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作文400字

客家擂茶作文400字
说到客家最具特色的美食,那一定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擂茶。
擂茶不仅美味,做工还很复杂。
先把绿茶磨成粉,作为擂茶的汤底。
把绿茶粉用罐装起来,就像把米放在米缸一样。
然后往茶汤中放炒好的花生米和青菜。
再根据个人喜好放一些煮熟的杂拌儿:红豆、绿豆、蚕豆、豌豆、香菇、芋头、薏米、板栗、栗子、蒜头、萝卜等等。
只要是你喜欢吃的都可以放下去。
爱吃辣的还可以加入辣椒酱;爱吃咸的加黄豆酱。
简直是应有尽有、随心所欲啊!最后再加入爆米花或米饭。
客家老人几乎天天吃擂茶。
擂茶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谷物,是养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食品,所以他们一般都很长寿。
我的一个叔公60多岁了还红光满面,身体十分健康。
茶汤香醇润滑,米粒外滑内韧,各种东西合起来一起吃,使人意犹未尽。
在一个清爽的早晨,喝着美味多滋的擂茶,吃着黏黏的糯米粑粑,和朋友聊着天,这无疑是人生一大享受!
在客家,茶香久久回荡在街上,回荡在人们心间。
如果你来到客家这美丽的土地上,一定要品尝一下我们的久香擂茶,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擂茶制作方法

擂茶制作方法概述擂茶,即将多种食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
它是一道传统的客家菜品,也是一种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
擂茶的制作方法简单,食材多样,口感独特,值得一试。
食材准备以下是制作擂茶所需的主要食材:•绿茶叶:50克•花生:50克•白芝麻:30克•瓜子仁:30克•薏仁:30克•葵花籽:30克•板栗:30克•芝麻糊:适量•红糖:适量•盐:适量制作方法下面是制作擂茶的详细步骤:1.准备食材: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食材,将花生、白芝麻、瓜子仁、薏仁、葵花籽、板栗分别炒熟备用。
2.研磨茶叶:将绿茶叶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
将茶叶粉末倒入碗中备用。
3.研磨食材:将炒熟的花生、白芝麻、瓜子仁、薏仁、葵花籽、板栗分别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
4.调配擂茶:将研磨好的食材粉末依次加入碗中的茶叶粉末中,搅拌均匀。
5.添加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芝麻糊、红糖和盐,搅拌均匀。
6.完成擂茶:将擂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轻轻拍实。
食用方法擂茶可以用热水冲泡,也可以用凉开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对于喜欢甜味的人,可以在擂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糖浆。
此外,擂茶还可以与面食、饭菜搭配食用,增加口感和营养。
健康益处擂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具有以下益处:1.营养丰富:擂茶中的食材包含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2.提高免疫力:擂茶中的绿茶叶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促进消化:擂茶中的花生、薏仁等食材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减少便秘问题。
4.控制血糖:擂茶中的红糖可以提供能量,但其糖分释放相对较稳定,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5.降低胆固醇:擂茶中的花生、板栗等食材富含健康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注意事项在制作和食用擂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食材新鲜: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食材,确保食品安全和口感。
•适量摄入:擂茶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应该适量摄入,不宜过量食用。
客家擂茶的渊源和发展

客家擂茶的渊源和发展擂茶,她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客家擂茶,以其独特的烹茶艺技,自成系统,堪称一绝,尤其是客家妇女制作擂茶的熟练手法,精湛的功夫,使人们惊讶而钦佩,有“方圆百里擂茶乡,没有不会打擂茶的姑娘,不会打擂茶的姑娘无人嫁”之说。
一、擂茶渊源饮茶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而我国的饮茶方式一开始就与擂茶和擂茶粥息息相关。
周《礼记》记载的“芼羹”就是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尔雅》“释义”记载:“茗,苦茶。
”晋·郭璞注:“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
”我国早期的饮茶方式是把茶叶拌在生米中一起煮来吃的,故名“吃茶”。
三国·魏·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晋书》也有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在西汉早期的马工堆一、三号墓中出土了部分茶叶及用茶叶做成的食品—苦羹,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叶和米做成的粥。
如果这个判断无误,它就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擂茶粥实物了。
虽然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老的茶俗,但“擂茶”这一名称,却是到宋代才见诸史料。
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茶坊》有记载:“冬大兼卖擂茶”。
南宋袁文所撰《瓮蝙闲评》也提到:“余生汉东,最喜啜擂茶,闲者常过一、二,北人知啜此,则煮以相铜,其法用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研烂,量人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者,自晋盖有之矣。
”其实,袁文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他所说的擂茶,就是擂茶中的香料茶,并非茗粥,而茗粥饮用之始,亦非起于两晋,而是最迟到东汉就有了。
两晋乃至隋唐以后,随着茶叶制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的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茶中和以米膏的现象渐渐消失,但搀以姜、盐、陈皮的习俗却仍然顽固地保留着。
擂茶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茶待客
每当有客人来访,好客的主人便操起竹筒勺子或者是 木制勺子,吧哒吧哒,给客人盛上一大碗,双手恭敬地 递到客人手上。芳香四溢的热气,馋得客人直流口水。 不懂山里面山规的客人接第一碗擂茶后,都会迫不及待 地喝了起来。可是,客人刚刚喝下去一点,眼尖手快的 女主人就会操起勺子给你重新添满。因此,喝起来就没 完没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如果说你喝完手里的这一碗 就不想喝了,那你就别把手上这碗擂茶再喝下去,让它 留在碗内,等到临走离开主人家时,再一口气喝完,然 后告辞。
解读陆河擂茶
• • • • • • 擂茶简介 擂茶历史传说 擂茶历史渊源 擂茶基本原料 擂茶的制作 擂茶的功效
擂 茶 简 介
陆河擂茶是广东陆河著名的客家人小 吃,属于粤菜系。 擂茶,制作简便,清香可口,且因配 料不同,分别具有解渴、清凉、消暑、充 饥等效用。经济而又实惠。 擂茶,甚至可称为陆河的标志,好不 夸张的说,陆河人吃擂茶,从断奶开始到 入土为安。每家每户每天中午的食物,大 部分就是这种客家传统的美食。
米程(由精白糯米蒸熟)
擂茶的制作
1、手抓一把芝麻, 放进擂茶钵里,再 放大概30毫升的水。 2、用擂茶棍不断 绕壁旋转,直到芝 麻已成糊浆。 3、放入一把花生, 继续使用擂茶棍搅 拌,直到花生成泥 状。 4、加入少量的薄 荷,用擂茶棍碾压 几下,然后放入滚 烫的热水,最后放 少许盐,以调味。
擂茶时,擂者坐下,双 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 一把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 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 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 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 (薄荷、黄花、香树叶、牵 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 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历 史 传 说
传说在神农时代就知道茶能解毒, 到了唐代,茶叶生产就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民间饮茶逐渐普及。饮茶有利于 健康,已为世人所共知,擂茶不仅可 以清饮,也可以配炒米而饮,而陆河 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礼节, 也是从古至今的传统风俗。擂茶,成 了客家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擂茶的制作步骤有哪些方法

擂茶的制作步骤有哪些方法擂茶(Hakka Lei Cha)是一道传统的客家菜品,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
擂茶由炒熟的绿豆、红豆、花生、香菜、薄荷叶、茶叶等成分制成。
以下是擂茶的制作步骤:原料准备:1. 绿豆:用清水浸泡过夜,然后过滤掉水分。
2. 红豆:用清水浸泡过夜,然后过滤掉水分。
3. 花生:将花生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
4. 香菜:将香菜洗净,并剁碎备用。
5. 薄荷叶:将薄荷叶洗净并切碎备用。
6. 茶叶:选择你喜欢的茶叶,如绿茶、龙井茶等。
步骤一:炒豆1. 将绿豆和红豆分别放入炒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炒熟,直到变色变香。
2. 炒熟的豆子晾凉后,放入擂钵中。
步骤二:炒花生1. 将晾干的花生放入炒锅中,同样用中小火慢慢炒熟。
2. 炒熟的花生晾凉后,放入擂钵中。
步骤三:擂豆1. 用擂钵将炒好的豆子擂成粉末状。
这个过程需要一些力气和耐心。
2.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豆子擂碎的程度,有些人喜欢保留一些颗粒感,而有些人则喜欢细腻的口感。
步骤四:加入其他调料1. 将剁碎的香菜和薄荷叶放入擂碗中,搅拌均匀。
2. 加入茶叶,并继续轻轻搅拌。
步骤五:添水搅拌1. 慢慢添加清水到擂碗中,用勺子搅拌均匀,直到形成细腻的茶汤。
2. 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选择添加多少水。
有些人喜欢较浓的茶汤,而有些人则喜欢稀薄一点的口感。
步骤六:品尝调整1. 品尝擂茶的味道,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擂茶的口感。
2. 如果觉得太淡,可以再添加一些茶叶或其他调料;如果觉得太浓,可以再加一些水。
步骤七:享用擂茶1. 将擂茶倒入杯子中,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一些糖或蜂蜜。
2. 擂茶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
根据天气和个人的喜好来选择。
以上就是制作擂茶的基本步骤。
擂茶作为一道营养丰富的菜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
擂茶中的绿豆、红豆、花生等主要原料富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对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擂茶的制作过程可能比较繁琐,但是品尝到口感细腻、清爽的擂茶,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待客礼节。
是祖国茶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闻名遐迩,蜚声中外,她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一、何为擂茶?擂茶,为客家人招待贵客的一种茶艺,流行在闽、粤、赣、桂、台及湘中的客家人聚居地区(湖南一些非客家地区也存在),即将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研磨、擂碎,冲沸水而成,此法据说取法于药饮,最原始的药饮,也是将某些药置于钵内捣烂,注入沸水饮用,此后人们发现茶叶有清热、解署、生津的功效,茶便成了药饮必用之物,再后来有人在药饮中添加了一些食物,遂成为风味独特的饮料。
二、擂茶的历史客家擂茶,源远流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相传伏波将军马援奉汉武帝之命,远征边关,途经湘粤边界,由于南方气候多变,时而炎热酷暑,时而阴雨绵绵,北方将士,不服水土,病疫缠身,个个头晕身重,燥热烦漏,上吐下泻,浑身无力,行军停滞不前,马援无奈派人四方求医,正在焦虑万分之际有一白发苍苍客家老妪,向马援献上祖传秘方,以生姜、生米、生茶叶组成“三生饮”擂汁,沸水冲泡后服用。
三军将士服用“三生饮”后非常效验,有病者迅速康复,无病者不再感染。
以三味组成“三生饮”,具有消热、祛暑,解毒、提神、健胃、醒脾、润肺、止呕之功。
此后,“三生饮”沿袭下来,代代相传,成为客家防病健身之保健饮料—擂荼。
对于客家擂茶,还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
闽有“居建阳县的畲族雷大爷创始擂茶”的传说;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
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
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客家擂茶的材料做法大全

客家擂茶的材料做法大全客家擂茶,是客家人的传统饮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客家人生活中的一种文化象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客家擂茶的材料和做法,希望能为喜爱客家文化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材料准备:1. 茶叶,选择质量好的绿茶叶,如碧螺春、龙井等。
2. 花生,新鲜的花生最好,也可以选择炒熟的花生。
3. 芝麻,黑芝麻和白芝麻各半。
4. 花椒,适量。
5. 花生米、核桃、松子等坚果类食材,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6. 糯米,适量。
7. 蜂蜜,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二、做法步骤:1. 将糯米清洗干净,泡水3-4小时,然后沥干水分备用。
2. 将花生、芝麻、花椒分别炒熟,然后放凉备用。
3. 将糯米放入石磨或者食品加工机中,加入少量清水,开始擂成糯米浆。
4. 将绿茶叶放入石磨或者食品加工机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始擂成茶汁。
5. 将擂好的糯米浆倒入茶汁中,搅拌均匀。
6. 将炒熟的花生、芝麻、花椒等食材放入擂好的茶汁中,再次搅拌均匀。
7. 将坚果类食材放入擂好的茶汁中,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添加。
8.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客家擂茶的制作过程虽然略显繁琐,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制作出口感浓郁、香甜可口的客家擂茶。
希望大家在享用这款美味饮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擂茶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也蕴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花生和坚果类食材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因此,客家擂茶不仅是一款美味饮品,更是一款健康饮品,深受人们喜爱。
客家擂茶的制作过程虽然略显繁琐,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制作出口感浓郁、香甜可口的客家擂茶。
希望大家在享用这款美味饮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擂茶

国家级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赣南,古称虔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世称“客家摇篮”。
赣南客家擂茶是赣南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也是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
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
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北方的饮茶习俗带到赣南的同时,又融入当地的茶俗,逐渐形成客家人独特的饮茶习俗,并在其居住的地区长期传承下来。
赣南客家播茶制作技艺流传于赣南的全南、兴国、于都等县其中以全南县的客家播茶特色度为鲜明、最具有代表性。
2014年,该技艺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文化价值。
作为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饮茶方式,将茶叶与姜、葱等一起制成擂茶,看似粗鄙,实际上运用了阴阳和谐互补之大智慧;擂茶讲究天然、质朴、和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标准和礼仪规范,与追求精行俭德品格和修身养性的观念一致,是深层的“天人合一”。
养生价值。
1、消食健胃,减肥排脂。
富含茶碱,起到全身调理作用,减除身体多余的脂肪。
2、防治疾病,祛湿避瘴。
能驱寒、驱潮、驱湿、消毒和增加营养成分,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3、营养丰富均衡、调理身心。
擂茶富含各种维生素、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叶绿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互相抑制又互相促进,完美的应用了阴阳学说之理。
擂茶制作:主要器具:“两宝”----擂钵和擂杵。
一是口径约30厘米且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的厚壁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50厘米长的擂杵。
基本原料,包括生姜、香葱、芝麻、黄豆、花生、茶叶、糯米、盐、茶油及各种青草药等。
制作擂茶时,先将所配置好的材料按比例放置擂钵内,用擂杵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一钵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细细品尝,既有茶叶的甘苦,有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也有生姜的辛辣,若再佐以炒米、花生、米果、烫皮等,一桌集香甜、辣、脆于一体的客家擂茶宴就此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擂茶營養成分
•伏苓利尿,健脾利濕,開胃止嘔.枸杞明目, 增強免疫力.白鳳豆有溫中下氣,益腎補 元之效,可治虛寒呃逆、嘔吐、腹脹、 吐瀉、胸中痞滿、腎虛腰痛、痰喘。高 梁健脾益胃。燕麥能助胃氣上行,而資 健運,補脾寬腸 ,和中下氣。玉米利尿、 降壓、涼血退熱、消炎。 小米能補中益 氣、暖脾胃、止虛寒、消渴及止瀉。
End
客家擂茶
製作人----五年六班秦蓉
擂茶是復古風下的健康飲品,古人 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點心良伴,他 既可以溫飽又可健身,自古極受重 視。
研究動機
• 台灣的科技十分發達,使得大家都忘了 我們的傳統,我希望藉由此次的機會向 大家介紹客家擂茶,喚起大家的記憶, 讓台灣成為一個科技進步又尊重傳統的 國家。
客家簡介
飲用擂茶的好處
• 本草綱目記載,飲茶有利尿、去熱、提 神醒腦的功能。而芝麻補五內、增力氣、 久服輕身不老。飲用擂茶不但生津止渴, 清涼去暑且養顏美容、助消化,常喝更 能長壽延年,真可謂是最佳保健飲品。
客家擂茶為何復古
• 現代人注重自然養生,以前都是加工飲 品,知道有擂茶---這種可以養生的飲品 後,便開始飲用,甚至成為一種活動, 受到眾人的喜愛,大人小孩都愛喝。
•「客家人」原本並不是指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區 的氏族,「客家」的「客」一詞出現在宋朝製 定戶籍時,用來指由外地遷徙作客他鄉的移民, 以「客戶」對照各地原住的「主戶」。 客家人的祖居大概在黃河流域一帶,原 是居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其活動範圍在今日 山西、河南、湖北之間。後來因為認自公元四 世紀,東晉時,距今約一千六百年左右,因五 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成立等因素 相繼南遷,輾轉流離他鄉,定居在江西、福建、 廣東各省,被當地的居民稱為客人,於是就有 了「客家人」的出現。
擂茶基本常識 2
• 「擂茶」是昔日客家人用來招待貴賓的 茶點,之所以會舉辦擂茶活動,一方面 是為了要推廣客家文化,讓更多朋友感 受客家人的好客精神;另一方面,是讓 大家都能高高興興的入內「奉茶」,體 會一下當貴賓的感覺。
擂茶原由
客家擂茶由來已久,相傳三國時張飛 帶兵進攻武陵之際,將士均得到瘟疫 無力前進,當時有一位老草醫,有感 於蜀軍紀律嚴明,便獻上祖傳的除瘟 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友名「三 生湯」共同磨成糊狀,烹煮後食用, 結果湯到病除,擂茶便流傳開來。
擂茶的吃法
•茶點用:可和米果、糕餅一起吃。 •正餐用:可炒萵苣、椰菜等綠色蔬菜,
豆乾、蝦仁、四季豆則可以當成配料。
客家擂茶相關資料 客家擂茶相關圖片 客家擂茶相關影片 客家文化簡介 客家擂茶簡介
心得
• 很感謝李俊治老師一學期的諄諄教誨, 在這次的機會 中我學會了如何使用power
• Point,也知道電腦對我們的幫助以及客家 擂茶許許多多的知識,謝謝大家。
製作材料
• 改良擂茶除了以綠茶、花生粉、芝麻等 原料之外,更加入了黃豆、紅豆、綠豆、 薏仁、蓮子、芡實、松子仁、南瓜子仁 等。
製作用具
•一、擂缽:以陶土拉胚製成,內有斜狀 條紋,以利研磨。 二、 擂捧:以番石榴樹幹為主要取材, 選大小適中,長約30~40公分鋸切 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
製作過程
擂茶基本常識 1
• 擂茶」又被稱做「三生湯」,最早的材料只有 生茶、生薑、生米三種,不過經過多年的改良 後,材料的種類已經不再侷限於以上三種。而 「擂」字本身就有研磨、擣杵之意,所以磨製 是擂茶的基本技巧;此外,擂茶的原料均是攜 帶方便、可以長期儲存的乾料,食用時只要研 磨後注入熱水即可,因此這就可以說明,「擂 茶」何以會在客家人的生活圈中流傳開來,成 為客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