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服务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机器人形态,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服务机器人是指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的机器人,包括家庭服务、医疗护理、商业服务等。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调查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3月15日。

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的了解情况、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对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预测等。

三、调研结果1. 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的了解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其中50%的受访者表示对服务机器人的了解程度较深,30%的受访者表示对服务机器人有一定的了解,仅有20%的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并不了解。

2. 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和期望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希望能够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服务机器人,其中最受欢迎的功能是家庭保洁和烹饪服务。

此外,有50%的受访者希望在商业场景中使用服务机器人,主要用途是提供导购和客户服务。

3. 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预测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相信服务机器人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有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服务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会不断提升,并能够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四、讨论与分析1. 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和应用领域广阔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服务机器人在家庭生活和商业服务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家庭生活方面,服务机器人可以为人们提供诸如保洁、烹饪等服务,提高生活品质。

而在商业服务方面,服务机器人可以为商家提供导购和客户服务,提升购物体验和服务质量。

2. 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服务机器人发展的关键虽然受访者对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是服务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3年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增加,服务机器人行业正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

这里将为你介绍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及其前景。

一、市场概述服务机器人是一类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辅助和支持人类活动的机器人。

相较于工业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使用场景更为广泛,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目前,服务机器人市场主要分为四个领域: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庭生活和商业服务。

其中,家庭生活是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主流,许多厂商已经推出了价格实惠、功能强大的家用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窗户清洁机器人等。

此外,商业服务领域中的餐饮业、物流业等也是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重点领域。

二、市场趋势随着服务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服务机器人行业呈现出以下趋势:1、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服务。

如智能家庭中的机器人不仅可以打扫卫生,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自动调节家庭温度等。

2、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服务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表情等信号,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实现更加自然和人性化的交互。

3、自主导航和运动控制:服务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运动控制技术也将得到不断改进,机器人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三、市场前景预计未来几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Frost & Sullivan的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05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2%。

未来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主要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将逐渐上升。

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家庭照顾、社交陪伴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劳动力短缺: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而服务机器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和准确的服务,节省大量劳动力的成本,因此未来市场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机器人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增加,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载体,正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1. 渠道调研:通过访问机器人相关网站、参观展览和与行业专家交流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2. 调查问卷:设计针对机器人的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程度、应用需求和关注点等。

三、调研结果1. 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家庭助理等领域。

特别是在工业制造中,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受到了企业的青睐。

2. 智能家居是热点:调研发现,智能家居是机器人应用的热点之一。

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家庭安防、家电控制、语音交互等功能,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个人服务机器人需求大:调查问卷显示,人们对于个人服务机器人的需求较大。

例如,能够帮助老人照顾家庭、提供陪伴和智能辅助功能的机器人深受关注,展示了机器人在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问题方面的潜力。

4. 机器人应用面临挑战:虽然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例如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自主学习能力等需要不断突破。

其次是安全隐患和隐私问题,机器人的数据获取和使用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才能保障用户权益和个人隐私。

四、发展趋势1. 智能化与人性化的融合: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是智能化与人性化的融合。

即使机器人在功能上越来越智能强大,但在设计和使用上强调符合人性化需求,注重人机交互体验。

2. 多领域应用相互渗透:机器人应用的多领域交互将会越来越明显。

例如,智能家居机器人与医疗机器人的结合,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3.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将更多地依赖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机器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及应用领域,以及人们对机器人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搜索引擎和相关论坛,收集关于机器人的最新信息和应用案例。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和态度。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机器人发展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制造业、农业和医疗领域得到较多关注。

在制造业中,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在农业中,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播种、灌溉和收割等工作;在医疗领域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机器人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 机器人应用领域:根据调研结果,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农业、医疗、航天、物流等。

其中,制造业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汽车、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

农业领域的机器人主要用于土壤管理、种植和采摘等工作。

另外,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和康复训练等。

3. 人们对机器人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人对机器人持积极和乐观态度,并认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们普遍认为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机器人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包括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岗位和机器人出现的安全隐患等。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出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机器人与人类就业的关系和机器人的安全性等。

因此,我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机器人技术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机器人的发展符合人类的利益和安全需求。

此外,大众媒体也应加强对机器人技术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机器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

机器人调研报告机器人调研报告一、前言机器人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农业种植等。

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解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及其带来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机器人的调研,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的调研结果。

二、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机器人可以被定义为能够执行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它们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任务。

根据机器人的用途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如焊接、搬运等;服务机器人用于提供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如家庭清洁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则有专门的用途,如军事领域的无人机、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等。

三、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机器人开始出现,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发展缓慢。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第二代机器人应运而生,其控制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1世纪初,第三代机器人即现代机器人得以广泛应用,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和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机器人的发展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协作化的方向迈进。

四、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机器人可以完成焊接、涂装等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机器人在医疗护理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手术机器人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以完成种植、浇灌等任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机器人还在教育培训、服务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五、机器人的影响与挑战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机交互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

其次,机器人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涉及人体接触的领域,如医疗护理。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摘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消费者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和态度,以及服务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和挑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数据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服务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内将达到数十亿美元规模。

这主要受到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驱动。

2. 消费者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多样化,包括家庭助理、餐饮服务、医疗护理等。

他们期望服务机器人能够提供便利、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3. 服务机器人在餐饮和零售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包括餐厅点餐机器人、自助结账机等。

同时,在医疗、教育和物流等领域也有相应的应用案例。

4.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限制、安全和隐私问题、接受度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研发。

综上所述,服务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服务机器人有望在各个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因此,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大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投入和研究,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机器人的调研报告

机器人的调研报告

机器人的调研报告机器人调研报告一、引言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2. 调研方法:采用网络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机器人的认知和态度;同时,访问机器人厂商和使用者,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情况。

三、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机器人是指能进行一定程度自主操作的工具或设备,可以取代人类完成某些重复性、危险性或高精度工作。

根据功能和外观特点,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多个类别。

四、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具备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2. 多功能化:机器人将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而是能够灵活应对多种任务,并实现多功能的综合应用。

3. 人机协作:未来机器人将更多地与人类进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服务。

4. 柔性化:机器人将更具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5. 网络化:机器人将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与学习。

五、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1. 工业领域:机器人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焊接、装配、搬运等任务。

2. 医疗领域:机器人在手术、康复训练、护理等方面应用广泛,提高了医疗效率和治疗质量。

3. 服务领域:机器人在酒店、餐饮、零售等场景中提供服务,如导购、餐厅点餐、物流配送等。

4. 农业领域:机器人在农田作业和农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如种植、喷洒药物、采摘等。

5. 教育领域:机器人逐渐被应用于教育,辅助教学、培养创造力和编程能力等方面。

六、结论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沃斯机器人调研报告

科沃斯机器人调研报告

科沃斯机器人调研报告科沃斯机器人调研报告一、引言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本次调研报告将围绕科沃斯机器人展开,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二、背景科沃斯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企业。

其产品主要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玻璃清洁机器人等。

科沃斯机器人以其高品质、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产品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42亿美元。

其中,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不断增长,为科沃斯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竞争态势:科沃斯机器人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国内有众多厂商如小米、格力等也涉足该领域,并且国外巨头如iRobot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3.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在增加。

消费者希望机器人能够更智能化、更便捷化,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4. 国家政策:中国政府将机器人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为科沃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四、产品优势1. 技术领先:科沃斯机器人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机器人导航、智能识别、路径规划等。

这些技术使得科沃斯机器人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保持着技术的领先地位。

2. 品质保证:科沃斯机器人注重产品品质,通过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3. 个性化定制:科沃斯机器人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定制相应的功能模块,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五、发展前景1. 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科沃斯机器人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质保证,有望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2. 技术创新:科沃斯机器人将继续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球坐标型有移动关节和两个转动关节,可以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有多个转动关节。

按应用领域的不同,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弧焊机器人、电焊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等。

此外,按受控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点位控制型和连续控制型等。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销售坐标型机器人,属于低端服务机器人产品,占国内企业销售量的40%以上。

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主要销售多关节型机器人,属于当前国际市场的主流产品,占外国企业在我国销售量的80%以上。

(二)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等部分。

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是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部分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在系统集成环节具有相对优势,而核心零部件制造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以精密减速器为例,欧洲和日本均已实现了减速器的自主化生产,减速器仅占国际品牌服务机器人单体成本的1/6。

而国产减速器技术工艺相对落后,高价进口减速器约占成本的1/3,大幅高于国际品牌。

二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及动态(一)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根据IFR统计,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的销量为178132台,同比增加12%,销量为历史最高水平。

IFR预测,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20万台左右,同比增加15%。

2015~2017年,服务机器人的安装量将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见图2)。

从各大洲服务机器人供应量及预测看,亚洲/澳大利亚将是服务机器人供应量最大的地区。

一方面,由于日本、韩国等亚洲生产大国将持续领跑地区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呈迅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亚洲地区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仍将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国家,大力推广应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吸引大批国外生产商投资建厂、扩大产能。

欧洲和美洲的市场相对饱和,未来将保持小幅增加、相对平缓的增长趋势(见图3)。

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销量的1/5。

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的约70%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市场。

其中,中国的购买量达到36560台,同比增加59%,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机器人消费市场。

IFR预测,中国2017年服务机器人的安装量将增至10万台。

外资企业是中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服务机器人约9500台;而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约2.7万台。

2014年1~6月,国产机器人的销售量为6400台,是2013年全年的67%。

2008~2013年,欧洲机器人供应量复合增长率为4.5%。

2013年,欧洲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3300台,同比增加5%,接近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的43800台。

其中,欧洲汽车制造业的服务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加17%,成为带动当年服务机器人安装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从服务机器人的行业应用看,IFR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密度(每万名产业工人占有的服务机器人数量)为62台/万人;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密度分别为82台/万人、73台/万人和51台/万人。

其中,韩国的服务机器人密度全球最高,达到437台/万人,日本为323台/万人,德国为282台/万人。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服务机器人密度从2006年的51台/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81台/万人,而其他行业的密度仅为14台/万人,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弱化,未来中国“机器换人”的潜在空间巨大。

近年来,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遍及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子电气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食品加工制造业等行业。

在众多制造业领域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最为旺盛,如图5所示。

2013年,全球汽车服务的机器人装机量为69400台,占服务机器人全部销售量的39%。

(二)服务机器人区域布局1.全球布局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包括服务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服务机器人成为一种标准设备,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日本和欧洲是全球服务机器人的主要生产地,控制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已经实现了自主化生产。

美国服务机器人企业基本满足了本国60%的需求,在航天、军工、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领先优势。

韩国大力推广机器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在医疗行业,机器人的优势明显。

(1)日本是服务机器人的制造和出口大国。

近年来,受日本国内市场趋近饱和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乏力,未能恢复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

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的数据,2013年,日本服务机器人销售总量100870台,约占全球销售量的57%;销售额为4023.43亿日元,同比下降6.2%。

从出口情况看,2013年,日本出口量为75933台,同比增加1.6%;出口额达到2877亿日元,占全年销售总额的71.5%,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对服务机器人需求的大幅提高。

日本在2014年通过的《制造业白皮书》中强调,未来将重点发展制造业的尖端领域,加快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以及3D打印等行业的发展(见表2)。

在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是全球重要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其中,Nabtesco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0%;中负荷及重负荷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市场占有率约90%。

(2)欧洲服务机器人企业实力强劲,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欧洲的“火花”计划到2020年,投入28亿欧元研发民用机器人,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

200余家公司约1.2万名研发人员将参与该计划,在农业、制造业、医疗、交通、安全和家庭等各个领域推广使用机器人。

德国“服务4.0”战略将“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作为重要方向,将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作为融入新一轮服务革命的重要切入点(见表3)。

(3)美国机器人在军用、汽车领域的应用优势显著。

由于美国制造业的对外转移,美国服务机器人虽然研发起步较早,但是推广应用相对缓慢。

近年来,美国非常重视机器人语言和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视觉、触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汽车服务等领域。

代表企业有Adept Technology,American Robot等,可以满足国内市场60%左右的需求。

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2014年,美国国防部拟推出的“国防创新计划”将机器人列为军工行业重要的技术改革创新方向。

(4)韩国服务机器人厂商占全球5%左右的市场份额。

韩国现代重工生产的服务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国内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大幅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的自给率。

2012年,韩国公布《机器人未来战略战网2022》,重点扶植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缩小与日本、欧洲等领先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技术差距,支持韩国服务机器人企业国际化,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化的先机。

2.国内布局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利好的契机下,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投资迅速增长,各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陆续展开。

随着《关于推进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促进政策的出台,我国各地方对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大幅增加。

目前,全国已有上海、重庆、天津、青岛、沈抚新城等40多个城市计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在建机器人项目产能为几十万台。

沈阳新松、上海新时达等一批国内龙头服务机器人企业也加速在国内的生产布局。

(1)东部:服务机器人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打造“2+X”集聚发展格局。

2013年,服务机器人被列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市经信委给予企业自主研发费用20%的补贴,并且在土地和人才方面提供优先支持。

目前,上海已经有ABB、发那科、库卡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新松机器人、上海新时达等国内服务机器人厂商,形成了涵盖研发、制造、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上海服务机器人产业将形成“2+X”的集聚发展格局:一是打造以康桥、金桥为核心的浦东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机器人技术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二是培育以顾村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的宝山机器人产业基地;三是依托骨干企业,在金山、松江、嘉定、闵行等区,建设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

同时,加强应用推广、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标准制定等。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领跑国内的机器人产业,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亿~800亿元。

江苏:服务机器人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江苏省服务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零部件配套体系相对完善。

目前,江苏省机器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50家,部分关键零部件已经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南京、常州等地区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2013年,江苏省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2011~2013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2013年12月,江苏省将服务机器人作为2014年度四个重点领域质量攻关课题之一,力图增强龙头企业的设计研发和制造集成能力,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完善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带动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

预计到2017年,江苏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

青岛:建设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2014年,《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目前,青岛已有20余家服务机器人企业,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初步形成了环形胎面硫化翻新服务机器人、直角坐标取料机械手、全液压重载机器人、码垛机器人、高速捡拾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等优势产品。

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引进安川电机、新松机器人、软控科捷等35个机器人项目,总投资约84.2亿元。

2014年,青岛获批成为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根据规划,青岛将建设成为北方服务机器人产业基地。

预计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链基本形成,在机器人本体制造和集成应用等重点领域青岛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2)中部:安徽成为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近年来,安徽服务机器人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埃夫特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迅速崛起。

同时,随着服务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力叉车等大型企业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旺盛。

2013年10月,国家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支持安徽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

其中,试点将以埃夫特所在的芜湖市为龙头。

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芜湖已规划5000亩产业园,建设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系统及成套装备集成应用等六大功能区域,计划到2015年形成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的芜马合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