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与快乐同行

合集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快乐同行教案最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快乐同行教案最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快乐同行教案最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快乐同行教案最新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快乐同行教案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快乐同行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3、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课前准备:1、学生烦恼小调查。

2、体验活动用具:跳绳、溜溜球、漫画书、照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1、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

揭题:与快乐同行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师深情回忆近来共同经历的.烦恼事。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学生听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4、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1、遇到不愉快的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全班交流。

2、对大家说出了你心里的烦恼,是不是心情畅快多了!(板书:合理发泄)合理发泄:找人倾诉或大声叫,写日记,大哭一场3、教师导语:遇到问题时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

3、情境游戏:《猜一猜》情节设计:丁丁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2、在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3、教师导语: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快乐甜点,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

小学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情绪调节)《与快乐同行》

小学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情绪调节)《与快乐同行》

小学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情绪调节)《与快乐同行》【主题背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很难理性应对挫折合和不合理的事情,他们倾向于用理想的目光看待问题,情绪起伏变化较大。

学业压力、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都会带给学生很多烦恼。

如果这些烦恼不能及时化解,积累下来,就会成为学生思想的包袱,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麻烦。

【活动目标】1、知道烦恼是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的,能体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心情愉快。

2、增强面对消极情绪时的应对能力,能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烦恼。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消除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3、体验到消除烦恼之后的快乐心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活动方法】游戏体验、讨论等【活动准备】准备烦恼倾诉卡、心灵营养餐卡;组织学生准备心理情景剧表演。

【活动过程】课前破冰游戏:泡泡糖1、来到这里,同学们心情怎样?2、那为了缓解紧张,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我发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吃泡泡糖,那么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泡泡糖。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被邀请的同学到前面来转圈走,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喊“泡泡糖,泡泡糖”,转圈的同学要问:粘哪里呀?比如当老师说:‘粘脚尖’呀,之后,你们要继续问:“粘几个呀”,当老师说粘4个时,转圈的同学要迅速四人一组,将脚尖黏到一起。

听明白了吗?好,那谁想来玩这个游戏?然后请(6位同学3男3女来玩)a,脚尖,(粘5淘汰1)b手心(粘3淘汰2)C.耳朵(粘2淘汰1)玩完这个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3、你看几颗小小的泡泡糖粘着粘着就粘出了快乐!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上课起立)一、情境激趣,引出主题1、心灵约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随机),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心灵小约定,那就是:打开心扉,真诚交流。

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同行活动课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3.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熟知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教学过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你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一个人的良好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

据调查了解,当今中学中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自立能力,缺乏奉献精神,利己主义严重。

且由于他们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心理状况,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怎能成为合格的跨世纪的一代建设者和继承者,对此感到忧虑。

二、如何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小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提出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经常听见有小学生抱怨“老天不公”,悲叹自己“命孬”、“运气不好”、“处境不佳”没有遇到什么值得快乐,令人高兴的事,相反的,却经常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事,倒霉的事。

与快乐同行(教案)

与快乐同行(教案)

与快乐同行第一章:认识快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1.2 教学内容快乐的定义和特点快乐的重要性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态和态度,互相启发和鼓励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讲解快乐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快乐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快乐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心态和态度,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心态和态度,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二章:寻找快乐的源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源泉培养学生寻找和珍惜快乐的习惯2.2 教学内容快乐的源泉:人际关系、成就感、自我成长等如何寻找和珍惜快乐的源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的源泉和如何寻找珍惜快乐的源泉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寻找和珍惜快乐的源泉的方法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源泉的思考讲解快乐的源泉:讲解快乐的源泉和如何寻找珍惜快乐的源泉,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寻找和珍惜快乐的源泉的方法实例分析: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寻找和珍惜快乐的源泉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快乐源泉,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快乐源泉,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三章:快乐的心态与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心态和行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行为习惯3.2 教学内容快乐的心态:积极乐观、自信、宽容等快乐的行为:微笑、感恩、助人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的心态和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快乐的心态和行为的重要性示范法:示范快乐的心态和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力量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心态和行为的思考讲解快乐的心态和行为:讲解快乐的心态和行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心态和行为的重要性示范快乐的心态和行为:示范快乐的心态和行为,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力量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快乐的心态和行为,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四章:快乐的生活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生活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快乐的生活技巧,提高生活质量4.2 教学内容快乐的生活技巧: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积极思考等如何运用快乐的生活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的生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快乐的生活技巧的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生活技巧的方法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生活技巧的思考讲解快乐的生活技巧:讲解快乐的生活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生活技巧的方法实例分析: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生活技巧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生活技巧,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生活技巧,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五章:快乐的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实践与应用培养学生将快乐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2 教学内容快乐的实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快乐的理念快乐的应用于:如何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等方面应用快乐的理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的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快乐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实践与应用的思考讲解快乐的实践与应用:讲解快乐的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快乐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章:快乐与心理健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2 教学内容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快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对快乐的重要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方法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与心理健康的思考讲解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讲解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心理健康经验,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七章:快乐与社交技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7.2 教学内容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社交技巧对快乐的影响,快乐对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社交技巧:社交技巧的提升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提高社交技巧的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社交技巧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与社交技巧的思考讲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讲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提高社交技巧的方法实例分析: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社交技巧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社交技巧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社交技巧,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社交技巧,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八章:快乐与学习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8.2 教学内容快乐与学习的关系:快乐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对快乐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掌握,时间管理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与学习的思考讲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讲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实例分析: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九章:快乐与职业发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9.2 教学内容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快乐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职业发展对快乐的重要性如何规划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方法,如目标设定、自我评估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规划职业发展的方法实例分析法: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规划职业发展9.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相关的名言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与职业发展的思考讲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讲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规划职业发展的方法实例分析:分析相关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快乐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规划职业发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职业规划,互相启发和鼓励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提出改进的方向第十章:快乐的传播与影响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快乐的传播与影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他人10.2 教学内容快乐的传播:如何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他人快乐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与快乐同行》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快乐的认识、寻找快乐的源泉、快乐的心态与行为、快乐的生活技巧、快乐的实践与应用、快乐与心理健康、快乐与社交技巧、快乐与学习、快乐与职业发展以及快乐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

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快乐同行》教学设计.docx

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快乐同行》教学设计.docx

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快乐同行》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快乐同行》教学设计那大中心学校朱秀乾一、活动理念:在人的心理活动里,情绪变化是十分活跃和敏感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人,可以使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反之,悲观、忧郁、心情不畅的人,长久下来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

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态度和愉快的情绪使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不仅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学业压力等导致他们心理出现许多情绪困扰,而长期的情绪困扰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帮助学生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他们对快乐情绪的体验。

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

—、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3、让学生意识到快乐其实是件简单的事,并学会帮助别人排解烦恼,与他人分享快乐。

三、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四、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并帮助别人。

五、活动时间:2017-0 9-23六、活动对象:五中队七、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录音《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歌曲《快乐拍手歌》等。

2、准备“心情记录卡”。

课前发给学生。

八、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1、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快乐吗?是的,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

这不,老师前几天在紧张地为今天的课备课搞课件,却不小心得了重感冒, 头晕脑胀,浑身不舒服,心里却更着急了,这越急却越上火,嗓子都哑了!所以说,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乐的事情吗?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没错,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下面,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给你们发的“心情记录表”,写写你最近遇到的烦恼。

与快乐同行(-教案)

与快乐同行(-教案)

与快乐同行第一章:认识快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寻找和创造快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快乐的定义和作用。

2. 讨论快乐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3. 学习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快乐的感受。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快乐的理解和经历。

3. 快乐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快乐故事和秘诀。

第二章: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快乐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积极心态的定义和作用。

2. 讨论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的影响。

3. 学习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和应对挑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开场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面对挑战和保持积极心态的经验。

3. 积极心态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态的练习,如感恩日记、自我肯定等。

第三章:寻找快乐的途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寻找快乐的途径。

2. 培养学生主动寻找和创造快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寻找快乐的途径,如与他人交流、参与活动、帮助他人等。

2.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机会。

3. 学习如何创造积极的氛围和体验。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寻找和创造快乐的方法和经验。

3. 快乐任务:引导学生参与一项帮助他人或参与社区活动的任务,体验快乐的感受。

第四章:应对困难和挫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困难和挫折的普遍性和作用。

2. 讨论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如何从困难和挫折中获得成长和启示。

教学活动:1. 开场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困难和挫折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经验和策略。

《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快乐1.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

1.2 讲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3 分享一些快乐的方法,如积极思考、感恩、乐观等。

1.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和经历,互相交流。

第二章:寻找快乐的源泉2.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源泉。

2.2 讲解快乐的源泉,如家庭、朋友、兴趣爱好、成就等。

2.3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快乐的源泉。

2.4 分享一些寻找快乐的方法,如尝试新事物、培养兴趣爱好等。

第三章:情绪管理3.1 导入:通过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情绪对快乐的影响。

3.2 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3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3.4 分享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第四章:积极心态4.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对快乐的影响。

4.2 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4.3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经验。

4.4 分享一些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如积极思考、感恩、乐观等。

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快乐融入日常生活。

5.2 讲解制定快乐行动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计划。

5.3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制定自己的快乐行动计划。

5.4 分享一些快乐行动计划的成功案例,激励学生执行自己的计划。

第六章:压力管理6.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对快乐的影响。

6.2 讲解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缓解压力。

6.3 小组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压力管理方法。

6.4 分享一些压力管理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运动、放松训练等。

第七章:人际关系7.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对快乐的影响。

《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与快乐同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建议: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教学重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方法。

3. 自我情绪调节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压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资料和案例。

2. 心情分享卡片、彩色笔等教具。

学生准备:1. 提前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 准备分享自己近期的心情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心理健康案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什么是心理健康(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3. 心情分享(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心情分享,使用心情分享卡片记录自己的心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并思考如何调节情绪。

4. 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5分钟)教师讲解积极乐观态度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乐观态度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如何培养积极乐观态度的方法。

5. 自我情绪调节的技巧(5分钟)教师讲解自我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

学生分组练习,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制定一个自我情绪调节的计划,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

2. 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方法和自我情绪调节技巧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5、情境游戏:《猜一猜》
情节设计:丁丁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
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此时丁丁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看不起我)
四年级备课教师:李爱萍第3周备课时间:11年10月10日
本学期总第3课时
本单元(章)第1课时
课题:与快乐同行
课型:活动课
教学目标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4、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心理小品,评析是非:
小品一:(内容概要:表弟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丹丹正想去扶他,妈妈走了过来,说是丹丹把弟弟弄倒了,就批评丹丹没照顾好弟弟。丹丹气愤地跑进房间,大哭起来,妈妈来叫吃饭也不去吃。)
小品二:(内容概要:班级每个月要评比一次课代表。10月份,玲玲没评上语文科代表,12月份评上了周记科代表。玲玲跟老师说她想做语文课代表,老师不肯。玲玲很生气,在学校把气压在心里,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边走边摘树叶出气。)
6、心理体验,多媒体出示:小红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李芳说:“太难看了!”




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
备注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录音故事。




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
备注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 Nhomakorabea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电教手段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备注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
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享用“心理快餐”:
教师导语: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①看史努比动画片段;
②播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跟着音乐做运动;
③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
④看照片回忆快乐的往事;




与快乐同行




本节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4、观看多媒体动画剧:《猪八戒新传》。
思考:为什么同样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闷闷不乐?
情节设计:老师又凑到丁丁的耳旁低语几句,丁丁眉头舒展开来。
教师引导(2):猜一猜老师刚才对丁丁说了什么?(请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情节设计: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丁丁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对我严格是为我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