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复习重点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

(3)香灰菌:银耳在完成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另一种真菌协助,即香灰菌。
(4)银耳具有怎样的特殊性?
银耳的生活史最为特殊体现在两个方面:具有酵母状分生孢子的无性型世代,需要香灰菌伴生,银耳是四级性异宗配合的菌类。
(1)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栎平磨。先后驯化成功红平菇。
(2)平菇的孢子也是四级性的。平菇属木腐真菌。属变温结实性菇类。是好气性菌类。属喜光型菌类。
(3)平菇以PH值5.5~7最为适宜。
(4)平菇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代料栽培。袋料栽培依其对培养料的处理情况,可分为: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三种。
16、双胞蘑菇:在分类上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蘑菇科,魔谷属。已经成为我国四大食用菌。
17、双胞蘑菇的生活史是无锁状联合的次级同宗结合菌类的代表。
子时层内原担孢子细胞两核合并→核配→合子→合子分裂→形成4个核→质配→次生菌丝→组织化→三生菌丝→子实体。
18、双孢菇是草腐生真菌,是一种变温结实性菇类,属好气性菌类。
(4)什么是花菇?
特别是在4℃左右生长的,因菌盖受寒冷和干燥气候的影响而裂开成瓣状花纹,称为~。低温和变温刺激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在恒温的条件下,原基则难形成菇蕾。
(5)试述香菇管理几个重要时期?
P70页转色期,分化期,预菇期三个重要时期。P71另一种育花菇培育。采收与烘干。
7、关于平菇的知识点。
孢子:真菌的繁殖单位,功能如同植物种子。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子实体: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结构,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资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价值,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栽培基础知识、栽培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食用菌的栽培基础知识1. 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包括蘑菇、香菇、平菇等。
根据其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野生食用菌和人工食用菌两大类。
2. 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3. 食用菌的生长周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一般较短,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成熟的时间一般在1-2个月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生长周期,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1. 基质选择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是指提供养分和水分的物质,常用的基质包括木屑、秸秆、麦麸等。
选择合适的基质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菌种培养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关键,一般采用培养基培养菌种。
培养菌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3. 接种和菌丝生长接种是将培养好的菌种移植到基质中的过程,接种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温度的控制。
接种后,菌丝会在基质中迅速生长,形成一层白色的菌丝床。
4. 调控生长环境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对于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和生长阶段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因素,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5. 收获和贮存食用菌的收获一般在子实体完全展开但尚未散发孢子前进行。
收获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贮存,以保持菌体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三、食用菌的市场前景食用菌作为一种优质的食品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用菌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食用菌栽培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用菌栽培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食用菌栽培学》学霸总结一、绪论一、食用菌:可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
二、a.常规菌类代表:香菇、草菇、金针菇、平菇b.药用菌类代表:猴头、灵芝、猪苓c.珍惜菌类代表:杏鲍菇、鸡腿菇、茶树菇、滑菇三、食用菌的生产意义(一)经济价值:1.是功能性食品2.营养价值高:高蛋白,无淀粉、无胆固醇,低糖、低脂肪,多维生素、膳食纤维素、矿质元素、氨基酸,营养结构合理,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被评为:“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植物肉,上帝食品,长寿食品”3.药用价值高:a.药用成分:主要是多糖类、三萜类及核苷类化合物等b.药效: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抗病毒、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1.原料广(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下脚料,我国约年产农业下角料525×106t,工业下脚料50×106t,畜、禽粪便250×106t,还有大量野草资源;再生资→源食用菌转化优→质菌体蛋白)2.不争人地力、效快益高(a.不与:人争粮、粮争地、地争肥、农争时;b生效快:生长期短理想短、平、快项目c. 效益高: 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3.市场广阔: (a.鲜菇消费量(kg/人、年)香港:4.8,日本: 3.0,美国: 1.5,中国: 0.5 b.食物结构变化:营养型→保健型、功能型;动物蛋白→菌类蛋白、植物蛋白)属于供不应求的紧俏品,有潜在的巨大市场4.菌糠用途广(菌糠特点: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真菌多糖等物质多用途:优质饲料,溶性养分高的肥料,制沼气的好原料,提取真菌多糖再次用作培养料)可与种植业及饲养业构成良性循环。
(三)世界四大食用菌:a.双孢菇:主产于欧洲与北美b. 香菇:主产于中国与日本c.平菇:主产于中国、西德、法国等d.草菇:主产于中国、印尼、泰国等中国栽培情况:原料:段木→棉籽壳→秸秆等混合料方式:熟料、室内→生料、发酵料、室外品种:少、低产→多、抗逆性强、产量较高规模:小而分散→大而集中(四)、发展趋势(规模化、标准化、增值化等):1.向高效益发展(反季节栽培立体栽培珍稀菌类)2.向高质量发展(实行标准化,减少农药、激素的使用,多用物理、生物防治法)3.向工厂化和规模化发展(生产形式:零散→规模化和产业化主体:农户→企业方式:作坊式→机械化和自动化)4.向增值化发展(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效益低,加工技术层次越高,升值倍数越大;可以加工食品、饮料、药品、滋补品化妆品;观赏性强:盆景、观赏农业)5.食用菌产业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的行业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势、美味、保健、绿色的产品优势,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食用菌: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
(注:食用菌只是在生长的某一个时期可以食用,食用菌也并不是说整个个体都可以食用)2:约有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3: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它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丰富城乡的菜篮子结构,还可以变废为宝,扩展就业渠道。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子实体:指含有或产生孢子的菌丝组织体,由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2:菌丝体:管状的丝状物即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前端不断的生长,分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主要吸收水分和养料,属于营养器官)3:菌丝体按形成过程划分: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初生菌丝: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属于单核菌丝。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经双核化过程形成的异核的双核菌丝。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有锁状联合现象,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三生菌丝:是已组织化的构成子实体的双核菌丝。
4:菌组织:许多真菌尤其是高等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为了适应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菌丝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疏松或紧密交织的结构。
(属于菌丝体的特殊形态,主要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才出现这种特殊形态)5:伞菌的组成部分:(由上到下的结构顺序)菌盖、菌褶或菌管(有些少数是菌管)、菌环、菌柄、菌托。
一般来说共有的结构为菌盖、菌褶和菌柄,只有部分食用菌有菌环和菌托,其中同时有菌环和菌托的为毒蘑菇。
①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②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6:伞菌的生活史(课本65面):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用示意图表示伞菌的生活史(课本11面笔记)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次生菌丝的顶孢核配→担子(2n)→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n)7:孢子印:担孢子无色或浅色,成熟的子实体不断的释放出的孢子堆积起来出现的菌褶形印成为孢子印。
食用菌栽培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用菌栽培学》学霸总结一、绪论一、食用菌:可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
二、a.常规菌类代表:香菇、草菇、金针菇、平菇b.药用菌类代表:猴头、灵芝、猪苓c.珍惜菌类代表:杏鲍菇、鸡腿菇、茶树菇、滑菇三、食用菌的生产意义(一)经济价值:1.是功能性食品2.营养价值高:高蛋白,无淀粉、无胆固醇,低糖、低脂肪,多维生素、膳食纤维素、矿质元素、氨基酸,营养结构合理,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被评为:“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植物肉,上帝食品,长寿食品”3.药用价值高:a.药用成分:主要是多糖类、三萜类及核苷类化合物等 b.药效: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抗病毒、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1.原料广(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下脚料,我国约年产农业下角料525×106t,工业下脚料50×106t,畜、禽粪便250×106t,还有大量野草资源;再生资→源食用菌转化优→质菌体蛋白)2.不争人地力、效快益高(a.不与:人争粮、粮争地、地争肥、农争时;b生效快:生长期短理想短、平、快项目c. 效益高: 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3.市场广阔: (a.鲜菇消费量(kg/人、年)香港:4.8,日本: 3.0,美国: 1.5,中国: 0.5 b.食物结构变化:营养型→保健型、功能型;动物蛋白→菌类蛋白、植物蛋白)属于供不应求的紧俏品,有潜在的巨大市场4.菌糠用途广(菌糠特点: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真菌多糖等物质多用途:优质饲料,溶性养分高的肥料,制沼气的好原料,提取真菌多糖再次用作培养料)可与种植业及饲养业构成良性循环。
(三)世界四大食用菌:a.双孢菇:主产于欧洲与北美b. 香菇:主产于中国与日本c.平菇:主产于中国、西德、法国等d.草菇:主产于中国、印尼、泰国等中国栽培情况:原料:段木→棉籽壳→秸秆等混合料方式:熟料、室内→生料、发酵料、室外品种:少、低产→多、抗逆性强、产量较高规模:小而分散→大而集中(四)、发展趋势(规模化、标准化、增值化等):1.向高效益发展(反季节栽培立体栽培珍稀菌类)2.向高质量发展(实行标准化,减少农药、激素的使用,多用物理、生物防治法)3.向工厂化和规模化发展(生产形式:零散→规模化和产业化主体:农户→企业方式:作坊式→机械化和自动化)4.向增值化发展(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效益低,加工技术层次越高,升值倍数越大;可以加工食品、饮料、药品、滋补品化妆品;观赏性强:盆景、观赏农业)5.食用菌产业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的行业优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势、美味、保健、绿色的产品优势,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

·生物界分细菌总界:真细菌界、古细菌界;真核总界:原始动物界、原生动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假菌界。
·菌根类型(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部形成的合体。
)外生菌根:菌根紧密地缠绕在植物幼根的表面,编织成鞘状结构,包围在根尖内生菌根鞘套,通常在根系表面看不到密集的菌丝。
菌丝往往在寄主的细胞内形成膨胀体及分枝,被根细胞所消化,为寄主提供营养。
·食用菌与微生物:中性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偏离共栖关系;共生关系。
·PH:木腐生菌:偏酸(猴头菌、木耳);草腐生菌:偏碱(草菇、蘑菇)·多空菌的类型:鸡油菌、葛菌型、杯状型、珊瑚菌、齿菌型、孔状菌型。
·对二氧化碳敏感:木耳、银耳、双胞蘑菇、灵芝、香菇。
不敏感:平菇、金针菇、凤尾菇。
·常见食用菌的分类及地位伞菌目:美味牛肝菌、牛肝菌属、牛肝菌科;大红菇、红菇属、红菇科;毒伞(有剧毒)、毒伞属、毒伞科;草菇(无菌环)、小包脚菇属、光柄菇科香菇、香菇属、口蘑科;平菇、侧耳属、口蘑科;松口蘑、蒙古口蘑、口蘑属、口蘑科;双胞蘑菇、伞菌属、伞菌科;墨汁鬼伞、毛头鬼伞、鬼伞属、鬼伞科;金针菇、金钱菌属;鬼笔目、马勃目:竹荪、竹荪属、鬼笔科;小马勃、马勃属、马勃科;大秃马勃、秃马勃属、秃马勃科;量湿地星、地星属、地星科;非褶菌目:鸡油菌、鸡油菌科;茯苓、多空菌科;灵芝、灵芝菌属、灵芝菌科;猴头菌、猴头菌属、猴头菌科;·平菇的栽培(生、熟料栽培,段木栽培)1、生长条件:(1)温度:22~26℃,子实体生长稍低:高温型:21~26℃,中温型:16~20℃,低温型:5~15℃。
(2)湿度:平菇喜湿85~90%,生长基含水量:棉籽壳60~65%;段木30%;稻草:65~70%;袋料:65~70%。
(3)充足的氧气,通风,排除二氧化碳。
(4)光:子实体形成需弱散射光。
(5)PH:5.8~6.2最适,子实体发生:5.5~6.0。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食用菌是一种常见而又受欢迎的食物,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使得它备受人们的喜爱。
食用菌的栽培学知识是种植者必备的技能,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食用菌是指可以直接食用或经过加工后食用的真菌类食品。
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平菇、香菇、黑木耳等。
食用菌的栽培是指人工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并产生出高质量的食用菌。
二、栽培方法 1.基质选择:不同的食用菌对基质的选择有所差异,一般可以选择木屑、秸秆、玉米秸秆等作为基质。
基质的选择要考虑其含水量、养分含量、PH值等因素。
2.菌种培养: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可以通过购买或自行培育获得。
在培养菌种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在基质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培养,使菌丝扩散并侵入基质内部。
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4.菌丝生长:发酵培养后,菌丝会逐渐覆盖整个基质表面。
此时,需要将培养箱移到适宜的环境中,控制好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分化。
5.子实体形成: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会开始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可食部分,也是栽培的最终产物。
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同时还要注意通风,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三、环境条件 1.温度:不同的食用菌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在18℃~25℃之间为最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2.湿度:湿度是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湿度要保持在80%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3.光照:不同的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有所差异。
有些食用菌适应于较弱的光照条件,而有些则需要较强的光照。
在栽培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菌种,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四、病虫害防治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培养箱和周围环境,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的来源。
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资料EXAM:名词解释、简答、大题绪论1、生物八界系统:细菌总界:(1)真细菌界(2)古细菌界:极端微生物。
真核总界:(3)原始动物界(4)原生动物界:粘菌门,根肿菌门、(5)植物界(6)动物界(7)真菌界(8)假菌界:卵菌门。
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能产生孢子,一般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并常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细胞壁的组成物质是几丁质(细菌只要是肽聚糖,植物主要是纤维素)。
真菌的生活方式异养型腐生:以死亡的有机体为营养源寄生:以活的有机体为营养源兼性寄生:腐生为主,一定条件下寄生兼性腐生:寄生为主,兼营腐生共生:菌根真菌不含光合作用的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菌类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的。
2、大型真菌: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的较大子实体的结构的一类真菌。
3、食用菌:大型真菌中,一般具有肥大多肉的繁殖器官、木质化程度低、不含毒素、烹调后无异味者。
分类地位:粘菌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界:半知菌亚门真菌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大形真菌(食用菌、毒蘑菇)担子菌亚门在八界系统中,真菌界包括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有死分裂孢子菌物。
食用菌在生物分类中90%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一、大型真菌的营养体——菌丝食用菌菌丝均为有隔多细胞,细胞内含有一个、两个或多个细胞核。
菌丝前端不断进行生长、分支,组成了菌丝群,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具有4项功能:1)是降解、吸收营养物;2)是起着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3)是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4)是有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用特化的菌丝(一)菌丝束: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互纽结成束状。
没有甲壳状外层,起着输导营养的作用。
(二)菌索:由菌丝体平行组织成长条状的似绳索状物称菌索。
它有外皮(拟薄壁组织)、尖端生长点及髓部(疏丝组织)。
如蜜环菌的菌索。
(三)菌髓:由长形的丝状细胞组成。
指伞菌菌褶或齿菌类的菌刺中央部分或菌管之间的菌丝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八界:①细菌总界:真细菌界、古细菌界。
②真核总界:古菌界、原生动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藻界。
2真菌特征:①具有真正细胞②无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③能产生孢子,一般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并常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4)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植物主要是纤维素)。
3大型真菌: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的较大子实体的结构的一类真菌。
4食用菌:在大型真菌中,具肥大多肉的繁殖器官、木质化程度低、不含有毒素、烹调中无异味者。
分类地位:在生物分类中大多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粘菌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界接合菌亚门真菌门半知菌亚门食用子囊菌亚门大型食用菌担子菌亚门真菌毒蘑菇药用5菌核: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
类型:①真菌核:完全由菌丝组成②假菌核:由菌丝与寄主组成③小菌核:很小,小到菌丝未分化。
作用:既是真菌的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条件适合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实体、菌丝和分生孢子等。
6菌索:由菌丝体平行组织成长条状的似绳索状物。
7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分为:1、初生菌丝也称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
由孢子萌发形成,单核,一般初生菌丝不能直接产生子实体。
2、次生菌丝也称双核菌丝,由两条初生菌的细胞经过细胞质配合形成,但核未融合,因此每细胞里有2个核。
一般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3、三生菌丝也称三级菌丝、三次菌丝或结实性双核菌丝。
是由次生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了的双核菌丝。
如子实体、菌核中的菌丝。
8菌丝体: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
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
在一定条件下可扭结在一起形成子实体原基,最后发育成子实体。
9伞菌五个部分的形态:①菌盖:主要呈伞状。
常见的有钟形、斗笠形、半球形、漏斗形等②菌褶:从菌柄向外呈放射状排列,有宽、窄、等长、不等长、三角形、分叉等不同形态排列也有稀密之分③菌柄:输送养分的器官,颜色多为白色或灰白色。
长短为0.5~20cm,直径为0.1~10cm。
形状有圆柱形、粗壮形、基部延伸呈假根状等。
4、菌环:内菌幕破裂残留在菌柄的部分⑤菌托:菌托的形状有苞状、鞘状、鳞茎状、杯状等。
10子实体:由双核菌丝特化而成的肥大多肉的组织器官,上面着生有性孢子,是大型真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11菌褶构造:菌髓、子实层基、子实层(担子、担孢子、囊状体)12子实层:(位置)伞菌-菌褶的两侧;牛肝菌、多孔菌-菌管的周壁;齿菌类(猴头)-刺状菌齿的表面;腹菌类(马勃)-包被封闭的子实体内;木耳属-子实体的腹面。
13担子类型:无隔担子(伞菌目)、横隔担子(木耳目)和纵隔担子(银耳目)14孢子印:指成熟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中释放孢子时,其沉积物所形成的图纹。
15菌柄和菌褶的连接方式:①直生:菌褶内侧呈直角状着生在菌柄上,如红菇、鳞伞属②弯生:菌褶内侧与菌柄着生处呈一弯曲,如金针菇、香菇、口蘑③离生:菌褶内端不与菌柄接触而形成一个游离于菌柄的环,如草菇属、蘑菇属;4、延生:菌褶内端沿菌柄下延,如平菇、侧耳属。
16特殊的菌褶:子座:冬虫夏草-子囊菌亚门17菌柄在菌盖上的着生位置:①中生:双孢蘑菇,口蘑,乳菇,红菇②偏生:灵芝、香菇③侧生:平菇。
18菌环和菌托的来源:菌环:有的伞菌子实体蕾期,菌盖内菌膜包连菌柄,随着菌盖撑开,内菌膜破裂,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即为菌环。
菌托:草菇、鹅膏菌属、部分腹菌类的蕾期子实体包有一层外菌膜,当菌柄伸长时,外菌膜破裂,大部分外菌膜残留于菌柄的基部形成菌托。
19子实体的发育形式:①裸果型:子实层自始至终裸露于外,如非褶菌目(鸡油菌等)、侧耳属。
②假被果型:初为裸果型,后菌盖向内弯曲,子实层被菌盖边缘所包裹,直至菌盖扩展时,子实层才显露出来。
如红菇、牛肝菌。
③半被果型:子实层初期菌膜所覆盖,成熟后菌膜撕开时全部裸露于外。
如伞菌目。
仅有内菌膜:双孢蘑菇;仅有外菌膜:草菇;具有内、外菌膜:毒伞属。
4、被果型:子实层包在子实体内,孢子在子实体分解或遭受外力而破裂时才释放出来。
如马勃目。
20食用菌的生活史:所谓生活史就是生物一生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活史)可分为营养(菌丝)生长阶段(菌丝体生长阶段)和生殖(菌丝)生长阶段(子实体发生阶段)。
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菌丝束→子实体原基(菇胚)→菇蕾→子实体→孢子.21孢子的萌发形式:①芽管式(草菇):通过孢孔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从孢孔中伸出芽管。
②伸长式(香菇):适宜条件下孢子吸湿、膨胀、纵向伸长。
③芽殖式(银耳):以芽殖方式产生酵母型分生孢子(芽孢),再由此萌发形成单核菌丝。
4、分生孢子式(黑木耳):孢子萌发时,先出现横隔伸出1~4支分生孢子梗,每个孢子梗上再形成蹄形分生孢子,由此再萌发形成单核菌丝。
22释放方式:①风传:大多数伞菌②昆虫传播:竹荪③挤压传播:马勃4、雨水传播:鬼伞。
23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孢子(判断)正确,双核菌丝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期,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形成子实体的能力。
24木腐生和草腐生:凡以厩肥、草、作物茎秆、腐殖质等作为营养原料的称草腐生。
以木屑、刨花、树叶等木质材料作为营养原料的称为木腐生。
25大型真菌的营养类型(判断:如草菇是木腐生):①腐生:从动、植物残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获取营养,以维持自身代谢。
包括只营腐生生活的专性腐生(如香菇、蘑菇)和以寄生为主、兼营腐生的兼性腐生(如猴头菇)。
专性腐生菌分为:A木腐生菌类:以木质材料作为营养源,如香菇、木耳、灵芝。
木腐类型包括褐腐(主要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白腐(主要利用木质素)等类型B草腐生菌类:以作物茎秆、粪肥为营养源,如双孢蘑菇、草菇②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现象。
③寄生。
26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部形成的合体,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能分泌生长素供植物利用。
植物提供C 源和N源。
分为:外生菌根:菌丝不侵入细胞,且外生菌根的植物一般均无根毛,菌根菌所形成的哈氏网和菌套为主要的吸收器官。
内生菌根:通常在根系表面看不到密集的菌丝,菌丝往往在寄主的细胞内形成膨状体及分枝。
27褐腐和白腐的区别:褐腐:主要腐食木材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弱。
引起组织崩溃、使木材呈片状、蜂窝状、粉状。
如茯苓。
白腐:侧重于降解木质素,腐木剩下白色海绵状的木纤维,如多孔菌科一些属种。
28营养物吸收方式:①被动扩散:低分子物质借助细胞内外浓度差,由高浓度处扩散到低浓度处。
②主动运输:细胞膜上存在着载体蛋白或酶,使酶解物可逆浓度梯度移动,此过程需要一定能量。
29菌群类型:①低温性菌群:菌丝生长最适温度18~21○C,如金针菇,滑菇等。
②中温型菌群: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28○C,如香菇。
③高温型菌群: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32○C,如草菇。
30降温是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的主因。
一般要求和该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之间有3~10○C的降温幅度。
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的温度分为:低温菌群原基形成温度、中温菌群原基形成温度、高温菌群原基形成温度。
31变温结实:菌丝降温后,还需要一定昼夜温差刺激才可诱导原基形成。
如香菇。
32稳温结实:温度降至一定程度后,保持温度恒定可诱导原基形成。
如草菇、木耳、银耳。
33①喜湿性:对湿度有较高的适应性,过湿时子实体仍能发育良好。
如银耳、平菇、黑木耳。
②厌湿性:湿度较大则发育不良。
如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
34木腐生-酸性,草腐生-碱性:木腐生菌喜偏酸性基质;草腐生菌喜偏碱性基质。
35据子实体对CO2的敏感程度分:①对CO2敏感菌类:CO2浓度稍增加,对子实体发育有极大的危害,如蘑菇、灵芝、黑木耳、银耳、香菇。
②对CO2不太敏感菌类:CO2浓度稍适度增加,对子实体发育影响不大,如金针菇、凤尾菇。
36按子实体对光质的要求将真菌分:①喜光型:散射光刺激下,促进子实体分化发育,如香菇、草菇、滑菇、猴头菌、侧耳类、木耳类。
②中间型:对光线反应不敏感,有无散射光均可发育,如蘑菇、大肥菇。
③厌光型:子实体形成无需散射光刺激,如茯苓、块菌等地下生的菌类。
37诱导原基的形成需弱的散射光:诱导不同食用菌原基分化所需光照度不一,一般只需低照度的弱光。
但是光照度过低,很难诱导原基分化。
蓝、紫外光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38主要真菌的分类地位:银耳: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木耳: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灵芝:多孔菌目灵芝菌科;香菇: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平菇: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39多孔菌担子果的菌丝分类:①生殖菌丝:为双核薄壁的次生菌丝,多数具锁状联合,有分枝和隔膜,内部原生质稠密,它是形成子实体内一切结构的菌丝,还可以分化形成骨架、联络菌丝、囊状体、刚毛、担子②骨架菌丝:为厚壁的无分枝和隔膜,无锁状联合,垂直或稍屈曲的长形菌丝,除顶端有较薄的壁和稠密的原生质外,内部常空虚。
它构成子实体的骨架,作用加固子实体。
③联络菌丝:为薄壁或厚壁的,具锁状联合、多分枝的一类菌丝,常互相交错地将骨架菌丝联结起来的。
40菌丝系统:担子果内菌丝排列为一定形态的菌丝系统,分为:①单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
②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骨架或联络菌丝。
③三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骨架+联络菌丝。
41猴头,灵芝等特征:主要是伞菌目。
猴头菌:子实体扁半球形或头状,宽5~20cm,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色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有密集下垂的长刺,刺针形,长1~3cm,生于栎、胡桃及其它阔叶树立木或腐木上,可食。
灵芝:菌盖软木质,蛤壳状或肾脏形,黄色至红褐色,表面有光泽并有浅皱褶纹,柄偏生,红栗褐色,光泽如盖。
42伞菌目形态特征:担子果肉质,极少革质或膜质,子实层初期由菌幕盖着,成熟时外露,担子无隔,担孢子单孢,无色或有色,它的形状、大小、色泽和纹饰等是分种的重要依据。
43毒菇类型:①引起肠胃炎症状的毒蘑菇②引起神经、精神病变的毒蘑菇③引起肝脏等内脏损害的毒蘑菇(4)引起溶血症状的毒蘑菇⑤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症状的毒蘑菇(6)引起光过敏性皮炎的毒蘑菇。
44有毒菇的6种中毒方式:①引起胃肠炎症状,食用后潜伏30min-3h,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毒红菇、臭黄菇②引起神经、精神病变,兴奋或抑制兴奋,潜伏20min-2h,如花折伞③引起肝脏等内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潜伏>6h;4、引起溶血症状,初表现贫血⑤引起呼吸与循环系统衰竭症状;6、引起光过敏性皮炎。
解毒方法:催吐、洗胃、灌肠。
45优良菌种的条件:①一是菌种本身的种性,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②二是菌种的高纯度、无混杂③三是菌丝体无老化现象。
47、PDA母种培养基:①配方和含量: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18~23g,水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