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课件)(共14张PPT)

数学问题:扎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回顾与交流
庆祝“六一”
第四件事:准备活动 我们班共36名同学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用了哪些运算?
数学问题: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交流与归纳
通过以上案例,你能想起四则运算的意义吗?与同伴交流。
加法
减法
把两个数合 成一个数的 运算。
加数+加数=和
在已知两个数 的和与其中一 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 算。
北师大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之数的运算
运算的意义
回顾与交流
庆祝“六一”
第一件事:装饰教室 装饰教室一共需要120只纸鹤。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用了哪些运算?
我折了26只粉色的 我折了39只红色的
纸鹤。
纸鹤。
数学问题:两个女孩一共折了几只纸鹤?
26+39=65(只)
数学问题:还需要再折几只纸鹤?
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
1、一个数乘 以整数,表示 几个相同的加 数之和的简便 运算。
2、一个数乘以 小数,表示求 一个数的十分 之几、百分之 几、千分之 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以 分数,表示求 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 的积及其中一 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
算。
练习与归纳
2014年第17届亚运会奖牌榜
枚
请将奖牌榜 补充完整。
你能提出哪些
342 问题?
71 77
金牌+银牌+铜牌=总数 加数+加数=和 总数-金牌-铜牌=银牌 减数 + 差 = 被减数 总数-金牌-银牌=铜牌
加法与减法是互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PPT课件

数是 (300030.3)。 (4)一天,北京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7 ℃ ,记作(-7 )℃ ;上海市的最 低气温是零上 5 ℃ , 记作(+5 )℃。
读出下面各数。
读作:五万一千七百 读作:九万三千二百
读作:八十九万零二百 读作:四百一十万六千四百
先填写单价,再计算。
课本 语文 数学
单价/(元/本)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小 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写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如:四千零三十万零六写作40300006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 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和读写。 【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回顾一下,小学阶段我 们认识了哪些数? 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
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先自己整理,再与同学交流。
0,1,2 ,3,4… -1, -2,-3…
3×4=12,3和4
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是负数,负数都比0小。 是12的因数,12是3
235 1792 2个百 2个一
132 7215 2个一 2个百
3.26
0.542 230000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8.24
0.972 211587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
0.6
0.25
0.08
0.145 0.017
0.6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6份。 0.2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25份。 0.08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8份。 0.14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45份。 0.017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7份。
读出下面各数。
读作:五万一千七百 读作:九万三千二百
读作:八十九万零二百 读作:四百一十万六千四百
先填写单价,再计算。
课本 语文 数学
单价/(元/本)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小 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写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如:四千零三十万零六写作40300006
(2)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 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和读写。 【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回顾一下,小学阶段我 们认识了哪些数? 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
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先自己整理,再与同学交流。
0,1,2 ,3,4… -1, -2,-3…
3×4=12,3和4
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是负数,负数都比0小。 是12的因数,12是3
235 1792 2个百 2个一
132 7215 2个一 2个百
3.26
0.542 230000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8.24
0.972 211587
2个0.1 2个 0.001 2个十万
说出下面各小数表示的意义。
0.6
0.25
0.08
0.145 0.017
0.6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6份。 0.2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25份。 0.08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8份。 0.145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45份。 0.017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17份。
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整数因数和倍数习题课件北师大版

25+1=26(支) 42-3=39(个) 26和39的公因数是1和13,1人不符合题意,所以得奖 的三好学生有13人。 答:得奖的三好学生有13人。
点拨:由钢笔缺1支可知,26支钢笔刚好够分;由文具盒多 3个可知,39个文具盒刚好够分。先求出26与39的公因数为 1和13。根据题意,若得奖的三好学生有1人则不符合题意, 所以得奖的三好学生有13人。
6.从甲地到乙地原来每隔45 m要安装一根电线杆, 加上两端的2根一共有69根电线杆。现在改成每 隔60 m安装一根电线杆,除两端2根不需要移动 外,中间还有多少根不必移动?
60=2×2×3×5 45=3×3×5 6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5=180。 45×(69-1)÷180-1=16(根) 答:中间还有16根不必移动。
点拨:12是3的倍数,但不是9的倍数,所以A错误;质数中, 2是偶数,所以B错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一个是奇 数,一个是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所以C正确;最小的 偶数是0,所以D错误。
考 点 2 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和公倍数
3.填一填。 (1)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40的倍数,这个数是
( 40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40=2×2×2×5 )。
4.在下面的圈里填上合适的数。 (1)
点拨:分别找出12和8的因数,把它们的公因数填在 中间,独有因数分别填在两边。
(2)
点拨:可以先把60以内(含60)6的倍数和8的倍数一一列 举出来,再找它们的公倍数。
提 分 点 2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5.(易错题)学期末,六(1)班发奖品,德老师要把25 支钢笔和42个文具盒平均奖给班里的三好学生, 结果钢笔缺1支,文具盒多3个,得奖的三好学生 有多少人?
(4)a和b都是正整数,如果a÷b=1……1,那么a与b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1)》教学课件

练习巩固
1 tián yi tián 填 一 填。
(1) ( 7 ) 10
(15) (18) 20
①上面的数中,最接近20的数是( 18 ), 与这个数相邻的数是( 17 )和( 19 )。
②20前面的第5个数是( 15 )。 ③大于10小于20的数有( 9 )个。
(2)17里面有( 7 )个一和( 1 )个十。 (3)有( 7 )个 , 比 少( 4 )
9 11 12
15 17 18
是(15),它是由( 1 )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第10行 10 12 14 16
出口
9 zǐ xì guān chá xià biǎo wán chéng biǎo hòu de wèn tí 仔 细 观 察 下 表,完 成 表 后 的 问 题。(教材P105第1题)
1~19的顺序从入口走到 出口。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10行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出口
9 zǐ xì guān chá xià biǎo wán chéng biǎo hòu de wèn tí 仔 细 观 察 下 表,完 成 表 后 的 问 题。(教材P105第1题)
A.1时
B.快1时了
C.1时过一点儿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比 多4只 B. 比 少2只 C. 和 同样多
3 xuǎn yi xuǎn 选 一 选。
(5)小兔拔的萝卜比17个多,比20个少,它不可能拔( C )
个。
A.18
B.19
C.15
(6)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林排在第3,小云排在第7,小林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数与代数复习课件(共17张PPT)

复习二、数与代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 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如:300×6=180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拆: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 二乘:用拆得两个数,分别和原来的一位数相乘得积; 三加:把两个积相加得结果。
大格数 终点 - 起点
10-3=7大格
分段计算 10→12→3
5大格
两段
23×4 口算:20×4+3×4=92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下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 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 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4、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什么,再求什么。 (1)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先除 再乘)。 (2)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出份数(先乘再除)。|k
(1)数格法: 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注意: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12-9=3(小时) 4时30分-2时30分=2时
3+2=5(时) 答:公园每天开放5小时。
时、分、秒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
2、时针要看大格,时针走了几大个大格,就是几小时。分针和秒针都 要看小格,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钟,秒针走了几个小格,就 是几秒钟。
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 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如:300×6=180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一拆: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 二乘:用拆得两个数,分别和原来的一位数相乘得积; 三加:把两个积相加得结果。
大格数 终点 - 起点
10-3=7大格
分段计算 10→12→3
5大格
两段
23×4 口算:20×4+3×4=92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下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 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 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4、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什么,再求什么。 (1)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先除 再乘)。 (2)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求出份数(先乘再除)。|k
(1)数格法: 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注意: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12-9=3(小时) 4时30分-2时30分=2时
3+2=5(时) 答:公园每天开放5小时。
时、分、秒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
2、时针要看大格,时针走了几大个大格,就是几小时。分针和秒针都 要看小格,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钟,秒针走了几个小格,就 是几秒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之《数与代数》上课课件

1.36×0.05= 0.068 2.08×75=156 2.3÷0.46=5
2.计算下面各题。
5.5×17.3+6.7×5.5 3.8+4.29+2.1+4.2
=(17.3+6.7)×5.5 =24×5.5 =132
=(3.8+4.2)+4.29+2.1 =8+4.29+2.1 =14.39
3.林华的妈妈去市场买水果。她先花10元买2.5kg 橙子,还准备买3kg苹果,苹果的单价是橙子的1.6 倍。买苹果应付多少钱呢?
280 216
64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9.9×6.9<○70
0.97×23.8○< 24
57.5×6.2○< 420
5.6×2.1○< 30
2 26.4×1.08○>26.4
5.9×7.8○<48
7.四川省峨眉山是我国降雨天数最多的地方。峨 眉山的年降水量可达2033.9mm,平均每月降水量大 约有多少毫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①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商 不变 。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 扩大 。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 扩大 。
计算: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27×3= 81 , 24÷6= 4 。
2.7×3= 8.1 , 2.4÷6= 0.4 。
2.7×0.3= 0.81 , 2.4÷0.6= 4 。
解 形如a-x=b的方程
方 解:a-x+x=b+x b+x=a x=a-b
程 形如ax±b=c的方程把ax看成一个整体
形如a(x±b)=c的方程把(x±b)看成一个整体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 总复习1 数与代数(1)》教学课件

1 2
=
1 3
+6
=6
1 3
3.7×
6 5
+1.3÷
5 6
=3.7×
6 5
+1.3×
6 5
=(3.7+1.3)×6 5=5×Fra bibliotek6 5
=6
1 4
÷(3-153
-
8 13
)
0.5×(
3 5
+6 25
)
=
1 4
÷[
3-(153
+183) ]
=
1 2
×(
15 25
+
6 25
)
=
1 4
÷[
3-1]
=
1 2
×
21 25
5 22
观察左面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a:b=a÷b=
a b
(b不为0)
比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 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应用: 按比分配
(教材P111 T2)
(4)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 ∶5,表示大牛比小牛
少 1。 5
(√)
(教材P113 练习二十三T5)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 7
+
5 6
+
2 7
+
1 6
=( 5 7
+
27)+(
5 6
+
1 6
)
1 ×( 15
1 3
+
1 12
)
= 1×5 15 12
= 1+1 =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数与代数——《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课件

79
39+44= 83 30 940 4
70 13
39+44=83
30 9 74
65-54= 11
50 4 15
65-48=17 40 8
25
二、聪明小法官。 (1)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举个反例:6-2=4
()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
能是四位数。
()
二、聪明小法官。
×5 1500
4×250= 1000 250
×24 1000
三、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940,积是多少? 940×9=8460
(2)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是6,这个数是多少? 7×8+6=62 56
(3)795与406减去398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795×(406-398)= 6360 8
加法验算 验算
减法验算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倍的 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笔算 乘法
两位数乘 一位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 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 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有关0 的乘法
笔算 乘法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并改正。
点拨:第 1 个算式错在漏掉了 0×7 这一步的计算; 第 2 个算式错在没有加上进位的数。
整 理 复 习 1 口算、估算过关
1.直接写出得数。
4600+400=5000 820-280=540
200×6=1200
8×500=4000
5×700=3500
28-55×0=28
39+44= 83 30 940 4
70 13
39+44=83
30 9 74
65-54= 11
50 4 15
65-48=17 40 8
25
二、聪明小法官。 (1)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举个反例:6-2=4
()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
能是四位数。
()
二、聪明小法官。
×5 1500
4×250= 1000 250
×24 1000
三、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940,积是多少? 940×9=8460
(2)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是6,这个数是多少? 7×8+6=62 56
(3)795与406减去398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795×(406-398)= 6360 8
加法验算 验算
减法验算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倍的 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笔算 乘法
两位数乘 一位数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 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 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有关0 的乘法
笔算 乘法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并改正。
点拨:第 1 个算式错在漏掉了 0×7 这一步的计算; 第 2 个算式错在没有加上进位的数。
整 理 复 习 1 口算、估算过关
1.直接写出得数。
4600+400=5000 820-280=540
200×6=1200
8×500=4000
5×700=3500
28-55×0=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常见的量:
▲按第87情境图,布置小组分类整理。 ▲让同学们对照第120页附表检查 整理 并要求熟记表中内容。(各计量 单位及进率)
▲高级单位 方法)
低级单位(互化的
改写 ▲单名数的改写:
▲复名数的改写:
有关时刻的问题。
三、比和比例:
整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比和比例的对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a a∶b = a÷b =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 9∶6=3∶2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与后项都乘上或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 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性质 比值不变。 化简比的根据 解比例的根据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方
求比值
法
结
果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 是一个商,可以是 (或写成分数形式约分) 整数,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也可用除法)
一、式与方程:
代数式
▲字母表示数的作用 ▲字母表示数时书写的注意事项 ▲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用语言叙述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 量关系 ▲求代数式的值
▲方程的概念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方程 ▲解方程的方法(书写格式、验算)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同学们用列 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 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 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 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 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 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一 致性;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b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用字母表示)
X = k(一定) Y xy = k(一定)
关于例3的教学 比的意义、比值、 ( 1)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例的意义
(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 3)
判断正、反比例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 意义 数的比。 各部 90 ∶ 60 = 1.5 分名 称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简比
是一个比,它的前 后项是最大公约数 为1的两个整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