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脓肿、化脓性关节炎影像表现
骨脓肿化脓性关节炎影像表现

骨折后24小时内摄片x线征象是
骨折临近骨密度减低 骨折线模糊 骨痂 平行型骨膜反应 骨折线清晰、锐利
关于脊柱骨折不正确的是
椎体压缩呈楔形 可以不见骨折线 上下椎间隙常有狭窄 常合并棘间韧带撕裂 横突可发生骨折
椎体骨折在急性期发生水肿,MR图像上是
T1低信号,T2高信号 T1低信号, T2低信号 T1 高信号,T2高信号 T1等信号, T2低信号 T1 等信号,T2低信号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2周内x线上可见
新生骨形成 骨小梁模糊消失 骨骼无明显变化 出现死骨 骨膜增生
x线明确显示骨折愈合,最早始于
成骨性肉芽组织形成期 纤维性骨痂形成期 骨性骨痂形成期 塑性期 骨折后24小时
显示下列结构MR最好,但除外
半月板 关节软骨 韧带 肌腱 骨皮质
早期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
稍增
晚期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承重面骨质破坏 脱位
愈合期 可出现关节强直
右髋化脓性关节 炎,可见股骨头 和髋臼骨质广泛 破坏,合并股骨 头半脱位。
18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早 期 进展期
化 脓 性 关 节 炎 ( 进 展 期 )
化脓性关节炎(愈合期)
肢痉挛,屈曲畸形
致病菌
金黄色葡菌、链球菌、肺炎双
球菌
感染途径
血液至滑膜
骨髓炎直接蔓延
好发于髋,膝关节承重面
临床与病理
临床
急性发病
病理
滑膜充血,水肿 关节内脓性渗液
医学影像学:化脓性骨关节炎,结核

软组织肿胀,脂肪间隙模糊,虫蚀状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股骨近段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软组织脓肿
CT+C
脓肿壁
CT+C
脓腔
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花边状骨膜反应
F, 16yr. 左小腿疼痛月,加重2周. X线表现正常与否? 需要怎么处理?
同一患者,MRIT2WI图 像显示腓骨呈高信号,部 分呈低信号改变。增强扫 描后明显强化。
正位
蛙位
男,13岁,左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X线
FS-T1WI
FS-T2WI
FS-T1WI+C
男,13岁,左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MRI (同上一病例)
关节破坏,间隙变窄,硬化,关节承重面为主的骨质增生、 硬化;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水肿,环形强化
化脓性髋关节炎
左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X线
女,27岁,第7-9胸椎结核(前纵韧带下型)—X线
T2WI
T1WI
T2WI
T1WI+C
女,50岁,L1椎体结核(边缘型)—MRI
你的诊断?
T2W-SPIR
T1W-SPIR +C
T2W-SPIR
T1W
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X-ray和MRI 表现,前后 比较——病变及程度?
本例特点及诊断
急性病史 早期X线表现轻微或正常 MR早期显示病变,骨髓水肿,强化 无软组织肿块,肿胀,强化 治疗后骨髓水肿明显减轻,骨质硬化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同一病人:CT-VRT
Brodie骨脓肿--慢性局限性骨脓肿 –X线
圆形透亮区 环形骨质硬化
Brodie 骨脓肿
脓肿壁:MRI增强后可见环形强化
医学影像学:化脓性骨髓炎 骨关节结核

间加重 症状反复发作为其特征 X线表现:骨膜增生,骨皮质增厚硬化
胫 骨 慢 性 硬 化 性 骨 髓 炎
MR:73937
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MR:73937 X:
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MR:73937 X:
化脓性骨髓炎
MRI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X:714838 M 12,右小腿肿痛1M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等,可 转化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全身症状轻,但可急性发作 局部可有窦道形成,长期不愈合,可出现畸形
病理改变
骨质增生修复明显,炎症反复不愈 大死骨
CT:229948
Case 8
左髋关节结核
CT:229948
化脓性关节炎与滑膜型关节结核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临床
关节改变
化脓性关节炎
滑膜型关节结核
急、发展快,发热,红、 缓慢,关节疼痛和梭形肿
肿热、痛
胀
软骨较早破坏、关节间隙 变窄
软骨较晚破坏
骨质破坏
关节承重面
关节非承重面
骨、软组织改变
破坏与增生同时存在骨质 破坏与骨质疏松,少见骨
髋关节化脓性骨关节 炎并病理性骨折
化脓性关节炎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晚期,骨性强直)
Case 6
骨、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梁碧玲
骨、关节结核
(tuberculosis of bone & joint)
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岁内的婴幼儿和成人的骨结构和儿童有差异,其病理过程亦不同。 ①幼儿骨皮质较薄和骨膜附着较松,感染灶易穿透骨皮质形成骨膜下
脓肿而减压,骨膜新生骨形成量多,骨包壳较厚且完整,骨修复迅速。 ②儿童骺板软骨对化脓性感染有一定阻挡作用,感染极少穿过骺板侵及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为相对静止的局限性感染性病灶。多见于 儿童和青年,常发生于胫腓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下端的干骺区,病 变破坏区周围常有骨质增生硬化。临床症状轻微,疼痛多呈阵发性,可 夜间加重。
影像学表现
(1)X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表现为广泛的骨质增生、脓腔和死骨形成;骨
膜新生骨显著,骨内膜增生致髓腔变窄、闭塞消失;骨外膜增生致骨干 增粗,轮廓不规整;软组织以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性肿块,但在随 访中,逐渐缩小,不同于肿瘤。
与X线相比,CT更容易发现骨内小的侵蚀破坏和骨周软组织肿胀,或 脓肿形成。但常难以发现薄层骨膜新生骨。 (3)MRI
在显示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上,MRI明显优于X线和CT,可显示骨质 破坏前的早期感染。炎性病灶T1WI上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 高信号,死骨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炎性病灶增强,坏死液化区不增强 ,脓肿壁强化。
•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肿胀、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 活动受限。
影像学表现
(1)X线 •早期: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
隙增宽,局部骨质疏松。 •随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破坏,
以持重面为重,随破坏灶扩大,可出现大块骨 质破坏和死骨。关节结构破坏时可发生病理性 关节脱位;儿童还可引起骨骺分离。 •晚期:多出现骨性强直,周围软组织可出现 钙化。 (2)CT 显示骨质破坏和脓肿侵犯的范围较X 线平片敏感。
影像——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可修改版ppt]
![影像——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a4fe9bf01dc281e43af04d.png)
大多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得到 及时而充分治疗的结果。
临床表现
时轻时重,慢性迁延不愈。排脓瘘管经久 不愈或时愈时发。
患区反复流脓、形成死骨和患肢畸形等。 因有骨硬化,常需用过度曝光片或体层摄
影才能显示。
影像学表现
X线:
(1)骨质破坏 (2)死骨形成 (3)骨质增生硬化 (4)骨膜反应与骨包壳 (5)软组织肿胀 (6)骨质疏松 (7)骨干增粗变形
X线/CT表现
死骨: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动脉炎, 使骨皮质血供发生障碍而出现骨质 坏死,沿骨长轴形成长条形死骨, 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且密度甚高, 亦可见不同程度骨膜增生。
死 骨 形 成
死骨与包壳
X线/CT表现
骨膜增生:由于骨膜下脓肿的剌激, 骨皮质周围出现骨膜增生,表现为一 层密度不高的新生骨与骨干平行,病 程越长,则新生骨越明显。新生骨广 泛则形成包壳。骨膜增生一般同骨的 病变范围一致。破坏区周围骨质密度 增高。
影像学表现
X线/CT表现(10天以内)
骨骼无明显改变,如周围软组织显影良好, 则可见软组织改变。 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软组织改变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模糊 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条纹影
X线/CT表现(10天后)
骨质破坏: 局限性骨质疏松(干骺端骨松质中) 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 消失,破坏区边缘模糊(髓腔内) 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到达 骨干2/3或全骨干 骨皮质破坏 骨质不规则破坏、沿骨干延伸 病理性骨折。
愈。
病理改变
骨髓腔 整个骨干
病灶如蔓延
穿过骨皮质 软组织脓肿 瘘管
骨膜下脓肿 形成
鼓膜掀起、血栓性动脉炎 骨质血供障碍
骨质坏死 死骨 甚至整个骨干坏死
骨关节感染的影像诊断

骨关节感染的影像诊断骨、关节感染化脓性感染结核一、化脓性骨髓炎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少儿多见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
少儿多见。
胫骨、股骨、肱骨和桡骨多见。
股骨、肱骨和桡骨多见。
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血行感染直接延伸开放性骨折(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病变性质、范围和表现多样,与毒力、病变性质、范围和表现多样,与毒力、年龄和抵抗力及治疗有关3(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症状:全身:发病急、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
全身:发病急、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
局部:红、局部:红、肿、热、痛、患肢活动障碍。
患肢活动障碍。
血液:白细胞计数高。
血液:白细胞计数高。
起病部位:干骺端邻近骺板的松质骨部分。
可局限或蔓延。
可局限或蔓延。
蔓延方向:4蔓延方向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表现软组织肿胀:2周内,临床表现明显,软组织肿胀:2周内,临床表现明显,骨骼无变化,软组织改变。
无变化,软组织改变。
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2周后,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2周后,干骺端局限性骨质疏松、破坏,边缘模糊并范围扩大。
性骨质疏松、破坏,边缘模糊并范围扩大死骨形成骨膜增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以骨质修复增生为主,伴有脓腔和死骨。
以骨质修复增生为主,伴有脓腔和死骨。
某线表现:骨膜增生,皮质增厚,髓腔狭窄线表现:骨膜增生,皮质增厚,或闭塞,呈硬化改变。
或闭塞,呈硬化改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急性转化慢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4(三)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好发于长骨骨干,无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骨膜增生,皮质增厚,髓腔狭窄或闭塞,骨质硬化。
无骨质破坏,无死骨形成。
(四)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性骨脓肿(Brodie脓肿脓肿)多限于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多限于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以胫骨上下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下端和桡骨下端为常见。
某线表现:长骨干骺端中心部小骨质破坏区,边缘整齐、硬化。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影像诊断医学课件

学习交流PPT
8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
【影像学表现】 X线: ❖软组织肿胀
发病7~10天内主要为软组织肿胀 肌间隙模糊或消失 皮下组织与肌间分界模糊 皮下脂肪内出现网状致密影
学习交流PPT
9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软组织肿胀(图)
学习交流PPT
10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5)
【影像学表现】
X线:
学习交流PPT
4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
❖ 是指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
❖ 多见2~10岁小儿
❖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临床与病理】
❖ 急剧发病及深部剧痛
❖ 高热、无力、白细胞计数增高
❖ 局部软组织红肿及压痛
❖ 骨髓炎多见于长骨,学习发交流P病PT 率依次为胫骨、股骨、
5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2)
❖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
早期局限性骨质疏松-虫蚀状骨破坏-融合成
大的破坏区
破坏区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
骨破坏同时,开始出现骨质增生
骨破坏很少跨过骺板累及骨骺
学习交流PPT
1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增生(图)
学习交流PPT
1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破坏(图)
学习交流PPT
13
【
影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6)
化脓性关节炎(图1)
学习交流PPT
42
化脓性关节炎(图2)
学习交流PPT
43
化脓性关节炎一周后复查(图)
学习交流PPT
44
右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图)
学习交流PPT
45
右指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图)
学习交流PPT
46
化脓性关节炎骨性强直(图)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影像诊断学表现

骨骺、干骺结核 掌指骨结核
• (三)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joint)
• 1、骨型:(1)有骺、干骺结核X线征。(2)关节周 围软组织肿胀。(3)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或关节破坏。
• 2、滑膜型:(1)好发于青壮年,常单一大关节受累 (髋、膝等)。(2)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3)进展期尚可见骨性关节面 边缘(非负重面)虫蚀状、吻状骨破坏,关节间隙不 对称狭窄。(4)晚期骨性关节面广泛破坏,骨质疏松 及软组织肿胀加剧,产生半脱位或脱位。也可出现瘘 管,继发感染而骨增生硬化,最终纤维强直而愈合。 (5)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化脓病程快,间隙对称迅 速变窄,骨性关节面负重部破坏。
关节结核骨型 滑膜型早期
滑膜型关节结核(进展期)
滑膜结核进展期 晚期
• (四)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
• 1、最常见,好发于青少年,常多个脊椎受累, 腰椎居首位。
• 2、主要X线表现有:(1)脊椎骨质破坏,最常 见于椎体上下缘,有时可见死骨。(2)椎体受 压楔形变,脊柱侧、后突。(3)椎间隙狭窄或 消失。(4)冷脓肿形成(腰大肌脓肿、胸椎旁 脓肿和颈咽后壁脓肿),有时钙化。(5)与脊 椎骨折鉴别,本病有骨破坏,椎间隙狭窄和冷脓 肿,并常多脊椎受累。
•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参阅鉴别表。良性主要点, 生长慢,骨破坏边界清,皮质薄、膨胀,一般无骨膜 增生,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如有、则边界清楚。恶性 则相反。
• 症状及体征:发病急,全身高热,局部红肿热痛、波动 和功能障碍。慢性则有反复流脓及流出死骨。
•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1)早期:①发病2周以内。②X线表现只有弥漫性软 组织肿胀尚无明显骨骼变化。软组织肿胀表现为密度增 高,厚度加大,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脂肪模糊并有 网条状密度增高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染途径
血液至滑膜
骨髓炎直接蔓延
❖ 好发于髋,膝关节承重面
临床与病理
❖ 临床
急性发病
❖ 病理
滑膜充血,水肿 关节内脓性渗液 软骨下骨质侵蚀 后期关节强直
影像学表现:
早期: 病变累及关节滑膜, 关节软骨及骨关节面正常。
1、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2、关节囊肿胀 3、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腔积液,可有关节半脱位 或脱位。 4、骨质疏松
❖ 有关骨折陈述错误的是
❖ A、凹陷性骨折常发生在颅骨 ❖ B、压缩性骨折常见于脊椎 ❖ C、只有外伤才能引起骨折 ❖ D、儿童骨质的韧性度强,常发生不完全骨折 ❖ E、应力性骨折并不是由一次性强大暴力所引起
❖ 骨折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中,错误的是
❖ A、骨髓炎 ❖ B、骨畸形 ❖ C、缺血性坏死 ❖ D、骨质软化 ❖ E、创伤性关节炎
高信号 ❖ 关节腔内出血时T1T2均为高信号 ❖ 关节面下的囊变区T1低信号,T2高信号,边界光
滑清晰
❖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表现为
❖ 横行骨折 ❖ 斜行骨折 ❖ 螺旋形骨折 ❖ 压缩骨折 ❖ 凹陷骨折
❖ 下列不是成人长骨结构的是
❖ 骨膜 ❖ 骨皮质 ❖ 骨髓腔 ❖ 骨端 ❖ 骨骺
❖ 骨折移位的常见类型有
晚期:负重部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骨质破坏。 1、关节间隙变窄 2、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关节面模糊、毛糙
愈合期: 破坏区周围反应性新骨出现,关节面骨质增 生,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严重出现纤维性或 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以骨性强直多见
。
X 线表现
❖ 早期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稍增 ❖ 晚期 关节间隙变窄
❖ A.骨质增生硬化
❖ B.骨干增粗 C.骨膜增生 D.骨皮质增厚 E.以上都不是
❖ 检查软组织病变的最佳方法是()
❖ A.常规X线 B.CT C.MRI D.DSA E.核素显像
❖ 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取代称为()
❖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坏死 E.骨质增生硬化
❖ 目前诊断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是()
❖ x线明确显示骨折愈合,最早始于
❖ 成骨性肉芽组织形成期 ❖ 纤维性骨痂形成期 ❖ 骨性骨痂形成期 ❖ 塑性期 ❖ 骨折后24小时
❖ 显示下列结构MR最好,但除外
❖ 半月板 ❖ 关节软骨 ❖ 韧带 ❖ 肌腱 ❖ 骨皮质
❖ 慢性骨髓炎主要x线征象是
❖ 软组织肿胀 ❖ 骨质破坏 ❖ 骨质增生硬化 ❖ 骨膜增生 ❖ 骨质增生硬化及死骨
❖ 长管状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率从高到低的次 序是()
❖ A.胫骨>肱骨>股骨>桡骨 B.股骨>胫骨>肱骨>桡骨 C.肱骨>桡骨>胫骨>股骨 D.桡骨>肱骨>股骨>胫骨 E.胫骨>股骨>肱骨>桡骨
❖ 关节脱位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次序为()
❖ A.肩关节>足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 关节>膝关节 B.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足 关节>肩关节 C.肘关节>肩关节>足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腕 关节>膝关节 D.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关节>肩 关节>肘关节 E.踝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足 关节>髋关节
❖ 诊断骨折最简便有效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 A.X线平片 ❖
B.CT C.MRI D.超 E.核素显像
❖ 骨质疏松是指()
❖ A.骨的有机成分减少 B.骨的无机成分减少 C.骨的有机成分增加 D.骨的无机成分增加
❖ E.表现为()
❖ 关节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 A、关节肿胀 ❖ B、关节退行性变 ❖ C、关节破坏 ❖ D、关节化脓 ❖ E、关节强直
❖ 关于关节脱位叙述,错误的是
❖ A、好发于活动度大的肩、肘关节 ❖ B、脱位X线表现为骨端对位关系失常 ❖ C、脱位一般不合并骨折 ❖ D、脱位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 E、脱位多为单发性
❖ A.CT B.X线关节造影 C.X线平片 D.MRI检查 E.关节镜检查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X线表现为()
❖ A.软组织充血、水肿 B.骨质破坏 C.骨质增生 D.死骨形成 E.软组织有窦道形成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瘘管经久不愈的原因是()
❖ A.骨质增生 B.脓腔或死骨存在 C.骨干增粗 D.新生骨形成 E.骨髓腔闭塞
❖ 有关长骨骨折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骨折线包括透明线、致密线、骨纹理扭曲、 骨骺分离
❖ B、确立移位,以骨折远端为准,借以判定近端移位 方向
❖ C、骨折嵌入表现为密度增加的条带状影 ❖ D、儿童常表现为青枝骨折 ❖ E、陈旧骨折常有骨质疏松
❖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 A、溶血性链球菌 ❖ B、沙门氏杆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白色葡萄球菌 ❖ E、肺炎双球菌
❖ 退行性关节病中,软骨被侵蚀破坏,在x线上的表 现为
❖ 骨端硬化 ❖ 关节间隙变窄消失 ❖ 关节变形及排列不齐 ❖ 关节内骨性游离体形成 ❖ 边缘性骨赘形成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 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 ❖ 以骨质破坏为主,周围伴骨质硬化 ❖ 局部骨质疏松 ❖ 以骨质破坏为主,一般没有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 早期即有骨质破坏出现
❖ 成角 ❖ 横向移位 ❖ 重叠移位 ❖ 分离移位 ❖ 旋转移位
❖ 下列慢性骨脓肿影像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骨质破坏常位于干骺端中央 ❖ 局部软组织无肿胀 ❖ 圆形、分叶状低密度区 ❖ 没有或仅有轻度骨膜反应 ❖ 病灶内常有死骨
❖ 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所致骨质破坏的鉴别点 是
❖ 筛孔状骨质破坏 ❖ 斑片状骨质破坏 ❖ 冲蚀状骨质破坏 ❖ 承重关节面与非承重关节面的骨质破坏 ❖ 不规则溶骨性破坏
致病菌—关节——滑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关节内液 体渗出——侵蚀破坏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皮质——软骨和骨 端骨质破坏。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常急性发病,可有寒战、高热及血白细胞增 高等。 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关节内波动感,患 肢痉挛,屈曲畸形
❖ 致病菌
金黄色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合并症()
❖ A.骨萎缩 B.骨缺血性坏死 C.骨感染 D.骨梗死 E.骨不连
❖ 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被病理组织侵犯,称为( )
❖ A.关节肿胀 B.关节退行性变 C.关节脱位 D.关节强直 E.关节破坏
❖ 关于儿童青枝骨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见于四肢长骨干 B.骨皮质发生皱褶或凹陷或隆起 C.可以看不见骨折线 D.发生原因是儿童骨柔韧性较大 E.属于完全骨折
❖ 下列有关"硬化性骨髓炎"诊断要点,哪项不对
❖ A.好发于股骨和胫骨 B.患骨皮质增厚、髓腔消失 C.患骨增粗,但无骨膜反应 D.一般无死骨形成 E.硬化区内常有大小不等的密度减低区
❖ 下述不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的一项 是()
❖ A.软组织肿胀 B.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并存 C.片状或条状死骨 D.层状及花边状骨膜反应 E.骨包壳形成,骨干不规则增粗
❖ 肩关节脱位常见于
❖ 儿童 ❖ 向下外脱位 ❖ 后脱位 ❖ 前脱位 ❖ 肩关节半脱位
❖ 下列化脓性关节炎x线表现中,出现早而又具有特 征性的是
❖ 关节脓肿 ❖ 关节脱位 ❖ 关节腔狭窄 ❖ 关节持重面骨质破坏 ❖ 关节骨性强直
❖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为
❖ 单个椎体 ❖ 椎间隙破坏 ❖ 椎间隙变窄 ❖ 相邻两个椎体 ❖ 椎间隙变宽
❖ 椎体骨折在急性期发生水肿,MR图像上是
❖ T1低信号,T2高信号 ❖T1低信号, T2低信号 ❖T1 高信号,T2高信号 ❖T1等信号, T2低信号 ❖T1 等信号,T2低信号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2周内x线上可见
❖ 新生骨形成 ❖ 骨小梁模糊消失 ❖ 骨骼无明显变化 ❖ 出现死骨 ❖ 骨膜增生
❖ 骨质增生硬化的影像学表现,不正确的是
❖ 骨密度增高 ❖ 骨骼增大变形 ❖ 骨关节面骨缘唇样改变 ❖ 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 MRIT1T2呈低信号影
❖ MRI观察关节疾病病变方面,不正确的是
❖ MRI较CT能更好的显示关节的各种疾病病变 ❖ 关节面下的骨质增生在T1低信号,T2高信号 ❖ MRI对关节积液很敏感,一般积液T1低信号,T2
❖ CT诊断慢性骨髓炎优于平片的是
❖ 检出骨膜增生 ❖ 检出血管增生 ❖ 检出细小死骨 ❖ 检出骨增生 ❖ 空间分辨率高
❖ 骨折后24小时内摄片x线征象是
❖ 骨折临近骨密度减低 ❖ 骨折线模糊 ❖ 骨痂 ❖ 平行型骨膜反应 ❖ 骨折线清晰、锐利
❖ 关于脊柱骨折不正确的是
❖ 椎体压缩呈楔形 ❖ 可以不见骨折线 ❖ 上下椎间隙常有狭窄 ❖ 常合并棘间韧带撕裂 ❖ 横突可发生骨折
关节承重面骨质破坏 脱位 ❖ 愈合期 可出现关节强直
右髋化脓性关节 炎,可见股骨头 和髋臼骨质广泛 破坏,合并股骨 头半脱位。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早期
进展期
化 脓 性 关 节 炎 ( 进 展 期 )
化脓性关节炎(愈合期)
❖ 骨质坏死的X线表现哪项不正确?
❖ A、早期常无异常表现 ❖ B、主要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 C、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D、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局限性减低 ❖ E、恶性肿瘤内的残留骨有时为死骨
❖ 三、慢性股脓肿 1、病因病理:发生于细菌毒力较弱或病人抵抗力较
强的情况 多见于长骨干骺端松质骨内 2 影像表现: 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骨硬化带 无死骨 无骨膜增生 无软组织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