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合集下载

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空间构造
丽江市中心城区形成“一 廊四组团”旳城市空间构 造。“一廊”是指各组团之 间旳生态廊道,即田园 风光带。“四组团”分别为 主城区、新团组团、玉 龙组团、南口工业组团 ,
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丽江城区道路规划主要骨架为 “五横三纵一环”形态。
五横为:清溪-中济路、象山路、 福慧路、长水路、祥和路;
丽 江
昆 明
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世界遗产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 北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 民族特色,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旳国际精品旅 游城市。
城市职能:国际精品旅 游胜地,中国面对西南开放“ 桥头堡”旳主要窗口,国家生 态安全主要屏障,全国生态 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滇川藏大香格里拉以旅游 为先导旳当代服务业发展集 聚区,云南主要旳高等教育 基地;丽江市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丽江城市产业空间构造
市域产业空间构造为“一主一 次一带三片区”。 一主:丽江城市规划区,以发展旅游业、 文化创意产业等当代服务业为主。 一次:华坪,市域产业发展旳次核,以 发展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为主。 一带:金沙江产业发展带。主要进行清 洁能源基地建设,要点发展旅游业、生 态产业、水产业。 三片区:玉龙产业发展片区、永胜产业 发展片区、宁蒗产业发展片区。
升丽江城市关键竞争力。中心城区旳
空间拓展方向选择为跨过生态廊道向
东、向南发展,控制向北发展。
规划区范围;市域:规划范围为整个丽江市
域 城市规划区:丽江城市规Fra bibliotek区范围由丽江坝、玉龙雪山甘海子、拉市坝、七河
坝构成。
中心城区:由大研主城区
、新团片区、玉龙县城和南口工业片区构
成。

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案例研究

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案例研究

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案例研究引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镇作为其中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古镇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研究,探讨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挑战。

案例一:周庄周庄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最有名的水乡古镇之一。

周庄拥有悠久的历史,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为了保护和开发周庄,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明确了建筑物的保护范围和限制。

其次,政府投资修复了古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此外,他们还鼓励当地居民开展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并提升经济发展。

然而,周庄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周庄的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此外,商业化的开发也使得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变得商业化和虚假。

因此,保护和开发的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案例二: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和传统建筑而闻名于世。

为了保护和开发丽江古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限制了车辆进入古城,保护了古城的环境质量。

其次,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开展传统手工艺和文化表演,吸引游客并提升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投资修复了古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然而,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丽江古城的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此外,商业化的开发也使得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变得商业化和虚假。

因此,保护和开发的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案例三:凤凰古城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古镇之一。

凤凰古城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和开发凤凰古城,政府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并投资修复了古建筑。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发布部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已撤销)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6.02【实施日期】1994.06.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1994年3月26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4年6月2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大研古城保护管理第三章历史文物保护管理第四章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家级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范围,包括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区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大研古城、古建筑、古文化遗产遗址和风景名胜园林。

第三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原来总体布局、形式、风格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必要的保养、维修、改造。

第四条丽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保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建立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保护管理工作,其具体工作职责,由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条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管理经费的投入,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保护资金,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

第六条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七条在保护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本条例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保护管理机构给予奖励;成绩特别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方案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方案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方案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艺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破坏,很多古建筑面临着崩塌、损毁和遗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能够利用其潜力发展相关产业,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

1.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旅游影响,丽江古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为了保护这座古城,丽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限制车辆进入、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建立管理机构。

此外,政府还鼓励当地居民开办民宿、艺术工坊等文化创意产业,以提高古城的活力和吸引力。

2. 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但在2019年的大火中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这座文化遗产,巴黎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向全球募捐资金。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展览和文化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圣母院保护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并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3. 日本京都清水寺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清水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古建筑,京都政府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进入时间。

政府还鼓励当地居民开设传统工艺品店铺,以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购物选择。

此外,清水寺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公益活动,提高了其在当地居民中的认同感和声誉。

4. 中国故宫作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故宫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文物保护和推出数字化展览。

此外,故宫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其他博物馆共同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以提高故宫的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

5. 意大利比萨斜塔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比萨斜塔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古建筑,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地基修复和定期检查。

此外,政府还与当地居民、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比萨斜塔的价值,例如策划展览、举办音乐会和推广当地特色产品。

丽江古城保护措施

丽江古城保护措施

丽江古城保护措施一、背景介绍位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其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二、保护措施1. 限制车辆进入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在丽江古城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减少车辆对古城建筑的破坏,限制车辆进入古城区域是必要的。

可以设置停车场,游客可以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然后步行进入古城区域。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可以保护古城的建筑和环境。

2. 加强管理和维护丽江古城的保护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应当加强对古城建筑的巡查,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的建筑部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古城周边环境的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和污水,保持古城的整洁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3. 控制游客数量丽江古城作为一个热门景点,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古城建筑和文化,有必要限制游客的数量。

可以通过实施门票制度和游客预约系统,控制游客数量在适当范围内。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对古城的破坏,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4. 开展宣传教育保护古城的重要性需要广大游客共同认识和参与。

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在旅游景点设置宣传牌,介绍古城的历史和保护工作,引导游客爱护古城。

同时,还可以开展讲座和展览,提高游客对古城保护的意识。

5. 建立监测系统丽江古城保护的有效性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对古城的建筑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护古城的完整和原始性。

三、保护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保护措施的效果,可以定期进行保护效果评估。

评估过程包括对古城建筑和环境的检查,以及对游客的问卷调查。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四、结论保护丽江古城是维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重要任务。

以丽江古城为例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

以丽江古城为例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规划
古遗址 和 历史 地 区 的 环境 界 定 为 :直 接 的 和 扩展 的
环境 , 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2 我 国历史 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
历 史 文化遗 产 的保护 , 要根 据不 同特 点采取 不 同 方 式 。对 于文物保 护 单位 , 要遵循 不 改变文 物原 状 的 原 则 , 存原 貌 和真迹 。对 于代 表城 市传统 风貌 的典 保
筑, 还包括历史的环境 ; 它不仅包括建筑艺术的精品, 也包括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普通建筑。古迹的保护包 含着它们处的环境 , 一般不得迁移。修复是以历史真 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 , 修补要和整体和谐又要有所 区
别, 不可 以假 乱 真 。要 保 护 古 迹 在 各 个 时 期 的 叠 加 物, 对遗址 要保 护其 完整 性 , 正 确 的方式 清 理 开 放 用 而 不应重 建 。同时提 出了文 物保 护修 复 的真实 性 、 可
遗产的现代法律 。它至今规定 了法律的保护范围、 ]
申请保护的行政程序 、 享受的税收优惠等 , 这部法律
内容全面细致, 使有关的行政人员 、 专业保护人员都
有 章可循 。从 此 以后 , 国际上更 多 的 国家 重视起 对 历
收稿 日期 :O 8 g 6 修改 日期 :o 81一6 2 O— — ; 0 O 2 O— 1 O 作者简介 : 夏季芳( 9 1 , , 1 7 一)女 安徽宿州人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讲师
城— —历史 文化名 城 。
广泛 吸引社会 各界 的资金 , 无益 于古 镇 的整体繁荣 。
4 对历史文化遗 产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4 1 历史 文化名 城丽江 .
() 文物保 护单位” 1 在“ 之外 , 增加“ 历史 建筑” 或“ 近代优秀建筑” 的名 目, 保护有继续使用的要求 , 又不适合用 “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的建筑遗产。

丽江古城专项规划方案

丽江古城专项规划方案

丽江古城专项规划方案概述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丽江市政府制定了“丽江古城专项规划方案”。

本文档旨在介绍该规划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规划背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朝,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流、环境和文化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古城文化和生态环境,丽江市政府决定制定丽江古城专项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1.保护古城文化遗产。

在保护古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完善古城保护体系,促进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流程,加强旅游产业对古城保护的参与度,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优化古城交通、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布局和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规划内容1.古城保护:根据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要求,完善古城保护规划和体系,加强古城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

2.旅游服务: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流程,加强旅游产业对古城保护的参与度,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城市交通:建设便捷、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解决古城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环境保护:加强古城环境监测和管理,保障水、空、声、土等方面环境质量,改善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

5.产业发展: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扩大古城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实现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实施方案1.建立科学规划体系。

组织相关专家对古城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

2.实施“一案三就”行动。

即一个方案、三个就地就业项目(厕所、垃圾分类处理和古城绿化),提高古城环境卫生、景观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

3.建设数字化平台。

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加强与旅游、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4.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促进城市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

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详细规划(精)

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详细规划(精)

规划师PLANNERS 规划认为丽江古城的保护应遵循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

(1注意新区与古城的协调发展,保护古城外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使古城不被不断发展的新区所包围。

(2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及恢复古城的传统环境和风貌,包括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水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3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是保护古城的主要途径,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也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固有价值,并“使它们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保护的目的,保证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4做到既保护历史环境,又维持、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进一步保护和增加名城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功能与实用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繁荣社会经济。

(6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在对古城进行保护规划时,要做到“水清、路朴、绿多、建筑古朴、设施现代化”,并提高古城的防灾、抗灾能力。

规划在保护路、水、桥、民居等古城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历史环境的同时,调整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完善设施水平,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最终达到人、自然、城市的有机协调,保证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水系、街巷、古桥、文物保护规划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丽江古城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古城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危旧建筑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使古城老化和衰退的问题日趋严重。

因此,按着“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编制保护详细规划。

规划构思
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城传统环境和风貌;将古城建筑分类,提出原样保留、局部改造、加固、拆除、恢复重建等不同措施;既保护历史环境,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保护路、水桥、民居等古城的主要构成重素及其历史环境的同时,调整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达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保证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古城保护规划及保护措施
一、“面”的保护
1、绝对保护区:是反映古城风貌特色的主要部分,包括狮子山、四方街、木府及新华街、新义街、五一街、七一街、八一街、光义街等主要特色街巷,面积约56.775公顷。

在绝对保护区内,要求全面保持传统风貌,主要空间尺度保持不变,在全面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2、严格控制区:即绝对保护区外围,西面、北面到新大街,南面到民航路,东面到古城环路,以及黑龙潭公园,面积约120.85公顷。

在严格控制区内,要基础保持传统风貌,空间、尺度可稍有变化。

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要较大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设施水平。

在该范围内的那些与古城性质有冲突的单位就搬迁出去。

3、环境协调区:包括古城范围外约100米及象山、金虹山、玉河两岸各50-100米,面积约172.6公顷。

环境协调区要大体保持传统风貌,尚未建房地段要以绿化为主,可充实少量新设施,按现代环境要坟进行建设。

空间尺度力求亲切宜人,新增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及第五立面(屋顶)要和古城协调。

二、“线”的保护
1、街巷保护: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结合不协调建筑的拆除,增设部分疏散通道、疏散广场;街巷均以商业步行街为主,必要时微型急救车、消防车能进入街区;原有街巷年久失修的应加予修整,路面仍以五花石铺砌。

沿街建筑应
以维护和加固为主,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以保护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廓线,保持主要道路节点的空间尺度和外围环境。

2、水系保护:保护水系是保护古城的重点,规定不得改变现有河、沟、渠、井系统,严禁覆盖、改造、堵堆、缩小过水断面,占用或围入私人院内;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尽快建设排污管道,在河道的一定地段(如桥下等)设置网状遮挡物,及时清除漂浮杂物;定期疏清河道,整治驳岸、护坡,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河道两侧空地孤植柳树,改善沿河绿化,增强景观质量,恢复挡水清洗路面的传统习惯及“三眼井”的用水方式。

三、“点”的保护
1、传统居民院落的保护:在修复时,重点保护民居应原址原样修复。

县人民政府应与房主签订民居保护责任书,明确政府与房主双方的责、权、利和义务。

房屋需修复重建时,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并给予政策优惠,使房主通过保护民民建筑获得收益。

2、文物古迹的保护:列入文物保护的地区,应逐步拆除区内所有新建筑,恢复部分历史性建筑及设施,保护的重点应是文物古迹自身及周围环境。

3、古桥的保护:严格保护古桥,桥上禁止行驶拖拉机等机动车,严禁对古桥的
人为破坏,同时要定期维护修缮古桥,防止古桥因年久失修而损坏。

技术经济指标
绝对保护区56.775Ha,严格控制区120.86Ha,环境协调区172.6Ha。

实施效果
规划经过几年的实施,对丽江古城震后恢复重建及古城保护及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指导作用,为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一、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1990年游客人数达215万人次,比实施规划前的1997年增加59.3%;旅游综合收入10.933亿元,比1997年增加69.5%。

二、社会效益:规划实施以来,古城供水、供电、邮电通讯、道路、排水设施已基本完成,解决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当务之急。

三、环境效益:根据规划对东大街进行了改造,恢复了中河,增加了绿地面积,重现了三河分流的景象,完成了古城公共照明系统、排水系统主干管的铺设,改造并增加了公厕,理顺了有碍景观的架空线路,适当降低了古城的建筑密度、居住密度,改善了居住环境及交通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