Providencia)
以及尿素支原体,这些细菌能够产生尿素酶,将尿液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与水结合形成氢离子和铵离子,大大的增加尿pH值,铵与尿中的镁和磷酸根结合,形成磷酸镁铵,当感染持续存在,磷酸镁铵浓度逐渐增加,呈高度过饱和,析出即形成结石。

另外,在碱性条件下,尿中的钙和磷酸根可以结合形成磷灰石,浓度高时析出形成结石。

在尿氨和碱性环境下,尿粘蛋白形成基质网架,使析出的结石盐易于附着、沉淀形成结石,因此感染容易导致结石,感染与泌尿系统其它因素一起还能够促进其它成分结石的形成。

由于以上因素,当磷酸铵镁结晶出现在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可致尿路阻塞,产生尿路结石;而尿酸铵结晶在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则提示膀胱细菌感染,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伴有红细胞和尿痛,提示尿路结石。

3. 结语:
关注检验时间比较多,对我比较熟知的朋友肯定有印象,那就是我在检验时间写的第一篇《检验工作勿忽视镜检:生理性结晶毫无意义?它大有作用》。

当时写的也是关于磷酸铵
镁结晶在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出现的意义,当时没有拍图很是遗憾,这个案例也许可以弥补一下。

结晶意义固然有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意义还是有的。

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够积极的镜检,尽量让报告更完美,让其
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孙学廷,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大垸医院检验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