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电码化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务闭环电码化讲义

电务闭环电码化讲义

闭环电码化技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2005年4月北京前言车站电码化技术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ZPW-2000系列站内闭环电码化技术及配套器材的内容,从科研角度,对电码化闭环检查的必要性、关键技术、电路原理和主要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中包括非电化牵引区段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480轨道电路)及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 -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电化牵引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主要包括下面六种类型:⒈二线制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⒉二线制非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⒊二线制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⒋四线制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⒌四线制非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⒍四线制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本资料只对前四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另外两种类型可参照执行。

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I目 录1系统简介 ..................................................... 1 1.1项目的必要性 ................................................................................................................. 1 1.2研制过程......................................................................................................................... 2 1.3技术审查意见 ................................................................................................................. 3 1.4项目总体设计原则 ......................................................................................................... 3 1.5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 1.6系统功能描述 ................................................................................................................. 4 1.7主要工作原理 ................................................................................................................. 4 2闭环电码化技术条件(暂行) ................................... 5 2.1范围 ................................................................................................................................ 5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2.3术语和定义..................................................................................................................... 5 2.4总则 ................................................................................................................................ 7 2.5技术要求......................................................................................................................... 7 2.6闭环电码化设备 ............................................................................................................. 8 2.7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2 3站内叠加ZPW -2000闭环电码化电容计算 ........................ 12 3.1补偿电容结构特征和技术指标 ................................................................................... 12 3.2设臵方法....................................................................................................................... 13 3.3举例计算....................................................................................................................... 14 4方案比选 .................................................... 15 4.1并联方式....................................................................................................................... 15 4.2串联方式....................................................................................................................... 17 4.3一体化方式................................................................................................................... 19 4.4结论 .............................................................................................................................. 20 5电码化闭环检测系统 .......................................... 21 5.1正线电码化的闭环检测 ............................................................................................... 21 5.2到发线股道电码化的闭环检测 ................................................................................... 22 6关于空间连续 ................................................ 23 7电码化设备的使用环境 ........................................ 25 7.1适用环境....................................................................................................................... 25 7.2使用与维护................................................................................................................... 25 7.3贮存 .............................................................................................................................. 25 7.4电码化配套设备的使用 ............................................................................................... 25 8ZPW -2000闭环电码化发码设备 ................................ 25 8.1ZPW·F 型发送器 .......................................................................................................... 26 8.2ZPW·JFM 型电码化发送检测盘 ................................................................................. 33 8.3ZPW·GFMB 型闭环电码化发送柜 ............................................................................. 35 9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 .......................................... 38 9.1技术原则....................................................................................................................... 38 9.2正线接、发车进路检测板原理框图及说明 ............................................................... 38 9.3股道检测板原理框图及说明 ....................................................................................... 39 9.4电码化闭环检测盘 ....................................................................................................... 41 9.5检测调整器................................................................................................................... 45 9.6闭环检测报警连接图 ................................................................................................... 49 10闭环电码化隔离设备 .......................................... 49 10.1ZPW.TFD 型道岔发送调整器 ..................................................................................... 49 10.2ZPW.TFG 型股道发送调整器 (51)10.3 MGFL-T型室内轨道电路防雷组合 (52)10.4 RT-F型送电调整电阻盒 (54)10.5 RT-R型受电调整电阻盒 (55)10.6 FNGL-T型室内隔离盒 (56)10.7 FWGL-T型室外隔离盒 (58)10.8 BMT-50型室内调整变压器 (60)10.9 BG1-80A型轨道变压器 (62)10.10 BZ4-U型中继变压器 (63)11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 (66)11.1 二线制25 Hz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1 (66)11.2 二线制480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2 (67)11.3 四线制25 Hz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3 (68)11.4 四线制480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4 (69)12CD96— 3 S型移频参数在线测试表 (70)12.1 CD96-3S 型测试表应用许可及应用范围 (70)12.2 CD96-3S型测试表外部特点描述 (71)12.3 CD96-3S型测试表测试功能描述 (71)12.4 CD96-3S型测试表配用的新型测试连接组件 (72)12.5 CD96-3S型测试表的操作说明 (72)12.6 CD96-3S型测试表专项数字处理功能 (75)12.7 CD96-3S型测试表的特殊测项操作提示 (76)II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11 系统简介1.1 项目的必要性在信号系统设备中,电码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站内行车安全以及机车信号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闭环电码化入口电流来解决邻线干扰的问题

通过调整闭环电码化入口电流来解决邻线干扰的问题

通过调整闭环电码化入口电流来解决邻线干扰的问题通过调整闭环电码化入口电流来解决邻线干扰的问题电务检测所张浩淮南线合肥东至裕溪口段的ZPW-2000A轨道区段有时会出现邻线电码化干扰,导致机车信号错误显示的隐患。

经过反复分析和现场模拟试验,发现主要原因都是邻线电码化的发送电平调整的太高,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出现邻线干扰,影响机车信号的正常运用。

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调低邻线电码化的入口电流值,以降低邻线信号的干扰强度。

一、隐患概括2010年3月26日,上海局的电务检测车在合肥枢纽的三十里铺站由III道侧线通过(直进弯出),在SWN信号机内方区段检测到载频为2600-2 HZ,低频为26.8HZ的HU码干扰近200mV,机车信号显示HU灯,干扰长度为400米左右。

图1 电务检测车在SWN内方监测到的干扰二、原因分析1. 三十里铺站简介三十里铺站为合肥枢纽组成的一部分,是合宁、淮南两条干线的交汇站。

该站共设有六股道,其中站内的II、I道分别为淮南线的上下行线;IV、III道为合宁线上下行线,5、6道为到发线。

同时,该站为C2列控区段站场,采用了K5B型微机联锁、和利时列控中心、股道采用列控编码的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站内道岔区段为25HZ轨道电路,正线采用预叠加发码的方式进行发码。

图2 三十里铺站当时进路情况(侧线通的为电务检测车、站内停的为普通车)2. 机车信号受到干扰时的站场情况通过微机监测回放显示,当时的三十里铺站站内总共有两条进路:一条是车站值班员排列的接合肥方向到芜湖方向的电务检测车直进弯出进路,即由X 进站接车站III道,经过III道由XIII侧线发车前往芜湖方向;另一条进路是接芜湖方向SW的正线I道停车的普通车进路。

SW内方是10DG轨道区段,SWN 内方是4DG轨道区段,经核对图纸和现场确认了4DG和10DG轨道区段长度都是420米。

因此,确认受到干扰的区段就是4DG轨道区段。

3. 现场分析首先,我们对室外设备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闭环电码化正线股道带分割的电路改进设计

闭环电码化正线股道带分割的电路改进设计

闭环电码化正线股道带分割的电路改进设计康健松【摘要】In the circuit design of the closed-loop coding of the main line, when the locomotive is shunt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e main lines segmented in some special stations, locomotive signal may not be received in the main line seg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bring about th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design of circuits, which will give a very good references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and debugging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circuits in the closed-loop coding of the main line segmented.%在闭环正线股道电码化电路设计中,针对正线股道带分割的特殊站型的车站,机车由反向向带分割的正线股道进行调车转线作业时,机车信号在股道分割区段接收不到码的问题,进行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电路改进设计,对ZPW-2000车站正线股道带分割的闭环电码化电路的设计、施工、开通调试及故障分析有很好的参考性.【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6(035)011【总页数】2页(P141-142)【关键词】正线股道;电码化;改进设计【作者】康健松【作者单位】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84.2车站闭环电码化电路是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研发的,它实现了车站电码化的闭环检查,满足主体化机车信号对接收信息的高安全、高可靠要求,为列车的高速运行创造了条件,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

谈电码化设备在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利旧

谈电码化设备在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利旧

1 .在 既有 线 施 工 中 ,图纸 与 实 物 不符 时 ,按
给铁路信号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 数支持 ,发现并解决 了多起设备隐患及 疑难故障 , 其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存储 回放 ,为一些隐蔽及疑难 的故障查找提供了借鉴 ,对保证信号设备的运行安
全 起到 更大 的作 用 。
的难 点 。
1 室外部分 的利 旧改造
室 外 电缆 部分 可在原 有基 础上 利 旧 ,轨道 设备
及 电 码 化 隔 离 盒 需 在 开 通 点 内 进 行 更 换 。 将
F LT型隔 离 盒 更 换 为 WG — WG — LT型 ;将 室 外 轨 道 变压 器 B . A、中继 变 压 器 B 4U更 换 为 B 2 G18 0 Z。 G. 102 3/5型轨 道 变 压 器 。轨 道 电路 至 钢 轨 侧 增 加 扼 流 变压 器 。采 用 以下 2种 方法 均可 实现 。 方 法一 :新设 轨道变 压器 箱 。轨道变 压器 箱 内
( 责任编辑 :张 利)
实物来处理并作好标识 ,以便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
处理 。
2 .调试每组道 岔时 ,都 应该来 回操动一 次 , 以便核对定、反位电压及开通位置是否都正确。 3 .接 线 中,输入 的三 相 四线 电压对 应接 至
3 一 0

RA L AY S GN L NG & C0 IW I AL I MMUNI AT 0 C 1 N Vo. 7 No 1 2 1 14 . 1 0 1
王建设 李红杰 赵东来
自全路 开始 全 面 推 广 使 用 Z W一00 P 20 A制 式 电 码化 以来 ,采 用 二 线 制 的 车站 约 占 5% 左 右 ,二 0 线制 电码化 制式 配套 使用交 流工 频轨 道 电路 的 占有 在京 九 线 电气 化 改 造 工 程 中 ,济 南 局 管 内有

四线制ZPW-2000站内及闭环电码化应用分析

四线制ZPW-2000站内及闭环电码化应用分析

第一章基本原理概述1.1 站内电码化的概念列车在区间运行时,机车信号都能不间断地反映地面信号机的显示状态。

当列车通过车站时,机车信号将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使机车通过站内时机车信号不间断地工作,就必须对站内轨道电路实施电码化,即站内到发线及正线上的轨道电路能够传输根据列车运行前方信号机的显示所编制的各种信息。

站内电码化设备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机车信号在站内正线上能够连续显示,在站内到发线也能够显示地面信号信息。

站内电码化设备在列车进入站内正线或到发线股道后,按照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显示,通过轨道电路向列车发送信息,在列车出清该区段后,恢复站内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

1.2 站内电码化的分类目前国内轨道电路电码化大致分为四类:切换式、叠加式、预发码式、闭环式站内电码化。

在设计电码化时,可根据轨道电路制式及运营需要,确定实施何种类型的电码化。

所谓“切换式”,即钢轨通过发码的接点条件,平时固定接向轨道电路设备,当需要向轨道发码时,切换到发码设备,轨道电路设备停止工作;当发码结束后,自动转接到轨道电路设备,恢复正常轨道电路状态。

当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站内较短的轨道电路区段时,由于传输继电器有0.6s的落下时间,因此经常造成“掉码”,使机车信号不能连续工作,不利于行车安全。

因此又出现了叠加方式的站内电码化,即当发码条件构成后,将移频轨道电路叠加在原轨道电路上,两种类型的轨道电路由隔离器隔离而互不影响。

机车信号连续显示的要求,所以站内正线采用预发码方式,即当列车压入前方区段本区段即向轨道发送信息。

为了及早发现和解决电码化电路存在的问题,保证电码化电路的完整性,需要对电码化电路实行闭环检查,即采用闭环电码化。

1.3 站内电码化的范围及技术要求1.3.1 经道岔直向的接车进路和自动闭塞区段经道岔直向的发车进路中的所有轨道电路区段、经道岔侧向的接车进路中的股道区段,应实施股道电码化。

1.3.2 在最不利条件下,入口电流应满足机车信号可靠工作的要求。

ZPW-2000A闭环电码化电路在站内的应用 李佳曈

ZPW-2000A闭环电码化电路在站内的应用 李佳曈

ZPW-2000A闭环电码化电路在站内的应用李佳曈摘要:站内闭环电码化,是在ZPW-2000A轨道电路基础上,采用轨道电路信息与机车信息相叠加进行发送,并为了防止列车冒进信号,采用各轨道区段切码继电器来切断发码。

本文主要阐述了上行正线接车进路电码化原理,从所用到的主要继电器到编码电路的原理,罗列出在站内办理不同进路时,发送器向轨道区段发送不同信息码;说明了上行正线发车进路电路编码原理,同时解释了所用到的继电器,如SIIFMJ等,并针对发车进路存在的不同种情况,详细说明了发送盒向轨道区段发送的信息码。

由于是带有闭环检测的站内电码化,解释了单、双频检测调整器,正、侧线检测盘及闭环检测继电器。

关键词:闭环电码化;ZPW-2000A;机车信号1 前言1988年前后,我国铁路当时大量采用车站股道电码化设备,有固定和脉动切换发码方式。

陆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码后轨道电路不能自动恢复,机车信号掉码等问题,给机车信号显示带来不稳定。

2000年后,随着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高,传统的发码方式不能满足现有的运输效率。

于是2001年我国铁路干线车站的正线推广采用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轨道电路不能自动恢复和掉码问题,但还是存在发码通道得不到检测的额问题,存在两层皮,系统发出的机车信息在轨道电路上传输,并且为保证安全、可靠,却没有有效的检测通道。

2004年为解决该问题,就是对站内电码化区段实现闭环检测,有必要纳入联锁,并提供故障报警 [1] 。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在区间采用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技术。

机车通过轨道电路收到连续的移频信息。

而在站内,为了在和区间一样,机车也能连续收到电码化信息,并且平时能对整个信息通道进行检测。

因此,我们在站内采用闭环电码化技术,保证电码化信息能连续不断地向机车车载设备发送,提高行车效率[2]。

闭环电码化是带有闭环检测功能的站内电码化,在既有叠加发码电码化基础上发展而来。

闭环电码化举例设计介绍(报)

闭环电码化举例设计介绍(报)

b. 发送 1700-1 、 1700-2 、 2000-1 、 2000-2 载频的区段 ,补偿电容采用80μF。 c. 发送 2300-1 、 2300-2 、 2600-1 、 2600-2 载频的区段 ,补偿电容采用60μF。
发送、检测通道
编码电路及发送
1FS
BQJ S3
3GBJJ
JC(Z)
3GJ
3GZP J
27.9 25.7
3GJ BQJ
QHJ
QHJ
TFG QHJ
Z24(Z) BQJ
3GJ
27.9 25.7
3GZP J
3GJ
X3
X3
2FS
X
AG
BG
CG
DG
EG
S3
XI XII
X4
E1G
D1G
C1G
B1G
A1G
SN
SI S II
IIG 2000-2 XII
4G 6G 2300-1X4 1700-1 X6 S
ZPW2000车站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设计汇报
弯出发车转频
1700Hz 2300Hz 2000Hz 2600Hz
X
2000-1 S5 2600-1 S3
1700-2
5G 1700-1 X5 3G
IG
2300-1 X3
1700-2 XI
闭环电码化构成 闭环电码化包括两项内容
1 、闭环电码化检测
2 、机车信号载频自动切换
ZPW2000车站闭环电码化电路举例设计汇报
1、闭环电码化检测
闭环电码化发码区的划分 正线电码化发码区的划分
JC
X BJJ
JC
XI BJJ
2 7 .9

关于闭环电码化电路设计的改进建议

关于闭环电码化电路设计的改进建议
息 为 lH 8 z的 U U码 ,也 就 与 电路 的实 际 原 理相 符
合了。
行 I G道接 车 ,当单机 完全 进入股道 后 ,再 排列 由
同理 ,s行 口的折 返 进 路 ( s 由 接 车 ,而后
向 S行 口反 方 向发 车 ) 也 同 样会 造 成 S M J J的错 误 自闭 ,修 改方法 见 图 3 。
码化 电路 中 , 图 4 图 5所 示 , 如 、 如果办 理上行4道发
车 , X 4 J , M s L JT, G s F J经 由 34线 圈励 磁 , G _ 4
发送 l H 8 z的 U 码 。此 时 如 果 又 误 办 开 放 下 行 U
图 2 XI S 的 J J电 路 图 、 I M
K F
K F
图 4 中 岔 X F J电路 图 .M
l ( F
K F
图 5 中岔 S F J电 路 图 .M


o 一 I 1
l3 3 - 01 0 。 1 - 8 8


一 f
K F

一 一

罗 _ r 0 一

K F
黄 家贵
在 西 陇海 线 洛 阳至 局 界 “ 改 四” 自动 闭 塞 三
X J J 处 于吸起状 态 ,X X , I M 也 L J G却发送 低
工 程 中 ,站 内采用 四线制 闭环 电码化 设备 。在施 工
及 试验 过程 中 ,发 现带有 折返 进路及 到发线 含 中岔 闭环 电码化 电路设计 中存 在不 足 ,采 取 了改进 方案 并 在现场 实地 运用 ,现介绍 如 下。
正 是 因为 SL J和 X L J 点 在 彼 此 F J励 磁 电 X X 接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信号(4)计算静态高低不平顺偏差管理值时是把机车车辆作为刚体来考虑的,未考虑机车车辆的减振性能,随着提速机车车辆技术的发展,机车车辆的减振性能大大提高,高低偏差管理值标准可以放宽。

参考文献:[1] 郝 瀛.铁道工程[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2] 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3] 吴旺青.秦沈客运专线300km /h 综合试验段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建议值的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3(4).[4] 吴旺青.既有线客车200km /h 提速线路轨道平顺性管理的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4(7).收稿日期:20050610作者简介:任求真(1960 ),女,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铁道信号专业,工学学士。

闭环电码化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任求真(中铁咨询通号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860)摘 要:介绍站内电码化的实施范围,闭环电码化的载频频谱排列,发送、检测设备的配置,发码及闭环检测原理,以及闭环电码化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轨道电路;闭环电码化;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U 284 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5)08010803在信号系统设备中,车站电码化是保障列车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铁路运输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站内轨道电码化存在的问题是,地面只有发送设备,各轨道电路区段是否有电码化信息得不到检测。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地面信号显示已无法保证司机的正常瞭望,要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采用车载信号设备,传统的电码化设备已不适应这一要求。

首先地面设备发送信息必须是可靠、安全、实时的,因此对站内电码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站内电码化传递行车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为了确保站内电码化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连续性,实现站内地面设备信息发送的闭环检测,实时全程检测电码化信息是否确实发送至轨道已势在必行。

结合京九线淮滨至向塘段自动闭塞改造工程设计,介绍闭环电码化设计的应用。

1 站内实施电码化的范围(1)列车进路为进直出直时,为接、发车进路中的所有区段。

(2)列车进路为进弯出直时,为股道区段和发车进路中的所有区段。

(3)列车进路为进直出弯时,为接车进路中的所有区段。

(4)列车进路为进弯出弯时,为股道区段。

(5)区间为半自动闭塞,直进直出和直进弯出时为进站信号机前方的接近区段;弯进直出和弯进弯出时为股道区段。

2 站内电码化载频频谱的排列为了防止邻线干扰,下行正线正向接车、发车、股道的载频为1700-2H z ,上行正线正向接车、发车、股道的载频为2000-2H z 。

股道两端下行方向载频为2300-1H z/1700-1H z 交错排列,上行方向载频按2600-1H z/2000-1H z 交错排列。

相邻侧线股道的两端,应以1700-1/2000-1H z 与2300-1/2600-1H z 交错配置,如图1所示。

图1 正线及侧线股道载频频谱排列3 发送、检测设备配置及系统冗余每条正线正方向分为3个发码器,接车进路、正线股道、发车进路每1个发码区各设1个发送盒和1套(2个)检测盘,1个发送盒通过道岔发送调整器可同时向7个轨道区段发码,1个检测盘可检测8个轨道区段。

只有1个正向发车口的站,侧线为每股道设1个发送盒,有多个出口的站,侧线股道上、下行端要各设1个发送盒,8个股道设1个检测盘。

发码轨道区段超过上述规定时,要增加1套发送盒,检测轨道区段或股道超过上述规定时,要增加1套检测盘。

发送盒采用N +1冗余方式,全站备用一个发送盒,当主发送器故障时,发送表示继电器FBJ 落下,转任求真 闭环电码化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通信/信号向N +1发送器,移频报警继电器YBJ ↓系统报警,控制台YBDL 响铃YBD 点红灯。

正线检测盘和侧线检测盘配置双套。

4 正线接发车进路区段电码化(1)发码每条正线分为3个发码区:接车进路、正线股道和发车进路。

分别由3个发送盒发码,列车进路未建立时各发送盒对所属各区段同时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信息码,检测盘利用列车未占用条件实时监测各区段接受端接收27 9H z 情况,构成闭环检测条件,若某区段未收到该检测信息码,则说明该区段传输通道或设备故障,检测盘告警,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一旦进路建立,则改发相应允许信息码。

区间为四显示自动闭塞、站内正线电码化为双方向发码时,正/反方向运行同一进路上的接/发车区段共用1个发码盒,根据进路方向及接码继电器和发码继电器励磁状态,切换发码端方向。

当办理正线接车进路,X 进站信号机开放XLXJF 吸起后,接码继电器X J M J 励磁吸起,发送盒向所属各区段同时发送与X I 出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HU 、U 、LU 、L 码),车压入3-7DG 轨道区段后3-7DGJ ↓,XJ M J 自闭,保持吸起,发送盒继续向所属各区段同时发送与X I 出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当车压入I G 时,I GJF ↓,XJ M J ↓(图2),接车进路发送盒恢复向所属区段发送27 9H z的低频检测码。

图2 接码继电器励磁电路当办理正线股道向自动闭塞区间直向发车进路时,发车进路上的各区段发送与前方区间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号码,当办理正线股道向站间闭塞区间运行时,发车进路上的各区段仅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正线股道上、下行设1套发码盒,根据进路方向,切换发码端方向,正方向直向发车,发送盒向股道发送与出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码,反方向直向发车,发送盒向股道发送低频信息绿码,正方向、反方向弯出时,发送盒向股道都发送低频信息双黄码,出清股道后,发送盒恢复向股道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正线发车进路车压入S1LQG 后,发送盒恢复向所属区段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2)正线发转频码为了解决弯进列车在正线股道能够正确接受相应载频信息问题,需在列车压入股道时先向列车发2s 转频码,改变车载信号设备接受载频,然后再发相应信息码。

当办理XH 方向1/3道岔反位至I G 接车进路时,列车压入I G 后,I GJF 落下,利用转频继电器ZPJ 缓吸时间,I G 发送盒发送2s 线路载频为1700-2H z 的25 7H z 转频码,ZPJ 吸起后发送与X I 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图3)。

图3 发送盒编码示意图及转频继电器励磁电路(3)发码切断为了防止后续列车的冒进,正线轨道区段每个发码区段设1个切码继电器QM J ,平时为吸起状态,当列车压入下一个区段,本区段的QM J 落下,即切断了该区段的发送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切码继电器励磁电路5 侧线股道电码化(1)单套发送设备每股道送、受端共用一套发码设备,根据列车运行方向XnF M J 、SnF M J 条件确定发码端方向,为了解决相邻股道电码化邻线干扰问题,相邻侧线股道载频按上下行线载频交错排列。

未分路时,发送盒向轨道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构成闭环检测条件。

办理列车进路,车压入股道后,利用ZPJ 缓吸时间,向列车发送2s 载频为-1的25 7H z 转频码,改变车载信号设备接收载频,ZPJ ↑之后,发送与出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

列车出清股道后,向轨道恢复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2)双套发送设备每股道送、受端各设1套发码设备,未分路时,发通信/信号任求真 闭环电码化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送盒向轨道间隔1m i n 换向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用以闭环检测各发码设备及发码通道完好性。

办理列车进路,车压入股道后,发送与出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列车出清股道后,向轨道恢复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6 半自动接近区段电码化办理接车进路,车压入接近区段时,J GJ 落下,利用ZPJ 缓吸时间,向列车发送2s 载频为-1的25 7H z 转频码,ZPJ ↑之后,发送与进站信号机显示相符的低频信息码,列车出清接近区段后,向轨道恢复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办理发车进路,车压入接近区段时,J GJ 落下,ZPJ 缓吸,利用ZPJ 缓吸时间,向列车发送2s 载频为-1的25 7H z 转频码,ZPJ ↑之后,经过KT J 吸起条件,向轨道恢复发送27 9H z 的低频检测码。

列车进路从有电码化区段进入到无电码化区段,或从无电码化区段进入到有电码化区段时,都要向列车发送2s 载频为-1的25 7H z 转频码。

7 闭环检测正线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每一发码区由正线检测盘、检测调整器和闭环检测继电器B JJ 组成,对各区段发码电路、发码电缆、发码轨道电路进行全程闭环监测。

检测调整器可同时输入四个轨道区段。

检测信号系统正常时B JJ ↑,当轨道电路未分路,闭环检测设备未收到检测信息时,BJJ ↓,系统报警,控制台B J D 点红灯,可判断为电码化传输通道或设备故障,轨道电路分路时,停止对本区段的检测,通过检测盘接入的轨道继电器后接点电源条件,B JJ 仍能保持吸起。

侧线股道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由侧线检测盘,检测调整器和闭环检测继电器BJJ 组成,检测调整器可同时输入2个股道检测信号,每股道设1个BJJ ,单套发送设备闭环检测原理与正线接发进路相同。

双套发送盒驱动了1个闭环切换继电器BQJ ,该继电器1m in 吸起,1m i n 落下,通过B Q J 的前后接点分别对股道送、受两端的发送状态进行闭环切换检测,当B Q J 断线4m i n 后,诊断为系统故障,系统报警。

闭环电码化检测框图见图5。

图5 闭环电码化检测框图由框图可以看出,实现了电码化的闭环检测,满足了主体机车信号对轨道电路的高安全、高可靠要求,大大减少了信号设备对行车的影响,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

8 工程设计中电缆的使用在工程设计中,合理的对电缆网络图进行设计,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

一般采用聚乙烯铝护套综合纽绞内屏蔽信号电缆。

(1)按正方向进行设计考虑,复线区段上、下行发送采用同一根电缆。

(2)按正方向进行设计考虑,复线区段上、下行接收采用同一根电缆。

(3)相同载频信息应使用不同的内屏蔽四芯组芯线,且应成对对绞使用。

(4)为节省电缆投资,采用A 型电缆,A 型电缆为部分内屏蔽四线组,部分非屏蔽四线组电缆。

站联电路、方向电路、信号点灯电路等可采用非屏蔽芯组电缆。

(5)干线电缆采用内屏蔽型电缆(SPT P),分支电缆,因为没有同频信号,可采用SPT 型电缆。

(6)1700-1型与1700-2型为不同频( -1 表示增加1 4H z ,即1701 4H z , -2 表示减小1 3H z ,即1698 7H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