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

合集下载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之比较刘光斌【摘要】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都对技术统治论进行过研究.在技术统治论的逻辑起点方面,他们围绕工具理性展开分析,马尔库塞认为理性就是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构成了技术统治论的逻辑起点,哈贝马斯则指出理性概念包含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理性并不是技术统治论必然产生的逻辑起点.在技术统治论的意识形态方面,马尔库塞指出随着技术理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技术进步强化了统治效应;哈贝马斯则认为技术是中立的,无法为统治提供合法性基础.在技术统治论的民主走向方面,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统治论维护了一个极权社会,对民主的追求促使他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之维,哈贝马斯则主张为技术的应用划界,走向了一种商谈民主政治.分析比较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上述观点,就他们的技术统治论立场而言,马尔库塞赞成技术统治论,哈贝马斯则反对技术统治论.【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7页(P55-61)【关键词】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技术统治论【作者】刘光斌【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1随着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应用,技术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西德理论界的关注,并就科技进步后果展开讨论,由此形成了西德的技术统治论,即由科学家、技术专家等治理国家。

技术统治论有时也被视为对技术决定论的发展,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发展问题。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也卷入这场争论之中。

哈贝马斯指出马尔库塞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这次讨论同雅克·爱律尔(Jacques Ellul)、阿尔诺特·盖伦(Arnold Gehlen)和阿尔伯特·马尔库塞的论点有关。

”[1](258)哈贝马斯的传记作者奥斯维特印证了哈贝马斯这一时期对技术进步的理论关切:“他的立场可以被看作是50至60年代从左翼对西德技术决定论思潮进行的批判。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危害论比较研究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危害论比较研究

学 术 探 讨 ・
_ 疗 城 职 业 杖 ,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危害论比较研究

( 中国人 民大学 马克 思主义学院 , 北京 l o o 8 7 1 )
摘 要 :i 去兰 屯锅 学 求 对科 技 进 步 过 程 中的 意 识 形 态危 害造 行 了积 极 批 判 马 尔库 童和 哈 9 1 马断 郜 时针 技 怠识 志的 危 害 啦 行 了深 入剖 析 权化 马 尔 库 塞认 为+ t - k J - 意 识 形 态 化 去 除 了 双 向度 , 造 成 对人 的 压 抽 , 、 奴役 , 社 会 的极


马尔库 塞 的 科技 意识 形 态危 害 论
在 此 过程 中 , 商 品反 客 为 主成 为人 的主 宰 , 人是 为
马尔 库塞 指 出了科技 理 性发 展 带来 的严 重危 害, 这 就是造 成 了整个 单 向度 的 发达工 业社 会 。科 技 异 化 造 成 的单 向度 社 会 对 人 具 有 的 压 抑性 , 它
己以及 自然都处 于紧张状态 ,人们充满对于破坏
的渴 望 , “ 在 购 买 屠杀 和破 坏 的武器 时 ,… …总有
抑人性 ,使人的理想失落。这个病态 的工业社会 对人实行“ 本 能管理 ” , 使得社会的需要化为个 人
的本 能需要 , 从 而阻碍 人 的生活 本能 的发 挥 。病 态
什么东西诱使人们慷慨解囊 。” l 2 ]
J j 究
i - ‘ ; 2 : f i J I , J 川 乃, I
义川 沧

学 术 探 讨 ・
感、 良心都被削弱。相反 , 攻击本能却得到加强 。 发达工业社会里人和人 、人和 自 然 的冲突造成了 人精神上的痛苦 ,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 的金钱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
编辑词条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1929~ )
Habermas,Jürgen于尔根哈贝马斯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1929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1961年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97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讲授哲学、社会学,并协助T.W.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71年任普朗克科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领导人。后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称,“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的冲突,只是社会研究所内部诸多矛盾中的一个,仅仅是由于他们二人分别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除了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之外,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同辈人之间也是摩擦不断,矛盾重重,先是有:霍克海默与弗洛姆之间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诺曼(Franz Neumann)等人关于“权威国家”的法哲学理论,在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拟订的总体研究计划中一直被排挤在边缘地位(据说被排挤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和霍克海默的好友波洛克的研究兴趣有所抵牾),默默无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尔库塞的激进主义哲学则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等。”

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科技观之异同

论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科技观之异同

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首次提出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发挥作用的。这个系统不仅先验地决定着装备的产品, 产力”的论断。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科学技术在劳动领域 的大量运用,它在生产力结构 而且决定着为产品服务和扩大产品的实施过程。在这一 社会中,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的,它不仅决定着
斯认为, 盖伦的自 然主义技术观思想具有合理性 ,从其 本质上讲本质上技术就是人的机体所具有的目的理性活
动功能的实现和拓展形式,技术的历史也就是 目的理性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中较早注意到科学技
[ 收稿 日期 ]2 1 0 0 2— 6—Hale Waihona Puke 5一l 04 一
展开的, 论述其消极作用时关注的则主要是生 而 活动不断客体化的过程。 “ 首先是人的活动器官 ( 力方面 手和 脚)得到加强和被代替 ,然后是 ( 人体 的)能量产生, 产关系领域。 马尔库塞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科技的消极后果 ,对 在后是人的感官 ( 眼、耳朵和皮肤)功能,最后是人的 指挥中心 ( 大脑)功能得到加强和被代替。如果说技术 科学技术所造成 的负面作用进行了深刻批判。他指出,
生活、 甚至思维等各方面的问 题均 成为 有关技术的问题,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物 思想家们再也不能无视技术的存在了。法兰克福学派所 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 了社会结构和劳动形式。由于技术的改进和先进设备的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导致了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物质 应用,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中,劳动者的体力消耗越来 生活的改善,同时带来了生态危机和对人性的压抑。技 越低,所需蓝领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少,白领工人不断增 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技术理 加,由此导致阶级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它使得 “ 决定性

科学技术的双重维度——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科学技术的双重维度——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

科 学 技术 的双 重维 度
— —
论 马 尔库 塞和哈 贝马斯 的科 学技 术批 判 理论
郑 凯 文
摘要 : 当代 西 方 知识 界 对 科 学技 术 的批 判 始 于马 克斯 ・ 韦伯 对 于“ 理 化 ” 合 问题 的探 讨 , 法 兰 克福 学 派在 此基 础 上 提 出 而 了 “ 学技 术 是 一 种 意识 形 态” 科 的命 题 。 对此 , 尔库 塞 和 哈 贝 马斯 有 着 一脉 相 承 而又 各辟 蹊径 的 诠释 。 者 差 异 的核 心 马 二
钱 和机 器 的奴隶 。 正是 这 种工 具 理性 的 极端 化 , 使得 西 方 资本 主
流 水作 业 过程 中 。 高 了生产 效 率 。 是 却把 劳 动者 的 劳动 越 发 提 但
集 中在一 个狭 窄 的范 围之 中 . 劳动 者无法 认识 自己 的劳动 的最 终
成果, 无法 估量 自己劳 动的价值 , 法取 得 劳动 的成 就感 , 无 越来 越 沦 落为 单一 流水程 序 的工具 。劳 动再也 无 法成 为 内在的需 要 。 而 是 谋生 的手段 , 动就变 成 了简单等 同于利益 和消 费的东西 。 劳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扰 乱 了 人 的 价 值 活 动 ,是 人 类 不 能 在 自
义社 会 陷 于形式 的合理 性 与 实质 的非 合 理性 的 二律 背 反 。
法 兰 克福 学 派在 马 克斯 ・ 伯 的理 论基 础 上 , 韦 发展 了 对科 学
技术 的 批判 理 论 。 出了 “ 提 科学 技 术是 一 种意 识 形态 ” 的命题 。 早在 2 O世 纪 3 0年 代 , 克 海 默 尔 就 在 《 学 及 其 危 机 札 霍 科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思想比较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思想比较
21年第8 01 期 ( 总第 9 2期 )
边疆 经 济与 文化
T HE BORD ER ECONOMY AND CU JU I1 RE -
N..O l 0 8 2 1 Ge ea. n r1 N“ 斯 马
塞的 斜 丝 批 粤 想 比 笈
他按劳动和相互作用在社会诸系统中是否起主要作用把社会诸系统划分为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两方面他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合理形式既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正在扩大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世界的历史的总体性社会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系统都是一个合理化问题他用劳动和相互作用区分的框架重新解释马尔库塞对技术发展的前景的估计特别是用这一框架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马 迎 春
(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远 东 科 技 与 社 会 发 展 研 究 所 ,哈 尔 滨 10 8 ) 哈 5 0 0

要 :对 科 学 技 术 的 批 判 实 际上 是 整 个 法 兰 克福 学 派 的共 同 理 论 主 题 ,作 为 法 兰 克福 学 派 的 杰 出代 表
人 物 马 尔库 塞 和 哈 贝马 斯 在 这 一 问题 上 都 有 自己相 关 的 阐述 ,从 三 个 方 面 的 同异 出发 , 阐述 哈 贝马 斯 对 马 尔 库 塞 的 继承 、批 判 和 超 越 以及 二 者 在 科 技 观 上 所 犯 的共 同错 误 。
“ 谓阶 级 差 别 的平 等 化 显 示 出 它 的 意 识 形 态 功 所
能” 人 变 成 了 “ 向 度 ” 的人 ,只是 顺 从 肯 定 , 。 单 从 而 失 去 了对 社 会 的批 判 。 科 学 技 术 “ 效 地 窒 息 有
了 那 些 要 求 解 放 的需 求 ,即 要 求 从 尚 可 忍 受 的 、有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一致与分歧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一致与分歧

作者: 吴瑞财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兰州学刊
页码: 18-20页
主题词: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关系;尔库塞;哈贝马斯;理性
摘要: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分析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几乎将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对马尔库塞的观点做了回应。

本文试图详细分析二者在此问题上的一致与分歧的地方,认为二者一致的地方多于分歧的地方,分歧是次要的。

本文同时也注意到了二者对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分析是始终与对理性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

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比较摘要: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均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人都对发达工业社会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批判。

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在社会中起消极作用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位生产力,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

二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既有一致,也有分歧,文章对此作了比较。

关键词: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科学技术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科学技术成为人性压抑的根源,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

科学技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它已经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者进行极权统治的新工具。

而哈贝马斯继承了马尔库塞的观点,并且沿着马尔库塞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二者的理论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但总体上是一致的。

即都认为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一、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政治手段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结构,现代西方社会已经变成单向度的社会。

“科学是一种先验的技术学和专门技术的先验方法,是作为社会控制和统治形式的技术学。

”[1]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而且也决定着个人的需要与欲望。

它消除了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

因此,科学技术能够成为社会控制的新的更有效的形式。

在当代科学技术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成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独立源泉,成为首要的生产力。

马尔库塞认为,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死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者、活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哈贝马斯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 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甚至 被誉为“当代的黑格尔” 被誉为“当代的黑格尔” ,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足轻重的地位。
哈贝马斯的思想发展阶段
三、哈贝马斯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哈贝马斯自进入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开始涉 想活跃、 著称。 猎学术研究起,便以思想活跃 政治激进著称 猎学术研究起,便以思想活跃、政治激进著称。 他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他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思想领域进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 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 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对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自身的历史进 行了清理和批判, 行了清理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自成一 说的“交往行为理论” 说的“交往行为理论”。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提出“交往行动理论” 提出“交往行动理论”
1、关于四类语言活动和三个世界的划分 、 四类语言活动:第一种,交往性的或互动的语言活动;第二种, 四类语言活动:第一种,交往性的或互动的语言活动;第二种, 断言式的或认识式的语言活动;第三种, 断言式的或认识式的语言活动;第三种,自我表达的或表达式的 语言活动;第四种, 语言活动;第四种,规范调节的语言活动 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社会世界 他通过区分四类社会行动即目的行动、规范调节行动、 他通过区分四类社会行动即目的行动、规范调节行动、戏剧行动 和交往行动,阐述了其不同的世界关联。 和交往行动,阐述了其不同的世界关联。前三类行动分别介入客 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 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 2、关于生活世界 、 生活世界的一般性结构;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的背景; 生活世界的一般性结构;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的背景;生活世界 是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是客观世界、 是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成 为可能的前提条件
1、前交往期(1959、 1968)研究主题:资产阶 )研究主题: 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 认识论的历史重建。 认识论的历史重建。哈贝马 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 义的批判, 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 科学的概念。 科学的概念。 3、后交往期(1982、 1989)致力于对现代性范 ) 畴的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 想的批判, 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 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 学转向基础上的“ 学转向基础上的“后形而上 学思想” 学思想”。 2、交往期(1969-1981) 、 ) 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入手, 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 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 体系的建立。 体系的建立。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以《单面人》为基础 单面人》
对“单面的社会”-现代资本注主义社会的批判 单面的社会” 现代资本注主义社会的批判 单面性” 一体化” “单面性”即“一体化”,指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把追求物质享受这种“虚假的需求”强加于人, 把追求物质享受这种“虚假的需求”强加于人,造成 了工人阶级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体化; 了工人阶级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体化;工人阶级与资 本家同化; 本家同化;工人阶级丧失了革命性 对单面的思想——现代哲学的批判 对单面的思想 现代哲学的批判 指的是以维特根斯坦、赖尔、 指的是以维特根斯坦、赖尔、奥斯丁为主要代表的现 代语言分析哲学; 代语言分析哲学; 批判焦点: 、 批判焦点:1、现代哲学使用了形式逻辑 2、现代哲学被普通语言所吸引 、 3、现代哲学向科学主义方向发展 、
三、哈贝马斯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生平 )
生于1929年,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曾先 年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生于 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士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 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士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 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对马克思的认识论的批评 哈在肯定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 哈在肯定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特别是肯定马克思 提出社会劳动的概念, 提出社会劳动的概念,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综合改 造成唯物主义的综合的同时,也提出了批评。他认为, 造成唯物主义的综合的同时,也提出了批评。他认为, 马克思的“通过社会劳动综合” 马克思的“通过社会劳动综合”的理论其哲学基础 仍然不足以建立彻底现象学的认识的自我反思, “仍然不足以建立彻底现象学的认识的自我反思,因 而不足以防止认识论向实证主义退化” 而不足以防止认识论向实证主义退化”。其原因就在 于马克思“把人类自我产生活动归结为劳动” 于马克思“把人类自我产生活动归结为劳动”。 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消极作用 1、“劳动”即“有目的的合理的行动”的“合理化” 有目的的合理的行动” 合理化” 、 劳动” 2、“交往行动”即“相互作用”的“不合理化” 相互作用” 不合理化” 、 交往行动”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修正和改造 第一,提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提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时效性” 的“时效性”问题 第二,提出了马克思关于“ 第二,提出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 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的论断的 “时效性”问题 时效性” 第三,提出了马克思关于“ 第三,提出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是 资本主义掘墓人”的观点的“时效性” 资本主义掘墓人”的观点的“时效性” 问题
第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本节内容: 本节内容: 法兰克福学派
1 2 3
法兰克福学派概况 马尔库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 Herbert Marcuse
哈贝马斯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哈贝马斯 Habermas Jürgen
二、马尔库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1898—1979)生平: )生平: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经历: 主要思想经历:
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 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 和弗洛依德的影响, 和弗洛依德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 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 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 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 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 50年代开始 年代开始, 从50年代开始,主要从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揭 结合起来。 露,主张把弗洛依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他 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 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进步给人提供的自由条件越多, 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 给人的种种强制也就越多,这种社会造就了只有物质 生活,没有精神生活, 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创造性的麻木不仁的单面 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 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 人。他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种 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 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 实现“非压抑升华” 实现“非压抑升华”。
三、哈贝马斯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生平: )生平:
1929年生于德国杜塞多夫,1949年进入哥廷 年生于德国杜塞多夫, 年生于德国杜塞多夫 年进入哥廷 根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地理、 根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地理、德国 文学和经济学, 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 文学和经济学,1953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研 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 历史与阶级意识》 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1955年,进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领导的法兰 年 克福社会研究所 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 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 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 转型》 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 转型》,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 教授、 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 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 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 1994年荣休。 年荣休。 年荣休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 单向度的人》 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 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 人和文化的单向度。 人和文化的单向度。 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 在《审美之维》中则认为,艺术(主要指先锋 艺术) 艺术)自动地对抗现存社会关系并加以否定和 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 超越;倾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及普遍经验,促 成完整人的再生。 成完整人的再生。 在《反革命和造反》里,他强调艺术既是一种 反革命和造反》 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是充满诗情画意 美学形式又是一种历史结构, 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 的美的世界与渗透价值意义的现实世界的统一。
马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塞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理性和革命》(1949); 理性和革命》 ); 《爱欲与文明》(1955) 爱欲与文明》 ) 《单向度的人》(1964); 单向度的人》 ); 《论解放》(1969); 论解放》 ); 《艺术和永恒性》(1976); 艺术和永恒性》 ); 《审美之维》(1978) 审美之维》 )
美籍德裔哲学家, 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 之一。 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 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
二、马尔库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 年 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 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 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 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年获哲学博士学 1933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1940年加入美国籍,起先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 年加入美国籍, 年加入美国籍 后到哥伦比亚、哈佛、 处,后到哥伦比亚、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 任教。 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