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与李贽诗学思想比较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文体风格在该时期的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华兹华斯文体风格的一些特点:
1.自然主义和感性表达:华兹华斯的诗歌强调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景色、
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共鸣的敏感。
2.抒情主义: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倾向于表达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
3.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华兹华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验。
他赋予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强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4.对人类心灵和自由的关怀:华兹华斯关注人类内心的感受,探
讨人类心灵的深度。
他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社会和政治的
关切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5.使用自由诗体和口语风格:华兹华斯有时使用自由诗体,突破
传统的格律限制。
他还采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更
加接近日常口语表达,增强了亲近感。
6.对叙事和敘事诗的偏好:华兹华斯偏好使用叙事诗形式,讲述
个人或普通人的故事。
他的一些作品,如《追溯之诗》("The
Prelude")就是一部自传体叙事诗。
7.对意象的追求:华兹华斯注重意象的创造,通过生动而富有想
象力的描写,展现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
人情景的美丽。
总体而言,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对情感、自然、人类心灵以及对人类普遍经验的独特关注。
华兹华斯与李贽诗学思想比较

华兹华斯与李贽诗学思想比较
王颖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9)004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与我国晚明时期启蒙思想家李贽都是各自所在时代的文坛革新者,二人的诗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提倡"童心"与"情感";都重视民间文学,反对文学体例的高低;都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李贽,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是批判儒家思想、程朱理学,而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华兹华斯,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是批判现代文明,这是二人诗学思想的深度的精神差异.
【总页数】5页(P92-95,113)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1
【相关文献】
1.浪漫派诗歌关乎图征,还是象征——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的诗学思想比较 [J], 王玉霞
2.关于李贽的"童心说"与华兹华斯命题的研究 [J], 侯林梅
3.华兹华斯与郭沫若诗学思想比较 [J], 张尚信
4.生命的诗学——从《水仙》看华兹华斯自然观及其诗学理念 [J], 吕改改
5.生命的诗学与生存的诗学——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之管窥 [J], 周奕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文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诗歌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包括赞美、抒情、描写等,在文化交流、思想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诗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国家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助于展示人类文化成果和探究文化传承的规律。
华兹华斯和李白是两位著名的古代诗人,他们的自然诗歌在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这两位诗人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这两位诗人的文化气质和创作理念,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世界文化,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的比较研究,来探究两位诗人的异同点,并分析修辞美学效果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的如下:1. 对比华兹华斯和李白自然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分析其异同点。
2. 分析华兹华斯和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元素的运用及其效果。
3. 探讨修辞美学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完成对华兹华斯和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筛选华兹华斯和李白的自然诗歌资料,梳理自然诗歌中的修辞美学元素;2. 对比两位诗人的自然诗歌,分析其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和修辞美学元素;3. 归纳总结两位诗人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元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效果;4. 探讨修辞美学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的比较研究,本文预期会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 构成自然诗歌的语言元素和表现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所差异,华兹华斯自然诗歌凸显了对自然景色深沉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而李白自然诗歌表现了对自由与美好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吟咏。
中西诗歌比较——漫谈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徐志摩诗歌比较

中西诗歌比较——漫谈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徐志摩诗歌比较徐畔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
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
从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徐志摩诗歌的比较入手,主要从相似之处来探讨中西诗歌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徐畔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03
【相关文献】
1.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死观之比较 [J], 许辉
2.恬静悠远的生态诗——陶渊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思想比较 [J], 程小玲;王智华
3.生态角度下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 [J], 孙文超
4.中外诗人笔下的自然描写之比较\r——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歌比较 [J], 刘
诗诗
5.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自然观比较分析 [J], 易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十九世纪是英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杰出的诗人涌现出来。
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开创了许多新的诗歌风格,和独特的文学形式。
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从诗歌的风格、结构、主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诗人们对诗歌的态度和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下面本人将从伦敦白兔诗社和浪漫主义诗歌两个方面来论述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
伦敦白兔诗社是十九世纪初期的诗歌运动,这个诗歌小组由众多著名的诗人组成,如济慈、拜伦、谢莉以及雪莱等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追求真正的诗歌,同时反对那些过于凝重和烦琐的诗歌创作风格。
这些诗人认为,诗歌应该是自由、自然、简洁和真实的,他们反对以前那种夹杂着夸张和炫耀的诗歌。
济慈在他的诗歌中也强调了这个观点,认为诗歌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语言。
雪莱则更进一步,认为诗歌有着超越现实的功效,可以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诗歌的目的是引发社会变革。
浪漫主义诗歌是十九世纪英国诗歌产生的最重要的新运动之一、这个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感情、个性和想象力,诗歌要充满着个人感受和体验,要展现对自然、人性以及历史事件的异想天开的想象。
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例如华兹华斯的《伊甸园中的敌人》,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赞美了自然的温馨和美好,同时抨击了现代文明的动荡和紊乱。
此外,诗歌的图像和象征也成为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独特特征,如普劳特的《包裹在紫色的妆饰物里的莎士比亚》这首诗歌中,诗人用笛卡尔的哲学原理来表现诗歌的独特形式,让人感受到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灵。
总的来说,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思想,他们从自然、情感和想象出发,创作了许多不可替代的诗歌经典,影响了后来的部分文学和思想。
在接下来的文学发展历程中,这些诗人的诗歌思想和理念仍将继续影响这个领域的发展。
袁宏道与华兹华斯诗文理论之比较

治 、雪莱 、雨果 等人 应运 而 生 ,他们 继 承启 蒙运 动 佳 处 自不必 言 ,即疵处 亦 多本 色独 造语 。然予 则极 的人 文精 神 ,吸取 康 德 、席 勒等 人古 典 哲学 思想 , 了亚里 士 多德 的摹 仿 说 ,完成 了西方 文 艺史 上 的一 学 博 大精 深 ,在史 学 理论 方面 与 袁宏 道 既有 契合 , 也 有离异 ,存 在着 可相 比较 的因素 。
追求个 性 自由 、 性解 放 的新思 潮 。 贽提 出 的 “ 个 李 童 骨髓者 也 ”④ ,以文之 “ 洞性灵 ”者 为最 高典范 。 文 《 心说 ” 为这股 文 艺思 潮奠 定 了哲 学 和文 艺美 学思 想 心雕龙 一 》 情采 篇亦有 “ 乃综述 性灵 , 写器象 …… 若 敷 的基 础 ,随后 的公 安 派亦 高举 “ 性灵 ” 大旗 ,提 倡 缛 采名矣 。 认为 能摹写性灵 之文 自有文 采 , ”④ 但其论
就是 一个 自我表 现 的学 派 。性 ,指 一 公安 派 的诗 学理 论 一直 备 受关 注 。随 着 明代 复 派或 公 安派 “ ” 古 主义 文学 流 弊 的 日益 严重 ,晚 明期 间兴 起进 步 的 个人 之个 性 ,灵 ,指一 人 之灵魂 或 精神 。 文 艺思潮 , 经李 贽 “ 心说 ” 徐 渭 、 童 、 汤显 祖 的发端 , 旗 帜性美 学思 想 的就是 袁宏 遣 l灵 说 的 “ 生 独抒性 灵 , 袁宏 道 提 出 的 “ 抒 性灵 ,不 拘 格套 ”八 字 见 独 到公 安 三袁 已形 成波 澜 壮 阔的 运动 。作 为 这个 运动 于他 在万 历二 十 四年 ( 5 6) 的 《 小 修诗 》中 : 19 写 叙
弟小 修 诗 … …大都 独抒 性 灵 ,不 拘格 套 ,非从
李白与威廉·华兹华斯可比性浅析

比较文学李白与威廉•华兹华斯可比性浅析何新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通过比较中国唐代浪漫主义诗歌开创者李白与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威廉•华兹华斯,发现两位诗人虽然异域千秋,但在各自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山水诗艺术创作手段三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性,颇具可比性。
此比较旨在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客观赏评两位诗人的山水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李白;威廉•华兹华斯;可比性中国盛唐诗人李白(701-762)和英国19世纪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皆是世界诗坛举世瞩目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把唐代诗歌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最重要的诗人”,[2]获得了英国桂冠诗人称号,他在1798年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开始。
他们不朽的诗篇是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然而,他们分别作为中英两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能够进行平行研究?论文旨在以下方面做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生平可比性(一)李白生平据资料显示,李白在四川北部彰明县青莲乡度过他的童年。
青莲乡有个叫漫坡度的去处,据说就是李白的家。
漫坡度这个地方“如果在春夏去游,水是那样清,远远地看去就运气蒸腾似的,有些淡淡的白雾,天和水是不大分的,真是‘漫坡’!岸上是一片淡黄花的树,夹着一些青竹,有些缥缈,有些空虚”。
[3]李白就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了他的童年。
李白对四川有着浓烈的故乡情感,很多作品中都提到了四川的风景。
这样的环境,为李白日后寄情感于大自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李白在大概25岁左右,为了实现他满腔热血的政治抱负,出了川,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生活。
离开四川,李白有些恋恋不舍,期间创作了颇多诗歌描写四川景色,例如《荆门浮舟望蜀江》、《早发白帝城》等。
其间他到过湖北安陆,江陵,山西太原,山东。
“李白这时用世之心很强,正是从政的愿望大过学仙的时候”。
文体学视角下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比较

文体学视角下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比较作者:商叙明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12期摘要:文章从遣词造句、语篇意象和修辞等文体学内容对华兹华斯与李白的自然诗歌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他们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关键词:文体学;华兹华斯;李白;自然诗;对比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山水诗人,他与柯勒律治和骚赛被誉为“湖畔派诗人”,诗歌的主要题材是赞美湖光山色,尤其是英国奔宁山脉西部湖区一带的山水,而李白则是中国唐代有名的“诗仙”,其诗歌大力赞美中国的大好河山。
不论是华兹华斯还是李白,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美好风景来达到借景抒情言志之目的,他们的诗篇都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两位伟大的诗人在诗歌艺术手法的使用方面,尤其是文体风格方面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一、诗歌遣词造句方面自然朴实诗歌的用词造句方面,华兹华斯和李白这两位诗人都是用了大量的朴实自然但内涵却丰富、多彩、生动的词语来准确清晰的表达作者的思想。
首先请看华兹华斯的著名诗篇《水仙》。
这首诗可以分为简明而整齐的四个小节,作者尽可能的用平实的语言去叙述或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但是这些语言却让人对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产生了无限的美好想象,同时从这些自然朴实的语言中我们也看到了诗人的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诗人放弃那些十八世纪在英国流行的诗体词汇,反而使用了一些基本的英语词汇,如wander、lonely、cloud、float、high、hills、saw、crowd、host、gold、lake、tree、dancing、breeze、stars、shine、twinkle等等,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修辞和复杂的句型去点缀诗篇。
诗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口语化的,如wandered、dance、gaze、以及twinkle等等。
诗中的第一句作者就是用了wander这个词表明了其孤独:没有同伴,如此孤独;与此同时,紧跟在“wander”后面的词“lonely”向读者表明了诗人的那种抑郁和悲伤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他 旅 途 的 同伴 ;
李贽 的“ 童心说 ” 与王 阳明学派也 有一定 传承
’
关 系 。程 朱理 学宣 扬 先 验“ 理 ” 天 的存 在 , 这是 客 观 唯心主 义 , 求 人们 “ 要 去人 欲 , 天 理 ” 自觉 遵 存 , 守 三纲 五 常 的封 建 道 德 规 范 。王 阳明 学 派 主 张 “ 心外 无物 ” “ 、 心外 无 事 ” “ 外无 理 ” 这 是 主观 、心 ,
化渊源 、 思想 内涵 以及 批 判对 象 等 方 面还 是 有很
多不 同。
便渐渐向他逼近,
然而那明辉, 流布明辉的光源, 那
*
收 稿 日期 :2 0 一 l —2 09 1 O 基 金 项 目 :河 北 省教 育 厅 人 文社 科 : 兹 华 斯 与 中 国 文化 ( Z 99 5 。 华 S 0 0 0 ) 作 者简 介 :王 颖 , , 宁 建 昌 人 , 士 , 坊 师 范学 院 文 学 院 外 国 文学 教 研 室 讲 师 。 女 辽 硕 廊
第 4期
他 还 能 欣 然 望见 ;
’
王 颖 : 兹 华 斯 与 李 贽 诗 学 思 想 比 较 华
.
・9 ・ 3
动 。李贽 的“ 童心 ” 反对 的就是 “ 义理 ” 的干扰 。
少 年 时代 , 每 日 由 东到 西 , 他 也 还 能领 悟 造 化 的神 奇 ,
的 诗 学 思想 主 要 是 批 判现 代 文 明 , 这是 二 人 诗 学 思想 的深 度 的精 神 差异 。 关键 词 :华 兹华 斯 ;李 贽 ;诗 学
中 图分 类 号 :I 0 . 1 2 7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4 3 ( 0 0 O —0 9 — 0 0 3 7 0 2 1 )4 想 比较
王
颖
廊坊 05 0 ) 60 0
( 坊 师 范 学 院 文 学 院 , 河北 廊
摘
要 :英 国浪 漫 主义 诗 人 华 兹 华斯 与我 国晚 明 时期 启 蒙 思 想 家 李 贽 都 是 各 自所 在 时 代 的 文 坛 革 新 者 , 人 的 诗 二
《 痴童 》 。在 《 当我看 见 天上 的彩 虹 》 诗 中 , 等 每 一
他提 出 了“ 童乃成人 之父 ” 儿 这一 著名观 点 。李 贽
也 以提倡“ 心 ” 童 闻名 : 夫 童 心者 , “ 真心 也 。若 以 童心 为不可 , 以真 心为不 可也 。夫童心 者 , 是 绝假 纯真 , 最初一 念之本 心也 。 童子者 , 人之 初也 ; 童
英 国浪漫 主义诗 人威廉 - 华兹 华斯 的诗歌 理
论 近年备受学 界 关 注 , 究 范 围 已经 涉及 他 关 于 研
华 兹华斯 的“ 心说” 童 主要源 于柏拉 图 的关 于
“ 灵魂 的前存在 ” 观点 。在柏 拉 图 的《 多篇 》 , 斐 里 希 腊哲学 家 苏格 拉底 如此推 论 :如果 我们 真 的是 “ 在 出生前 就获 得 了我 们 的知 识 , 在 出生 那 一刻 而 遗 失 了知识 , 来 通过 我 们 的感 官 对感 性 物 体 的 后 作 用又恢 复 了先 前 曾经拥 有 的知识 , 么 我 假定 那 我 们所谓 的学 习就 是 恢 复我 们 自己 的知识 , 称之
一
为 回忆肯定 是 正 确 的。 [ 他肯 定 地说 :那 么我 ”2 ] “
们 的灵魂在 获得 人 形 之前 就 有 一个 在 先 的存 在 , 西来 亚 斯 。它 们 独 立 于 我 们 的 身 体 , 拥 有 理 也
智 。[ ’2 ’]
、
童 心 说
在《 永生 的信息 》 , 兹 华斯 生 动地 描 写 了 里 华
21 00年 4月
第 2 卷 第 4期 9
安庆 师范 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unl f n i ec esC l g ( o il ce c dt n o ra o qn T a h r ol eS c i eE io ) A g e aS n i
Ap . 0 0 t2 1 V I2 o . 9 No. 4
诗歌 的语言观 、 情理观 、 想象 观等诸 多方 面 。但是 他与我 国晚 明时期 的启 蒙思 想家李 贽 的诗 学思想 比较研 究迄今 还是空 白。作 为资本 主义上 升时期 的华兹华 斯与 作 为资 本 主义 萌 芽 时期 的李 贽 , 在 诗学思 想上有很 多 暗合 之处 。但 由于不 同的历史 文 化 背景 、 个人 经历 、 个人 气质 , 似 之 中又存 在 相 很 多不 同 。深 入 比较 二者 诗 学思 想 的 异 同 , 于 对 理解资本 主义 发展 阶段 的特 征 、 文学 创 作 规律 以 及 中西文化 精神不 无裨益 。
学 思 想 有很 多 相 似 之 处 : 们 都 提 倡“ 他 童心 ” “ 感 ”都 重 视 民 间 文 学 , 对 文 学 体 例 的 高 低 ; 追 求 自然 朴 素 的 风格 。 与 情 ; 反 都
处 于 资 本 主义 萌 芽 时 期 的李 贽 , 的诗 学 思 想 主 要是 批 判 儒 家 思 想 、 他 程朱 理 学 , 处 于 资 本 主 义 上 升 时期 的华 兹 华 斯 , 而 他
人类 从童年 到成人 的可 悲退化 过程 :
我们 的诞 生其 实是 入 睡 , 忘 却 : 是
华兹华斯 的诗 歌 中, 童题 材 的 诗歌 占 了很 儿 大部 分 。著 名 的有《 我们是 七个 》 《 、露西 ・ 葛雷 》 、
与躯 体 同 来的 魂 魄— — 生 命 的 星辰 ,
原先在异域安歇 , 此 时从 远 方 来 临 ; 并 未把 前 缘 淡 忘 无 余 ,
心者 , 心之初 也 。夫心 之初曷 可失也 ! ] 1
并非赤条条身无寸缕, 我 们 披 祥 云 , 自上 帝 身边— — 来
那本 是 我 们 的 家 园 ; 年 幼 时 , 国 的 明辉 闪耀 在 眼前 ; 天
当儿 童 渐 渐 成 长 牢 茏 的 阴影
,
.
虽 然二 者 都提 倡童 心 , 但他 们 的 “ 心” 文 童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