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

合集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延时方法用量

复方利多卡因延时方法用量

复方利多卡因延时方法用量复方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疼痛管理中。

在延长手术后疼痛缓解的作用上,复方利多卡因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复方利多卡因的延时方法用量,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这一药物。

首先,复方利多卡因的延时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注射和局部涂抹两种方式。

对于局部注射来说,通常使用的用量为每次5-10ml,但具体用量还需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来确定。

而对于局部涂抹来说,一般来说,每次使用的用量为2-4ml,同样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复方利多卡因的使用频率也需要严格控制。

一般来说,每日使用的总量不宜超过400mg,以免出现药物过量的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用量和使用频率,以达到最佳的延时效果。

此外,复方利多卡因的延时方法用量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

对于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应当减少用量并延长使用间隔,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过度蓄积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复方利多卡因的过程中,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一旦出现药物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复方利多卡因作为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在延长手术后疼痛缓解的作用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在使用复方利多卡因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用量和使用频率,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利多卡因药典标准

利多卡因药典标准

利多卡因药典标准利多卡因是一种合成麻醉药,它是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出的植物类麻醉剂。

它具有非常强大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用于消除全身性疼痛、局部疼痛以及手术后的疼痛。

此外,利多卡因还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药典标准,利多卡因具有以下几种形式:1. 利多卡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是非常常用的,它具有针对性较强的镇痛作用。

它有不同的浓度,按照浓度的不同分为2mg/ml,5mg/ml,10mg/ml,20mg/ml等不同的浓度。

2. 利多卡因片剂:利多卡因片剂是由利多卡因粉末制成,目前有10毫克的片剂,用于内服治疗疼痛或其他症状。

3. 利多卡因口服液:利多卡因口服液是把利多卡因粉末加入适量的水溶液中,由口服的形式给药,它的浓度有5mg/ml,10mg/ml,20mg/ml等不同浓度。

4. 利多卡因散剂:利多卡因散剂包含了混合物中的利多卡因粉末,用于镇痛、发热、呼吸等症状的治疗,它的浓度有1mg/ml,2mg/ml,3mg/ml,4mg/ml等不同浓度。

5. 利多卡因青霉素:利多卡因青霉素是将利多卡因和青霉素结合在一起,用于治疗感染性疼痛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它的浓度有0.5mg/ml,1mg/ml,2mg/ml等不同浓度。

6. 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乳膏是由纯利多卡因粉末和乳液组成,可以用于局部外用,例如治疗皮肤疼痛、创伤性疼痛、过敏性疼痛等,它的浓度有0.5%,1%,2%等不同浓度。

7. 利多卡因整体病灶:利多卡因整体病灶是将利多卡因和乳膏或者乳霜组合在一起,用于治疗骨折、烧伤、肿瘤等较大面积的疼痛,它的浓度有0.5%,1%,2%等不同浓度。

以上是药典标准中关于利多卡因的重要内容,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了这些药典标准之后,使得患者在使用利多卡因时能够更安全,更有效的达到治疗的目的。

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

以下是利多卡因的常见使用方法:
1. 局麻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实现局部麻醉。

医生会将药物注射到需要麻醉的部位,如皮肤、黏膜、软组织或神经周围。

这种方法常用于手术、产科、牙科和其他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局部区域的情况。

2. 表面麻醉:利多卡因也可以用于表面麻醉,即用于麻醉皮肤或黏膜表面,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常见的应用包括皮肤切割、皮肤手术前的局部麻醉等。

3. 注射剂:利多卡因还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用于全身麻醉。

这种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使用,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利多卡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来确定。

同时,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复方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使用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常用于皮肤手术或区域性神经阻滞。

使用方法如下:
1. 首先,清洁并消毒使用区域。

2. 准备一套适当的手术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头和消毒纱布等。

3. 打开药瓶,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复方利多卡因。

4. 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通常是在皮肤或静脉注射。

5. 用无菌的消毒纱布擦拭注射部位,以确保消毒和清洁。

6. 把针头插入注射部位,并缓慢注射复方利多卡因。

如果需要,可以逐渐增加注射剂量。

7. 在注射过程中,要小心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8. 注射结束后,从注射部位轻轻拔出针头,并立即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9. 注射后,患者应保持休息,避免激烈运动和受凉等。

请注意,复方利多卡因只能由医生或专业人员来使用。

在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剂量和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并遵循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中的指导。

利多卡因含量测定方法

利多卡因含量测定方法

利多卡因含量测定方法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其含量测定方法通常使用高效
液相色谱法(HPLC)或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面我将从这两种
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含量测
定方法。

在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中,可以通过HPLC分离和测定样品
中的利多卡因。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利多卡因样品溶解于适当的
溶剂中,然后将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
检测器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利多卡因的含量。

HPLC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操作
技能,成本较高。

其次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是另一种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在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中,可以利用利多卡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
度来测定其含量。

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将利多卡因样品溶解于适当
的溶剂中,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最后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利多卡因的含量。

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灵敏度相对较低。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其他技术如质谱法、荧光光度法等进行利多卡因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含量测定方法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析的目的、设备条件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包括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利多卡因——精选推荐

利多卡因——精选推荐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利多卡因英文通用名称:Lidocaine其他名称:达洛、立快妥、立兰、利度卡因、利舒卡、诺利佳、赛露鹰、赛罗卡因、抒利、舒尔通、碳酸利多卡因、碳酸氢利多卡因、昔罗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赛罗卡因、Anestacon、Duncaine、Gravocain、Lida-Mantle、Lidocaine Carbonate、Lidocaine Hydrocarbonate、Lidocaine Hydrochloride、Lidocainum、Lidoderm、Lignocaine、Lignostab、Xylestesin、Xylocaine、Xylocaine Hydrochloride、Xylocard、Xylocitin、Xylotox。

【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

2.可用于区域阻滞麻醉。

3.本药盐酸盐注射液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其缓释滴丸在心肺复苏时,还可用于改善电除颤的效果。

但本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4.也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可有效治疗对其他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的癫痫发作(国外资料)。

5.鼻内给予本药对治疗偏头痛有效(国外资料)。

6.本药贴片用于疱疹感染后神经痛(国外资料)。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中效酰胺类局麻药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作为局麻药时,其对外周神经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局麻药一样,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起到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

本药的局部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较普鲁卡因长1倍,毒性也相应增加。

血药浓度低时,病人出现镇静作用,痛阈提高,能抑制咳嗽反射。

当血药浓度超过5μg/ml时,则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起惊厥。

本药盐酸盐与碳酸盐均由利多卡因碱基产生局麻作用。

利多卡因乳膏的功能主治

利多卡因乳膏的功能主治

利多卡因乳膏的功能主治引言利多卡因乳膏是一种外用药膏,主要成分为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皮肤疾病和手术前后的疼痛缓解。

本文将介绍利多卡因乳膏的功能和主治,以及其适用的病症和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利多卡因乳膏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缓解疼痛:利多卡因乳膏可以通过局部麻醉的作用,缓解疼痛感觉。

它可以用于各种因皮肤疾病、手术或外伤引起的疼痛,包括划痕、烧伤、痔疮、瘙痒、溃疡等。

2.解除肌肉痉挛:利多卡因乳膏也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例如,可以用于肌肉扭伤、肌肉痉挛等。

3.皮肤镇静:利多卡因乳膏还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冲动传导,达到皮肤镇静的效果。

这对于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和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手术前后疼痛缓解:利多卡因乳膏常用于手术前后的疼痛缓解。

在某些手术中,药剂师或医生会在手术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以减轻患者手术部位的疼痛感。

适用病症利多卡因乳膏适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1.皮肤疾病: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治疗瘙痒、烧伤、刺痛等皮肤疾病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2.外伤: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治疗各种外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包括划伤、擦伤、瘀伤等。

3.手术前后的疼痛缓解: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缓解中,利多卡因乳膏可以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感。

4.痔疮: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提供暂时的疼痛缓解,对于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一定的效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多卡因乳膏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1.使用前请阅读说明书:在使用利多卡因乳膏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

2.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利多卡因乳膏仅供外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

如果不慎接触到眼睛或口腔,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避免使用在开放性伤口上:利多卡因乳膏不适合使用在开放性伤口上,尤其是严重出血或感染的伤口上。

4.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部分人群对利多卡因过敏,使用前应先进行皮肤敏感测试。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利多卡因的作用与功效

利多卡因的作用与功效

利多卡因的作用与功效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它具有快速、持久的麻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牙科领域。

除了麻醉作用外,利多卡因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癫痫和抗抑郁等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多卡因的作用和功效。

作用机制:利多卡因属于醯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神经元膜上的钠通道来达到麻醉效果。

利多卡因通过与钠通道结合,延迟神经冲动的传导,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使神经元不再产生和传递疼痛信号。

局部麻醉作用:利多卡因的主要作用是局部麻醉。

当利多卡因应用于局部组织时,它可以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减少疼痛传导,并且阻断疼痛信号的到达大脑。

这意味着在麻醉部位的组织将不再感受到疼痛,让患者在手术、创伤或治疗过程中,能够避免疼痛和不适感。

在牙科领域,利多卡因通常用于局部麻醉,以减轻牙齿抽牙、牙齿矫正和修复等过程中的疼痛。

利多卡因的快速麻醉效果和相对较长的作用时间使其成为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抗心律失常作用:利多卡因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不正常的一种情况,可能导致心跳过缓、过速或心率不稳定等问题。

利多卡因通过阻断心脏细胞的钠通道,抑制异常电流的发生,从而稳定心脏节律。

它通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

抗癫痫作用:利多卡因还被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癫痫发作。

利多卡因通过调节脑细胞的电位,并延长神经细胞的间隙,抑制异常放电的产生和传导,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或者在急性癫痫发作时快速停止癫痫发作。

抗抑郁作用:利多卡因还被研究用于抗抑郁治疗。

最近的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这些化学物质在抑制情绪低落和压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利多卡因的抗抑郁作用被认为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境和情绪状态。

其他应用:利多卡因还被用于慢性疼痛管理、皮肤激素过敏性休克和局部解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多卡因
英文名Lidocaine Hydrochloride
药品类别局部麻醉药抗心律失常药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利多卡因于1934年由Lofgren首先合成,并用作局部麻醉剂。

5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

由于本药具有安全有效、作用快、消失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也叫赛罗卡因,属IB类药物,可抑制细胞膜上的钠通道而具有膜稳定作用。

在缺血损伤部位,此种作用较明显,可缩小正常组织与缺血组织之间的传导差异及不应期的不一致性,并可减轻浦氏纤维的单向阻滞现象,而防止折返激动的产生。

利多卡因还可降低心肌的自律性,提高心室致颤阈值,从而减少室颤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的上述作用只表现在心室肌及浦氏纤维,而对窦房结、心房及房室结无影响,因此利多卡因只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

近年来还发现,利多卡因对房室旁路不应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因此对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
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酰胺类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

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2倍。

利多卡因的首关效应:
一般是注射使用,首关效应不明显
用法用量
1、耳鼻喉科表面麻醉用2%~4%;
2、局麻0.5%~2%
3、神经阻滞1%~2%
4、高位硬膜外麻醉1.5%~1.6%
5、低位硬膜外麻醉1.5%~2%
成人一次量为200mg,不超过400mg。

6、抢救心律失常1mg~2mg∕kg
7、利多卡因胶浆剂主要用于内镜室或皮肤科用药,麻醉科少见
不良反应
(1)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

(3)变态反应罕见,一般不要求做皮试,但有报道出现利多卡因过敏反应。

禁忌症
(1)对利多卡因及其他局部麻醉药过敏、阿-斯氏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严重心传导阻滞(包括窦房、房室及心室内传导阻滞)、卟啉症、未经控制的癫痫患者禁用;
(2)本品扩散力强,一般不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
(3)肝肾功能障碍、肝血流量减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低血容量及休克等患者慎用.原有室内传导阻滞者也应慎用。

注意事项
(1)由于个体间耐受差异大,应先给小量试探,无特殊情况才给常用量或足量;
(2)本品毒性较普鲁卡因为大,且易于扩散,故用于局部麻醉的剂量应较后者小1/3-1/2,同时应按规定稀释,严格掌握浓度和用药总量,超量可引起惊厥及心跳骤停;
(3)加用肾上腺素时,高血压患者慎用;
(4)本品血管外注射时毒性约为普鲁卡因的1-1.5倍;静脉注射时毒性约为普鲁卡因的两倍,其体内代谢较普鲁卡因慢,连续滴注其速度应递减,因有蓄积作用,易引起中毒而发生惊厥.;
(5)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压、血清电解质、血药浓度监测及监测心电图,并备有抡救设备;心电图P-R间期延长或QRS 波增宽,出现其他心率失常或原有心率失常加重者应立即停药。

(6)利多卡因不能在家使用。

因为,到目前为止,利多卡因只有注射制剂,而没有口服制剂。

尽管肌肉注射利多卡因也有效,但由于肌注后吸收慢,于15分钟后血液中才达到有效浓度,故不适用于控制急性室性心律失常,而仅限于某些危重病人,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转院途中的预防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与西咪替丁以及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纳多洛尔合用,利多卡因经肝脏代谢受抑制,利多卡因血浓度增加,可发生心脏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调整利多卡因剂量,并应心电图监护及监测利多卡因血药浓度;
(2)巴比妥类药物可促进利多卡因代谢,两药合用可引起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3)与普鲁卡因胺合用,可产生一过性谵妄及幻觉,但不影响本品血药浓度;
(4)异丙基肾上腺素因增加肝血流量,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因减少肝血流量,可使本品总清除率下降;
(5)与下列药品有配伍禁忌: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硝普钠,甘露醇,两性霉素B,氨苄西林,磺胺嘧啶。

药物过量用量过大:注射部位血管丰富。

使吸收过快或误入血管可引起中毒反应。

血药浓度大于5μg/ml时,早期表现为催眠、嗜睡、晕眩、寒颤,超过7μg/ml可引起肌颤和惊厥。

超过10μg/ml时心肌收缩显著抑制,可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搏骤停。

贮藏密闭,在10-30℃保存。

包装(1)5ml:100mg(临床最为常见)
(2)20ml:400mg
利多卡因一般浓度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