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构与机能解剖
骨的结构及功能

骨的结构及功能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1、骨质: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前者质地坚硬、富有弹性,分布在骨骼表面,后者由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在骨的内部,骨小梁虽然质地没有那么坚硬,但它独特的有规律的排列方式,可以让它承受较大的重量。
2、骨膜: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含有血管和神经,可以营养骨,司骨的感觉。
3、骨髓: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含有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无造血能力,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
4、骨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滋养动脉一般会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
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

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
在学习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时,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
入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围绕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展开介绍,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骨骼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1. 骨骼的分类:人体的骨骼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
种主要类型。
2. 骨骼的结构:骨骼由骨头、骨干和骨骼附属物三部分组成,其中
骨头主要连接在关节处,骨干负责支撑身体,骨骼附属物包括韧带、
肌肉和关节等。
3.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同时还具有保护内脏
器官、血液生成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二、肌肉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1. 肌肉的分类:人体的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分别分布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
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其中包括肌原纤维、肌原细
胞和肌细胞等不同结构。
3. 肌肉的功能:肌肉系统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功能,包括维持姿势、促进血液循环、呼吸等多方面作用。
三、骨骼与肌肉的协调作用
1. 骨骼与肌肉的连接:骨骼和肌肉通过肌腱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实现人体的各种动作。
2. 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在进行运动时,骨骼和肌肉需要协调配合,通过神经系统的指令实现不同运动的完成。
通过对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点也能帮助医护人员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保持身体健康提供指导和帮助。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对骨骼与肌肉解剖学有更清晰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和专业技能。
人类骨骼系统的解剖与功能

人类骨骼系统的解剖与功能人体是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其各个系统和器官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功能。
在这些系统和器官中,骨骼系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骨骼系统由许多骨骼构成,这些骨骼通过关节进行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主要功能。
一、骨骼系统的结构解剖人类骨骼系统由多块骨骼构成,这些骨骼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一种高效、稳定而具有强大支撑力的结构。
以下是骨骼系统的主要骨骼组成部分。
1.脊柱脊柱是人类骨骼系统的中央支柱,由24个小骨头组成,这些小骨头称为椎骨。
脊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保护脊髓,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功能。
2.胸骨和肋骨胸骨和肋骨是连接胸廓的组成部分,与脊柱相连,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胸廓。
胸骨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扁平骨板,胸骨可以保护心脏和肺部等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呼吸运动的支撑。
3.髋骨和骨盆髋骨和骨盆在人体的运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髋骨和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内脏和生殖器官,提供基础的运动支持。
4.手腕和手部手腕和手部是十分复杂的部位,它由27个骨头组成。
手部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手部,使手部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手部运动的精准性。
二、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人类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支撑人类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支撑,其支撑能力可以承受人体的重量并提供所需的稳定性和平衡。
骨骼系统在人类的生活和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运动人类骨骼系统对身体的运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骨骼系统通过骨和肌肉的相互配合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这种配合是非常精准、高效和稳定的。
3.保护人类骨骼系统始终为各个器官提供着保护作用。
例如,头骨可以保护脑部,胸骨可以保护心脏和肺部,髋骨和骨盆可以保护生殖器官。
4.贮藏人类骨骼系统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和运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人体内钙、磷、镁等元素的贮存位置。
当人体需要这些元素时,骨骼系统会自行分解,释放需要的元素,保持人体正常运行。
动物运动系统—骨骼系统(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肌肉的活动 肌肉通过其肌腹的收缩改变长度,从而牵动骨产
生运动。
神经刺激 骨骼肌收缩
骨绕关节运动
骨的连结
一、骨的连结 1.概念: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2.分类: 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一)直接连结:基本不能运动 纤维连结:如头骨缝间韧带 软骨连结:如蝶骨与枕骨的 结合;椎体间 骨性结合: 如骨盆联合
椎骨的一般构造:
椎体:短柱状,前端隆凸为椎头,后端凹陷为椎窝 椎弓:椎体背侧的弓形骨板,与椎体围成椎孔(管) 。 突起:发自椎弓,有三种:
棘突 (1个) 横突(1对) 关节突(2对)
椎体 椎孔 椎弓
突起
颈椎:所有动物均为7个。
寰椎 枢椎
第7颈椎
第3-6颈椎
寰椎
枢椎
第7颈椎 第3-6颈椎
第1颈椎: 寰椎,呈环形,两侧宽骨板称寰椎翼
韧带:纤维带
囊内韧带:关节侧面
(致密结缔组织) 囊外韧带:关节囊两层之间
4.关节的类型 依构成关节的骨块数目分: 单关节:肩关节 复关节:膝关节、腕关节
依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 单轴关节:滑车关节 双轴关节: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多轴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
骨骼系统
中轴骨 四肢骨
中轴骨
躯干骨: 颈、胸、腰、荐、尾
四、前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属多轴单关节,主要进行屈伸运动。 肘关节:单轴复关节 ,只能进行屈伸运动。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桡骨远端 近列和远列腕骨 掌骨近端
为双轴复关节,可 进行屈、伸、内收、 外展、旋转等活动
指关节: 系关节:又称球节,由掌骨远端、系骨近端和一对近籽骨组成,
属单轴复关节。 冠关节:由系骨远端和冠骨近端构成, 有侧韧带紧连于关节囊,
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组成的,是维持身体稳定和动作执行的关键系统。
了解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对于理解人体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训练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支撑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运动的支持和保持体形的稳定。
1. 骨骼人体内有206块骨头,分为四个部分:头部骨骼、躯干骨骼、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
骨骼由骨质组织构成,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
人体的骨骼还参与钙离子的代谢,维持骨骼的结构和强度。
2. 关节关节是连接骨头的结构,使得骨骼能够固定或者相对运动。
关节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根据形态可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球窝关节等。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使得骨骼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屈曲、伸展、旋转等。
3. 韧带韧带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连接骨骼之间,起到支持和固定骨骼的作用。
韧带具有一定的弹性,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并限制关节的过度运动。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由肌肉和肌腱组成的,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最为重要。
1. 骨骼肌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的肌肉类型,主要附着于骨骼上,通过收缩和松弛产生力量驱动骨骼运动。
骨骼肌是由肌纤维和肌原纤维构成的。
肌纤维由多个肌原纤维束组成,肌原纤维中包含肌丝蛋白和肌球蛋白,通过肌丝蛋白和肌球蛋白在收缩过程中的相互滑动产生肌肉收缩。
2. 平滑肌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血管和消化道等器官中,控制各种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
平滑肌由单个肌纤维组成,肌纤维中不存在明显的横纹。
3. 心肌心肌是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功能。
心肌细胞具有分支状,通过细胞间的连接形成心肌细胞网络,协调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三、骨骼肌肉系统的生理功能1. 运动功能骨骼肌肉系统是实现人体各种运动的关键系统。
骨骼系统解剖学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骨骼系统解剖学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许多不同形状的骨骼组成。
这些骨骼通过连接点,例如关节、韧带和肌肉,形成复杂的骨架结构,为身体提供稳定性、运动性和保护性。
本文将对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解剖学分析。
一、骨骼的基本结构骨骼主要由骨组织和软骨组织构成。
骨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具有高度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
人体骨骼系统中的骨骼可以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长骨长骨是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骨骼类型。
它们具有长形的外观,例如上肢和下肢的骨骼。
长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中间的骨干(干骺梁),两端则称为骨头(骺)。
2. 短骨短骨相对于长骨来说较小,并且在构造上没有明显的骨干和骨头之分。
短骨主要分布在手腕和脚腕等部位,为身体提供稳定性和灵活性。
3. 扁骨扁骨具有平板状的外形,例如颅骨、肩胛骨和髂骨等。
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平坦且宽大,主要用于保护脏器和提供肌肉附着点。
4.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是指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的骨骼,例如脊柱和骨盆等。
这些骨骼起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二、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和储存功能。
1. 支持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通过骨骼的结构支撑和维持身体的形状。
骨骼不仅支持体重和肌肉负载,还提供了人体姿势和直立行走所必需的支持。
2. 保护功能骨骼系统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例如,颅骨保护头部的大脑,肋骨保护心脏和肺部,骨盆保护盆腔和腹腔内的脏器。
3. 运动功能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密切配合,使身体能够进行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运动。
骨骼通过关节的连接,提供了肌肉需要的支点,从而使身体能够实现灵活的运动功能。
4. 造血功能骨髓是骨骼内的一种软组织,其中含有造血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参与人体的造血功能。
5. 储存功能骨骼中的矿物质和脂肪作为体内重要的储存库。
钙、磷等矿物质在骨骼中以形式存储,可以在机体内平衡血液中的该类物质含量。
骨骼解剖学概要

• 上颌骨(Maxilla)
• 上颌骨一对,位于面部的中央,鼻腔的 两侧。骨内中空,亦为含气骨。可分为 一体四突。
• (1)上颌体,体内的空腔为上颌窦(Sinus maxillar is)。体的上面是眶面,参与了眶底的构成。上面的 中央有纵行的眶下沟(Sulcus infraorbitalis),向 前通入眶下管(Canalis infraorbitalis)。体的前 面的上缘即眶下缘(Margo infraorbitalis),在该 缘下方,有一向前开口的眶下孔(Foramen infraorbi tale),是眶下管的出口。眶下孔下方的凹陷是犬齿 窝(Fossa canina)。前面的下缘过渡到齿槽突,两 者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前面的内侧缘为鼻切迹(Inc isura nasalis),此切迹的下端形成鼻前棘(Spina nasalis anterior)。体的内侧面是骨性鼻腔外侧壁 的一部分,故称做鼻面。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库-解剖学模拟试题
• 1.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 A.股骨 B.肋骨 C.跖骨 D.指骨
• 二、面颅骨(Ossa Faciei)
• 面颅骨共15块,共同构成面部的骨性 基础,对维持面形,支持消化道和呼 吸道的上段具有重要意义。在这15块 面颅骨中,上颌骨、鼻骨、泪骨、颧 骨、腭骨、下鼻甲都是左右对称的, 各有两块;而下颌骨、犁骨和舌骨则 各自只有一块。
• 长骨体为管状,管壁颇厚,主要由密质构成。管 腔内充满骨髓,故名为骨髓腔(Cavitas medullari s)。上下两端表面的密质层很薄,内部为海绵状 的松质;松质内的网眼中也容纳骨髓。
• 短骨和不规则骨的表面为薄层的密质,内部全部 为松质所充填。
• 扁骨由内外两层密质骨板夹着一层松质构成,松 质在此称做板障(Diploe)。板障以外的密质层 为外板,以内的称做内板,内板较薄,易于折碎。 板障层内有纡曲的板障管(Canales diploci),供 血管通过。
解剖学教学设计: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类:长骨、短 骨、扁骨和不规 则骨
4
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特 点
12
骨的形态分类
长骨:如手臂、腿部的骨 骼,呈长条状,两端膨大,
中部细小
短骨:如手腕、脚踝的骨 骼,呈立方形,表面光滑,
质地坚硬
扁骨:如颅骨、肋骨,呈 板状,表面平坦,质地较
薄
不规则骨:如脊椎、骨盆, 形状不规则,具有复杂的
结构和功能
保持骨骼健康需 要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和良好的 生活习惯
定期进行骨骼健 康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骨骼疾 病
YOUR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6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骨骼健康与营养素的摄取
钙质:骨骼的主要成分, 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
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 收,缺乏会导致佝偻病
蛋白质:骨骼的重要组 成部分,缺乏会导致骨 质疏松
磷:参与骨骼的形成和 维护,缺乏会导致骨质 疏松
Hale Waihona Puke 镁:参与骨骼的形成和 维护,缺乏会导致骨质 疏松
维生素K:参与骨骼的 形成和维护,缺乏会导 致骨质疏松
器官
免疫作用:骨髓中的免疫 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等,参与免疫反应,保
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骨骼系统还参与运动,通过 肌肉收缩和骨骼杠杆作用,
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
人体内的钙库作用
钙是骨骼的主要 成分,对骨骼的 健康和强度至关 重要
钙库在人体内起 到调节钙平衡的 作用,维持血液 中钙离子的浓度 稳定
钙库还能促进骨 骼的生长和修复 ,保持骨骼的健 康和活力
钙库还能参与神 经传导和肌肉收 缩等生理功能, 对人体健康起到 重要作用
6
人体骨骼系统与健康的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成对的:下颌骨1 犁骨1 舌骨1
听小骨6:锤骨2 砧骨2 镫骨2
.
51
椎骨24: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骨24
.
126 上肢骨64:
肩胛骨2 锁骨2
肱骨2 尺骨2 桡骨2 腕骨16 掌骨10 指骨14
下肢骨62:ຫໍສະໝຸດ 髖骨2股骨2 髌骨2 胫骨2 腓骨2 跗骨14 跖骨10 趾骨14
破骨细胞具有非常大的降解骨基质的能力,它通过改变 其作用区域内的酸碱度(由原来约7.0的pH值降低到约4.0), 以溶解骨矿物质;通过分泌酸性蛋白酶以降解有机骨基质。
(3)骨单位
是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位于骨内、外环骨板之间,是 骨干骨密质的主体。
从骨单位的横断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为不同直
径的、—层套一层的封闭的圆柱,这种结构又被称为哈佛氏系
统。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骨松质
由针状或片状的骨板构成, 呈网状结构,形成骨小梁。
骨小梁按压力及张力的方向排列, 负责力学上的支撑机能。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2.短骨 常以多个短骨集群存在,当承受压力时,各骨紧 密聚集,形成拱桥结构。因此,多分布于承受压力较 大、运动形式较复杂而运动又灵活的的部位,如踝部 和腕部。 3.扁骨 多分布于头部、胸部及四肢带部。常围成体腔保 护内部器官,如头颅骨围成颅腔等。 4.不规则骨 其外形极不规则,典型者如椎骨。
2)骨内膜:被覆于骨髓腔及松质骨表面。
除衬在长骨骨髓腔的骨内膜在幼年时通过破骨细胞参与 骨的长粗外,骨内膜尚具有终生的生骨潜能。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2.骨质 骨的主体成分,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 结构复杂,由规则且紧密成层排列的骨板构成。 长骨的骨密质由外到内分别为 外环骨板层、骨单位及内环骨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二、骨的结构 (一)器官水平的骨结构
在器官水平的基础上可将骨分为 骨膜、 骨质、 关节面软骨、 骨髓及血管、神经等。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骨的结构
1.骨膜 分骨外膜与骨内膜。
1)骨外膜:覆盖于除关节面外的骨外表面。
富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对骨的营养、新生及感觉有 重要意义。膜内有成骨细胞,其细胞在幼年期非常活跃,进 行分裂繁殖,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直接参与骨的生成。到成年 期转为静止状态,但能终生保持分化能力。当发生骨的损伤 如骨折时,可重新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骨痂,愈合折端。 因此,被剥离骨外膜后,骨易于坏死,且不易修复。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4.关节面软骨
由透明软骨组成,覆盖在骨关节面上。薄而 光滑且具有弹性,在功能上主要起减少摩擦、缓 冲震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二)细胞和组织水平的骨结构
骨组织中含有多种细胞成分,称骨细胞系。 骨细胞系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 在骨形成、骨吸收、骨基质矿化平衡和骨修复过 程中,骨细胞系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 形态、功能和局部特征。
第一节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学习内容
一、骨的组成与形状 二、骨的结构 三、骨的成分 四、骨的代谢 五、骨的钙化 六、骨的血液供应,淋巴与神经 七、骨的机能 八、骨的表面形态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学习目标
1.掌握骨结构、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及骨的成份。 2.熟悉骨的代谢、骨的钙化。 3.了解骨的机能。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1.骨细胞
在成年人骨骼中90%以上的骨组织细胞是骨细 胞,几乎所有骨基质表面都被骨细胞体和质突覆盖。
骨细胞的大面积覆盖和复杂的网状结构可以很 敏感地感觉作用于骨上的各种应力,具有控制离子 进出骨基质的作用。
此外,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所形成的细胞网络 关系可以很好地感觉和处理骨骼变形,调节骨吸收 和形成,调节矿物质离子在骨基质和细胞外液之间 的流动和交换。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一、骨的组成与形状 (一)骨的组成
正常成人有206块骨, 分成躯干骨、
头颅骨、 四肢骨三部分, 分别见表和图。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人体骨骼
.
名称 头颅骨 面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总数
各骨名称与块数
.
29 脑颅骨8:额骨1 顶骨2 颞骨2 枕骨1 筛骨1 蝶骨1
15: 成对的:上腭骨 腭骨 颧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骨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二)骨的形状 根据骨的外部形状,一般将其分为 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四种。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1.长骨 一般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 从力学角度上分析, 长骨的中空性管状结构 体现出了机体的最佳工程设计, 即可使长骨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 能有效抗弯曲及在骨的长轴上有
效抗扭曲。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2.成骨细胞 排列在骨表面或紧紧包靠在邻近成骨细胞上。 主要功能有:
(1)合成和分泌有机骨基质(骨胶纤维和基 质),称类骨质,参与骨的形成并影响骨基 质钙化;
(2)释放某些细胞介质,以激活破骨细胞。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3.破骨细胞
由多核巨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骨质表面、骨内血管通 道周围。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长骨的形态结构
长骨两端膨大为骨骺。
骨骺和骨干相连处,称干骺端。 幼年时期干骺端处的骺软骨,参与骨的长长。 成年后,骺软骨板骨化,骺与骨干相互愈合后 遗留成骨骺线,骨的长长也随之停止。 骨骺损伤可导致骨骼生长障碍,影响幼儿 的生长发育。 骺板分离或骨折和骨软骨炎是儿童少年时 期特有的骨损伤。 骺板分离大多由间接外力所致,最常见的外力是剪力、 撕脱力、劈力和挤压力。
骨松质的疏松结构及骨小梁的力学特性, 大大地减轻了骨的重量,又使骨达到最大的 力学性能。
由于骨松质结构疏松,常分布于长骨骨 骺内部及其他骨的内部。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3.骨髓 分红骨髓与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成人的短骨及扁平骨的松质骨网眼中的红骨髓 伴随人的终生 黄骨髓富含脂肪组织,不具有造血功能,但在 应急状态下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而再次具有造血 功能,如恶性贫血或外伤大出血时。
板层。
骨密质因结构致密,具有抗压、抗拉力强的特点, 常分布于骨的表面及长骨的骨干。
骨的结构与机能解剖
(1)外环骨板层
由靠表面的数层骨板绕骨干呈同心圆排列而成。外侧与骨 膜紧密相连,中间有与骨干垂直并横行穿过骨板层的管道,称
穿通管,是营养血管进入骨内的管道。
(2)内环骨板层
由靠近骨髓腔面的数层骨板绕骨干呈同心圆排列而成。最 内层与骨内膜相连,其中亦有穿通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