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采集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概述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院内感染监测时,采集样本的方法和步骤。
准确的采样方法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样器材准备1. 无菌手套:佩戴无菌手套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2. 无菌采样容器: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无菌容器,如培养皿、管状采样器等。
3. 无菌棉签或拭子:用于采集样本,根据采样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棉签或拭子。
三、采样部位和方法1. 鼻腔采样:用无菌棉签插入鼻孔,轻轻旋转数次,然后取出并放入无菌容器中。
2. 咽喉采样: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轻轻刮取咽喉部分的分泌物或溃疡表面,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3. 痰液采样:要求患者深呼吸后咳嗽,将痰液咳出,用无菌容器接收。
4. 血液采样:选择适当的静脉采血部位,进行无菌操作,采集足够的血液量,放入无菌容器中。
5. 伤口分泌物采样:用无菌棉签或拭子轻轻擦拭伤口分泌物,然后放入无菌容器中。
四、采样操作注意事项1. 采样前要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采样时要避免污染,避免手指接触到样本。
3. 采样器材要保持无菌状态,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破损。
4. 采样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刺激患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或损伤。
5. 采样后要将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本变质影响检测结果。
五、采样结果记录和分析1. 采样结果要详细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患者信息等。
2. 采样结果要及时上传到院感监测系统,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 根据采样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等。
六、质控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样器材的无菌状态。
2. 定期对采样器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医务人员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要点,提高采样质量和效率。
七、结论院感监测采样方法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的采样方法和操作,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一、采样。
采样就像是从一个大宝藏里挑选小宝贝一样有趣呢。
1. 固体样品。
如果是像土壤这种固体样品呀,那可得有点小技巧。
咱得用专门的小铲子或者采样器,从不同的地方挖取。
比如说一块大田地,不能只在一个角落取,要像小蚂蚁找食物一样,东一点西一点的,这样取到的土壤样本才更能代表整块地的情况。
而且取的时候呢,要尽量保证深度一样哦,不然浅层和深层的土壤性质不一样,样本就不准确啦。
2. 液体样品。
对于像水这样的液体样品,要是在小河里采样,可不能直接拿个瓶子就舀。
得用专门的采水器,把采水器慢慢放到水里,在不同的深度取一点,因为有时候水的上层和下层成分不一样呢。
如果是从水龙头里取水样,也要先放一会儿水,把水管里存着的陈水放走,再取新鲜的水样。
3. 气体样品。
气体采样有点像捕捉小泡泡。
有专门的气体采样袋或者采样瓶。
要是采集室内的空气,要把采样设备放在不同的角落,因为可能有的地方有污染源,有的地方比较干净。
在室外采集大气样本的时候,也要注意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给空气来个全面的小体检。
二、样品保存。
采好样了,怎么保存这些小宝贝也很关键呢。
1. 固体样品。
土壤样品采回来,如果不能马上分析,要放在干净的密封袋或者密封容器里。
可不能让它受潮或者被污染啦。
要是里面有小虫子或者草根啥的,也要尽量挑出来,不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就像要把小土壤样本保护在一个安全的小房子里,等着被研究。
2. 液体样品。
水样保存更要小心。
有的水样需要加一些保护剂,像测定重金属的水样,可能要加酸来防止金属沉淀。
水样一般要放在低温的环境里,就像给它放在小冰箱里一样。
而且要尽快分析,不然水里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
3. 气体样品。
气体样品保存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特别好。
要是漏气了,那采集的气体就不完整啦。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气体,可能还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存,就像照顾一个超级娇弱的小娃娃,一点都不能马虎。
总之呀,采样和样品保存都是很细致的活儿,就像精心照顾小宠物一样,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检测结果准确又可靠呢。
检测样本采样方案

检测样本采样方案1. 背景在进行检测样本采样时,选择合适的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采样方案,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2. 采样目的采样的目的是收集样本以进行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采样方法以下是最新的采样方法:3.1 表面采样对于表面的采样,推荐使用无菌棉签或无菌拭子。
在采样前,应先将采样工具消毒,并确保采样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将采样工具擦拭在要采样的表面上,确保覆盖面积广泛且充分接触。
3.2 液体采样液体采样通常是针对液体样本的采集。
对于液体,建议使用无菌,并在采样前将彻底消毒。
使用无菌吸管或无菌注射器,将适量的样本吸取到中,并确保密封。
3.3 静态空气采样静态空气采样是用于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样本。
使用预先消毒的采样器具,将采样器具置于要采样的位置,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采样。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具密封,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
4. 采样计划为了确保采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个详细的采样计划是必要的。
采样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采样日期和时间- 采样地点- 采样方法- 采样人员- 样本编号- 采样工具和的消毒方法5. 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案,并遵循详细的采样计划,可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进行检测样本采样时,请始终遵守操作规程,并参考本文档提供的最新方案。
以上是《检测样本采样方案(最新)》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意:本文档仅提供最新的采样方案,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要求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独立决策。
采样的方法

采样的方法采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和研究的基础。
采样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采样方法。
一、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它是根据概率的原理,以等概率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需要先确定总体的大小,然后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发生器来进行抽样。
随机抽样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是一种常用的采样方法。
二、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分别进行随机抽样,最后将各层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样本。
分层抽样能够保证每一层在样本中的代表性,适用于总体的特征较为复杂的情况。
三、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划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从这些群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群体作为样本。
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群体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能够减少样本的数量和调查成本。
四、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是指根据研究者的方便性和可及性来选择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但是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较差,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不推荐使用。
五、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比如每隔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适用于总体中单位排列有序的情况。
六、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将总体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多次抽样的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大、分布较广的情况。
多阶段抽样能够减少调查成本,但是也容易引入抽样误差。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采样方法,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采样方法,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采样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客观性和随机性,避免产生偏差,从而得到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1. 引言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规范的采集和处理流程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方法、样本储存条件和样本处理流程等内容。
2. 样本采集2.1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
采集器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进行,确保采集的样本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2.2 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样本采集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所需样本的特性和采集要求,包括采集时间点、采集部位和采集量等。
其次,要做好采集工具和采集容器的消毒工作,防止样本受到外源性污染。
2.3 采集样本的步骤样本采集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要准确标注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根据样本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采集,如刮取、穿刺或吸取等。
采集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和快速,避免造成样本的损伤或变质。
2.4 样本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成后,要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要将样本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进行保存或处理。
其次,要记录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保存条件等,以便后续的实验使用和数据分析。
3. 样本储存条件3.1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样本在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的样本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
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以免对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3.2 光照的控制某些样本对光照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光照的控制。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样本,以免影响样本的结构和性质。
3.3 样本储存时间不同类型的样本储存时间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样本的储存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尽量保持样本的活性和稳定性。
4. 样本处理流程4.1 样本预处理样本预处理是样本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样本中的杂质和干扰物,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

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一、土壤样本采集方法1.选择采样区域:根据农作物覆盖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等因素选择采样区域。
通常采样区域大小应符合站点的特点,一般为10-100亩。
2.制定采样网格:将采样区域划分为重复、等尺度的网格,计算网格的数量和大小。
网格的大小应根据采样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整。
3.采样点的选择:根据采样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边界上选择一个采样点。
应注意避开异常地带,如废弃物堆积区、建筑物周围等。
4.采样器具的准备:准备好采样用的工具和袋子,包括铁锹、塑料袋、小铁锹等。
采样工具应洁净无锈,避免对样品产生二次污染。
5. 采样点的采集:到达采样点后,用手持土壤钻或铁锹采集土壤样本。
每次采集时应深入土壤表面15-30cm,并取多个子样混合作为综合样品。
6.样品包装:将采集好的土壤样本放入塑料袋中,并标明采样点的编号和采样日期等必要信息。
保持样品干燥、完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
7.样品送检:将采集好的土壤样本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
在送样时应填写详细的采样信息,如采样点位置、采样日期、样品编号等信息。
二、土壤理化分析方法1.土壤质地分析:通过筛选和称量土壤中的不同粒径颗粒,根据粒径比例计算土壤的质地类型,如砂壤土、壤土、黏壤土等。
2.pH值测定:使用酸碱指示剂、电极酸度计等设备测定土壤的pH值。
pH值的高低决定了土壤的酸碱程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
3.有效养分测定: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
可以通过水浸、酸提、碱提等方法提取土壤中的养分,然后使用色谱仪、光度计等设备测定养分浓度。
4.有机质含量测定:使用干燥后燃烧法、氧化还原法、盐酸酸解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
5.土壤结构分析:通过土壤饱和度法、干稳态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孔隙度、团聚度、密实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土壤的结构状况。
6.重金属含量测定: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样品采集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收集原料样品或代表性样本以及外来物质的过程。
样品采集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以地质样品和生物样品为例进行介绍。
1. 地质样品采集:地质样品采集的原理是通过收集地质物质的样品,了解地球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采集地质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露天采集:对于露天地质样品,可以直接在地表或者露天矿坑、露天矿石中进行采集,如用铲子、锤子和钻石等工具进行破碎和采集。
- 取样钻探:对于地下地质样品,可以利用水泥或金属钻头进行钻探,获取样品。
常用的取样钻探方法有手动钻探、旋转钻探和绳索钻探等。
- 抽样:对于岩石、土壤等地质样品,可以利用工具如小铲子、铁锨等进行抽样获取样品。
2. 生物样品采集:生物样品采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样品采集。
生物样品采集的原理是收集生物样品以研究其形态、生理、分子等特征。
采集生物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采摘:对于植物样品,可以直接将植物的叶子、花、果实等部分采摘下来,进行后续的研究。
- 标本采集:对于植物和动物样品,可以进行采集制作标本,将整个植物或者动物固定在标本纸上,保留其形态特征。
- 组织采集:对于植物和动物样品,可以采集其组织样品,如动物的皮肤、肌肉、器官等组织,植物的茎、根、叶等组织。
- 拭子采集:对于微生物样品,可以使用棉签、刷子等工具进行拭子采集,将微生物从表面采集下来。
除了以上的方法,样品采集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样品的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应该能够代表整体的特征,避免局部现象的影响。
- 采集时机: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采集,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
- 采集环境:采集样品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污染或干扰,保证样品的纯净性和完整性。
- 采集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采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生物制药技术的样本采集方法

生物制药技术的样本采集方法生物制药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制造药物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制药工业和医药科学研究领域。
在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样本采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生物制药技术中常用的样本采集方法,包括菌种、细胞系、血液以及其他生物体的样本采集方法。
首先,对于菌种的样本采集,常见的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液体培养和冻存。
传统培养是将菌种置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培养基中分离出菌种。
液体培养是将菌种置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冻存则是将菌种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常用的冻存方法包括冷冻和冻干。
其次,细胞系的样本采集方法主要包括初代细胞的建立和细胞培养。
初代细胞的建立是从活体组织或细胞中获得原代细胞,并将其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细胞培养是将已建立的细胞系继续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传代,以获取足够数量和活力的细胞。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能力和生理指标等来评估细胞的质量。
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主要包括静脉采血和毛细管采血。
静脉采血是通过穿刺静脉,使用一定的采血器具将血液抽取出来。
毛细管采血则是通过在皮肤上刺破小儿指尖或耳垂的毛细血管,使用毛细管吸取一滴血液。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采集器具的无菌性,避免外界污染,并确保采集过程对患者的伤害最小。
除了菌种、细胞系和血液样本,生物制药技术还需要采集其他生物体的样本,如植物、动物等。
对于植物样本的采集,可以根据所需部位和采集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根、茎、叶、花等的采集。
对于动物样本的采集,常见的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活体组织或细胞的分离等。
在采集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避免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并保持样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采集工具的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外界污染对样本造成干扰。
同时,采集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鉴定样本采集方法
DNA鉴定作为一项科学严谨的检测活动,检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验最终结论的产生。
检材的采集方法必须准确,避免污染。
一、血液样本的采集方法
操作步骤:
1. 建议您让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助您,抽取1-2毫升静脉血,装入EDTA抗凝管(不能用肝素)中;
2. 将抗凝管装入信封中并在信封上标明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
3. 试管应密封完好,以防外漏。
友情提醒
1. 要用EDTA抗凝管,不能用肝素抗凝管;
2. 夏天邮寄血液样本时需要放在保温杯中加冰块低温运送;
3. 样本要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
4. 如果您近一年内接受过输血或是做过骨髓移植手术,不能采集血液/血痕样本,您可选择毛发或者口
腔拭子作为检测样本。
二、血痕样本的采集方法
血痕可以取耳缘血或指血,婴儿可以是足跟血。
准备事项:
清洁双手,医用纱布/采血卡,采血针或大头针(大头针需要消毒),纸质信封。
操作步骤:
1. 如果您在医院采集样本,可以将医护人员采集的EDTA抗凝血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医用无菌纱布/采血
卡上,自然阴干,制成干血痕;
2. 如果您自己在家采集血痕样本,你需要:
3. 在药店购买医用纱布和酒精,准备纸质信封和纸笔;
4. 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后用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依次挤五滴黄豆粒大小血滴,散开滴在医用纱布上(要
浸透3层);
5. 将纱布装入信封中并在信封上标明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
友情提醒
1. 血痕要自然阴干,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暖气烘干或太阳晒;
2. 不同的样本不能互相接触,以免造成样本污染。
3. 如果您近一年内接受过输血或是做过骨髓移植手术,不能采集血液/血痕样本,您可选择毛发或者口
腔拭子作为检测样本。
三、口腔拭子采样方法
您在家采集样本的时候,建议您首选口腔拭子样本,因为这是一种无创的采样方法,且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准备事项:
医用棉签(一头有棉花),干净的纸质信封。
操作步骤:
1. 先用清水漱口,保证口腔内无食物残渣;
2. 用医用棉签,伸进口腔,在口腔内侧两颊处反复擦拭30下;
3. 取出棉签,将棉签放在干净处阴干;
4. 用同样的方法采集至少三根棉签;
5. 将样本装入信封中并在信封上标明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
友情提醒
1. 不能用手触摸采过口腔拭子的棉签头,以免污染;
2. 口腔拭子需应阴干后装入纸质信封中,以免口腔拭子发生霉变影响检测;
3. 不同人的口腔拭子需要单独存放并做好身份标识。
四、毛发样本的采集方法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保证头发和手部的清洁;
2. 用手抓住距离毛发根部4cm左右的地方,用力拔下至少5根头发(毛发末端可看到清晰的毛囊,即
毛发根部白色物质);
3. 拔下的毛发最好在室温条件下干燥几分钟后再装入袋内,因为刚采下的毛发粘性较大,如立即装入
袋内毛囊可能粘在袋子的壁上,影响DNA的提取;
4.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和质量,请勿邮寄脱落下来的毛发,或者拔下来的放置很久的毛发;
5. 将毛发装入信封中并在信封上标明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
友情提醒
1. 不要触及毛发的毛囊部位,就是您看到的黑色头发根部的白色物质!
2. 10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采集毛发样本。
五、胎儿样本采集操作方法
目前,在不终止妊娠的情况下,两种检材可以用作胎儿亲子鉴定—胎儿羊水和胎儿绒毛组织。
一般在怀孕2-4月可以采取胎儿绒毛进行亲子鉴定;在怀孕4月-出生前(月份越大,不建议采集羊水),可以抽取胎儿羊水进行亲子鉴定。
也就是说怀孕65天以后,都可以采取以上两种方法的一种对胎儿进行亲子鉴定。
胎儿样本提取方法:
1. 提取绒毛
是在B超的可视监控下,利用可控负压细管经阴道-子宫颈到达胚胎绒毛膜表面采集绒毛。
胎儿亲子鉴定一般在孕妇怀孕55天-70天时抽取绒毛做鉴定,抽取绒毛相对比较安全,但是有千分之三的流产率,绒毛抽取不会对胎儿出生以后造成影响。
2. 羊水穿刺
孕妇在怀孕16周以后可以抽取羊水进行胎儿亲子鉴定,这个阶段胎儿相对比较稳定,风险相对比较低。
只需抽取2-3毫升羊水即可;
羊水穿刺术用于产前诊断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无论诊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都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
羊水穿刺的难度因人而异,主要与胎盘的位置、胎儿体位、穿刺部位的羊水量、胎儿活动等有关。
由于目前穿刺均在B超的可视监控的引导下完成,损伤到胎儿的可能微乎其微。
胎儿羊水亲子鉴定的优点是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
缺点是明确胎儿的生物学父亲较晚,如果将胎儿引产对孕妇损伤较大。
胎儿绒毛亲子鉴定的优点是可以让孕妇在怀孕早期明确胎儿的生物学父亲,及时采取措施,决定保住胎儿或者将胎儿在3月前流产(孕妇损伤小)。
缺点是绒毛采集的手术风险比较大,容易导致流产。
五、特殊样本的采样方法
烟蒂
数量:3-5个
要求:近期抽烟所留,干燥,无烟灰附着
将以上收集好的烟蒂放到干净的纸信封,封好,标记好身份,提交样本。
牙刷
数量:1个
要求:无混用情况,收集好后,放到干净的纸信封,封好,标记身份,提交样本。
口香糖
数量:1块
要求:建议食用“益达”,咀嚼时间15分钟以上,冷冻后尽快送检。
指甲
数量:10个左右
要求:手指甲、脚趾甲均可,剪下后,放到干净的纸信封里,标记身份,提交样本。
精斑
数量:1块
要求:纱布叠3-5层,用记号笔画一元大小的圈,将避孕套里的精液倒在圈内,将纱布放在干净的信封内,自然晾干,标记身份,提交样本。
我们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会为每位被鉴定人免费采样,统一采集指尖血作为DNA检测样本(采血针采集,微痛)。
如遇特殊情况,会使用其他常规样本。
注:司法亲子鉴定必须到采样点现场采样
按照司法程序鉴定。
委托人提供有效证件(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孩子的出生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被鉴定人到场采集样本,签定委托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