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22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篇一: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礼貌原则六条准则

礼貌原则六条准则礼貌原则可是人际交往中超级重要的东西呢,它有六条准则哦,让我来给你好好唠唠。
一、得体准则这就像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小指南。
得体准则就是说,我们说话做事要恰当合适。
比如说,你去朋友家做客,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乱翻东西。
要是朋友家有什么规矩,像进门要换鞋之类的,我们就得遵守。
这就叫得体。
你想啊,如果大家都不顾及这些,那世界不就乱套啦?我们得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在不同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儿,说合适的话。
就像在图书馆就得小声说话,在派对上就可以适当活跃一点。
这就是得体准则在生活中的体现啦。
二、慷慨准则慷慨准则可有意思了。
它的意思是我们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就好比你有一块超级美味的小蛋糕,你身边的朋友都眼巴巴地看着。
这时候,你要是按照慷慨准则来做,就会主动和朋友分享这块小蛋糕。
而不是自己偷偷藏起来,只想着自己吃。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这么做。
比如在小组作业里,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资源,不要藏着掖着,大方地分享出来。
这样不仅能让小组作业完成得更好,还能让你收获朋友们的喜爱呢。
三、赞誉准则这个准则就是要我们多夸奖别人。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对吧?就像你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开开心心地出门,要是有人对你说“哇,你今天穿得好漂亮啊,这件衣服特别适合你”,你是不是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赞誉准则的魔力。
但是呢,夸奖也要真诚,不能瞎夸。
要是你朋友唱歌跑调跑得十万八千里,你还说他是歌唱家,那可就有点假啦。
真诚的赞美就像阳光一样,能让别人的心情变得特别好。
四、谦逊准则谦逊准则就是让我们不要太自夸啦。
你看啊,有些人总是到处吹嘘自己有多厉害,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得最好。
这样的人往往不太招人喜欢。
相反,那些谦虚的人就很可爱。
比如说,你考试考了满分,别人问你怎么考这么好的。
你要是按照谦逊准则来回答,就会说“哎呀,我就是运气好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呢”。
这样既不会显得你骄傲,又能让别人觉得你很有礼貌。
五、一致准则这个准则是说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观点一致。
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在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并为双方达成协议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
以下是在商务谈判中应用礼貌原则的几个关键方面:
1. 尊重对方: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注重倾听并给予对方足够的发言机会,展现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2. 注意语言和行为:使用礼貌、文明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交流,遵循适当的社交礼仪,如问候、道歉和感谢。
3. 注意沟通方式: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避免过分直接或激烈的表达方式,而选择更温和、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商务谈判中,寻求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重要的。
通过友好、合作的态度来促进关系的发展。
5. 理解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对方文化的礼仪、价值观和商业习惯,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误解或冲突。
6. 解决冲突和分歧:当出现分歧或冲突时,保持冷静、客观,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建设性的讨论来找到共识。
综上所述,商务谈判中运用礼貌原则可以促进双方的合作和理解,增加谈判成功的机会。
通过尊重、注意沟通方式、建立良好关系和解决冲突,可以为商务谈判的成功达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人们用言语交际,其实就是传递信息来影响受话人,实现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自己言语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和补充。
这些社会礼貌规范就是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1:在饭店里吃饭。
服务员:——溜肝尖来啦!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是健康的猪肝。
如果这猪得了肝炎或肝硬化,颜色就不这样了。
例2:服务员:——口条来了!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就是猪舌头。
你看,这上边的点点,就是乳突,专门分泌唾液的。
唾液你们知道吗?就是哈啦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说法都很不得体。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掩护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例1: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中,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太棒啦!”。
大家都以为他耳朵不灵。
实际上他是:“听喜欢的话就不聋,听讨厌的话就聋。
”能够做到听了讨厌的话像是没听见一样,这的确是极端的“慷慨大方”。
试想,和这样的人交流,一般不会有什么尴尬和不快。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
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例1:有次某影视摄制组到一所大学与高校学生交流、座谈。
剧组人员没有按时到会,千余名大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
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责问:——你们是否觉得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某演员回答道:——我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像《有话好好说》里的张秋生,把小事夸大了。
又说:——我还觉得你像记者,记者就是这样,喜欢猜测,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
最新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人们用言语交际,其实就是传递信息来影响受话人,实现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自己言语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和补充。
这些社会礼貌规范就是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1:在饭店里吃饭。
服务员:——溜肝尖来啦!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是健康的猪肝。
如果这猪得了肝炎或肝硬化,颜色就不这样了。
例2:服务员:——口条来了!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就是猪舌头。
你看,这上边的点点,就是乳突,专门分泌唾液的。
唾液你们知道吗?就是哈啦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说法都很不得体。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掩护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例1: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中,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太棒啦!”。
大家都以为他耳朵不灵。
实际上他是:“听喜欢的话就不聋,听讨厌的话就聋。
”能够做到听了讨厌的话像是没听见一样,这的确是极端的“慷慨大方”。
试想,和这样的人交流,一般不会有什么尴尬和不快。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
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例1:有次某影视摄制组到一所大学与高校学生交流、座谈。
剧组人员没有按时到会,千余名大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
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责问:——你们是否觉得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某演员回答道:——我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像《有话好好说》里的张秋生,把小事夸大了。
又说:——我还觉得你像记者,记者就是这样,喜欢猜测,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
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

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时间:2011-04-22 11:54:43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在人际交往中礼貌是制约人们选择语言形式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之一是制约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
一、得体准则(tact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在这三个人的回答中,甲没有从乙1和乙2得到期待的同情,甚至得到了责备,容易让甲产生反感,只有乙3的话语增加了同情,显得更得体、更礼貌。
关键词:人际交往,礼貌原则,得体,分歧,反感在人际交往中礼貌是制约人们选择语言形式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Leech看来,交际中人们有效地运用语言属于一种修辞现象。
修辞的范围十分广泛,可由交际双方相互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与准则构成。
其中之一是制约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总的来说礼貌原则共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还包括两条次则。
一、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a.尽量让别人少吃亏;b.尽量让别人多受益。
例如,甲:一起喝杯咖啡好吗?乙:请赏光一起喝杯咖啡好吗?在这两句话中乙使听话人得到的益处更多些,因此礼貌程度更高。
反之,如果某一行为对听话人所产生的驱使程度越大,即听话人的选择余地越少,该话语就显得越不礼貌。
例如,Diner: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sehot dogs.Waiter: Well, don’t tell it to me; I’m only a waiter, not a veterinarian.在这则对话里,饭店的服务员几乎没有给顾客留有任何余地,让顾客没有受到任何益处,甚至可以说是威胁面子的行为。
二、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的观点。
a.尽量让自己少受益;b.尽量让自己多吃亏。
例如,A: A cup of coffee.B: A cup of coffee, please.C: Could you give me a cup of coffee, please?在这三句话中礼貌的程度是依次渐进的。
社交礼仪:与人交往时的尊重与礼貌原则

社交礼仪:与人交往时的尊重与礼貌原则1. 引言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以展现出尊重和礼貌。
良好的社交礼仪不仅能够有效沟通和建立关系,还能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人交往时需要遵守的尊重与礼貌原则。
2. 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这包括:•养成在面对面对话时保持适当距离的习惯;•不随意触碰对方身体;•尊重他人对于公开或私密事务的选择。
3. 注意言辞和语气使用适当、得体的言辞和语气是与他人交往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含蓄、客气且友善的说话方式;•避免过度批评或无意义地挑剔;•注意说话音量和语速的控制,以避免冒犯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与人交往时,要养成尊重他人观点和意见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认真倾听对方讲述自己的想法;•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应尽量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打断或批评对方的观点。
5. 表达诚挚的感激和赞扬当别人给予帮助或表现出优秀时,我们应该及时表达我们的感激和赞美。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真诚、直接的方式表示感谢;•对于他人付出的辛勤努力给予积极肯定;•避免敷衍、虚伪或不诚实的称赞。
6. 尊重他人时间和计划我们要明白时间对每个人都非常宝贵,因此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们的时间和计划。
以下是一些建议:•准时参加会议、约会或其他活动;•如果不能按时赴约,提前通知对方并道歉;•不要过度占用别人时间,注意控制与别人交谈的时长。
7. 其他注意事项在与人交往中,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尊重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注意对待不同年龄段的人时要适应相应的礼仪规范;•学会给予他人空间和时间,避免过度干扰。
8. 结语遵守社交礼仪原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尊重和礼貌地与他人交往,我们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合作与信任。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领域,良好的社交礼仪都将为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尊重与礼貌原则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语用学——礼貌原则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1:28:2 401:28: 2401:2 8Saturday, December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01:2 8:2401: 28:24D ecembe r 12, 2020
国外的研究
E.Goffman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
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 别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谈话中往往是贬低自 己,抬高对方。
国外的研究
P.Brown和 S.Levinson合写了《语言运用中的 普遍性》
沿用了Goffman的“面子”概念,认为人有两 种面子。因此,礼貌行为也分两种,一种是积极 的(positive politeness),即满足对方面子 上正面的要求(如表扬对方的职业、地位、成就、 相貌、孩子等);一种是消极的(negative politeness),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反面需求 (如尽量不去侵犯对方的人身、财产、自由等)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上午 1时28 分24秒0 1:28:24 20.12.1 2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时28 分20.12. 1201:2 8December 12,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2日 星期六 1时28 分24秒0 1:28:24 12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时28 分24秒 上午1时 28分01 :28:242 0.12.12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礼貌准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认为,汉语言文化有以
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
基于这四个特征,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汉文化中 的历史渊源后, 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
准则:
(v) The Agreement Maxim 赞同准则, 一致准则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同他人之间的分歧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反感; 尽量增大对 别人的同情。
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1 2 3 4 5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谦虚准则 modest maxim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不足
1.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原则所概括的 是因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交际现 象,而对于其他一些常见的言语中的礼貌 现象却并未完全覆盖。例如对于日常生活 中不文明话语的现象,礼貌原则就未能涉 及。
2.六项次则中“尽量少、尽量多”的表述过于绝对 化。一方面“尽量少、尽量多”并不绝对符合人 们言语交际。例如在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称赞 时,实际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过于谦虚而否认对方 称赞的情况。这一情况符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准 则却是语用失误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六项次 则中尽量少与尽量多同时出现给人以必须同时遵 守的错觉。虽然Leech 也认为礼貌语言的运用同 交际双方所处的利害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地位、 疏密关系有关,但他在概括礼貌原则时却未能在 语言表达上有所体现,是原则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iii) The Approbation ( or flattery) maxim 赞扬准则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s;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 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3.缺少对可能涉及的交际时在场的第三方的 足够重视。交际过程中存在有第三方情况, 此时交际时的话语应考虑到对在场的其他 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如果只一味的尽量 多赞誉别人,而不顾别人之外的第三方, 那么赞誉其中一个人越多,对第三方的副 作用实际越大。礼貌语言作为调节交际各 方的杠杆,不能忽略掉交际中的哪一方, 否则就起不到恰当的调节作用
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原 则未能解释的某些现象。合作原则认为,语言交 际的进行需要交际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四项准 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 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可以故意违 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多的话,说不 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作原则只是说明 了交际者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得特殊会话含义, 但却并未解释交际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3)雅言准则:
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 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 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 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 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 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 “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2
指要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3
4
文雅准则
求同准则 The balance maxim 德、言、行准则 The generosity & Tact maxim
即要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 欲望。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 他人的益处(可谓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 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可谓君子)。
礼貌原则的特点
1.可以看出, 策略次则与慷慨次则是同一问题的两 个方面前者讲的是如何对待他人, 适用于请求或 命令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后者讲的是如何对 待自己, 适用于答应帮助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 根据这两条次则, eg. could you lend me your car this weekend?比lend me your car this month要客气得多. 2.赞扬次则与谦虚次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 者规定的是如何看待他人, 后者规定的是如何看 待自己。由于有赞扬次则的约束, 当很容易表扬 对方而却没有表扬时, 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批评。
利益分配 评价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对待他人的态度
Leech 的礼貌原则的贡献:
一是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Leech 提出, 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 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 解 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量准则、质准则 或相关准则, 拐弯抹角, 不直抒其意等。对此, Grice 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但礼貌原则却能给予完满的回答, 即人们有时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 做出对他人不礼貌 的行为, 会以会话含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Leech 认为, 礼貌原则拯救了合作原则。
特点
3.同样, 由于谦虚次则的约束, 自我吹虚是社会 所不能接受的(除非是反语或开玩笑), 而自我贬 低是无害的。由于赞同次则的约束, 直截了当地 发表不同看法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表示不同意见 往先表示歉意(如I’m sorry to say…), 或先表 示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同意见(如ye s , in a w a y或表示象征性的同意(如Y e s ,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but… ), 然后再表示不同意。 同情次则可以解为什么“祝贺”和“ 吊唁”是有 礼貌的。虽然这两种行为绝然不同, 但有一点是 共同的, 即二者所表达的都是与听话人共有的感 情.
礼貌原则与面子理论
outline
1.礼貌原则产生的基础 2.礼貌原则的内容(国内与国外) 3.礼貌原则的缺陷 4.关于礼貌原则的评论 5.面子理论
礼貌原则的由来
在礼貌原则提出之前,不少中外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注意到 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并对其做出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 E.Goffman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Goffman 认 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 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他注意 到“脸面工作”渗透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行为受到面子 的约束,人们也期待交际对象对面子给予考虑。“脸面工作” 是相互配合的。交际双方的面子始终掌握在对方手中,如果 要不伤害自己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伤害他人面子。因 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往往贬低自己,抬高对方。在Goffman 面子概念基础之上,P. Brown 和S. Levinson更为具体地阐 述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 子。面子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消极面子;积极面子。
5)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 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 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 必有言” 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Gu’s Politeness theory
1 贬己尊人准则 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 称呼准则 The address maxim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指 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
礼貌原则的内容
(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损最小 (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惠最大
(ii) The Generosity maxim(宽宏准则,慷慨 准则) (a)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 使自身受益最小 (b) maximize the cost to self; 使自身受损最大
1)称呼准则:
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 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 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 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 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 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 虚品德。
而将语言学礼貌真正引入并成为持久的语言学学术讨论的 是英国人类学家——Brow&Levinson。在1978 年出版 的《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中,他们在Goffman 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礼貌”、“面子”这些现象进行了 系统的探讨,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 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 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他们还提出面 子理论有跨越不同文化的特点,“具有普遍性”。每个交 际参与人都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 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 不希望被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阻碍, 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根据Brown & Levinson 的理论,每 一次谈话说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会面临威胁,因 此几乎所有言语行为都是面子威胁行为,而礼貌的会话功 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