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牵张成骨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
牵张成骨快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牵张成骨快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牵张成骨快速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与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牙齿拥挤、错位、牙列不齐等牙齿问题是许多人的困扰,影响了口腔健康和美观。
传统的正畸治疗需要耗费数年时间,而且需要采用牙套等辅助器械。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是一种生物学原理,可以通过外力作用促进骨骼生长,已经在颅颌面畸形、骨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将牵张成骨技术应用到牙齿移动的治疗上,可以达到快速、有效、无创的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牵张成骨技术在快速正畸牙齿移动方面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具体内容包括:(1)制作牵张成骨装置进行实验验证;(2)对照实验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设计;(3)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效果和变化。
2.研究方法(1)制作牵张成骨装置:选取适当的材料制作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2)实验设计:选取合适的动物模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牵张成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
(3)观察效果和变化:通过多种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X线片、三维扫描等方法,得出牵张成骨技术的治疗效果。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实验验证,将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快速正畸牙齿移动的治疗中,并与传统正畸治疗进行对比,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牵张成骨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恢复牙齿错位和拥挤等问题;(2)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牙齿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3)牵张成骨技术可以为快速正畸牙齿移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计在两年内完成,初步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年(1)完成相关文献调查和研究背景分析的工作;(2)设计制作牵张成骨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3)选取合适的动物模型,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和流程。
2. 第二年(1)开始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2)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观点;(3)撰写论文及相关成果报告。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001]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001]](https://img.taocdn.com/s3/m/6a4469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b.png)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 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 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及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 全面细致, 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 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 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 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 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 先天畸形, 上颌窦癌, 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 脑脊液耳漏), 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 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 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 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及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 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 上达颅底, 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 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 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 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 髁突外侧, 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 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 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 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 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 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 体层摄影, 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 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 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 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颌间牵引名词解释

颌间牵引名词解释
颌间牵引是一种口腔矫正治疗方法,通过外力作用于颌骨,使上、下颌骨相对运动,达到调整齿颌关系的目的。
颌间牵引主要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畸形矫正治疗中,常见的病例包括颌面骨不足、颌面部骨性畸形等。
颌间牵引可以促进上下颌骨的发育,调整其位置和关系,使其达到正常咀嚼和咬合功能。
颌间牵引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活动牵引和固定牵引。
活动牵引一般通过外部器械或口内器械作用于颌骨,通过牵引力的调节实现颌骨的相对运动。
固定牵引则是将固定器材植入颌骨内,通过固定器材的设计和牵引力的施加实现颌骨的调整。
在颌间牵引治疗中,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需要经过周密的分析和计划。
颌间牵引的持续时间也较长,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牵引操作,并定期回诊复查。
颌间牵引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颌间牵引的时间过长或牵引力过大,可能导致颌骨神经损伤、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颌间牵引治疗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和牵引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计划。
综上所述,颌间牵引是一种口腔矫正治疗方法,通过外力调节上下颌骨的位置和关系,以达到调整齿颌关系的目的。
它在儿
童和青少年的口腔畸形治疗中应用广泛,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疑难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疑难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徐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3【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牵张成骨技术对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2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于疾病的一期,选择内置式牵张器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患者发生畸形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类型进行观察,选择合理的方法实施骨牵引延长;于疾病的二期,配合选择腓骨瓣移植的方法以及选择正颌外科的方法进行矫治,配合选择牙种植体修复方法以及正畸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临床的牵张成骨,患者牵张成骨的距离为7~70 mm,所有患者的牙颌面畸形情况获得显著改善.对患者实施二期常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实施修复治疗,患者咬关系以及面形矫治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针对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临床采用牵张成骨技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后期咬关系的重建以及功能性修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总页数】2页(P135-136)【作者】徐勇【作者单位】丹东市口腔医院,辽宁丹东118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2【相关文献】1.虚拟技术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J], 刘庆成;李洪亮;王敏娇;王旭东;沈国芳;张诗雷;于洪波2.牵张成骨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J], 王大章;陈刚3.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疑难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J], 陈宇轩;韩小宪;牛学刚;陈书军;林雪梅;魏晓总4.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rn在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rn--附88例报告 [J], 王兴;林野;伊彪;周彦恒;梁成;王晓霞;李自力;张震康5.显微超声技术在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朱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外科牵张成骨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口腔颌面外科牵张成骨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王金娟;陈军
【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39)6
【摘要】近年来,牵张成骨术(DO)已成功应用于颌骨发育不足和缺损的治疗中,其有别于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只有认识到并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现就颌骨DO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作一综述。
%10.3969/j.issn.1673-5749.2012.06.031
【总页数】6页(P818-823)
【作者】王金娟;陈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杭州 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
【相关文献】
1.口腔冲洗涂擦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J], 许朝谊;陈琪;方威苏;周微
2.浅析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J], 高洪强
3.口腔冲洗对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J], 刘士维; 陈巨峰; 李金; 李嘉朋; 王磊; 张国润; 李文清
4.口腔冲洗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J], 肖秋燕
5.口腔冲洗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研究 [J], 宋玉;徐佳;邵淑萍;苏桂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外科学: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

带基托咬合导板 普通咬合导板
4.手术过程
手术截骨 移动截骨块 咬合导板就位 小或微型夹板内固定 (必要时颌间弹性牵引)
5.手术器械
6.骨段固定
Le Fort I 型截骨 上颌前牙根尖下截骨 多片段 Le Fort I 型截骨 扩大 Le Fort I 型截骨
下前牙根尖下截骨
下颌后牙根尖下截骨 下颌体部截骨 BSSRO的固定 颏成形术固定方法 BSSRO或双颌手术时髁
治疗方法
正颌外科治疗方案及过程
选择手术方案 手术效果预测 模型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1.选择手术方案
根据临床诊断并结合专科医师 的经验及患者的要求制定手术方案
2. 头影测量分析及术后 效果预测
传统的X线头影测量(手工) 计算机模拟预测系统(CASSOS)进行 头影测量分析及效果预测(二维)
三维CT影像重建及模拟系统
(三)感染
目前已少见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全身营养 处理:口腔清洁, 使用抗生素
(四)牙及骨坏死
1. 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术后发生 原因:牙根损伤或水平截骨线过于
接近牙根 预防:避免损伤牙根,水平截骨线
距离根尖应5mm以上 处理:牙髓治疗,根管治疗
2. 骨坏死:术后1-2个月内发生 原因:软组织蒂损伤或术中截骨块脱
目的: 前徙上颌骨 上升或下降上颌骨 左右方向旋转上颌骨
7).颏成形术 (genioplasty)
目的:矫正前突或后缩的颏部 增加或减低颏部的高度 旋转颏部以矫正颏部偏斜
8).多种术式结合应用
五、并发症及处理
(一)呼吸道梗阻
原因:出血形成血肿,局部水肿,上下 颌后退造成舌后坠,病人未清醒
置和走向及颏孔位置 处理:如神经离断,可行神经端端吻合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王成;曾融生
【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34)5
【摘要】在颌骨牵张成骨中,缩短治疗时间和促进新骨形成以及设计理想的牵张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超声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作用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低强度脉冲超声在促进骨愈合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已有学者将其用于牵张成骨中.低强度脉冲超声能促进新骨生成,加快骨组织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牵张成骨术的并发症.本文就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颌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74-377)
【作者】王成;曾融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广
州,510055;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广
州,510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4.3
【相关文献】
1.骨形成蛋白-2在颌骨牵张成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韦肖新;周诺;黄旋平
2.内置式牵张成骨术在矫治火器伤性下颌骨畸形中的应用 [J], 牛学刚;韩小宪;李光
辉
3.全身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 [J], 符涛;杨擎天;张雅博;石东岳;杜兆杰
4.骨形态形成蛋白在下颌骨快速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J], 刘浩;王敏
5.骨形态形成蛋白在下颌骨快速牵张成骨中的应用 [J], 刘浩;王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进展

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进展
康月刚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6(012)013
【摘要】牵张成骨是通过对切开的骨段施加特定大小的牵引和扩张力,使骨段间隙内再生新骨,从而达到使骨骼延长的目的.近年来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不断增多,本文就牵张成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2页(P811-812)
【作者】康月刚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天津,30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35;R782.23
【相关文献】
1.骨形成蛋白-2在颌骨牵张成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韦肖新;周诺;黄旋平
2.三焦点牵张成骨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J], 何志良;王银龙;陈乔尔
3.颌骨牵张成骨的基础研究进展 [J], 王锋;周诺
4.曲线牵张成骨术在矫治下颌骨发育不良中的研究进展 [J], 田涛;李焰
5.颌骨牵张成骨技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J], 张曼菲; 厉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下颌骨缺损、缺失的牵张成骨重建
•
ilizarov双焦点或三焦点牵张成骨原理,长骨近心端形成移动骨段,并
最终与远心端压力愈合;颌骨形成一端或两端移动段约1.5cm长,向缺失侧
移动,与对侧形成压力愈合,重建颌骨。
• 垂直牵张成骨
•
主要用于牙槽突萎缩或缺失者。利用垂直牵张重建。源自• 上颌骨发育不全的牵张成骨
螺杆,牵引装置连同固定于牵引器上的骨段会沿螺旋轨道移动 • 口外牵引器 • 固定点在颅骨发际内,牵引点在口腔内,不存在影响颜面外形的问题 • 内置式牵引器 • 适用于下颌骨体水平向延长的牵引器,适用于下颌支垂直向延长的牵引器,
适用于左右侧下颌体及两侧下颌支部延长的牵引器
• 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经过 • 分期:间歇期latency period,牵引期distraction period,稳定期consolidation
•
上颌骨发育不全是颅颌面发育不全的主要临床症状。也存在腭咽闭合不
全,植骨后易复发,向前移动有限,常规治疗办法有限。牵张成骨可想向前
移动15mm,过多的前移上颌可有下垂。上颌前段截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
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取得良好效果。颅外固定器使用于儿童。
牵张成骨术的适应症
•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的周期牵张成骨关节重建
• 三大贡献: • 肢体延长 • 骨关节畸形 及骨不连治疗 • 骨转移骨重建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口腔颌面骨的牵张术应用
• 德国医生 Wassmund 1935出版《口腔外科学》记录1927年rosenthal牙支持 口内弹簧牵引矫治小下颌畸形。
• 1973年 美国学者snyder通过犬试验,牵张修复长15mm一侧骨缺损
•
持续温和的牵张力;
•
组织的增生和增殖能力;
•
适宜的强度和稳定性。
• 牵引力的稳定性是保证在骨断面牵开的间隙内新骨生成的先决条件
• 牵引的速度和频率是保证牵张成骨新骨生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佳牵引速度 为1mm/d,每天至少4次牵引,每次牵引0.25mm。在每天速度不超过1mm的 前提下,牵引次数越多,越有利于新骨生成
•
牵张成骨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界和矫形外科界的研究热点。主要贡献为
:1 为原来较难治疗的颌面畸形矫治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2 各类软组织得
以延长;3 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4 提高了治疗术后的稳定性。
牵张成骨的生物学基础
• 对生物活体组织逐渐施加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可以刺激和保 持这些活体组织的再生与生长,称之为张力拉力法则law of tension-stress
• 颞下颌关节强直长伴有OSAHS,治疗多以开口活动为目的,但也复发。 1997年,McCormick报道口外牵张治疗TMJ强直取得成功。1 可以有效恢复 下颌支高度,恢复畸形和功能;术后2-3天开始张口训练,降低复发率。
• 北医口院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张器同期牵张重建,取得良好效果。
• 颅颌面畸形综合征
• 截开骨皮质不损伤髓质骨并尽可能保留骨膜不被剥离,是肢体长骨牵张成骨 的另一重要条件;
• 成人双侧截骨、儿童单侧截骨;
牵张成骨的生物学基础
• 牵张成骨包括:血管再生、细胞激活、骨基质形成,基质钙化和骨改建
• 机械力—跨膜蛋白—细胞骨架—细胞内生长因子信号—细胞因子—启动成骨
• 膜内成骨
• 软组织一起牵张增生------------- 矫正软组织畸形
•
此类病较复杂,传统正合手术创伤大,复发高等;牵张成骨可以创伤小
、复发率低,不需植骨;同时延长软组织,术后长期稳定等优点。
•
在颅及面中份的骨骼应用上牵张成骨受到限制。可在计算机辅助外科指
导下简单、准确、易控治疗各种面中份的发育不足
•
年龄问题,小的年龄生长潜力比较大但也固定稳定性差;心理发育的影
响,4岁以后是一个比较适当的年龄。
• 牵张器的稳定性:为先决条件
•
纤维组织
•
骨组织
牵张技术的临床应用---颌骨牵引器
• 颌骨牵引器 由固定装置和牵引装置两部分组成 • 固定装置部分必须确保截骨线两端骨断面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固定装置又
可分为牙支持式和骨支持式。 • 牵引器的牵引部分一般由螺杆和螺旋轨道组成。按照预定的速度和频率旋转
伤的再生能力,来修复骨缺损或延长骨骼。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 1905年,意大利人Codivilla将针和石膏联合应用进行肢体延长,利用 股骨转子下截骨和跟骨牵引的方法进行了下肢延长
真正成功运用的是苏联学者Ilizarov,在20世纪50年代的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和 临床研究,应用于矫形外科。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period • 间歇期是安放牵引期到开始牵引的时间,一般为5-7d • 牵引期是每天按照一定速度和频率进行牵引达到设计牵引幅度所需要的时间
• 稳定期是从完成牵引后到拆除牵引期的这段时间,上颌骨牵张成骨其稳定期 在3-4个月,下颌骨在2-3个月
• 适应症 • 小下颌畸形 •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综合征 • 上下颌牙弓重度狭窄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牵张成骨的发展简史
• 张力-应力学说:给生长中的组织缓慢牵伸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某些组织的再 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一样,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大量的组织学研 究证实:人的骨牵引区域内的骨发生是纯粹膜内骨化形成新骨
• 1976年 美国颌面外科Bell和Epker牙固定式牵张器扩宽腭部宽度不足
• 1992年 矫形外科McCarthy口外牵张成骨成功矫治4例半侧颌面发育不足患者 ;然后逐渐被推广。
• 1995年 McCarthy在美国、wangerin在德国设计出口内牵张成骨器,开启了 内置式颌骨牵张成骨的新阶段。
•
牵张成骨与正合手术的取舍问题,需要按原则选择。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的并 发症
牵张成骨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口腔医学院
学习目的
• 了解牵张成骨的历史和基本原理 • 熟悉颌骨牵引器;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经过、并发症 • 掌握颌骨牵张的适应症和操作程序、方法
•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牵张成骨术
•
通过截骨及程序性对截骨区施加机械牵引力,调动并激活机体自身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