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教案示例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鼓励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优秀作业展示
01
选取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课堂表现奖励
02
对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发言踊跃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营造积
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术成果发表
03
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等形式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
交流,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创意写作练习:以现代视角重构经典故事
写作目的
通过创意写作练习,让学生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经 典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写作要求
选取《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故事,以现代视角进行重构和 续写,要求情节合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写作流程
学生独立完成创意写作练习,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修 改和完善作品。最后选派代表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作品,接 受老师和同学的点评和建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刘义庆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 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 ,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 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 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 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 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
《世说新语》相关论文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学术论文,以深入了解该书的文化背景、思想内涵 和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文学作品
推荐学生阅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文心雕龙》、《诗品》、《洛阳伽蓝 记》等,以拓展视野,加深对当时文化背景的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教案 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教案 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教案4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教学难点:1)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时:一课时导入: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

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

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

二、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从课文的注释中了解杨修和曹操的相关资料,并对杨修作补充介绍,再由学生回忆发生在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一合酪”,还有“鸡肋”、“门阔”、“梦境杀人”和“帝位之争”),从中初步体会两者的性格特征然后,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课文《世说新语》教案范文

课文《世说新语》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世说新语》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世说新语》的背景介绍,包括作者刘义庆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2. 课文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包括各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3. 课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如官职、礼仪、人物关系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文化现象和人生哲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刘义庆。

2. 讲解课文的基本结构,概括各个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4. 讲解课文中的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人物关系等。

5.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逻辑推理能力。

4.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世说新语》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世说新语》的文本、相关背景资料和讲解PPT。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八、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课文《世说新语》原文和注释。

2.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网络资料。

3. 影像资源: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或动画片段。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的经典篇章,体会其独特的文言文风格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典故的兴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简介。

2. 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经典篇章进行讲解和分析。

3. 针对文本中的难点词汇、句式和文化典故进行解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说新语》的经典篇章解析。

2. 难点:文本中的古汉语词汇、句式和文化典故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说新语》的经典篇章。

3.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探讨文本中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世说新语》的经典篇章。

3. 第三课时:讲解文本中的难点词汇、句式和文化典故。

4. 第四课时: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篇章,进行课堂分享。

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反馈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程反馈评价: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意见,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七、教学资源1. 《世说新语》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世说新语》的经典篇章,引导学生体会其独特的文言文风格。

3. 解读:针对文本中的难点词汇、句式和文化典故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教学难点:1)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时:一课时导入: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

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

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

,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等。

二、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从课文的注释中了解杨修和曹操的相关资料,并对杨修作补充介绍,再由学生回忆发生在杨修和曹操之间的故事(“一合酪”,还有“鸡肋”、“门阔”、“梦境杀人”和“帝位之争” ),从中初步体会两者的性格特征。

世说新语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世说新语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世说新语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世说新语教案教学设计1世说新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与编纂背景;2. 理解《世说新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与人物;3. 掌握《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典型及其影响;4. 培养历史感与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的典故典型;2. 历史背景与人物;3. 文学鉴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世说新语》中的内容与历史、文学联系起来;2. 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文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编纂背景、几位作者以及《让王孙归来》的创作过程;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世说新语》中某一个典故或典型的意义,并且归纳各类典故典型;3. 案例分析法: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典型来讲解历史背景、人物等;4. 课外拓展法:让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佳句或者通过下棋、制作手工等形式来体验古人的生活。

五、教学内容1. 《世说新语》的编纂背景及作者介绍;2. 《世说新语》中的几类典故;3. 《世说新语》中的历史人物与背景;4. 《世说新语》中的一些佳句等文学鉴赏内容。

六、教学案例1. 课堂讲解“凡所谓五经者,在太古而灭,再祚得传,不及庾信、虞喜之间,已失其义矣。

”——《世说新语·文学》此句话中的五经指的是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

庾信、虞喜分别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他们的文风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世说新语》中的某一类典故或典型,如“谈天论道”、“君臣相辅”、“文人雅士”等。

让学生可以从故事的情节展开,还可以将典故与历史和人文联系起来,由此领略到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

3. 案例分析学生们可以通过《世说新语》中的某一段历史血泪故事,如李斯、苏武这类。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在学生前播放一些生动传神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更形象并深情地领略到历史所带来的苦痛、真相和价值。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5篇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5篇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5篇篇一《世说新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释题: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2教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1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

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世说新语》课文教案

《世说新语》课文教案

《世说新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文学特点,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展现的古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学特色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作者生平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世说新语》相关篇目。

2. 参考资料:关于《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介绍及文学分析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作者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展现的古代人物的精神风貌。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式、文学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讨: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导读: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二)能力训练点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三)德育渗透点
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作者绚丽多彩的文笔,体会其遣词的隽永。

二、学法引导
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制作投影解决字词。

2.学生准备抽取三则中一则表演课本剧。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介绍《世说新语》的有关知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示投影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教师点拨分析形象。

3.学生认真预习、疏通文章大意。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2.流利地翻译全文,达到自动讲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刘义庆的有关知识以及《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特色。

2.检查预习出示字、词、翻译,点拨重点词义。

3.要求学生根据书后注释翻译三则的故事。

附:译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

当时李膺元礼颇负盛名,担任着司隶校尉,到他们上拜谒的,都必须具有清望的名士和他本人的亲戚才能够通问拜见。

孔融到了李膺府第门前,对宋门的僚属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僚属通报李膺,引他在李膺面前坐下。

李膺问他说:“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呀?”孔融答道:“当年我的祖先孔仲尼与大人的祖先老子有师徒之好,因此我与大人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友好关系。

”李膺和他的宾僚们没有一人不为他的聪敏感到惊奇。

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入堂,宾僚们把孔融的话讲给他听,陈韪说道:“小时候十分聪明的孩子,长大后未必聪明。

”孔融应声说:“想必您小的时候也一定十分聪明。

”陈韪被说得一时无言以对。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

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

他走后朋友才来。

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却扔下朋友自己走了。

”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中午见面,到了时间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

”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向陈元方引咎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再理他。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帝曹操准备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以为形貌丑陋,不足以雄震远国,便让崔琰代替自己,他却握刀站立在崔季珪的床头。

接见结束后派间谍询问匈奴的使臣说:“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回答说:“魏王声望很高,非同凡响,可是站在床头那个握刀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听到这话,派人追赶杀掉了这位使臣。

4.教师再就每一则中重点的难以翻译的语句再重点检查落实到位。

(四)总结、扩展
教师点评翻译的优劣,概括指导古文译法: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忠实原意。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附参考答案:1.奕世:累世世世代代2.引:拉3.顾:理睬4.乃:才是
思考
1.三则故事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用一句话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体会三则故事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

2.体会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全书语言精练,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能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生动地勾画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鲁迅称它“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谬惑,一资一笑”。

(三)教学过程
1.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聪明机智
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杀、残暴。

2.小说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
孔融:语言描写
对守门人所言:初步展示(开始)
与李膺对话:逐步表现(发展)
回陈韪之语:进一步表现(高潮)
陈元方:语言描写
曹操:行动描写
使…代;自…立→今间谍问→闻之,追杀
3.读《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这则故事,体会语言特色谢公(人名)始有东山之志(指优游山林的意愿),后严命屡臻(下达)势不获已(看情势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马。

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

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
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

时郝隆在座,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易‘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甚有愧色。

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话说得极有意味)思考:
①谢安听了郝隆的话后感到惭愧的原因。

②本文语言特色。

附参考答案:
①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可后来毕竟出山为官了。

郝隆所志处山则这处山为“远志”,出山则为小草。

因此谢安“出山”则为小草。

②语言隽永,意味深长。

远志:名为药名,更指人的洁身自好的志向。

(四)总结、扩展
1.《世说新语》善于通过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记言、记事相结合。

3.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

(五)作业
课后练习一
(六)板书
曹操:猜忌,嗜杀—行动刻画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博大精深、体例完备的古典小说。

此书问世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因该书取史翔实,记叙简练,启人之智。

为历代帝王所爱,也是专家学者研究,仿作的楷模。

鲁迅先生称之为志人小说之集大成者。

原书共八卷,刘考标注本分十卷,今传本分作三卷36门类计1130个故事。

全书分德行、言谈、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内容十分精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描绘出一幅多彩多姿的历史画卷。

人物塑造无不刻画入微,引人入胜。

刘义庆(403-444),他出身在一个在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

叔父是宋武帝刘裕,父亲被封为长王,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生长在王室官宦的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

他爱好文学,著述很多。

以《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