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示范区申请评定报告书

合集下载

办旅游区申请报告范本

办旅游区申请报告范本

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现就设立旅游区一事,特向贵部门提交申请报告。

二、旅游区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本旅游区位于XX省XX市XX县,地处我国著名的XX山脉和XX风景区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 资源优势:本旅游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 自然景观:XX山脉风景秀丽,山峰雄伟,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人文景观:区域内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生态环境:区域内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3. 旅游产品:本旅游区将开发以下旅游产品:- 山地风光游:游客可以登山、徒步、探险,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 文化体验游:游客可以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群,了解当地民俗风情;- 休闲度假游:游客可以享受清新空气、优美景色,进行休闲度假。

三、设立旅游区的必要性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设立旅游区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2. 丰富旅游产品:本旅游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设立旅游区有利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4. 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设立旅游区的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旅游区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

2.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 开发旅游产品:围绕本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广旅游区,提高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规范旅游市场: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管理制度,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申请评定报告书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申请评定报告书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一、前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是对旅游景区综合质量的评定,是一个旅游景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凭证,也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景区如何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加强管理水平,不仅关乎景区自身的发展,也是促进旅游业整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评定标准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主要以景区的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管理规范和游客满意度为主要评定指标。

在硬件设施方面,主要考察景区的基本设施完善程度,包括停车场、卫生间、餐饮设施等;服务水平主要考察景区的导游服务、接待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等;管理规范主要考察景区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而游客满意度则是从游客的角度评价景区的各项服务水平。

三、评定流程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一般由当地旅游行政部门组织,需要景区提出申请,经过初审合格后,由专家组成评审团前往景区实地考察,对景区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给予相应等级的评定,并出具评定报告书。

在评定过程中,景区需要准备相关资料,接受评审团的实地考察,并进行积极配合,以确保评定工作的公正、客观和严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动力。

通过评定,景区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提升服务品质;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拓展景区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

景区应该重视评定工作,积极配合,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五、总结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是一份对景区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客观评价,对于景区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景区能充分认识到评定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参考资料[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申请报告书填写说明》以上就是对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的整体评估与深度探讨,相信这份深入的分析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金阳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申请报告

金阳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申请报告

金阳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申请报告目录一、园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二、指导思想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园区概况五、园区建设内容及规模六、投入概算及资金筹措七、园区效益分析八、园区建设保障措施九、结论一、园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一)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的物质生产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观光休闲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

(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能形成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能带来各地资源技术和先进文化。

加强了园区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改变当地农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四)通过园区建设打造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样板,示范促进和带动全县观光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用规模化理念开发农业、低碳化理念改良农业、标准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工业化理念装备农业、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

认真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支持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扶持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竞争力;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二次飞跃”。

发挥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试点,以点带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以资源条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扣休闲观光的功能,围绕打造精品的目标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品质品位。

关于打造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的申请报告范文

关于打造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的申请报告范文

关于打造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的申请报告范文以下是一个关于打造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的申请报告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我代表某村委会向贵部门提交申请,希望得到支持和指导,打造我们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计划以及预期效益。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我们村庄地处自然环境优美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和管理,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我们计划打造一个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以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

我们的目标包括:1. 创造一个自然、宜人的旅游环境,吸引游客来此度假、休闲和体验自然之美。

2. 展示和保护我们村庄的独特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3. 通过发展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项目规划和内容1. 生态旅游区域规划:我们将保护和修复现有的自然景观,建设步道、观景平台和生态示范园,提供游客观赏自然风光和参与生态保护的机会。

2. 文化公园建设:我们将修复和保护村庄的传统建筑、文化遗址和民俗风情,打造一个展示传统文化的公园。

公园内将设有展览馆、表演场地和手工艺品销售区,以展示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3. 旅游设施建设:我们计划建设停车场、厕所、餐饮区和住宿设施,以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给游客。

三、预期效益1. 经济效益:通过发展旅游业,我们预计能够增加村庄的收入。

旅游带来的消费和就业机会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社会效益:打造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将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进而推动村民的文化传承和自豪感。

3. 环境效益:我们将注重生态保护,在开发过程中采取可持续的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申请支持和指导我们诚挚地希望贵部门能够支持和指导我们的项目。

我们需要贵部门的专业建议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附上村级生态旅游和文化公园项目的详细规划和预算,期待与贵部门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我们村庄的发展。

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请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请报告

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请报告省旅游局:金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淮安、扬州、安徽滁州两省三市交界处,上连洪泽湖,下接长江,头枕白马湖、手牵宝应湖、脚踏高邮湖、腹地自西向东流淌的淮河入江水道,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乡风情,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都”、“鱼米之乡”、“苏北小江南”之美誉。

县域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面420平方公里。

现有人口37万,设10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7个国有农林场圃、3个部队(武警)农场。

1959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金湖,寓意“日出斗金”之意。

这里自然禀赋好,生态环境好,人文风气好,是苏北首家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首家气候宜人之乡、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湖鲜美食之乡。

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水是金湖的体魄,金湖一县坐拥三个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绕,淮河入江水道横穿腹地,盛产龙虾、大闸蟹、荷藕等水生动植物,拥有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3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品牌380个、农业“三品”生产面积占比稳居全省第一,是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县。

绿色生态是金湖最显著的特色,城市绿化覆盖率42.9%,全县森林覆盖率20.5%,大气、水体质量均高于功能区标准,连续三年生态环境状况全省排名第一,是全国2000多个县中唯一获此认定的“中国气候宜人之乡”,并在苏北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

据数据分析显示,与国内一些旅游城市相比,金湖县年均旅味无穷。

中国历来有吃海鲜、尝河鲜、品江鲜之风尚,金湖则以“湖鲜”而出名,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湖鲜美食之乡”。

金湖湖鲜美食,“源于淮扬,独于淮扬”湖鲜美食,风味独特的“渔家宴”、“全鱼宴”,精工细作的“全藕宴”、“水禽宴”,成为湖鲜特色的经典。

最为著名的当属金湖“八大碗”,里面有5000年的尧母月子汤、鲜弹爽滑的东坡鱼线、诗情画意的荷荡金鳅、久负盛名的醋汤鱼圆、全国唯一的水煮茶、闻名中国的蒜泥龙虾等等,鲜美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申报示范区的申请报告

关于申报示范区的申请报告

关于申报示范区的申请报告一、背景介绍示范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已被充分认知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新模式和政策体系、吸引投资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因此,我们拟申请成立示范区,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二、申请目标本次示范区申请旨在通过落实国家政策,打造具有较高辐射影响力的经济区域,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目标如下:1. 推动创新与技术升级。

通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等,促进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2.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 吸引外部投资。

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国内外投资,同时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作,形成良好的区域协同效应,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三、申报内容及措施1. 经济创新方面:a. 建设创新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引进高科技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b.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服务,保护创新成果;c.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产业发展方面:a. 制定支持政策,吸引外来投资,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b. 建立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企业需求对接、技术支持和金融服务;c. 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升级。

3. 投资吸引方面:a. 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奖励,降低企业成本;b. 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手续,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c.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示范区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

4.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a.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沟通合作,发挥协同效应;b. 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c.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四、计划与进度我们将按照申请目标和申报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进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序实施。

1. 第一年:制定示范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和投资吸引。

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申请书

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申请书

您好!我单位诚挚地向贵厅申请成为“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为了推动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升我省康养旅游的整体水平,我单位在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申请。

一、单位基本情况我单位名为[单位名称],位于[单位所在地],是一家集旅游、度假、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多年来,我单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二、申报理由1. 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单位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具备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坚实基础。

2. 高标准的康养设施:我单位投资建设了高标准的康养设施,包括温泉、养生馆、康复中心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康养服务。

3. 专业的康养团队:我单位拥有一支专业的康养团队,具备丰富的康养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康养指导。

4. 良好的社会口碑:我单位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信赖和好评,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

5. 产业融合发展:我单位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康养旅游一体化产业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康养体验。

三、申报承诺1. 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确保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合法合规。

2. 不断优化康养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康养体验。

3. 积极参与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共建共享,与其他相关企业共同推动我省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单位具备成为“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条件和实力。

恳请贵厅审批,为我单位颁发“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康养旅游水平,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此致敬礼![单位名称][申请日期]。

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申请书

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申请书

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申请书申请理由旅游景区示范基地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具有示范引领、示范示范带动、示范推动的作用。

我们公司具备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管理经验,希望能够申请成为旅游景区示范基地,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1. 背景介绍我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旅游业的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和投资,已经成功开发了多个旅游景区。

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们在旅游资源整合、景区规划和运营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2. 申请目的我们希望通过申请成为旅游景区示范基地,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旅游景区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

同时,作为示范基地,我们愿意承担起培育和引领其他旅游景区的责任,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申请条件作为一家申请成为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的企业,我们满足以下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所拥有的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

•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在景区规划、营销推广、服务质量等方面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为其他景区提供指导和帮助。

•健全的设施和服务:我们的景区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4. 申请内容如果我们的申请获得批准,我们将履行以下职责和义务:•提供示范和引领:我们将以示范基地的身份,为其他景区提供示范和引领,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举办培训项目:我们将组织培训项目,分享我们的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其他景区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推广宣传: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积极宣传和推广旅游景区示范基地的形象和品牌,吸引更多游客。

5. 申请效益如果我们的申请获得批准并成为旅游景区示范基地,将带来以下效益:•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示范和引领,我们将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

•提升企业形象:成为旅游景区示范基地将提升我们公司在行业内的声誉和形象,帮助我们吸引更多投资和合作伙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示区申请评定报告书目录一、生态旅游示区推荐意见 (1)二、生态旅游示区评定总分表 (2)三、生态旅游示区申请报告 (3)(一)生态旅游示区简况 (3)(二)生态旅游示区申请 (7)(三)当地生态旅游示区评定机构审核意见 (7)四、国家生态旅游示区建设与运营标准 (8)五、国家生态旅游示区评分细则 (23)六、游客意见表 (44)一、生态旅游示区推荐意见(一)推荐意见(二)申报景区达标情况(由推荐单位填写)二、生态旅游示区评定总分表注:该表由评定单位填写。

三、生态旅游示区申请报告(一)申请区域简况(由申报单位填写)(二)生态旅游示区申请(由申报单位填写)(三)当地生态旅游示区评定机构审核意见国家生态旅游示区建设与运营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生态旅游示区的基本要求,主要容包括生态旅游示区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服务、安全、营销、教育等方面的规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开展旅游的各类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区域。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 通用符号LB/T 007 绿色旅游饭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其他标准涉及的专业术语见附录A。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生态旅游 ecotourism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3.3生态旅游示区 prototype-zone of ecotourism attractions生态旅游示区是以独特的自然生态、自然景观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为依托,以促进旅游者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学习为重要容,提高对生态环境与社区发展的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区域。

3.4生态旅游区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ecotourism attractions根据资源类型,结合旅游活动,将生态旅游区分为七种类型。

3.4.1山地型 Mountains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

3.4.2森林型 Forests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竹海)等区域。

这类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

3.4.3草原型 Prairies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类型。

这类区域适于开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

3.4.4湿地型 Wetlands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指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也包括江河出。

这类区域适于开展科考、观鸟、垂钓、水面活动等。

3.4.5海洋型 Seas以海洋、海岸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滨、海岛。

这类区域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

3.4.6沙漠戈壁型 Gobi Deserts以沙漠或戈壁或其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这类区域适于开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

3.4.7人文生态型 Humanities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及其生境为主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这类区域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游项目及活动。

3.5国家生态旅游示区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生态旅游区中管理规、具有示效应的典型,经过本标准确定的评定程序后,可以获得国家生态旅游示区(以下简称示区)的称号。

该区域具有明确地域界限,同时也是全国生态示区的类型或组成部分之一。

4 示区规划4.1 示区应有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4.2 编制示区规划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生境或景观完整原则、容量控制原则。

4.3 先规划,后建设,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单位编制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严格实施。

4.4 规划与建设阶段应与当地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协调。

示区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得到合理控制,不应危害资源和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4.5 示区围的土地利用应按规划进行统一管理,不应随意改变土地和建筑的使用性质。

4.6 规划应做到尊重和展示自然;尊重地方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建筑和设施宜使用当地材料,应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协调统一;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设施建设与整体景观协调。

4.7 规划审批应符合相应的审批程序。

4.8 规划实施应严格有效。

4.9 规划容应包含如下容:分区、分级土地利用控制;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生态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协调规划;生态环境影响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

5 生态旅游资源5.1 生物多样性5.1.1 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应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态过程等方面加强生态系统完整性建设。

5.1.2 保持生态系统本土性,禁止或慎用引进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保护古树名木和原生的乡土植物群落,防止生态环境退化。

5.1.3 重视生物多样性,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计划,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监测容。

示区设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专职人员及咨询专家。

5.1.4 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的生境类型众多。

物种保护措施有效,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能得到重点保护。

5.1.5 示区无捕猎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的行为,禁止出售野生动物制品。

研究和防治生物危害、生物入侵,合理控制原有的林产品采伐规模。

保护区物种的生存环境,结合示区绿化等生态建设项目,进行适宜生境的扩大设计。

5.1.6 调查、记录和监测国家重点保护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种群现状、动态分布和生境。

识别野生动物活动廊道,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廊道设计。

在野生动物栖息区的人工设施,控制夜间照明和噪声,保持天空的自然黑暗,避免惊扰野生动物,不应对夜行动物造成明显的干扰。

5.2 资源丰富性旅游资源结构合理,规模较大,丰度较好。

5.3 价值独特性5.3.1 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或较高的美学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或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文景观价值较高。

5.3.2 生态资源游憩价值较高。

示区的人为干扰较少,大部分为自然区域。

5.3.3 特定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在市场上形成较大影响。

6 生态环境质量6.1 环境质量6.1.1 示区环境质量优良。

6.1.2 地表水水体清澈。

质量应达到或高于Ⅲ类水质GB3838;海水水体质量应达到或高于Ⅱ类水质GB3097。

6.1.3 空气质量常年应达到GB3095一级水平。

6.1.4 保持自然宁静。

示区的住宿接待设施的噪声应达到GB 3096的1类标准:昼间小于55dB,夜间小于45dB。

6.1.5 进行持续的环境监测,一年中应有85%以上的分析样品数符合标准要求。

特殊生态类型的示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体质量指标。

6.2 生态环境6.2.1 区生态环境的原生状态保持完整,特色鲜明,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较高,物种的原生生境较为完好。

6.2.2 区地形地貌完好,无开矿采石、挖沙取土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对于已经造成破坏的地形地貌,应进行整治和合理修复。

6.2.3 生态系统稳定,恢复能力强,生境较多,物种丰富。

具有原生植被且植被覆盖率高,林相丰富,植物种类多。

特殊生态类型的示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植被指标。

6.2.4 没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无计划外采伐林木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

对于坡度大于25°的山体应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对珍稀物种应有专项保护计划。

6.2.5 区不应使用化肥与杀虫剂,遇有大围病虫灾害,应采取人工干预措施时,应在生态专家指导下进行。

6.2.6 区应进行持续的生态监测,监测记录完整、准确。

6.3 资源利用6.3.1 不宜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6.3.2 可再生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较高6.3.3 土地资源,山地退耕还林还草程度高,土地整治水平高,建设用地控制严格。

6.3.4 水资源6.3.4.1 水资源保护程度高,利用率高,用途合理。

采取“少使用,少处理”,节约并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水资源的取用量不对社区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的不利影响,确保示区水源安全、洁净。

6.3.4.2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示区污水处理率大于90%,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或高于已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污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排入市政管网的,符合地方“纳管”标准。

6.3.4.3 水源地种植水源涵养林,实施示区水源保护,生活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6.3.4.4 严禁示区水上交通游览船只未经处理向水中直接排放污水、污油和倾倒垃圾,旅游营运船应装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安装污水和污油回收处理设施。

6.3.4.5 保护示区地下水水质,减少渗漏污染。

示区采用地下水应合理控制用水规模,温泉和地下水的开采量不应超过自然补给能力。

6.3.4.6 示区不宜建设小水电项目。

6.3.4.7 示区的接待设施应使用节水设计,总用水量不超过250升/人/天,鼓励安装独立的饮用水系统。

6.3.4.8 在供水有限的区域,需要实行分级循环使用水资源。

6.4 分区利用6.4.1 示区对旅游利用强度实施梯级控制,各区划分合理,功能明确。

从示区自然景观的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功能单元及组合方式,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满足多层次的生态旅游者的需求。

6.4.2 区划应考虑景观资源美学评价、景观敏感性评价,区有保护物种的,应采取物种栖息地和食源地的保护措施。

6.4.3 服务与接待设施选址应设在生态环境低敏感区域或示区外,规模不宜过大。

6.4.4 对接待游客人数过多、过频和过密的区域,宜采取分时段、分区域控制游客规模,以及轮值开放与休游措施,以利于生态恢复。

6.5 系统整合区各要素形成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类型丰富,景观协调,互补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