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救程序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1. 呼吸急救
- 确保气道通畅:采取头后仰、下颚抬起等方法,清除阻塞物。

- 辅助通气:采用人工呼吸或呼吸机等方式,维持正常的氧气
供应。

- 治疗原发疾病:根据病情确认疾病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2. 心脏急救
- 心肺复苏: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的原则进行心肺复苏,包
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继续监测:通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患儿的心脏
状况,随时调整处理方式。

- 心脏除颤:如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电除颤。

3. 循环急救
- 血流支持: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药物治疗,维持患儿的血
液循环。

- 控制出血:如有明显出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控制出血量。

- 积极处理原因:根据病情迅速诊断疾病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4. 神经急救
- 神经功能监测:通过观察意识、瞳孔反应等指标判断患儿的神经功能状态。

- 缓解颅内压力:如有颅内压力增高,需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力的措施,如利尿、脑室引流等。

- 神经保护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保护患儿的神经系统。

以上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的简要介绍,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抢救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范、快速和有效。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为了应对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

该流程旨在提供儿科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指导,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急救前准备、现场评估、生命支持和转运等。

二、急救前准备1. 紧急通知:当接到儿童急救电话时,医务人员应迅速反应,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派遣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装备准备:医务人员在急救车上应确保常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已经准备齐全,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瓶、急救药品等。

3. 人员准备:医务人员应确保自身具备儿科急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保证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三、现场评估1. 安全评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和患儿的安全。

2. 意识评估:医务人员需要判断患儿的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清醒、意识模糊或昏迷等级别。

3. 呼吸评估:医务人员应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检查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音。

4. 循环评估:医务人员需要检查患儿的脉搏、血压和皮肤颜色,以判断循环系统的状况。

5. 损伤评估:医务人员应仔细检查患儿的身体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并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

四、生命支持1. 呼吸道管理:医务人员应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2. 心肺复苏:根据患儿的心跳和呼吸情况,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

3. 血管通路建立:医务人员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给药和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4. 药物应用: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适当的急救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5. 体温调节:医务人员应保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保温措施。

五、转运1. 转运准备:医务人员应在患儿的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运准备工作,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固定伤口、准备转运设备等。

2. 转运方式选择: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儿科急救是指对儿童在急性疾病、意外伤害等突发情况下进行紧急救治的工作。

儿科急救的目标是尽快识别病情、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良好的儿科急救工作流程能够提高急救效率,降低医疗风险,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

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步骤1. 接诊与初步评估当儿童急救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接诊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观察生命体征等。

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2. 快速处理危急情况如果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窒息、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医生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操作。

同时,医生应与护士、麻醉师等紧密配合,确保急救操作的顺利进行。

3. 详细评估和诊断在处理危急情况后,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检查相关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影像学检查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尽快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4. 急救治疗和观察根据初步诊断,医生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治疗。

这包括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进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性操作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治疗后评估和转归治疗结束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评估。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改善、监测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

医生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建议。

6. 记录和汇报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中,医生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观察结果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治疗和病例分析非常重要。

同时,医生还需要向上级医生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以便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三、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注意事项1. 快速反应儿科急救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采取行动。

在接诊和初步评估阶段,医生需要迅速判断病情,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2. 多学科协作儿科急救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作配合。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急救是指对儿童在发生急性疾病、意外事故或其他突发情况下进行紧急救治的工作。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儿科急救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评估、急救处理和后续跟踪等环节。

二、前期准备1. 儿科急救设备准备儿科急救车辆应配备儿童专用急救箱,其中包括急救药品、呼吸道管理器械、心电监护仪、氧气瓶等。

急救车内应保持清洁,设备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儿科急救人员准备儿科急救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儿科急救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熟悉儿童生理特点、常见急症和处理方法。

同时,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便与患儿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和配合。

三、现场评估1. 安全评估在到达现场后,儿科急救人员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患儿的安全。

如有必要,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隔离危险源、疏散人群等。

2. 患儿评估儿科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患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同时,他们还需询问患儿及其家属有关病史、症状和发病经过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

四、急救处理1. 呼吸道管理对于儿童急救,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根据患儿的情况,可以采取开放呼吸道、人工气道建立和辅助通气等措施,保证患儿的呼吸通畅。

2. 心肺复苏如果患儿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儿科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选择适当的心肺复苏方法和药物,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恢复患儿的心律和呼吸。

3. 控制出血对于出血导致的急症,儿科急救人员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包扎止血或者输血等方法,控制出血并维持患儿的循环稳定。

4. 药物应用在急救过程中,儿科急救人员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疼痛或者抗感染。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途径给予。

五、后续跟踪1. 病情观察在急救处理完成后,儿科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为了应对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操作程序。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在急救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得到适当的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步骤1. 事故现场评估当接到儿童急救呼叫时,急救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并进行事故现场评估。

评估包括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定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2. 儿童初步评估在接触儿童时,急救人员应保持冷静并与儿童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进行初步评估时,应检查儿童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体温等关键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儿童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

3. 儿童生命体征监测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持续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儿童气道管理保持儿童的气道通畅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急救人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法,如头后仰法、气管插管等。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小心谨慎,避免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5. 儿童心肺复苏如果儿童出现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心肺复苏的节奏和力度。

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避免过度施压。

6. 儿童伤口处理在处理儿童的伤口时,急救人员应先止血,然后进行伤口清洁和包扎。

对于较大的创伤,可能需要进行缝合或拆线。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儿童的隐私权和尊严,减少疼痛感。

7. 儿童药物应用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给儿童使用药物。

急救人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正确计算药物剂量,并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在使用药物时,务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8. 儿童转运和交接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将其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急救是指对儿童在突发疾病、意外事故或其他急性病情下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得儿科急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的工作流程,包括急救前准备、急救现场处理、急救措施和后续处理等环节。

二、急救前准备1. 人员准备:儿科急救团队由儿科医生、护士、急救员等专业人员组成。

确保团队成员熟悉急救流程和各项操作技能。

2. 设备准备:确保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齐全,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氧气瓶等。

3. 资料准备:儿科急救中,掌握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非常重要。

提前准备好患儿的医疗记录、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

三、急救现场处理1. 到达现场:儿科急救团队应迅速到达现场,确保现场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应先确保自身安全再进行救治。

2. 评估患儿状况:通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指标,初步判断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3. 与家属沟通:与患儿家属进行简要沟通,了解病情发生的经过和家属的相关意见。

同时,向家属解释急救措施和可能的风险。

4. 快速处理紧急情况:根据患儿病情,进行紧急处理。

如心肺复苏、止血、氧气给予等。

四、急救措施1.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根据患儿情况,采取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

2. 循环支持:根据患儿循环状态,给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支持治疗。

3.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骤停的患儿,进行心肺复苏。

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措施。

4. 控制出血:对于出血性疾病或外伤引起的出血,进行止血处理。

包括直接压迫、绷带包扎、止血药物使用等。

5. 给药处理:根据患儿病情和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镇痛药等。

五、后续处理1. 监测观察:对患儿进行持续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家属安抚:向家属介绍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抚。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指在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急救处理的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目的是迅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儿童急救情况,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急救现场准备1. 确保急救现场的安全: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2. 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尊严:在急救过程中,尽量减少儿童的暴露,避免造成额外的伤害或不适。

三、急救前处理1. 快速评估儿童的状况:观察儿童的意识、呼吸、循环、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初步判断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

2. 寻找目击者和家长:了解病情发生的经过、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 建立急救团队:指定一名负责人和其他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协作高效。

四、急救处理步骤1. 呼吸道管理:a. 检查呼吸道通畅性: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头颈部自然直立位。

b. 判断呼吸是否正常:观察胸廓起伏、听诊呼吸音、触摸呼吸气流等。

c. 如有需要,进行人工通气: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确保气道通畅。

2. 心脏复苏:a. 判断心脏是否停止跳动:检查脉搏、心音等。

b. 如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用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方法,保证血液循环。

3. 出血控制:a. 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观察出血的颜色、量和速度,进行初步判断。

b. 进行止血处理:采用直接压迫、提高患肢等方法,控制出血。

4. 骨折和创伤处理:a. 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或创伤:观察患肢的变形、肿胀、疼痛等症状。

b. 如有需要,进行固定处理:采用夹板、绷带等固定患肢,减少进一步损伤。

5. 中毒或过敏处理:a. 了解中毒或过敏的原因和症状:询问目击者和家长,观察儿童的表现。

b. 如有需要,进行解毒或抗过敏处理:采用洗胃、给予抗过敏药物等方法,减轻中毒或过敏反应。

五、急救后处理1. 监测儿童的状况:持续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儿科急救是指在儿童出现急性疾病、意外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通过合理的急救措施和流程,迅速救治儿童,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步骤1. 接诊和初步评估- 接诊:医务人员应及时接待患儿及其家长,并了解患儿的病史、症状和发病时间等信息。

- 初步评估:医务人员应对患儿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情况。

2. 紧急措施- 呼叫急救团队:在确认患儿需要进行急救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呼叫急救团队,并告知患儿的情况和所需急救措施。

- 基本生命支持:根据患儿的病情,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等。

- 高级生命支持:如果患儿的病情较为严重,医务人员应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如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气管插管等。

3. 诊断和治疗- 详细病史询问:医务人员应进一步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

- 影像学检查: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医务人员可以进行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

- 给药和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如输液、抗生素治疗等。

4. 监测和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医务人员应定期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 病情观察: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等。

5. 家属安抚和教育- 家属安抚:医务人员应及时安抚患儿的家属,告知他们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 家属教育:医务人员应向患儿的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预防、急救知识和日常护理等。

6. 转运和转诊- 转运准备:如果患儿需要转院或转诊,医务人员应及时准备转运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与接收医院或医生进行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压药物的应用
①多巴胺 ②BP持续不升:多巴胺、阿拉明联合使用
剂量:阿拉明 ,根据血压调节
监护
△ △测 保T暖.P.R、BP、SpO2 △尿量观察 △记24小时出入量 △CVP监测 △心电监护
.
心跳、呼吸骤停:CPR 喉头水肿:气管切开
评估诊断 ●意识淡漠或障碍 ●皮肤湿冷、口干 ●面色苍白 ●脉搏细速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少尿或无尿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程 序
●保证气道通畅 ●吸氧 ●开放静脉通道,保证能快速输液 ●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护理与监护 ●快速静脉输液 ●CVP监测 ●记录每小时尿量 ●采取检查 ●保暖
创伤失血性
非创伤性失血
失血浆为主
失水为主
●创伤性内脏破裂出 血
●创伤性骨折
●创伤性血管及软组 织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肺出血 ●口腔、鼻腔出血
心脏停搏
•继续CPR(同左) •争取心脏起搏
恢复自主循环
• 肾上腺素1mg静注,每5分钟按0.5mg/次递 增,直至3.0mg/次
• 儿童0.014mg/kg,并按0.007mg/kg·次递增 ,直至0.042mg/kg·次
普鲁卡因酰胺20~30mg/min,最大总 量为17mg/kg 纳 洛 酮 Naloxone : 每 支 0.4mg/ml
• 已作气管内插管尚未建立静脉 通道,可作气管内给药
• 此时药物应稀释至5~10ml
除颤,可连续3次 (200J,200~300J ,
360J)
• 利多卡因1.5mg/kg静推,3~5分钟重复一次 • 溴苄胺5mg/kg静推,5分钟重复1次,总量
10mg/kg • 静脉通道建立后,应尽早静注纳洛酮2.0mg,
8~12g 重度(<2.5) 24h 补 氯 化 钾
12~18g
缺 钾 严 重 时 可 快速补10% KCl 15ml + 5% GS 35ml 用 静 脉 注 射泵,不低于 30min推完
一 般 静 脉 补 钾 浓度不超过
0.3%
立 即 停 止 钾 盐 摄入
积 极 防 治 心 律 失常
迅 速 降 低 血 清 钠浓度
.
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程序
诊断
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补碱,计算量 5=%[体6N0重-aCH(OkCg2OC)×3P((m0容.l5)积%)]÷2.24× 或 11.2%乳酸钠(ml) =[体60重-C(Okg2C)×P(0容.3积%)]÷2.24× 或 7.28%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治疗 ●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 ●肺水肿、肺不张 ●急性呼衰 ●肺部感染 ●心肺骤停
.
心搏呼吸骤停抢救程序
• 观察
• 相应 治疗
有反应
判断病人 有无反应
无反应
• 呼叫EMS • 呼叫要求除颤 • 判断呼吸(开放气道,
看、听和感觉)
无呼吸 •施行2次绶缓慢的人工呼吸 •判断循环
无脉搏
3.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止惊的药物处理同上所
述。防止脑水肿可以使用:①20%甘露醇每次
0.5-1g/kg次(2.5-5mL/kg次 ),q4-6h,静滴。②
地塞米松每次0.3-0.5mg•kg,q6-8h,静滴。③ 速
尿每次1-2mg•kg,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补液

6O-80mL•kg•d
1.为处理惊厥患儿的首要措施,开始得越早越容 易控制,脑损害也越小。
。 ⑤惊厥时将纱布包裹的压舌 板或开口器放于患儿上下门 齿间,以防止舌咬伤,并要 有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及碰
伤 ⑥观察病情与记录,包括生 命体征、意识、尿量等,患 儿末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止惊、控制抽搐
注意事项
1 物理方法:① 按压人中穴,可在家中或去医院 的途中施行。② 针刺疗法:取人中、合谷、百会、 内关、涌泉等穴位针刺。
有脉搏
•放置抢救体位(无外伤) •相应治疗
有呼吸
• 开始CPR • 除颤器显示室颤/室速 • 除颤3次(200J,200~300J,360J)
• 继续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 相应治疗
• 持续室颤/室速或 复发
•继续CPR •立即气管内插管 •建立静脉通道
电机械分离
•继续CPR(同左) •肾上腺素1mg静注,每 3~5分钟一次
清钠浓度 (mmol/L)]× 体 重 (kg)×0.0298 (女)或0.035(男) 一 般 可 行 给 总 量 的 1/3 或 1/2 , 根 据临床情况及检
验再决定下一步 治疗
补 氯 化 钠 浓 度 一 般不超过5%,速 度 为 5% 浓 度
1~2ml
原 则 上 以 等 渗 液体来补给已丧 失量和日需要 量,近年来主张 用“平衡盐溶 液”代替
⑤吸氧
⑥针刺人中穴
抗过敏药物的应用
△1:1000肾上腺素: 小儿0.3- 0.5mg/次 ,可重复使用 △激素: Dxm 5~10mg iv △抗组织胺类药物: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0.5-1mg/kg im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可用青霉素酶 △链霉素过敏反应 可用10%葡酸钙10~20ml iv
△输入GS+RI △给予葡萄酸钙 △纠正酸中毒 △血透
及 时 处 理 原 发 疾病恢复肾脏功 能
禁水 使 用 20% 甘 露 醇
或25%山梨醇 利尿剂
速尿,利尿酸 有时静注3%~5%
氯化钠溶液,总 量 为 6~10 ml/kg
体重,分三次进 行,第一小时输 1/3, 结 合 血 清 [Na+]再决定第二 、三次使用
毒物接触 史(口服 、吸入、 皮肤及粘 膜接触) 发病突然 大蒜味、 乙醇味 昏迷 抽搐,惊 厥
急救措施
诊断
中毒急救程序
急性中毒
安眠药中毒
①1: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使用中枢兴奋药:美解眠、可拉明等
④使用利尿剂
⑤碱化尿液
防治并发症
护理与监护
酒中 ①保温、吸氧②纳洛酮治疗(0.8mg iv) 精毒 ③补液、利尿、能量合剂等④对症治疗
●伤口的包扎 ●骨折的固定 ●止血
●血型,血交叉 ●输液、输血 ●晶体:胶体为2:1或
1:1
大面积烧伤
急性腹泻
●快速输液、输血浆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 血气指标
●根据输液公式精确估 计输液量及输液种 类
●补液,以晶体液为主
●动态监测生化及血气指标 ,并注意平衡
●根据情况给予止泻治疗
●大便培养,根据药敏使用 抗生素
●及时吸出分泌物或 呕吐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病因治疗
支扩咯血 ●头低足高或俯卧 ●及时促进积血排出 ●对症及病因治疗
气道粘膜损伤水肿 ●吸氧 ●激素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
●使用呼吸机 ●病因及对症治疗
颈部手术后
●迅速解除颈部压迫 (包括打开手术切 口)
●迅速开放气道(包 括气管插管和气管 切开)
护理与监护 ●胸部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输液速度 ●心电监护、指搏氧饱和度监测 ●T、P、R、BP监测 ●血气及其它常规检查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
有 循 环 衰 竭 时,要快速给予 晶体及胶体溶 液,同时要注意 纠正酸碱失衡
一 般 尿 量 在 平 均30ml/h以上, 及时补钾
补氯化钾(g) = [5 - 病 人 血 钾
浓 度 (mmol /L)]× 体 重 (kg)×0.0149 轻度(3~3.5) 24h 补 热 氯 化 钾
6~8g 中度(2.5~3.0) 24h 补 热 氯 化 钾
度 (mmol/L)142]× 体 重 (kg)×3( 男 ) 或 ×4( 女 )×5( 小 儿) 需水量+当天生 理盐水需要量+ 额外损失量=当 天应补充总量
第 一 天 补 给 “ 当天应补充水总 量 ” 的 1/2 以 后
根据病情及化验 结果调整补充
应 补 氯 化 钠 总 量
(g) =[142- 病 人 血
食中 物毒
①细菌性:使用抗菌素 ②肉毒类:使用肉毒抗毒血清、维生素 ③毒蕈中毒:洗胃、导泻、阿托品、激素、护肝、输血、能量、维生素、必要时透析 ④亚硝酸盐中毒:使用美兰(1~2mg/kg,iv)、微生素C、吸氧等
• 插胃管,洗胃,导 泻
• 清除污染衣物 •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 防止窒息及吸入性 肺炎
7.及时吸氧,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处理程序
根据血电解质测 定及各自的临床 表现
诊断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高渗性脱水 [Na+]>150mmol/L
低渗性脱水 [Na+]<135mmol/L
等渗性脱水
低[K+]<3.5mmol/L
高[K+]>5.5mmol/L
水中毒
需水量(ml) =[ 病 人 血 清 钠 浓
原发病的治疗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平卧,头偏向一侧 ●准备有三腔二囊管,必要时使用 ●备有五官科器械及材料 ●镇静 ●合理使用止血剂 ●必要时行内窥镜检查及治疗
.
一般处理流程
小儿惊厥抢救程序
急救与治疗
① 保持安静,尽量避免不 必要地刺激患儿。 ②保持气道通畅:取平卧位 ,解开颈部衣扣和腰带,头 偏向一侧,清除口鼻中分泌 物及呕吐物,避免吸入窒息 ③ 面罩或鼻管吸氧,建立 静脉通道。 ④ 有发热者采取降温措施 ,可用退热药物或温水擦浴
• 吸氧,保暖 • 测T、P、R、BP • 常规抽血检验 • 毒物送检 • 留置导尿 • 记出入量 • 重护记录 • 监测SPO2 • 监测血气
• 监测意识、瞳孔、 气道、呼吸、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