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货币市场的均衡
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k y - h r
以此求出y和r关于其他变量的函数表达式,即得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在IS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
在LM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用两个表达式联立求解,即曲线上两条曲线相交的点代表的数据意义
重点加难点:!!!
b值大,边际储蓄倾向低,IS曲线比较平坦
问题(困惑):
d值大小的经济意义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b值大小的经济学意义
IS曲线平坦或陡峭的经济学意义
支出 = c + i + g
收入 = c + s + t
两式联立:c + i + g = c + s + t
即:i + g = s + t
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1 + Ds +Dt
M3=M2+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大额定期存款)= M2 + Dn
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看书上的函数图
§14-4 LM 曲线(即是横轴为y,纵轴为r的函数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
第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公众和厂商为应付日常规律性的购买和支付而持有货币。

第十四章 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

第十四章 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
• 由LM方程
ky m r h h
• 可知,LM曲线的斜率为k/h,当k越 大,h越小,LM线越陡。
• 1:h→0时,LM曲线变成了垂线。 • 也就是说,当h→0时,即投机需求系数趋近于零, 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零,人们手持货币量 都是交易需求量。此时,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策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 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使 LM曲线右移,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 水平。因此这时候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基本上以“古典学派” 理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因而LM曲线呈 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 2.h很大时(即货币需求对利率r非常敏感),则 k/h就很小,于是LM曲线变成了一条水平线。把这 一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此 时,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 给,既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此 时货币政策失效。相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就会在利率不发生 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此时的财政政策有很大 效果。凯恩斯认为30年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 济就是这种情况,因而LM曲线呈水平状的区域称 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 3.m:货币的实际供给 • m=M/P • M:名义货币量; • p:价格指数; • m:实际货币量。
三、 LM曲线的推导
•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 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 量所决定的。而货币的供给量是由货币当 局所控制,即由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所控 制,因而假定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货币 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 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资本边际效率 曲线还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 因为当利率下降时,企业会增加投资,资本 品的供给价格就会上升,在相同的预期收益 下,r必然缩小。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被称为 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 e ——超额准备金比例;
❖ r t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21
❖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
资产和负债
❖ ——再贷款以及再贴现的增减;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准备
金)
❖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 入中央银行账户,货币供给收缩。

可编辑ppt
19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再贴现及再贷款 政府债券 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合计
流通中的通货 商业银行准备金 国库存款
合计
可编辑ppt
20
❖ 基础货币 Mb =cD + rD+ e D+

(r t ×t) D
❖ D——活期存款总额;
❖ c —— 提现率;
❖ r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1、 货币乘数:反映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 之间的倍数关系。

m = M / Mb

Mb = D( c+ r+ e + r t ×t)

M1 = c D+ D

=D(C+1)
可编辑ppt
26
狭义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c+1
❖ m= ——————————

c+ r+ e + r t ×t
可编辑ppt

❖ 结论:货币供给是一个融内生性和 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
可编辑ppt
37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y k t b t t 1b
经国济世
产出增加
产出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
y
IS曲线的水平移动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4章 17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1、投资需求的变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投资增加,IS曲线 会向右移动,移动的量△y=k △i。反之左移。 2、储蓄的变动:人们储蓄意愿增加,意味着消费减少,投资 需求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的量 △y=k △S。反之右移。 3、(在考虑三部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G 变动相当于投资支出的作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IS曲线右 移量△y=k △G。 4、税收的变动:增加税收会使得消费或投资减少,IS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不同数量的资本供给,其不同的边际效率所形 成的曲线。经过个体的加总,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效率线是一条连续的 曲线。MEC向右下方倾斜。
i=投资量
r=利率
r%
投资越多,资本的边际效率 越低。
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 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
经国济世
MEC
i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主要介绍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IS-LM模 型。这一模型是英国学者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通论》发展 出来的,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I 指投资,S 指储蓄,L 指货币需求,M 指货币供给。
切入点:上一章我们假定投资为常数,本章认为投资是变 量。要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必须研究投资本身是怎么决定的。 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又是货币供求关系确定的,从而引 入货币市场。
美国的詹姆斯·托宾( Jamas Tobin 1918200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q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 均衡
4、IS曲线名称的由来
因为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来分析i为变量时国民收入y的决 定(利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相互的关系),而产品市场均衡条 件必有i=s,所以将y曲线称之为IS曲线,是表示在投资与储蓄 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r
4
3
2
项 资 本 的 使 用 寿 命 为 n 年 , R1 , R2 , R3,……Rn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r为资本边 际效率,J为n年末的资本残值,则这项资本的总 预期收益折为现值为: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 均衡
思考 (按揭贷款问题) 假设银行贷款利率为r=3%,某人现在想得到一笔
无限个r值与y值联系起来,就得到在产品市场达到均 衡(I=S)时,利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相互关系的曲 线:i(r)=y-c(y),并将这条曲线命名为IS曲线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 均衡
• IS曲线推导图示:
s
1250 1000 750

储蓄函数 s=y-c(y)
500 250
0 500 1500 2500 y
IS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Y(亿美元)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 均衡
5、通过四象限来描述IS曲线的推导
⑴根据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e-dr,给定一个利
率r,由给定的r推出i 值 ⑵由i=s的这一均衡条件,可由i 值推出s值 ⑶由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s=y-c(y),可由s值推出y值 ⑷将r值与y值在象限四中描出,就可以得到一个点。将
A=5000万元钱的现金投资办厂,且期限为n=5 年,试问此人今后每月应当归还贷款多少元? 解: 设该人每月应当归还x元, 则:

理解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理解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理解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与需求对于理解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货币政策机构向经济体内投放的流通货币数量;货币需求则是指经济体内对货币的需求总量。

理解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和解读金融市场的波动、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帮助。

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货币供给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货币政策机构的决策,如央行通过制定利率政策、购买国债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

其次是金融体系内的资金流动情况,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存款收回等活动。

此外,也受到经济体内对外贸易活动的影响,如货币汇率的变动会改变国内货币的供给量。

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增加,将提高经济体内流通货币的数量和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活跃。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冷清和金融资源的紧缺。

二、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货币需求的大小同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体内居民和企业对货币储备的需求,如支付货币、交易货币、储备货币等。

其次是由货币的机会成本、资产配置以及预期通胀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持有量。

此外,货币需求还受到金融创新、经济增长和政府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需求的变动同样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货币需求增加,将会促使金融市场中的货币流通更加活跃,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反,如果货币需求减少,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活跃和金融资源的过剩。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在经济学中,根据货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货币数量理论。

这个理论表明,供给过量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供给不足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过多,可能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而当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不足,可能导致物价下降、货币升值。

因此,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IS-LM 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IS-LM 模型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 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 年,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第二 元 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 年提供的收益为 元 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利率为 元 6%,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5000元 元 4000元 元 + 2000元 元
PV =
因为: 因为:
1 1 + + + + (1 + r) n = r ) ) (1 + r) (1 + r)² (1 + r)³ ) ) R PV = r 所以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从而对作出其他决策 也同样适用。 也同样适用。 1 1 1
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1、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
托宾的“ 说 七、托宾的“q”说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 q = 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第二节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曲线及其推导
1、IS曲线的函义 、 曲线的函义
IS曲线 IS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 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 , 衡的。 衡的。 如图: 如图:

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

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复杂性的领域,其中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的来源货币供给是指供给金融市场的货币数量。

货币的主要来源包括中央银行的发行和商业银行的贷款。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总量,包括控制基准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活动向市场提供货币。

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供给过剩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二、货币需求的形成货币需求是指市场参与者对货币的需求量。

货币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利率水平、信用状况等。

当经济繁荣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相对较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交易和投资活动;而在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则相对较低。

此外,利率水平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高利率会降低人们对借贷和投资的需求,进而影响货币需求。

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的基础。

当货币供给与需求相等时,金融市场将保持稳定。

如果货币供给超过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甚至出现恶性通胀;相反,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将导致货币紧缩,经济活动受阻,甚至引发经济衰退。

因此,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金融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和维护的重点。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上的货币过剩将导致市场投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当货币供给不足时,市场将出现资金紧缺、投资减少和经济活动减缓的情况。

因此,及时调整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结论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与需求是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货币供给的来源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而货币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货币的预防需求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意外的、临 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 币的预防需求可以表示为:
Lp=f(Y) 其中: Lp表示货币的预防需求。一般来说把 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结合在一起考虑,两者同为 收入的函数,L1用表示,即: L1=L1(Y)
三、货币的投机需求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人 么便根据对利率变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进行投 机而持有的货币。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有: L2=L2(i)
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这里的M与交易方程的M在含义上所强调的方面略有不同, 它从储藏手段的功能强调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剑桥方程表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量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两个因素,即与k的倒数,即与货币流通速 度成反比,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按照解释,k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的商业习惯和制度 等因素,在短期内固定不变,可视为常数。y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也是一个常数。 因此,价格水平P与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由于剑桥方程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 段的职能,因此,剑桥方程暗含着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把货币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所以认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应该是财产。 但总财产是难以衡量的,因此就用持久收入来代替财产。所以,决定货币需求量的 最重要因素是持久收入,而与利率无关。
第三节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是各经济 主主体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和存款量。 在货币供给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调节经济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强力货币,通常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率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m
D 1 cu R r cu
三、货币供给模式
如果设Ms为货币供应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那么,货 币供给模型为:
Ms=m · B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与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与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一种对比关 系。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如果货币供求不 相等,则谓之为失衡。
【补充材料】 其他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简介
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货币 需求理论,在此补充介绍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庇古的剑桥方程和费里德曼的货币主 义理论。 1911年,费雪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 Py=MV式中,P为价格水平;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 为货币的流通速度。 按照费雪的解释,V是由一些“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 和通信的方便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V不会有大的变 化,因而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取决于资源、技术条件,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下,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V和y被视为常量。这样,价格水平P就随着货币数量M 而正比例地发生变化。可见,费雪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所 有费雪方程又称为交易方程。 剑桥学派的后期代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17年发表了《货币的价值》一文, 提出了所谓剑桥方程,即:M=kY=kPy式中,P为价格水平;Y为名义国民收入;y为 实际国民收入;k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占总财富的比例,
m
D 1 R r
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现实生活中,贷款持有人会提取一部分现金,这部分现金便不再参与以 后的货币创造过程,称为现金漏出。现金漏出的程度用现金-存款率(cu) 来表示。例如,一个人得到100万元贷款,将10万元作为现金留下,90万元 作为存款存入银行,这时现金-存款率就是1/9。显然,在发生现金漏出的 情形下,银行所创造的货币就要减少。因此,货币乘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而且取决于现金-存款率(cu)。这时货币乘数 的计算公式是:
货币主义学派的领袖人物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中提出了 货币需求方程,即M/P=f(Y,W,rm,rb,re,1/p· dp/dt,u)式中,M为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 价格水平;M/P为实际货币需求量,它取决于实际收入(Y)、非人力财富收入与持久 收入的比率(W),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m)、预期的债券名义报酬率(rb)、预期的 股票名义报酬率(re)、预期的物价变动率(1/p· dp/dt)以及其他非收入变量(u)。
1 0.8
商业银行储备金的增加额为:R=D×rd=0.2×500=100(万美元) 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D—R=500—100=400(万美元) 上例中原始存款用R表示,派生存款用D表示,一般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R的倍 数称为简单货币乘数,用m表示。显然,简单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所规定 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有:
其中,L2代表货币的投机需求,并与利率i成相反 的方向变动。 根据对凯恩斯货币需求需求理论的分析,把对于 货币的几种需求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货币总需求 方程式:L=L1+L2= L1(Y) + L2(i)
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实际国民 收入。实际国民收入越大,所需要的货币越多,货币需 求就越高;反之,亦相反。这就是说,货币需求与实际 国民收入是同反向变动的关系。第二,利率水平。利率 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从而货币需求越低; 反之,亦相反。这就是说,货币需求与利率是反方向变 动的关系。
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可用它 衡量和表示。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二节
一、货币的交易需求
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 要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货币的交易需求是由于货币 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收入成正比: Lt=kY 其中: Lt表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k表示交易需求和预 防需求在国民收入中占的比例,Y表示国民收入。
表14-1 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银行 A B C 存款金额 100 80 64 贷款金额 80 64 51.2
单位:万美元
准备金 20 16 12.8
D · · ·
合计
51.2 · · · 500
40.96 · · · 400
10.24 · · ·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笔存款100万美元,引起的存款合计为500万美元。 存款总额D=100+80+64+51.2+40.96+………… =100×(1+0.8+0.82+0.83+0.84+………+0.8n-1) = 100 =500(万美元)
二、均衡利率和均衡货币量的变动
利率是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因此,货币的供求变动都 会影响利率。当货币需求曲线、货币供给曲线或者两者发生变 动是,均衡利率水平会相应变动。
第十四章
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 货币的供给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利率的币
(一)古代的货币
货币的基本知识
(二)币材
(三)铸币 (四)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五)可签发支票的存款和电子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0:银行体系外的现钞和铸币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1= Mo+活期存款(可签发支票)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 司客户保证金(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