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咏竹名诗3

合集下载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一切美妙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了古代咏竹诗词大全,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咏竹诗词大全11、竹石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沉着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直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一般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坚韧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详细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由、坚决乐观的性格。

竹子在破裂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决的信念。

最终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主动乐观的精神风貌。

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的高风亮节。

2、新竹郑燮〔清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比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气的成长又须老一代主动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育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气将更好更强大。

3、绝句王庭筠〔元代〕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愿下西厢。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古代咏竹诗词(精选10篇)

古代咏竹诗词(精选10篇)

古代咏竹诗词古代咏竹诗词(精选10篇)竹子在世界上分布,主要在亚洲、非洲、拉的一些国家。

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非、拉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例如,美国从中国引种的刚竹属竹种就有35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咏竹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代咏竹诗词【篇1】朝代:明朝|作者:何景明买园惟种竹,身与竹为俦。

一径白云里,千竿清吹幽。

江亭朝对雨,水榭早迎秋。

翠袖天寒倚,朱弦日暮愁。

风因故人至,月为此君留。

逸驾今谁并,前身是予猷。

人多嫌寂寞,吾独慕清修。

苦节长如此,虚心不外求。

琴樽忘老病,几席共绸缪。

岁晚根逾固,霜繁花益稠。

山空鹧鸪怨,海阔凤凰忧。

高志宁须待,深栖且自谋。

何因孤兴发,吹笛上君楼。

古代咏竹诗词【篇2】朝代:宋朝|作者:司马光上苑通丹禁,修林绕玉堂。

周阿纡缕槛,并干擢新篁。

萧洒骈瑶甃,连翻拂璧璫。

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晓泊烟华重,晴留雨气凉。

分音成律吕,齐秀待鸾凰。

碧借云霞润,清依日月不。

物情知有为,天造固无方。

比节群诚合,虚心至道彰。

吾君愈勤德,不敢有嘉祥。

古代咏竹诗词【篇3】朝代:宋朝|作者:周必大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

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古代咏竹诗词【篇4】词牌名:秦楼月|朝代:元朝|作者:王丹桂性贞洁。

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

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

虚心永永无凋谢。

无凋谢。

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古代咏竹诗词【篇5】朝代:唐朝|作者:马戴丛居堂下幸君移,翠掩灯窗露叶垂。

莫羡孤生在山者,无人看著拂云枝。

古代咏竹诗词【篇6】朝代:明朝|作者:徐渭万丈云间老桧萋,下藏鹰犬在塘西。

快心猎尽梅林雀,野竹空空雪一枝。

古代咏竹诗词【篇7】朝代:宋朝|作者:郑獬经时不到紫云溪,新笋烂斑青玉枝。

生怪南山恶风雨,夜来长得碧龙儿。

古代咏竹诗词【篇8】朝代:明朝|作者:何景明谁开素练写烟梢,欲采琅玕\奏玉箫。

咏竹的 古诗

咏竹的 古诗

咏竹的古诗1.《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杜甫流落四川时,接到四川节度使严武的信,让他去当差。

杜甫本来要回成都草堂,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就改道去了严武府上。

严武的宅中,种有绿竹、新松。

于是,杜甫就写下了《严郑公宅同咏竹》和《严郑公阶下新松》两首诗,以此明志,希望得到严武的重用。

箨,指笋壳。

竹子刚破壳,竹梢刚过墙。

竹色映照在书套上,竹阴下酒杯变得也清凉。

细雨过后,绿竹洁净,微风吹来,淡香袭人。

只要不剪伐,很快就能与云齐了。

看来,杜甫把自己比作竹子,希望得到重用,如此便能很快做出一番事业。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感到杜甫对竹子是很有感情的。

其实,就在严武给杜甫写信前,杜甫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事儿干,因此,正忿忿不平,牢骚满腹,埋怨得不到重用。

他的成都草堂前,新种了几棵松树,原来还种着不少竹子。

所以,杜甫就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把这首诗寄给了严武。

后来,杜甫在严武宅中又自比竹子,总感觉有点儿打自己脸啊。

2.《咏竹》宋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荆公的诗总是与众不同。

人们怜惜竹子,有气节但很瘦弱,本是高才,老而弥坚。

曾经与其他杂草一同接受过雨露的滋润,但也能够像松柏一样傲对冰霜。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反向对比,描写了竹子的独特气节,展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特质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抱负,气场十分强大。

3.《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轼爱竹子,这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堪称千古名句,使竹子的君子之风不可驳斥。

这也是一个典故。

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爱竹如命。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借宿,朋友家没有种竹子,王徽之命家仆移植竹子来。

朋友说:你就住一晚上,还种什么竹子啊。

历代咏竹名诗3

历代咏竹名诗3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唐)李贺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湘竹词(唐)李商隐万古湘江竹。

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酬人雨后观竹(唐)薛涛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唐)薛涛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三国)关羽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满江河!栽竹(唐)杜甫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明)夏昶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题兰竹卷(明)文彭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竹二首(清)丘逢甲(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关于写竹子的古诗

关于写竹子的古诗

关于写竹子的古诗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放小儿拳。

试寻野菜和香饭,便是黄州二月天。

2、《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3、《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4、《咏竹》南北朝·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5、《咏竹》宋·韦骧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6、《新竹》宋·杨万里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7、《义师院丛竹》金·郭长倩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8、《高竹临水上》元·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9、《野竹》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0、《华藏院此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词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词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词一、郑燮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诗就像一位硬汉的自白。

我仿佛看到郑燮站在那竹林间,指着那竹子说:“看呐,这竹子就像有一股倔强劲儿,紧紧咬住青山,在那破岩里扎根,不管啥风来吹,就是不倒下,咱做人要是能有这竹子的劲儿就好了!”二、苏轼的中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对竹子那可是真爱啊。

好比你有个朋友,特别爱干净,他就说:“宁可住在小点的房子,也不能住在脏地方。

”苏轼这就是宁可少吃肉,也不能没竹子在身边,觉得没竹子就变得俗气了,这境界多高啊。

三、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想象一下王维自己一个人坐在竹林里,弹着琴大声呼啸,就像在跟竹林倾诉自己的心事。

这竹林就像他的一个秘密小天地,别人都不知道他在这儿,只有那明月来陪着他,像一个默默的好友。

这诗读起来就感觉很清幽,让人也想找这么个竹林静静待着。

四、刘长卿的里有“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你看那竹林寺在苍苍的竹林环绕之中,傍晚的钟声远远传来,灵澈上人戴着斗笠,背着斜阳,独自走向那青山深处。

这竹林就像是送别之地的守护者,默默见证着离别的场景。

就像我们在车站送别朋友,那车站的建筑就像这竹林一样,是离别的一种背景。

五、李白的“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李白笔下的竹子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就好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簇拥在石头旁边生长,那竹子含着烟雾映照在江岛之上。

那翠绿的颜色映在深深的水波里,就像把一片绿色的梦投进了水里,风一吹,竹子发出的声音仿佛带着早早到来的寒意,真绝了。

六、韦应物的“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这刚从笋壳里钻出来的新竹子啊,寒色之中就已经透着青葱的气息。

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它渐渐变得有粉白色,在风中萧萧作响,像是在和这个世界打招呼呢。

最著名的咏竹诗七绝

最著名的咏竹诗七绝

最著名的咏竹诗七绝
竹子能够生长在各种环境,不论是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它都能茁壮成长。

同时,竹子也被赋予了许多文化上的意义,如坚韧、高洁、谦虚等等。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竹子成为了诗人们最喜爱的素材之一,被咏颂成为一种细腻、深刻的文化符号。

在众多的竹子诗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七绝了。

这种诗歌形式,要求每句四个字,每句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以下是几首最著名的七绝咏竹诗:
1. 《竹石》(唐·王之涣)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把竹子比作坚韧不拔的石头,表达出竹子的坚强和顽强。

2. 《竹枝词》(宋·朱熹)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少女听到心爱的人在江上唱歌的情景,其中“竹枝”指的是用竹子做成的箫。

3. 《竹里香》(唐·刘禹锡)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用竹子和桃花相比,表达出竹子的高雅和清凉,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氛围。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

咏竹最出名的十首诗1. 《竹石》郑板桥(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宋代)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3.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刘长卿(唐代)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4. 《慈姥竹》李白(唐代)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5. 《新竹》陆游(宋代)插棘编箩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6. 《庭竹》刘禹锡(唐代)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7.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唐代)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8. 《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 《竹》李商隐(唐代)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10. 《山居秋暝》(节选)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 《竹》郑谷(唐代)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12.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节选)李益(唐代)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13. 《竹》杨万里(宋代)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春风要相碍,夜深留住半窗月。

14. 《新竹》郑板桥(清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5. 《题竹石》朱元璋(明代)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16. 《竹》杜甫(唐代)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与第7首同题,但可能版本不同)17.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节选)苏轼(宋代)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18. 《咏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9. 《竹》韦应物(唐代)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唐)李贺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湘竹词(唐)李商隐万古湘江竹。

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酬人雨后观竹(唐)薛涛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唐)薛涛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三国)关羽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满江河!栽竹(唐)杜甫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明)夏昶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题兰竹卷(明)文彭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竹二首(清)丘逢甲(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竹石轴(清)李方膺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咏竹(清)纪琼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size=+0]年《绝句千家台历》咏竹(明)李日华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竹(明)李日华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哲理诗)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咏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甫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斫竹(唐)杜甫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摘自《樊川诗集注》新竹刘兼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

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天凭费叟烟波碧,苦笋赋棘道甘笋,冠冕二川。

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

温润缜密。

多啖而不疾人。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

多而不害。

如举士而皆得贤。

是其钟江山之秀气。

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

食肴以之开道。

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梦永。

对青竹赋会稽之奇。

材任矢石。

蕲春之泽。

夏簟箫笛。

沅湘泪血。

邛崃高节。

慈竹相守。

孝竹冬茁。

慈老懈谷。

笙竿笆篁。

长石之山。

一节可航。

犹未极其瑰怪不常也。

故吴楚无竹工。

非无竹工。

妇能织缉之器。

儿能鸡鹜之笼也。

今夫莒筐笄。

榱棂翰藩。

巴船百丈。

下汉为笪。

惠洪.宋(1017-1128)。

觉范。

江西高安人。

次韵超然竹阴秋夕谁知墙外千竿竹,分我窗西一亩阴。

崇胜寺独尊竹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曾巩.宋(1019-1083)。

子固,南丰先生。

江西南丰人。

南轩竹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环色转明。

刘洗.元(1268-1350)。

桂翁。

江西吉安。

竹外梅梢谁家修竹千万竿,短墙流水朱阑干。

孤芳托根得春早,一枝斜出行路看。

遥凝青林炯初霁,一点两点雪未残。

小窗月落霜角动,谁与伴此空山寒。

题浓淡竹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亭亭傲晚风。

俗眼未应轻拣择,此君清致本来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