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湾乡村旅游案例精选

合集下载

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山合水易: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和教育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亲子农业“成为农业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模式,诸如农业嘉年华、亲子采摘、农业教育课堂模式等应运而生。

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一系列旅游及休闲农业政策的出台、2.5天等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也令亲子游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乐趣被禁锢在室内或者虚拟世界,忽略了大自然带来的教育。

而亲子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过程中开发兴趣、学习知识,让家长近距离观察到儿童的兴趣所在,给予儿童发展正确的引导。

这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和儿童教育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欧美的亲子农业园,更像是大自然学园、农业乐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基地。

台湾亲子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利用,使其成为亚洲亲子农业的典范。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农业起步较晚,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欧美和台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本文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亲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从而为我们发展亲子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欧美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他们认为,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农业创意节庆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日本人多地少,国土可居住面积比例小,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很近。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庄案例解析整理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庄案例解析整理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 (1)1.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 (1)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2)1.2总结 (5)2台湾休闲农场 (5)2.2台湾休闲农业活动设计的创意剖析 (7)2.3台湾休闲农业农产品开发的创意剖析 (9)2.4结语 (9)3日本一村一品案例解析 (10)3.1种植、种质(资源)创新 (10)3.2农产品品牌打造 (10)3.3包装流行创意 (10)3.4流通购销形式 (11)3.5泛农业产品创新 (11)3.6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 (12)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o世纪3O~4o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租赁。

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20世纪90年代中国休闲农业开始发展,到2l世纪初,休闲农业己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

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己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1J。

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几乎各县都有,在东部沿海城市郊区尤为多见。

仅绍兴一县,休闲农园到2007年就有48家,其中从投资规划看,100元万以下的7家,占15.2%,101万~500万的23家,占50.0%,500万~1000万的8家,占17.4%,1000万以上8家,占17.4%。

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

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

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10期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创新,具体来讲,则分为几种模式:种植、种质(资源)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包装流行创意;流通购销形式;泛农业产品创新。

“农产品谋新”:开创休闲农业新天地“农产品谋新”,主要指农产品本身在种植、加工、包装、流通、销售等方面的创意改良或革新,“谋新”可以使农产品形成差异化,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增值。

从休闲农业的角度讲,“农产品谋新”也势在必行。

“农产品谋新”不仅可以刺激旅游特产和纪念品的销售,也能为休闲农业带来更多、更有创意的休闲项目和观光景观,至少,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灵感。

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创新,具体来讲,则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种植、种质(资源)创新种植创新指不断更新、提升种植技术,从而产生新的种植品种,如冰淇淋西瓜、迷你苹果、紫色土豆等。

新型种植模式最常见的为“移花接木”,比如嫁接、异花授粉等,由此可培育出月季树、李杏等。

2 农产品品牌打造无论是品牌标志、品牌口号还是形象代言,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都应独具匠心。

按照农产品的性质,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农产品的品牌塑造,如:佳沛奇异果、加州杏仁、知谷稻米、神户牛肉等;二是深加工农产品,如:汇源果汁、三元奶制品、张裕葡萄酒等。

另外,其他行业产品的成功塑造,也可借鉴应用到农产品上来。

3 包装流行创意包装是一切产品的外部形式,好的包装对于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都是功不可没的。

创新包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给普通农产品加上新颖的包装物,如茶叶包装,设计成衣柜的效果,小衣架挂起茶叶包,方便又美观;不同水果形象的果汁包装盒,既使果汁口味一目了然,也使其更加生动化;二是利用模具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的外观形态,如方形西瓜、娃娃型人参果。

4 流通购销形式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形式和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农超对接”。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日本最美乡村”合掌村,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借鉴!

“日本最美乡村”合掌村,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借鉴!

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日本最美乡村”合掌村,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借鉴!合掌村被称为“日本最美乡村”,早在1995年就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跑到这个偏僻的山村里。

近年来,随着国内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推进,合掌村作为典型案例成为国内相关自媒体不厌其烦的吸粉题材、论坛高概率引用案例、游学必到打卡地。

实际上,“合掌村”并不是正式的村落名称。

日本岐阜县西北部白山山麓的白川乡,地处日本豪雪地带,每年12月至3月都会下雪,积雪高度平均在2~3米,最高积雪纪录为4.5米!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严冬和豪雪,白川乡的村民需要团结起来,于是,创造出了适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筑形式。

他们就地取材,整座房屋不使用一根钉子固定,而是以木头、茅草通过卡榫、结绳建造而成。

屋顶为防积雪而建构成60度的急斜面,形状有如双手合掌,因此被称为“合掌造”,“合掌村”的“绰号”也由此而来。

刚刚走进合掌村,就被村口的民宿吸引。

20世纪60年代,日本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和良种化。

农村人均收入逐渐提升,但乡村的居住环境却越来越差,农村的吸引力相对于城市持续下降。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日本开展了造村运动。

造村运动并不主张“完全回归农村时代”,而是“从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根源”,并不进行推倒重来和大量投资的工程建设,而是立足和利用当地自身资源和发展基础。

在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且对亚洲各国都产生影响的形式,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在1979年提出的“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一村一品”并不限于农特产品,也包括旅游、文化资产等项目,例如文化遗产、地方庆典等。

可以说,合掌村是造村运动的成功典范。

不但在日本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旅居民宿养老国外案例

旅居民宿养老国外案例

旅居民宿养老国外案例咱来唠唠国外旅居民宿养老的那些事儿。

一、日本。

1. 合掌村。

在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那可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当地的民宿古色古香的,房子都是那种传统的合掌造建筑,屋顶尖尖的像双手合十一样,超级有特色。

老人们住在那儿呢,就像住在童话世界里。

每天早上被鸟儿叫醒,然后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的雪山和层层叠叠的稻田。

民宿的主人会准备超级精致的日本传统早餐,什么新鲜的鱼、自家腌制的咸菜、热气腾腾的味噌汤之类的。

老人们还能参加村里的一些传统活动,像制作和纸。

合掌村的村民都特别热情,老人们能和他们一起围着火炉,一边喝着抹茶,一边唠家常,感觉就像融入了一个大家庭。

而且周边的环境很适合散步,空气清新得不得了,对老人的身体可好了。

2. 轻井泽。

轻井泽这个地方,在日本可是很有名的度假和养老胜地。

那里的旅居民宿种类繁多,有现代风格的,也有传统日式风格的。

比如说有些民宿就在森林旁边,老人们可以在森林里漫步,去寻找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像松鼠啦、野兔啦。

轻井泽的温泉也很出名,老人们住在民宿里,随时都能去泡个温泉放松放松。

而且当地有很多特色的小店,老人们可以慢悠悠地逛,买点手工艺品或者当地的特产。

在轻井泽的民宿养老,就像是在享受一场悠长的度假,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二、法国。

1. 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可不得了。

想象一下,老人们住在普罗旺斯的民宿里,周围全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田。

那紫色的花海,随风摇曳,香气扑鼻。

民宿的建筑风格也很迷人,有的是那种石头砌成的老房子,充满了历史感。

民宿主人可能是个热情的法国大妈,她会做超级美味的法式大餐,什么松露煎蛋、红酒炖牛肉之类的。

老人们可以在院子里晒太阳,品着当地的葡萄酒,看着远处的山峦。

普罗旺斯还有很多古老的小镇可以探索,老人们可以慢悠悠地走在石板路上,感受法国南部的独特风情。

2. 卢瓦尔河谷。

卢瓦尔河谷的旅居民宿也是养老的好去处。

这里有好多古老的城堡,有些民宿就坐落在城堡附近或者干脆就在城堡改造的建筑里。

乡村旅游案例:台湾宜兰冬山乡详解(最全)

乡村旅游案例:台湾宜兰冬山乡详解(最全)

线路要素组合
必备要素 活动要素:接触农田、各式各样的DIY体验(食材、工艺品)、特色风味餐饮 游玩点要素:茶园、果园田间场所;农场、民宿、牧场、工坊等各式活动地点。 依据各主题需要组合要素 活动要素:单车漫游、科普解说、童玩艺术节、温泉泡汤、游船、购物 游玩点要素:公园、湖畔、森林、山地、步道、植物园
台湾宜兰冬山乡 嘚
台湾精致农业促进下的乡村休闲度假新境地 嘚
冬山乡
区位:中国台湾宜兰县的一个乡,位于宜兰县中部,占地约80 km² ,人口约5 嘚 万人,行政区域则以中山村为主体,包括大进村、丸山村与八宝村。
交通:距台北、新北1.5小时车程,距基隆、桃园2小时车程。 嘚
发展历程:2001年获准成立,首批核准的农业区,2004年获选为示范区;全区 农特产品牌已建立,精致农业经营团体已组成,精致农业产业已成形,是宜兰县 精致农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快速的地方,为全岛典范!
梅花湖休闲农场、童话村有机农场
2
场、众多茶园
花现桑果乐、幸福收稻趣、轻骑采洛神、腊
节庆
柚花季、赏瀑季、柚香季、采茶季
节庆
月寻梅趣
2
珍珠·田园风情
冬山河·亲水戏水
特色 产品
节庆
水稻;稻草艺术、风筝制作 珍珠社区、冬山风筝馆
番茄季、稻穗季、铁马游珍珠、雁鸭成群珍 珠行
特色 产品 节庆
亲水;噶玛兰文化 亲水公园、传统艺术中心、噶玛兰遗址
乡村旅游产业效益:年均产值5亿元
11
台湾宜兰冬山乡 嘚
空间结构:联动多个乡村,一区一主题,构建六大休闲农业区,分区发展,四季农旅
空间:六大休闲农业区
罗东溪休闲 农业区
大进休闲农 业区
中山休闲农业 区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一、国外经典案例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1)项目概况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

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2)主要项目及产品核心旅游项目:胡桃雕刻彩绘、草编、木织(用树皮织布等)、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水上町群山围绕,当地人以务农为生,种稻、养蚕和栽培苹果、香菇等经济作物,把区域整体定位成公园,探索农业和观光业相互促进、振兴地方经济之路。

目前水上町已经建成了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农林渔业体验实习馆、农产品加工所、畜产业综合设施、两个村营温泉中心、一个讲述民间传说和展示传统戏剧的演出设施。

旅游产品:田园风光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温泉养生度假游、传统工艺体验游。

业态设置:特色餐馆、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水果采摘及品尝体验活动、温泉中心等。

(3)模式借鉴水上町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振兴家乡的“农村公园”构想,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经验值得静海思考和借鉴。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在坊主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

“工匠之乡”以传统特色手工艺为卖点,进行产业化发展和整体营销,提供产品生产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添活力。

农业与观光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使居民们获得了实惠。

居民观念大转变,当地土生土长的匠人不仅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变迁,还感慨于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1.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乡村旅游(1)发展现状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圣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到此感受普罗旺斯的恬静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景区研究主题案例:
国内外乡村旅游度假景区优秀案例
乡村旅游作为市民短时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

而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也经历着从“观光”到“休闲”,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从传统乡村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这就需要在产品供给的角度和设计的角度,与时俱进,加以提升。

以下对日本和台湾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进行研究。

一、日本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及案例
(一)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期,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了高级度假村的开发与经营。

日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长野县的农民在冬季农闲时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民俗旅馆,吸引了大批游客。

第二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后,生态旅游、农事体验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为了改善经济泡沫带来的恶劣旅游环境,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水果采摘型农业园区的发展。

第三阶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时期。

随着周末休息时间延长,日本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在逐步增加。

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农业的萎缩,日本农业、农民也需要增进与市民的交流,加大宣传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作用。

城乡居民的这些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并使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
城市与农村距离近,一日游类型的观光农业居多。

过半数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由政府机关或当地集体组织开发经营。

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三)案例分析
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
和歌山县白滨町位于关西大都市圈区域内,距离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府驾车1小时的距离。

该地区早期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附近的温泉、白良滨浴场、熊野古道等著名景区景点的二次客源开发民宿旅馆,以较低的价格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设施满足游人需要,并与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相互错位,成为其重要补充。

近年,随着日本国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休闲农业认知度的提高,白滨町在发展景区边缘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抓住机遇,发挥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地理优势,建立了多处农产品直销所,旨在满足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和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的同时,针对乡村旅游消费的新特点,为城市居民提供当地新鲜、安全的农产品,显现了乡村旅游的绿色化,提高了当地农产品附加值。

闲置农地开发利用型
饭田市是位于长野县最南端的一个不足11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东西紧挨着赤石山脉与木曾山脉。

饭田市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农业历史悠久、生物资源丰富的资源特点;充分发挥该市位于日本本州的中心位置、连接东西日本的区位优势,成立南信州观光公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具体措施是,首先通过发挥农业教育基地的作用吸引年轻游客群来了解农业生产,体会农村生活的乐趣,规划市民农园;吸引中老年游客群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农村人口流动,带动地区活力和增加人气。

在此基础之上,当地政府出资修建配套设施,开发滞留型市民农园,吸纳城市居民来此创业、居住,最终达到解决耕地荒废、农家住宅闲置等问题的目的。

近年,饭田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服务业发展,增加了农户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参与性,为搞活当地农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及案例
(一)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由劳动型转向休闲型,观光果园在台湾一些地区应运而生。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台湾观光农园已经处于普及阶段,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

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观光农园的管理体制已相当健全。

另外,文化因素的渗透也在不断提升观光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二)相关案例
1、台湾清境小瑞士花园
清境农场成立于1961 年, 坐落于中横公路台14甲线雾社北端8km 处, 空气清新、林木苍郁、繁花遍野、具北欧风光, 有“雾上桃源”之称。

此地海拔1 750m , 每年5~9 月份平均气温15~23 ℃左右。

该农场属“行政院退辅会”经营的休闲农场,设有宾馆、青青草原、畜牧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休闲中心、寿山园生态区、清境小瑞士花园、特色步道, 将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相结合以发展休闲农业。

清境小瑞士花园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5-23 度,可谓全台最佳避暑胜地,主题花园随春夏秋冬更换,园区遍植世界各国奇花、异草与自然休闲景观,在广场品尝熏衣草花茶套餐,让人彷佛成为置身欧洲花园啜饮花茶的王室贵族。

园区主要景观景点有挪威森林广场、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阿尔卑斯双塔、欧式喷泉花园、主题花园、幽谷溪瀑、如茵桥、摸鱼区、天鹅湖、星空野营区、野营服务站、亲水健康步道、清境观景台、落羽松步道、香花植物区、赏枫区等等。

另外,花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精致餐饮中心、露天咖啡广场、印地安花屋等,景观优美,是一座真正的世外挑源。

项目环境制胜,避暑胜地,结合西岭雪山的夏季避暑,增加游客互动及参与性强的产品,。

2、台湾走马濑农场
走马濑农场位于台南县玉井乡、大内乡交界处,由台南县农会于1988 年开发经营, 第一批获颁合法风景游乐区标章。

以专业种草起家, 再转型升级为观光休闲农场,农场面积近120hm2 , 除40hm2 的新西兰风情的牧野草原外, 尚有30 余项休闲游乐设施。

据调查,走马濑农场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野生动物多达150多种; 走马濑农场分成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三大系统, 游乐设施从骑马、滑草、射箭、到人体动力的协力车、单车、山训场; 水上游乐的脚踏船、碰碰船、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以及大型滑水道的戏水世界等等。

除此之外位于田园艺廊旁边的古农具区, 还能体验不同的农业体验, 从水车、风谷、石磨到古亭畚。

休闲酒庄及简易制酒体验场除提供酿酒制程教学外, 并有南瀛甜香酒品系列及酒食点心展售。

还研发并贩卖自有产品如牧草包子、馒头, 牧草冰品(棒冰、冰淇淋) 牧草茶、香草茶及各种香草加工用品。

六:启示
1、日本经验对于国内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启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点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充分依托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拓展新的产业链。

休闲农业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引导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这是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及客源开发的优势之一。

城市居民可以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

因此,休闲农业必须针对旅游消费的新特点,增强互动参与性,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其次,要处理好自然景与人工景的关系。

与大自然拥抱,零距离的接触大自然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也要注意对当地环境及民风、民俗、乡土文化的保护,切忌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当地的资源、环境,影响地方的长远、持续发展。

2、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大陆的启示
要发展休闲农业,首先应大力加强休闲农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规划、研究,从而推动大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最后,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

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

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
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3、综上所述,台湾与日本的休闲农业,大部分有农业产业支撑,延伸了产业链。

2012-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