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不合理原因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医院药房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医院的药品管理、配药、发药等工作。
而在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的处方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药房管理人员和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入手,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1. 医生开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开具过多的药物,而且有时候可能会存在因为医生的处方切合度不够,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够科学合理。
2. 患者求快感受不良药物有些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不够,对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片面追求治疗速度,可能存在自行购买药物或者网络购买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当,造成用药不合理。
3. 药师对药物使用指导不够到位医院药房中的药师在配药发药的过程中,有时候对于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指导不够到位,或者是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患者使用过药的不合理。
二、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1. 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医院药房应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对每一张处方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科学合理。
并且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使得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加合理。
2.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院药房中的药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医院药房应该针对常见疾病和用药知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用药意识,以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4. 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医院药房需要完善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对药品的管理水平,包括进货、出库、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做到严格管理,减少药物的浪费和滥用。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问题和整改措施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
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们医院的门诊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处方书写不规范:医生书写不清晰,字迹模糊,容易出现误读或者漏读的情况。
2. 处方信息不完整:有些医生在处方中缺少必要的信息,如药品用量、用法、疗程等,这会导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
3. 处方药品选择不合理:有些医生在处方中选择的药品不够科学合理,可能存在过度治疗或者不足治疗的情况。
4. 处方中存在重复用药:有些医生在处方中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这会增加患者用药的风险。
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
1. 加强医生书写规范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医生了解到书写规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避免出现字迹模糊的情况。
2. 强化处方信息完整性的要求:要求医生在处方中必须包含药品用量、用法、疗程等必要信息,避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
3. 加强药品选择的科学性: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医生了解到药品选择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过度治疗或者不足治疗的情况。
4. 严格控制处方中的重复用药:要求医生在处方中不得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避免增加患者用药的风险。
5. 加强处方审核的力度:在门诊处方审核环节中,要求审核人员对处方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科学的用药服务。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处方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处方药的应用中,合理使用处方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不合格的处方类型,这些不合格的处方类型令人担忧。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是患者自己配药或医生未经批准和签字,直接将药品开给患者。
这些药品可能没有被授权使用,造成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我们也经常遇到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的情况,如剂量过高或过低。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处方配药不合理另一个经常遇到的不合格处方是处方配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但这些药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导致患者过敏的风险。
解决办法强化医生签字管理为了避免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医院内加强相关规定。
例如,在处方配药后,要求在处方上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个处方都经过了医生的审查和批准。
认真审核处方剂量为了避免药品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药物配方软件,通过药品剂量计算、监测和余量提醒等功能,确保药品剂量规范。
加强处方管理流程为了避免处方配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处方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
例如,在开处方前,医生需考虑治疗目的、药品相互作用和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并在预定药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
我们也可以加强药师的角色,让他们参与处方审查和审核。
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合格处方的情况。
通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处方使用不当的风险。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医院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材料与方法我院2006年4~6月门诊处方共7 639张,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处方书写错误、不合理用药、未签名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见表1~3)3 讨论3.1 处方书写错误主要有:(1)诊断项不填:我院在2005年4月已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使用了新处方,处方前记中印有临床诊断,若该项不填,则药师难以判断处方用药与疾病的相符性,给药师审方带来困难。
(2)疾病名称用汉语和英语简写符号混合书写: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这是不规范的书写方式。
(3)药品名称书写错误,包括剂型不写或写错、药名汉字写错、药名书写不全:如奈普栓,应复方奈普生栓;思密达冲剂,应思密达散剂等。
(4)规格写错或漏写剂量单位:如维生素C 片1×100,应0.1 g×100;维生素B6片1 g×100,应10 mg×100等;(5)用法错误或不详细:力钙胶囊3次/天,应1次/天;头孢氨苄缓释片,3次/天,应2次/天。
把头孢氨苄制成缓释制剂,使药物在体内释放缓慢且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此浓度适当时间,因此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病人服药,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6)注射剂不写含量或含量写错:如卓宁注射液,应10%卓宁注射液;10%硫酸镁注射液,应25%硫酸镁注射液。
(7)超过7日用量,但医师未注明理由:如头孢氨苄胶囊,0.125 g×200,口服,每次0.25 g,3次/天。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疾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在调查的处方中,药品超过7日用量的,医师均未注明理由。
3.2 不合理用药:(1)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如阿胶强骨口服液加葡萄糖酸钙片;氯霉素滴眼液加氧氟沙星滴眼液,两药均为广谱抗菌药物;阿昔洛韦片加病毒灵注射液,两药均为抗病毒药物等,两药联用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典型案例分析

医疗安全 。
参 考 文 献
[ 1 ] 吴蓬 .药事管理学 [ M] .北 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5 , 2 7 5 . ( 2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 令 ( 第2 8号 ) .医院处方 点 评管 理规 范
3 . 5 给药途径不合理
如1 2 2天婴幼儿患者 , 诊 断“ 急性 支
( 试行 ) [ z ] . 2 0 1 0 . [ 3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 新 编药物学[ M ] . ( 第十五版 ) . 北京 : 人民
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5 , 2 6 8 - 2 6 9 .
案例 2 : 性别 : 女, 年龄 : 1 1个月 , 临床诊 断 : 肺部感 染 , 开
合理 , 同时确保处方 的合法 性。我院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 中 , 严格 执行《 处方管理办法 》 , 发 现不合理 处方 , 处方 审核 可降
教育 , 增强对药物作用 机理的认 识 , 加强对 不合 理用药危害性
予“ 1 0 %氯化 钠注射 液 1 0 mL+注 射用血 凝 酶 1 u , 肌 肉注射 ,
q d ” 。1 0 %氯化钠注射液属 于高危药品 , 用于各种原 因所致 的 水 中毒 反严 重的低钠血症 , 能迅速提高 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 , 从 而使 细胞 内液 的水份移 向细胞外 , 在增 加细胞外 液容量 的同
陈水钫 , 许 燕玲 ( 厦 门市 中医 院药剂 科 厦 门 3 6 1 0 0 9 )
摘要 : 目的 通过处方审核 与处方分析, 提 高合理 用药水平 。方 法 挑选我院典型不合理 处方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改进 方案。结 果 , 临 床上联
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2015年1月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规范》)对我院2015年1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
发现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
对我院门诊存在的典型的不合理处方存在的的分析如下。
1.不规范处方我院1月门诊不规范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诊断或诊断不全、处方量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
1.1诊断不全或缺少诊断《规范》规定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为不规范处方。
我院12月门诊处方仍然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没有注明诊断或者诊断不全。
如处方—1中,某85岁女性,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但开具的药物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该患者确有心律失常,但开具的药物明显是治疗细菌感染,应补充相应的细菌感染的诊断。
如处方-2中,某30岁女性,诊断空白,应补充相应的诊断。
1.2处方量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规范》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但由于一些医师没有写规范处方的意识,即使知道自己开具的处方中慢性病药物有超量的情况,也没有注明理由。
如处方-3中,某46岁女性,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本处方药品用量大于7天。
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慢性病,但医师未注明理由,仍属不规范处方。
2.不适宜处方我院7月门诊不适宜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频次不适宜及重复给药。
2.1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处方-4中,某38岁男性,临床诊断为神经衰弱,可能合并有冠心病,开具的药品硝酸甘油片,注明的给药途径为口服。
硝酸甘油片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8%,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所以给药途径应该改为“舌下含服”。
2.2给药频次不适宜如处方-5中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注明的给药频次为“bid”,不符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药代动力学,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消除半衰期很长,为35-50h,根据药品说明书及药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应将给药频次修改为一日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鲨匡匿堂苤壹2嗵堡筮垒鲞筮2塑(工!
地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明确乡、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并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要按照明确职责合理负担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十一、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面向农村需要的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扩大定向招生试点。
研究制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倾斜政策,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安心工作。
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城市医院要选派医务人员轮流定期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助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
城市医生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在县或乡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满1年。
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在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分期分批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服务期限可以计算为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和副主任医师前必须到农村服务的时间。
县级医院也要建立对乡、村医疗机构的定点帮扶制度。
要制定政策引导医学院校毕业
・3・
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志愿服务。
、
十二、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维护农民健康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摆上工作It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好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这项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加强管理和政策指导;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筹集、使用的审核和监管;农业部门要配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协助对筹资的管理,监督资金的使用;民政部门要做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支持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监管,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注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在我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门诊处方不合理原因分析
杨成杰(金乡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金乡272000)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6)04—0003—02
本文对我院2200张门诊处方随机进行统计并作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抗菌素药物使用不合理
抽查2200张处方中,其中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为1364张(62%),抗生素单药处方为709张(52%),两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处方为116张(32%),三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处方为59张(4.6%)。
1.1配伍不合理如头孢他叮与罗红霉素、氨苄西林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前者为繁殖期杀菌类,而后者为抑菌类,从而妨碍前者发挥杀菌作用,呈拮抗作用。
1.2随意增加用药剂量青霉素作用虽与其血中浓度有关,但加倍增加药物剂量并不能使其杀菌作用成倍增长,大剂量青霉素可使血凝机制改变,同时进入脑脊液而引起中毒性脑病。
1.3溶媒选择不当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时,会造成青霉素水鳃速度加快,不仅降低其血药浓度,并增加了水解产物青霉素酶烯酸,后者又是主要的致敏因素。
因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应选择PH值5.5~6.5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更为合适,应避免使用PH值是3.5。
5.5的葡萄糖注射液。
因为青霉素水溶液PH<6时易产生水解,导致药物疗效下降。
2其他方面药物的使用不合理
2.1年龄对药物的影响对于老年人组织器官生理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也减退,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时,容易导致药物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连续应用达10天之久。
儿童因为机体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在体内代谢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致使一些药品不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在儿科处方中,
・4・
可见到应用链梅素、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这类药物分别对婴幼儿有明显的耳、肾毒性;牙齿黄染及釉质发育不良。
2.2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合用例如甲氨喋呤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会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速尿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易引起肾毒性、耳毒性。
心绞痛伴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使病人支气管痉挛而死亡。
2.3药物间作用累加或相克如乳酶生与黄连素片同服,乳酶生是一种活性乳酸杆菌的抑制剂,乳酸菌进如肠道后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肠内酸度增加,从而抑制肠内病原菌繁殖,防止蛋白质腐败,减少肠内产生气体,减少饱胀,腹胀,而黄连素可抑
塾匡医堂盘查至堂生箜垒鲞箜2塑(王!
制或杀灭乳酸菌,使乳酸菌失去药效。
环丙沙星与氢氧化铝片剂合用,抗酸制剂能明显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胃肠吸收,红霉素与氨茶碱合用,因红霉素可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氨茶碱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血中浓度升高,毒性增高。
2.4急危重症患者用药过多所用药物越多,药物的毒性反应越重,例如一例慢性肝炎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处方中显示有口服药物8种,兼用注射药物2种,达10种之多,还使用一些上消化道出血针对性药物,以及肝功能不全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2.5重复用药一张处方出现了硝苯吡啶、心得安及巯加丙脯酸同时口服,三种都是属于降压药物,应视为重复用药。
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宋爱玲(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医院上海200030)
[中圈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6104一O004—02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城市二级医疗网在逐步建立。
我院已由二级医院逐步走社区卫生服务的路子。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就当前形势来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改变、家庭小型化以及医疗费用上涨,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医疗卫生工作研究的重点。
事实上,二级医院在人员、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确实要比一级医院有较大的优势,科室比较完整,但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足。
因此,要真正建立起二级医疗网,做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要培养合格的全科医护人员
要转变二级医院医生、护士的服务理念,必须改变服务方式。
因为,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绝对不是单纯的内、外、妇、儿等知识的简单拼凑,也不是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胜任的。
全科医学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就是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工作。
以健康为中心,整体的跟踪式的连续服务。
而现在从事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仅仅是通过短暂培训后胸前挂上全科牌子,科室也挂上全科牌子,其实这远没有达到全科的要求。
医护人员观念还未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服务向社区家庭服务方向转变,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
还没真正的进入角色,服务意识淡薄也是老百姓仍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为此,我院今年推行了在所辖社区开展户籍医生工作,医生与社区居民结对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并在较短的时间里赢得了大部分居民信任与支持,虽然,医护人员还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去努力改进工作,但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开端。
要认真做好防保工作,尤其是健康教育。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来做好防保和健康教育工作。
然而,医护人员仅靠目前掌握一点知识,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差距较大,难以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
特别是高层次的医护人才短缺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
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必须努力学习相关理论,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服务水平。
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我们的工作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如果能像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