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治疗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请您诊断》病例82答案: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

《请您诊断》病例82答案: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王争;乔英;李健丁【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3(028)012【总页数】2页(P1303-1304)【关键词】腹膜后腔;淋巴管平滑肌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作者】王争;乔英;李健丁【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030001,山西,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030001,山西,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35.4病历资料患者女,56岁。
发现右下腹包块半年,左下腹痛8h。
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左侧显著;于右侧附区触及一包块,质硬,活动可。
左侧未及明显异常。
CT检查:腹膜后间隙十二指肠水平段后方有一呈浅分叶状囊性肿块,大小约6.3cm×7.6cm×10.0cm,其内多发线状高密度影,并有“钻缝”特点。
平扫示实质成分CT值约20HU,有散在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各期未见明显强化(图1、2),有包膜。
肺部CT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后外基底段支气管增宽,右肺中叶斑片影,余未见异常(图3)。
初步诊断: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神经节瘤可能;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手术及病理所见:右上腹相当于十二指肠水平,可触及约10cm×8cm大小的囊性肿块,表面有肠管及肠系膜将其覆盖,分离肿块过程中流出淡黄色乳糜样液体。
病理诊断:(右上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伴囊性变(图4)。
讨论淋巴管平滑肌瘤(lymphangioleiomyoma)又称淋巴管血管平滑肌增生症或淋巴管肌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的自发性病变。
病理上主要改变为淋巴管周围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淋巴管壁增厚、管腔阻塞、扩张及乳糜液积聚而形成的复合淋巴管肿块,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单发多见,也可多发,可仅位于腹膜后或自腹膜后延伸至盆腔,少数可自腹膜后延伸至胸部。
此病可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局限性表现[1],LAM 主要以肺、纵隔及腹膜后淋巴管及腹膜后淋巴结的异常平滑肌细胞进行性增生为特征,也可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5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分析

分病灶 内见分隔( 1 , 中 1 图 )其 例有 “ 见缝钻 ” 特点 , 增强 扫描囊 肿无强 化( 12 , 中 2例 见囊壁 与分 隔轻度 强化 ( 13 。 图 、)其 图 、) 其中 1 例为 了与充盈膀胱相鉴别 , 排尿后复查 , 囊肿 形态发生改
变。 2 . 手 术病 理 所 见 2
[ 中图分类号】 73 R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390 (0 0—7 0 17 —7121 )36—2 1
囊 性 淋 巴管 瘤 又 名 水 囊 瘤 , 淋 巴管 瘤 的 一 种 特 殊 类 型 , 是 发
生于腹部的淋 巴管瘤非常罕见 ,有关其 C T诊 断文献报道较少 , 本文现收集我 院经病理证实 的腹 部囊性淋 巴管瘤 5例 ,术后病 理学诊断均 为囊 性淋 巴 管瘤。发生于回肠 系膜囊肿 2例 , 大网膜囊肿 2例 , 发生 于结 肠 系膜 1例。光镜显示 : 内皮细胞排列 构成扩张 的管 腔 , 内充 满 其
淋 巴液 。
CHIA MODI N D T N = OC OR 中 国现 代 医生 6 R 7
图 2 男 ,2岁 , 腹部 CT平扫 , 上腹小 网膜 囊 内及下 方见不规则 囊 1 A: 右
性 病 变 。 界 清 晰 , “ 缝 钻 ” 点 , 强 后 ( 动 脉 期 , D: 边 有 见 特 增 B: C、 门静 脉 期 :
病 灶 无 强 化
3 讨 论
囊性淋 巴管瘤来 源不甚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 与胚 胎发育过 程 中淋 巴组织发育障碍 , 巴管增殖扩张所致 。囊性淋 巴管瘤义 淋 称囊性水瘤 , 由于淋 巴管 的一种特殊类型 , 是 在胚胎期 静脉丛 中
巨 大均 匀 信 号 囊 性 包 块 ,T WI 低 信 号 ,2 /TR为 高 信 号 , 1 为 T WI I S 其包 膜 完 整 , 内见 线 样 分 隔 。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二例误诊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二例误诊
梅淑琴;邱卫华;张明珍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02(15)6
【摘要】@@ [例1] 男,56岁.因发热、肌肉痛、消瘦4个月入院.发病早期为午后低热,无盗汗,无皮疹,后为不规则高热,曾予抗感染、抗风湿及抗疟疾治疗均无效.30年前曾患过疟疾.查体:体温38.8℃,脉搏86/min.消瘦,轻度贫血貌,双肺未闻及异常,肝右肋下可触及,质软,脾未触及,表浅淋巴结未触及.
【总页数】1页(P424-424)
【作者】梅淑琴;邱卫华;张明珍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1
【相关文献】
1.盆腔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分析 [J], 吴瑞雪;胡锐;左欣曌;王亚茹;郑桂英
2.超声误诊腹膜后恶性淋巴瘤1例 [J], 俞蓓
3.腹膜后淋巴结结核误诊为腹膜后恶性淋巴瘤2例报告 [J], 魏海云;杨世杰
4.腹膜后纤维化误诊腹膜后恶性肿瘤1例 [J], 刘军锋;李红霞;暴龙;刘慧军
5.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J], 李宝山;王界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1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周世英;何书明【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24(64)3【摘要】目的总结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MCRNLMP)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11例MCRNLMP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MCRNLMP患者11例,8例体检时偶然发现,3例因腰部胀痛就诊发现。
11例彩超示囊性肿块,囊内可见分隔,其中5例分隔及囊壁可见血流信号。
11例CT平扫示边界清晰内有分隔的囊性占位,其中9例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或结节不同程度被强化。
术前诊断ⅡF类囊肿2例、Ⅲ类7例、Ⅳ类2例。
2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其中1例二次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另1例未接受任何治疗。
术后11例病理证实为MCRNLMP,镜下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和分隔,壁内和分隔表面散在分布胞质透明的癌细胞,免疫组化示:CK8(+)、PAX-8(+)、Vimentin(+)及EMA(+)。
6例TNM分期为T1N0M0,5例为T2N0M0。
11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MCRNLMP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对可疑肿瘤患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
【总页数】3页(P72-74)【作者】周世英;何书明【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1【相关文献】1.冷冻病理诊断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1例2.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临床病理分析3.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合并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报告4.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与多房囊性肾瘤的MRI鉴别诊断价值研究5.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1 . 1 临床 资料 搜集了 2 0 1 0年 1 1月一 2 0 1 2年 1 2月 术 前 通 过 C T及
化, 钙化分布不均 , 钙化较多区壁稍厚 , 其 内可 见 分 隔 ( 图3 a , 3 b ) , 无 明显 钙 化 区 壁 薄 , 无 明显 分 隔 。 在 MR I 图像 中 , 病灶 呈 稍长 . r 1 长1 r 2 信 号 ,壁 较 薄 ,其 内可 见 多 发 条 状 低 信 号 分 隔 影。 注 入 对 比剂后 壁及 分 隔 可见 轻 度 强 化 ( 图4 a  ̄ 4 c ) 。
3 讨 论
MR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 的 1 3例 腹 部 囊 性 淋 巴 管瘤 , 均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男 3例 , 女 1 O例 。 年龄 2 5 ~ 7 2岁 , 平均 4 6岁 。 其 中 8例 发 现 腹 部 无痛性包块就诊 . 5例 为 体 检 或 其 他 部 位 检 查 无 意 中发 现 。
CT a n d M RI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b d o mi n a l c y s i t c l y mp h a n g i o ma
冯娟 娟 , 袁德 全 , 沈 雪峰 , 徐
( 1 .江苏 省南 京 市 六 合 区人 民 医 院放 射 科 , 江苏 南京
青
2 1 0 0 2 9 )
2 1 1 5 0 0 ; 2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放 射 科 , 江苏 南京
F E N G r 仇 肌 Y U AN D e — q u a r t  ̄ ,S HE N Xu e n g ' , XU Q i n { i . D e p a r t me n t 0 f R a d i o l o g y ,N a n j i n g L i u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h a l ,N a n j i n g 2 1 1 5 0 0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 e n t 0 厂Ra di o l o y ,F g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h l a ,N a n j i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C hi n a )
腹部淋巴管瘤5例分析

和( ) 或 肌壁间肌瘤 ; ③单个肌瘤最大直径 ≤7C'最小 ≤5 m, l l, l 肌 e
瘤数 目≤3 。 个 11 一 般 资料 . 2 岁, 1 最大 6 岁 。 3 本组 5例 中男 4例 , 1 , 女 例 年龄 最 小
3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 除术 的手术技巧 . 2 321 充分评估 , . . 正确选择 切 口, 对手术 的安全性 和手术 成功较 为重要 。术前细致 的盆腔检查及 B超 检查对 肌瘤的位 置、 大小 、 数量等进行充分 的了解非常必要 , 其结果决定手术途 径 的选 择 , 当肌瘤 位于 前壁时 , 术切 口为前 穹 隆 , 手 反之 则相 反, 当为多发肌瘤 , 前后壁均有肌瘤或子宫体积 ≥1 2孕周 , 则需 同量切开前后 穹隆 , 有助 于子 宫的活动及暴 露 , 口选择正确 , 切
流, 以及 时发现术后 出血 。 经 阴道子宫 肌瘤剔除术 创伤小 , 无需 昂贵 的设 备 , 只要具
备 阴式手术 技巧 ,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 开展本术 式安全 、 有效 ,
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
参 考文献
道、 后腹膜 、 、 、 脾 肝 胰等处 。腹部淋 巴管瘤 病因尚不明确 , 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先天性 的。一般 文献将其 分成三种类型 , 即单纯性淋 巴管瘤 、 海绵 状淋 巴管瘤和囊性淋 巴管瘤 。临床最 常见 的腹部淋 巴管瘤为囊性 淋 巴管瘤 , 组 5例 中 , 纯性腹 本 单 部淋 巴管瘤 1 , 例 囊性 腹部淋 巴管瘤例 , 例 囊 淡黄色 2例 , 乳糜 样 1 。 例 多数腹部淋
理想 的治疗方法[ 腹部淋 巴管瘤虽属 良性 , 2 1 , 但淋 巴管瘤生 长具 有“ 人侵 ” 的特征 , 易侵犯包绕临近 的组织器官 。手术方法应根 据肿瘤的大小 、 部位 、 累及范 围、 切除的复杂性和操作 的危 险性 决定【 3 J 。尽量一次完整切除瘤 体 , 必要 时部分或 全部切 除受 累 脏器 , 同时结扎周 围的淋 巴管 道 , 防止淋 巴管瘘发生及 术后复 发 。海绵状腹 部淋 巴管 瘤常包绕 肾及输 尿管或血管 ,界 限不 清 , 中分 离 困难 , 术 要妥 善保护 重要器 官或 组织 结构 , 无把 如 握, 不必 强求完 整切 除 , 可行 大部分切 除 , 留囊 壁 的内层用 残
骨淋巴管瘤(文献复习及1例报告)

骨淋巴管瘤(文献复习及1例报告)
赵建民;杨勇;贾验青
【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0(7)11
【摘要】目的 :探讨骨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诊治 1例骨盆骨淋巴管瘤 ,并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 8个月无复发 ,症状消失。
结论 :骨淋巴瘤影像学特点主要呈溶骨性破坏 ,CT表现由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 ,不同程度的骨破坏 ,无死骨形成。
MRI增强囊壁呈不同程度增强 ,骨组织呈长T1 、T2 信号 ,周围软组织及肌肉内呈长T2 ,稍长T1 信号 ,沿组织间隔蔓延。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诊断。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植骨。
【总页数】1页(P1123-1123)
【关键词】骨淋巴管瘤;诊断;治疗
【作者】赵建民;杨勇;贾验青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1
【相关文献】
1.淋巴管瘤病合并乳糜胸误诊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许莉;樊莉莉;熊晓凤;邬作虹;程德云
2.腹腔内巨大囊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陆宝华
3.胸腹壁巨大淋巴管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崔楷悦;苏南;段于河;董蒨
4.脐韧带淋巴管瘤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郭丽;张萍;楚蔚昕;陈龙
5.多发性脊柱骨淋巴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吴梨华;廖新根;刘安文;熊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效果比对的Meta分析》范文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效果比对的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关于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
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同时在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方面也与开腹手术相当。
这为临床医生在直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
一、引言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侧方淋巴结清扫是直肠癌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评估肿瘤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
二、方法2.1 文献来源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效果的文献。
2.2 文献筛选标准纳入标准: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效果的临床研究;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或前瞻性、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完整,可提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侧方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
排除标准:非临床研究、综述、病例报告等。
2.3 数据分析方法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侧方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及95%置信区间(CI)。
三、结果3.1 文献概述共纳入10篇文献,涉及800余例直肠癌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0余例,开腹手术组400余例。
各研究设计均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侧方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
3.2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方面略长于开腹手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边 界后 先抽 吸囊 液减 压再 逐 次剥 离 , 果满 意 。注 效 意尽量 避 免早 期使 囊壁 破损 , 以免囊 壁塌 陷后 失去 解 剖层次 给 手术 增加 难 度 。但 对 于 有 “ 侵袭 性 ” 的淋 巴 管 瘤 而言 , 其体 积 偏 大且 与周 围脏 器 血 管 包 绕 粘连 ,
资料 , 回顾 性 分 析 其 l 特 征 及 影 像 学 表 现 。2例 均 为 女 性 , 龄 分别 为 3 岁 及 4 临床 年 9 5岁 。患 者 均 无 特 征 性 临 床 表 现 。超 声 及 C T
均 表 现 为边 缘 光 整 的 囊 性 肿 块 。2例 患 者 均 在 全 麻 下 行 腹 腔镜 腹 膜 后 肿 物 切 除 术 , 检 索 P b d和 C M 数 据 库 , 该 疾 病 相 并 u me B 对 关 文 献 进 行 复 习 。 结 果 2 均 成 功 切 除 病 灶 并 经 病 理 诊 断 为腹 膜后 囊 性 淋 巴管 瘤 。 术 后 随访 5和 2 例 4个 月 , 发 现 肿 瘤 复 发 。 未
病 。20 0 9年 6月 至 2 1 0 1年 1月 我 院 收 治 2例 腹 膜
例 l 女 ,9岁 , 因左上 腹 间歇性 胀痛 2 月 于 , 3 主 个
消 化科 就诊 时腹 部 B超 提示 左 肾 中极 外 侧 可 见 直径
约 5 5c . m×6 2c 无 回声 占位 , . m 内无 血 流 信 号 ( 图 1 。后 转入 泌尿 外科 就诊 , A) 常规 查 体及 泌 尿 系查 体 无 阳性体 征 。c 检 查 提 示 左 。 水 平 肾 内侧 可 见 T 肾门 4 9e × 4 5 m 囊 性 低 密 度 肿 物 , 扫 C 值 . m . c 平 T 1 , 强扫 描未 见强 化 ( 1 1 。拟 诊 腹 膜后 6Hu 增 图 B、 C)
ABS RAC T T:Obe t e T i ustedan s n n gme to erp r o e l yt y h n ima jci o ds s h ig oi a d ma a e n frto ei n a si lmp a go .Me h d v c s t c c to s
K EY ORDS:c si y W y t l mph n ima;er p rt e l u r c m p trz d tmo rp y;a a oc p c a go r to e i on a mo ; o u e ie o g a h lp r so y t
摘要 : 提高对腹膜后囊性 淋巴管瘤的认识 , 目的 探讨 其 诊 治 方 法 。 方 法 报 告 2例 经 本 院 收 治 的 腹 膜 后 淋 巴 管 瘤 患 者 的 临 床
w e e r t O pe iel na y e r e r s ctv y a l z d. Bo h pa i nt t te swer e a e, e 39 y r d an he o h e f m l on ea sol d t t er45.N e t roft m e e e s c a ihe he pr s nt d pe i l
c i c lm a f satons lni a nie t i .U lr s ogr hy a t a on ap nd CT c howed s oot y m a g ne si a s .Bot te sun r s an s m hl r i d cy tcm ses h pa i nt de wentr t o— er
淋 巴管 瘤系 淋 巴管源 性 罕见病 变 , 多数 学者 认 为
它 由异 常增 生 的淋 巴管 构 成 。大 多 数 淋 巴管瘤 发生
1 病 例 报 告
在 2岁 以前 的幼 儿 , 发生 于成 人 的少见 且多 以病 例 报
告 的形 式 被 报 道 。一 旦 该 病 被 诊 断 , 术 治 疗 为首 手 选 , 多 数病 例采 用 开放手 术 切除病 灶 。随着微 创腔 但 镜手 术 的发 展 , 内外 逐 步 采 用 腹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该 国
FENG n ZH ANG o xi TI La g, Da — n, AN Ye, e — he Ln W n c ng, DU n d g Li — on
( p rme to o o y, i n in s i s ia , pt l e ia ie st B i n 0 0 0, ia De a t n fUr lg Be ig Fre d hp Ho pt lCa ia dc lUnv r i j M y, ej g 1 0 5 Ch n ) i
Clnia t a e e r pert nea y tc l m pha i c lda a of2 c s sofr t 0 io lc s i y ngi a wer e r e a he ci c ha a t rs isa m ag i i s om e r po t d, nd t lnialc r c e itc nd i e fnd ng
围脏 器 、 管受 推压甚 至 包绕 的情 况 。因淋 巴管瘤 有 血 沿 组织 间 隙蔓延 的趋 势 , 此 有 报 道 称 C 上 “ 行 因 T 爬
腹 膜 后 囊 性 淋 巴管 瘤 预后 良好 , 变 者 罕 见 , 恶 但 是 若早 期 囊 壁 受 射 线 照 射 则 可 能 诱 发 囊 壁 恶 性 变 。
结论
腹膜后囊性 淋巴管瘤临床上少见 , 病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 , 及 C 检查对协 助术前诊 断及手术 均有重要 指导意义 。 该 B超 T
腹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腹 膜 后 囊 性 淋 巴管 瘤 安 全 有 效 。 关 键 词 : 性 淋 巴管 瘤 ; 膜后 肿 瘤 ; 子计 算 机 x线 断 层 摄 影 术 ; 腔 镜 术 囊 腹 电 腹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9 R 9. 文献标志码 : A
l m phan om a i a e d s a e wih no s c a lnia a f s a i ns whi h c n b a nos d wih t l ofulr s y gi sa r r ie s t pe i lc i c lm nie t to , c a e di g e t he hep ta ono a gr phy an d CT c s an, nd r a em ov d s e y w ih r t 0p ion s pi u g y. e af l t e r ert eo co c s r er
色混 浊液 体 , 血性 成 分 。肿 物 囊壁 送病 理 。术后 病 无
理提示 囊 腔 内壁衬 以 内皮 细 胞 , 见 淋 巴细 胞 , 断 可 诊
. g wk c r z mn .o n
h t | tp }
现 代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21 年 5 第 1 02 月 7卷 第 3期
物境 界 清楚 , 廓受 脊 柱 限制 而 紧 贴 其 上 , 时 其 内 轮 有 可 见分 隔 , 少数 病例 可见 因 出血 、 染 、 化所 致 的 内 感 机 囊 壁钙 化[ 。C 扫 描 能 明确 病 变 所 在 部 位 、 小 、 4 ] T 大 内容物 性质 及与 周 围脏器 特别 是 血管 的 毗邻关 系 , 对
不 适宜 腹 腔镜 手术 。
可 表现 为形 态不 规则 的单 房 或多 房囊 性肿 物 , 密度 较 低 , 界清 晰 , 壁 菲薄 , 边 囊 多数 可显 示 , 钙化 少见 , 壁 无 结节, 有学 者认 为囊 壁 的这种 表 现是囊 性 淋 巴管瘤 与 其他 囊 性肿 瘤 相 鉴 别 的 特 征 之 一Ⅲ 。囊 壁 的强 化 程 8 ] 度 与其 血管 含量 及有 无并 发症 有很 大 关 系 , 可有周 并
pe ione s o c r s cton oft um o rt 0 c pi e e i he t r.The r l e tcesw e es a c d i bm e nd CBM t ba e d lniald a we e eat d ari l r e r he n Pu da da a s san ci c at r
手 术 经 腹 膜 后 人 路 , 中 于 左 肾 中 下 极 腹 侧 见 直 径 约 术
5c m囊 性肿 物 , 表面 光 滑 , 与周 围组 织 无 粘 连 。完 整 剥离 肿物 后装 于 自制 标 本 带 中 , 取 其 内囊 液 , 白 吸 为
收 稿 日期 : o 2 1 - 5 2 1 20 修 回 日期 :0 2 l — 6 2 1 22 作者简 介: 丰琅 ( 9 9)男 ( 族 ) 临 床 外 科 学 博 士 , 治 医 师 . 究 1 7 一, 汉 , 主 研 方 向 : 尿 系 统 肿 瘤 诊 疗 . — i f f io @ 16 cr 泌 E mal l na k 2 . o :n i n
r ve d.Re ut Th p r to swees c esu n ah lgc ltssc n ime o hc sswe er to e i n a ytcl m— e iwe s l s eo e ain r u c sfla dp t oo ia e t o fr d b t ae r e r p rt e l si y o c
现 代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
21 0 2年 5月 第 1 卷 第 3 7 期
பைடு நூலகம்
21 8
论
著 ・
文章编号: 0— 9(020— 8—3 1 9 2121)3 21 0 8 0 0
后 腹腔 镜 治 疗 腹膜 后 囊 性 淋 巴管瘤 2例 报告 并 文 献复 习
丰 琅 , 张道 新 , 野 , 田 吕文 成 , 林 栋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