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的写作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指导文化名人散文写作技巧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指导文化名人散文写作技巧精品素材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指导文化名人散文写作技巧精品素材◆河南睢县王海风文化名人类作文,指的是以某位文化名人为抒情载体,为行文线索,或赞美,或惋惜,或评价。
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备受考生和阅卷老师青睐。
但这类文章也容易流于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等形式。
要写好这类文章,可以联合运用以下手法中的几种,必定会使文章摇曳生辉。
1.以小见大。
名人流传后世的佳话很多,一生事迹无数。
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无需尽数罗列,只需选取典型的一两件事例即可.同时,应尽可能避免那些耳熟能详的事例,以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2.细节刻画。
写这类文章,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纯粹的肖像描写难以达到既定效果,可以抓住人物细腻的心理、细微的举动,甚至是独特的服饰。
力求“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人物风流〞。
3.虚设情景。
根据人物生活的时代特点〔社会背景〕,发挥联想,虚设一个独特环境下的情景,如吟诗作赋、登高抒怀、雨夜孤灯、宴席聚会、长亭话别等。
这样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具备极强的暗示效果。
含蓄蕴藉,意境幽远。
运用这种手法,一定要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可以渲染氛围、暗示人物性格和命运。
4.名句引用。
名句,可以使人物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但也不能是名句的一味堆砌,而要精心选择,避免同质化。
名句如果使用得当,既可以使语言优美动人,又可以彰显自己的文化素养。
独上高楼张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题记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苦读十年,只求一朝蛹化成蝶,求一朝相位高权尽落己手,封妻荫子而千秋万世。
然而是谁,偏偏抛开那些世俗的愿望,独上高楼,对皓月星空,举杯吟咏歌赋,掌控自己的人生?白雪皑皑,在那寒风凛冽的夜晚。
是谁,独自坐在舟中,枯灯浊酒,悲歌清音,小酌却能自得其乐?多少次艳阳高照、风度翩翩,多少次冯虚御风、畅饮酣眠,功名利禄转瞬逝如尘埃草芥,只留下仙风道骨、羽化为仙。
茫茫人海中,是谁把一身傲骨演绎得如此飘逸、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把孤独与愤懑,清高与超脱,都融贮在酒中,让一生的豪情与酒相伴,让诗歌的香气沉淀千年,醇香弥厚,给后世人的心里注满倾幕和景仰。
散文的写作方法

散文的写作方法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小编收集了散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
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
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
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
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
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
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
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②发挥联想。
结尾巴金的部分散文创作历程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散文的写作方法

散文的写作方法
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文体,它不受限于格律,也不拘泥于题材,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写好一篇散文,需要有一
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散文的写作方法,希望能
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散文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散文是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
一种文体,因此要求作者能够用真情实感去触动读者的心灵。
在写
作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情感,用真诚的语言去表
达内心的感受,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其次,散文的写作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散文不同于其他文体,它更注重作者独特的观察和思考。
在写作时,可以选择一些平
凡的事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作为切入点,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
去观察和思考,从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感悟和见解。
再次,散文的写作要有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散文不求华
丽的修饰,但要求语言精炼,形象生动。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来吸引读者,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散文的写作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条理清晰。
一篇好的散文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条理清晰的内容安排。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情感铺陈,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将观点逐步展开,最后达到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真情实感的文体,写好一篇散文需要有真情实感、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合理的结构和条理清晰。
希望以上的写作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方式,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文化散文的写作

3
情感与文化结合
将情感融入文化元素中,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03
文化散文的主题与内容
历史文化
总结词 描绘历史事件 描绘历史人物 探讨历史文化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探 讨,展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人类社会的变 迁。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他们的智慧、勇气和人生历程。
语言表达的优美度
总结词
语言表达的优美度是指文化散文中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包括语言的流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等方 面。
详细描述
文化散文的语言应该优美、流畅,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各种场景和人物形象。同时,它还应该注重语 言的音乐性,通过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主题立意的独特性
总结词
文化散文的写作
目录
• 文化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 文化散文的写作技巧 • 文化散文的主题与内容 • 文化散文的鉴赏与评价 • 文化散文的创作实践与建议
01
文化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文化散文是一种以文化为主题,通过 描绘和阐述特定文化现象、人物、事 件等,表达作者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的散文形式。
文化散文通常以文化背景、历史事件、 人物传记等为素材,通过细腻的笔触 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作者对文化的 独特见解和感悟。
融入文化元素,展现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结构安排
层次分明
合理安排段落和布局,使文章条理清晰,易 于阅读。
开篇引人入胜
通过设置悬念、引用名言等方式,吸引读者 的注意力。
结尾有力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表达
1 2
真实情感
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作文辅导1025 0927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一、积累议论性散文(名人类)素材的方法1、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文学人物或当代人物;2、对其人生经历进行概括总结,掌握其重要经历,特别是著名事迹和散落的轶事;3、熟记并理解他们每个人重要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重点落实在名篇名句上;4、关注他人对该名人的评价;5、学会多角度分析材料,比如: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寻找角度,从事件的几个逻辑阶段寻找角度(起因、本质、过程、结果、对策等)将积累的这些素材用于不同作文中,掌握作文素材的变通本领。
6、根据命题(或话题)意图,对所掌握的素材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一般先散文化叙述(引用或化用诗文),再议论性评说(引用或化用诗文),尤其注意在议论性评说时要突出命题(或话题),使之契合写作要求(切题)。
二、议论性散文中写作素材(名人类)巧用范例(一)写作素材(名人类)巧用范例1.中国古代名人——项羽(必修教材三《鸿门宴》、选读教材《项羽本纪》)(1)素材积累必修教材三《鸿门宴》、选读教材《项羽本纪》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素材评析从作品可见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
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视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表现了他的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3)适用话题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4)巧用范例【优秀作文片段一】(2001年高考全国卷考生《题乌江亭》,所写话题“诚信”)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时,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
古代经典散文的写作技巧与实现

VS
不断改进提高
在专业指导的帮助下,可以发现自己的不 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 和吸收新的知识和技巧。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古代经典散文的特点与魅力
通过讲解古代经典散文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使学员深入了解古代 经典散文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锻炼实战能力
比赛或活动往往有时间限制和特定的主题要求,这可以锻炼写作者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创 作的能力,以及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构思和表达的能力。
接受专业指导,不断改进提高
寻求专业指导
古代经典散文的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 专业的指导和点拨。可以向有经验的老 师、作家或编辑请教,从他们的经验和 见解中获得启发。
在文章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或议 论,不断强调和突出主题,使读者能 够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
深入挖掘内涵
发掘事物内在联系
通过对事物深入观察和思考,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使文章 具有深度和洞察力。
赋予象征意义
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行为等的描绘,赋予其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 考,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04
写作技巧之语言表达篇
精炼准确用词
选用恰当词汇
01
在写作过程中,要准确选择词汇,避免使用模糊、不准确的词
语,使文章表达更加精准。
简练明了
02
古代经典散文注重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啰嗦,力求用最少的
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富有节奏感
03
通过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语
言的美感。
学员B
古代经典散文的魅力无穷,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老师的讲解也非常生动有趣,让我对 写作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文化散文名词解释

文化散文名词解释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
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
“文化散文”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大历史品格。
一般的散文可以不具备这一条美学原则。
一般的散文可以是写些身边琐事,花花草草,风花雪月,个人哀乐,一己悲欢。
而文化散文通常写作的都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风土人情、民俗民规。
而且,文化散文所写作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是历史小人物和历史小事件,它通常要写的是历史大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学术家、艺术家等)和历史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
文化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坚持文学品格。
这样,就把那些虽然是从文化角度来写作但不具有文学品格或文学品格比较弱的散文从“文化散文”这个集体中剔除出去。
比如从各个学术角度来写作的散文性文字就只能称之为学术随笔而不是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深刻的历史理解。
这种“历史理解”,按评论家谢有顺的看法,就是作者的独立见解和思想个性。
这种历史见解,也如文化散文作家张加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精神发现”,“它往往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精神发现,能到达历史的人生深处。
”文化散文的第四个特点是浓厚的文化意味。
既为“文化散文”,就不单只有散文的文学品格,也应当具有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我将之概述为“文化意味”。
这种“文化意味不仅意味着文化散文必须有“文化”的品格,有“文化”的内涵,或者说本身就是“文化”的。
这种“文化意味”还意味着一种文化考古、文化爬梳,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具有一种“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
大多数文化研究者也讲文化批评,但文化研究者的“文化批评”又因其理性的表述而不能列入“文化散文”行列。
高考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导引教学案

高考议论性文化散文写作指导【编者寄语】:写作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但在注重包装的高考作文中,文章的结构、语言的文采能给人强有力视觉冲击力,而议论性散文确确能在这些方面体现其特有的优势。
只要我们下决心领悟、背诵、又有意识地模仿,我们就一定能在有限的几个月中让我们的高考作文熠熠生辉。
【学情分析】: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一般性的议论文,同学们很难写好,因而很难在讲究包装的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原因大概是生活的局限,认识的肤浅。
今天向同学们介绍一种适合高考写作的体裁——议论性文化散文。
【学习目标】议论性文化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议论性文化散文的写作技巧,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议论性文化散文的写作。
首先请欣赏以下美文并指出其亮点。
[美文欣赏] 唐诗里的中国(吴克欣)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
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司马迁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书写着那部旷世
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 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腔“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撰写着别人的 事迹,却忘记了自身的荣辱。但是,你的事迹 彪炳史册,你的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 就如你曾说过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 或重于泰山”。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 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 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 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 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 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 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 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 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 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 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 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 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 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 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 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 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 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 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 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 李白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
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 着你的千古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这是因为,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抨击了多少权贵之 势。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这样一回也 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四川一考生
•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 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留于 青史。 项羽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 志。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 记下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 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 宽厚,“人杰”“鬼雄”之称当之无愧。人们铭 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 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 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 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 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 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 刻与永恒。
•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 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的穿 梭!
• 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以古典的 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语言, 高扬着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 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 中直袭一个个话题。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 这,就是文化型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形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 升起在满分作文的天空。
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
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
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
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 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
——高考优文《执子与通子》
二、融名人思想情感与名句于一体。
•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 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独酌的易安居士,用 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 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 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 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 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 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梵• 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文化型作文” 在考场上频频夺得满分高分, 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
“文化散文” 的写作
——高中高分作文指导
• 2005年全国卷3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 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 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 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 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 “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 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 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 围之内。
[例] 何必为清照生活在秋季而感伤源自如若没有那金黄零落的秋季,谁为清照满心的愁 苦作序,那么那些充满才情与怅然情怀的 词句,将不复存在了吧。“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是清照内心奔赴家园的温暖回 音。
—— 07高考优文《季节》
三·融名人事迹、名言与文采于一体。
• [例]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情境中觅得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精神上 的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境中偷得片 刻的宁静与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 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 己的精神乐园……他们正是在这种精神寄托 中造就出那一种种酸甜苦辣,冷热交炙的铁 一般的坚定毅力。
你们将失败、耻辱和不得志,看得云淡风轻, 却使你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
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 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动人。
“文化散文”的 特点与写作:
一· 细摆名人事迹。
• [例]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 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
• 杜甫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
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你的不得志,却依 然记得黎民百姓的苦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 如山”,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啊!你忧国忧民 的情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篇篇佳作, 流传百代。一个“诗圣”的称号,是对你最好 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