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咬文嚼字的例子
咬文嚼字(全文)

1、“闲人免进”应改为: 2、“请勿攀折”应改为:
3、悲观主义者说:我电脑硬盘只剩下一半了。 4、乐观主义者会说: 5、电脑迷会说: 6、讨厌电脑的人会说: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 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代表作《文艺心 理学》《诗》 《谈美书简》等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
不领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
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 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 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A.眼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边觅小 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B.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 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来说明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的道理的?
5. ⑥⑦两段是论述什么是“咬文嚼字” 呢,还是为什 么要“咬文嚼字” ?还是如何做到“咬文嚼字” 的? 这两段的论述角度有什么不同?
6.⑧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①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 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 你这……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咬文嚼字示例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咬文嚼字示例
长江万里白如( 练 ), 淮山数点青如( 淀 ), 江帆几片疾如( 箭 ), 山泉千尺飞如( 电 )。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 扇 ), 塞鸿一字来如( 线 )。 ——元·周德清《塞鸿秋·浔阳景》
露一手的幽默歇后语

露一手的幽默歇后语
1. 猪鼻上插葱——装象。
例子:“哎呀,你看他啥都不懂还在那瞎指挥,真是猪鼻上插葱——装象,还真当自己是专家了呀!”
2. 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
例子:“你瞧瞧他最近,干啥啥不行,这不就是骑驴玩漂流——尽走下坡路嘛!”
3. 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例子:“他呀,就会跟我在那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争个没意义的对错。
”
4.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例子:“他讲的那些话,简直就是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谁信呀!”
5. 水仙不开花——装蒜。
例子:“她还在那故作矜持,哼,水仙不开花——装蒜呗!”
6.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例子:“我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被冤枉了都没法解释。
”
7. 猴子捞月亮——白欢喜一场。
例子:“他们盼了半天的好事没成,可不就是猴子捞月亮——白欢喜一场嘛!”
8.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例子:“别看这小店不大,里面东西还挺全,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呐!”
9. 打破砂锅——问到底。
例子:“你这人咋这么倔呢,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啊!”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歇后语是不是特别有趣呀,真的是生活中很好的表达小帮手呢!。
咬文嚼字 意思

1.“哇塞,咬文嚼字啥意思?就像在美食里挑味道。
比如说写文章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可不就像咬文嚼字嘛。
”(例子:写文章琢磨字,如挑美食味道“咬文嚼字好认真” 棒。
)2.“嘿,咬文嚼字就是死抠字眼呗!有次和人争论,就像在找宝藏一样找对方话里的毛病。
这也太较真了吧。
”(例子:争论找毛病,如找宝藏“咬文嚼字太较真” 严。
)3.“哎呀,咬文嚼字不就是把话掰碎了看嘛!咱就像拆礼物一样分析一句话。
比如看古文的时候,多让人头疼。
”(例子:看古文分析,如拆礼物“咬文嚼字头疼” 难。
)4.“哇哦,咬文嚼字是为了更准确表达吧!这不是像雕刻师雕刻作品嘛。
有次为了表达清楚,反复琢磨用词,那叫一个用心。
”(例子:琢磨用词,如雕刻作品“咬文嚼字用心” 细。
)5.“嘿,咬文嚼字难道不是有点钻牛角尖?有那么一种固执的感觉。
就像非要走一条窄路。
比如为一个词的意思争半天,多累呀。
”(例子:争词意,如走窄路“咬文嚼字累” 疲。
)6.“哎呀,咬文嚼字也有好处呀!咱就像在打磨宝石。
比如写作文的时候,能让文章更精彩。
”(例子:写作文打磨,如打磨宝石“咬文嚼字有好处” 妙。
)7.“哇,咬文嚼字有时候很必要呢!有次看合同,就像侦探找线索。
这可不能马虎。
”(例子:看合同找线索,如侦探“咬文嚼字必要”慎。
)8.“嘿,咬文嚼字会不会太麻烦?有那么一种繁琐的感觉。
就像解一团乱麻。
比如研究学术的时候,多费时间。
”(例子:研究学术,如解乱麻“咬文嚼字麻烦” 烦。
)9.“哎呀,咬文嚼字也能发现新乐趣呢!咱就像在探索神秘世界。
比如解读古诗的时候,那叫一个有意思。
”(例子:解读古诗,如探索神秘世界“咬文嚼字有趣” 乐。
)10.“哇哦,咬文嚼字到底是好是坏呢?这就像一个谜题。
有次讨论这个问题,那可热闹了。
”(例子:讨论问题,如谜题“咬文嚼字有争议” 议。
)观点结论:咬文嚼字像挑美食味道、找宝藏、拆礼物、雕刻作品、走窄路、打磨宝石、侦探找线索、解乱麻、探索神秘世界、谜题,充满棒、严、难、细、疲、妙、慎、烦、乐、议,让人看到咬文嚼字的不同方面,有认真、较真、头疼、用心、累、好处、必要、麻烦、有趣、有争议。
咬文嚼字的例子

咬文嚼字的例子
1. 你看“推敲”这个词,不就是典型的咬文嚼字嘛!就像贾岛琢磨“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那可是绞尽脑汁啊!这多有意思呀!
2. 咱说“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好多人都用错,这不是得好好咬文嚼字一番嘛!就好比你把它理解成不满意,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3. “凯旋而归”,很多人都爱这么说,其实这就是重复啦,凯旋本身就有归来的意思呀,这不就是咬文嚼字才能发现的问题嘛!哎呀呀!
4. 还有“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很容易搞混吧!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去咬文嚼字,分辨清楚呀,就像区分双胞胎一样呢!
5. “七月流火”,不是说七月很热像着火,而是说天气变凉啦!这得好好琢磨琢磨文字吧,多神奇呀!
6. “明日黄花”可不是说明天的黄花哦,而是指过时的事物,这文字游戏玩得,得好好咬文嚼字才能懂呀,对吧!
7.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可不能乱用哦,这就是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呀,就像不能把帽子戴在脚上一样嘛!
8. “万人空巷”不是说巷子空了没人,而是说人都出来了很热闹呢,不咬文嚼字能明白吗?哈哈!
9. “首当其冲”不是第一个冲上去,而是最先受到影响,这得多仔细
才能搞清楚呀,这不就是咬文嚼字嘛!
10. “莘莘学子”是很多学生,可不是指一个学生哦,这要是弄错了多尴尬呀,所以得咬文嚼字呀!
我觉得咬文嚼字真的很重要呀,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文字,避免闹出笑话呢!。
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

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以下是2022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及其解析:
1. “原年人”改为“元年来人”。
2. “引以为戒”误为“引以为鉴”。
3. “连花清瘟胶囊”误为“莲花清瘟胶囊”。
4. “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
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误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6. “终止”误为“中止”。
7. “二三其意”写成“二三其德”,“发扬”误为“发杨”。
8. “通货膨胀”写成“通货彭胀”,“泄洪”误为“泻洪”。
9. “核酸阳性”误为“核赛阳性”,“德尔塔毒株”写成“德尔塔毒株”,“抗原检测”误为“染原检测”。
10. “针鼹”误为“针眼”,“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说成“长江三角洲一
体化示范区”,“蒋介石故居”说成“蒋介石故园”。
以上差错都是媒体和出版物中常见的,如果您在写作或编辑时犯下这些错误,可以查阅字典或咨询语文老师进行修正。
咬文嚼字的例子总结

咬文嚼字的例子总结1. 什么是咬文嚼字咬文嚼字(yingwen jiaozizi)意为对文字过于挑剔,追求文字的精确和准确性,有时会忽略掉文字的实际含义和背后的意义。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文学、法律、政治等领域中,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
2. 文学领域的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经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文字的准确和精确。
他们注重每个字的含义、语义和感觉,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然而,有时候过于追求细节,可能会让作品变得死板和乏味。
举个例子,有一位作家在写小说时,花了数小时来选择一个形容词,以确保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然而,这种咬文嚼字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流连于细枝末节之中,使得整个作品缺乏流畅和连贯。
3. 法律领域的咬文嚼字在法律文件和文件中,准确和精确的用语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一个不准确或模糊的字眼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一份合同中使用了一个模糊的词语来描述某项权益。
由于这个词语的含糊不清,当一方要求履行这项权益时,可能会引发争议和纠纷。
因此,法律文件需要非常准确和精确地描述每一个权益和责任,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4. 政治领域的咬文嚼字在政治领域,咬文嚼字的现象也相当常见。
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经常会通过精心选择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影响公众的看法。
举个例子,一位政治家在演讲中使用了一个暧昧的词语,以避免直接回答一个敏感的问题。
这样做可以让他在政策上保持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公众的不满。
然而,这种咬文嚼字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公众对政治家的不信任和对政府的质疑。
5. 日常生活中的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不仅仅发生在专业领域,它也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些人对于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非常敏感,经常纠正别人的错误。
然而,这种过度关注细节的行为可能会干扰到人际关系,并给别人带来压力和不适。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在轻松的聊天中犯了一个语法错误时,一个咬文嚼字的人可能会立即指出这个错误,并严肃地纠正它。
咬文嚼字关于推敲炼字成功的例子

咬文嚼字关于推敲炼字成功的例子1、在唐朝,有一个诗人叫贾岛。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
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
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
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
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
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7 咬文嚼字

朱光潜(1897- 1986),现代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笔名孟 实、孟石。安徽桐城 人。先后就读于武昌 高等师范学校、香港 大学、英国爱丁堡大 学、伦敦大学、法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等。 主要作品有《文艺心 理学》《诗论》《西 方美学史》等。
品读课文
粗读
精读
精读是对文章作全面、细致、深入 的分析的一种读书方法,讲究细嚼慢 咽,追求理解透彻。
提示:谁能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表达 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
两个字分别表达了不同 的意境 改得好,表达了强烈的 感情色彩 改得不好,失去一些情 感的韵味
评判的标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 想情感上“推敲”。
精读
直指的意义:文字直接表达的字面意义。 字的意义 联想的意义:透过字面,用想象的方式联 想后产生的意义。 例:独携天上小团月混中 显得丰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
韩愈改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咬文嚼字就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 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含有重视文字表象而忽略内涵实质的 意味。但是,作者挖掘了它的积极成 分,充分肯定了其积极意义。
朱光潜
学习目标
• • • 分析文章的思路。 作者认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 的关系,体会这句话的重要性。 养成品味语言、推敲文字的习惯。
提示:不肯用俗滥的语言 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总 结
李广射虎 阅 读 贾岛吟诗
郭老改字
引
咬 文 嚼 字
结
苏轼写诗(正) 写 作 套板反应(反)
达到艺术美
拓展
力戒“套板反应”,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 入下乘,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拓展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的例子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论述咬文嚼字对于一个人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不同的语言形式或字眼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要有创新,启发人们去联想。
与文意相关的例子搜集如下:
1、据传,于右任在国民党机关上班时,见到有人随处小便,既不雅观,又弄得臭气熏天,便写了幅“不可随处小便”的字条,让秘书张贴出去。
于右任是位书法大家,秘书实在舍不得这幅字,便自己另写一幅张贴出去,而把于右任的字留了下来,拆开组合成了“小处不可随便”,悬于自家的墙上,视为“座右铭”。
2、“吃在中国、中国在吃、在吃中国”各是什么意思?
“吃在中国”是说许多美食在中国,中国的饮食文化久远,美味佳肴很多。
“中国在吃”是说中国吃喝之风盛行。
“在吃中国”是说中国人的“吃喝风”,造成国家物质财产的巨大浪费,正逐步蚕食国家的前途命运。
3、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4、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端木蕻良写给萧红:“春蚕到死丝无尽,蜡炬成灰泪未干。
”
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满、入、过、到、绿”等字的运用。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姚明“去美国”“回中国”
姚明受伤回国,有记者问他:“这次疗伤大约多久?什么时候再回美国?之后什么时候再来国内?”姚明回答:“我得纠正一下,是回中国,去美国。
”
7、“回家”“回娘家”
一女同事结婚后称回母亲家为“回娘家”。
8、一堂默写课竟然如此精彩!(别人评价语)
一堂默写课也能上出精彩。
(自己说自己的课的用语)
9、“以烛光照彻黑暗,以蚕丝编织锦绣。
在教育这方天地,我用心血浇灌梦想之树,催绽梦想之花,酿造梦想之果。
如果我的努力打拼能够为祖国的梦想大厦添加一砖一瓦亦或一钉一楔,都将是我莫大的幸福。
”——联想到李商隐诗句。
10、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引发的联想。
11、唐·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比较“数、几、一”几字的表意功能。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2、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比较“浓”与“闹”表达的不同。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