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试题(附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试题(附答案)

【化⼯分离⼯程】试卷试题(附答案)cheng⼀、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回流⽐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理想性不⼤时,加⼊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增强因⼦表⽰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E 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的⽅程在全塔有 2(23) 个。

6. 热⼒学效率定义为=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种⽤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0(1)1ci i i i z K K ψ=-=-+∑ 式中: ——相平衡常数;ψ——⽓相分率(⽓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共存状态。

热⼒学上看物系的⾃由焓最⼩;动⼒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般关键组分与⾮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绝⼤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绝⼤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体中的溶质⽽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试题库与答案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试题库与答案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1题,每题1分,共51分)1.升膜式蒸发器()。

A、一次浓缩比大B、适用于处理高黏度料液C、适用于易起泡膜的料液D、料液在加热室停留时间短正确答案:C2.锤击式粉碎机物料粉碎的粒度主要取决于()。

A、筛板孔径的大小B、包角的角度C、粉碎时间D、锤片的形状正确答案:A3.液体食品进行无菌处理时,对加热蒸汽洁净程度要求高的热交换器型式为()。

A、管式B、蒸汽注入式C、旋转刮板式D、板式正确答案:B4.锤击式粉碎机可从()方向进料。

A、切向B、轴向C、径向D、A、B和C正确答案:D5.以下有关膜分离说明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常温操作B、分离介质为半透膜C、不能分离气体D、分离动力为压差正确答案:B6.量杯式定量机构一般用于()。

A、含气液体B、易挥发液体C、低黏度液体D、高黏度液体正确答案:A7.量杯式定量结构一般用于()。

A、高液体液体B、已挥发液体C、含气液体D、低黏度液体正确答案:D8.以下设备中,基本不涉及热交换操作的是()。

A、热烫蒸者设备B、杀菌设备C、冷冻设备D、分级分选设备正确答案:A9.以下设备中,不涉及分离操作的是()。

A、换热设备B、筛分设备C、清洗设备D、分级分选设备正确答案:B10.FFS型无菌包装机使用的包装材料为()。

A、利用偏心机构完成B、适用于不含汤汁内容物C、适用异形罐D、卷边滚轮仅作径向运动正确答案:C11.果蔬切丁机的片料厚度可以通过调整()加以调控。

A、定刀片B、横切刀C、圆盘刀D、A和正确答案:A12.鼓风式清洗机主要由洗槽、输送机、鼓风机、()、空气吹泡管、传动系统等构成。

A、张紧装置B、喷水装置C、刮板D、螺旋正确答案:B13.需要用进料泵进料的真空蒸发器有()。

A、升膜式B、降膜式C、带搅拌夹层式D、强制循环式正确答案:B14.平转式浸取器()。

A、是渗滤式B、是浸泡式C、呈U形结构D、A和正确答案:A15.在浓缩过程中,使用布膜器的浓缩设备为()。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试题含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试题含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试题含答案1、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细胞收集常采用的方法: ( )A、盐析B、超声波C、膜过滤D、层析答案:C2、发酵液中铁离子的去除通常用: ( )A、吸附法B、酶解法C、变性法D、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答案:D3、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也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答案:A4、以下关于超临界萃取叙述不正确的是()A、超临界萃取具有低能耗、无污染和适合处理易受热分解的高沸点物质B、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C、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液体,粘度接近气体D、超临界萃取后,工业上常用升高温度来分离萃取物答案:D5、链霉素在中性溶液中能以()形式存在,可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提取。

A、一价阳离子B、二价阳离子C、三价阳离子D、游离碱答案:C6、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为: ( )A、料液B、萃取液C、萃取剂D、萃余液答案:C7、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再生剂HCl的浓度为( )。

A、2~5%B、3~6%C、5~10%D、8~12%答案:C8、当干燥为热敏性的湿物料时,可选用( )干燥器较适合。

A、气流B、厢式C、转筒D、喷雾答案:D9、下列膜分离技术中,仅能截留菌体、大病毒、细胞、微粒的是: ( )A、反渗透B、超滤C、纳滤D、微滤答案:D10、某药物的极性较大,依据“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时可选用的萃取剂为( )。

A、石油醚B、丙酮C、乙酸乙酯D、乙醇答案:C11、采用醋酸丁酯萃取青霉素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该方法属于: ( )A、浸取B、有机溶剂萃取C、超临界流体萃取D、双水相萃取答案:B12、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则等电点 pH 会 (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答案:A13、在干燥流程中,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后,其温度( ),相对湿度( )。

制药分离工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B、温度越高C、溶剂越多D、溶剂越少答案:A大多数物质,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母液中余留的溶质越少,则所得的结晶量就越多。

17、不可以采用热干燥技术的是()。

A、青霉素B、红霉素C、螺旋霉素D、氨苇西林答案:D氨茉西林不耐酸碱不耐热,因此只能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不能用热干燥。

18、结晶三个基本过程不包括()。

A、过饱和度的形成B、晶核形成C、晶体的析出D、晶体的长大答案:C结晶三个基本过程包括过饱和度的形成、晶核形成、晶体的长大。

19、下列膜分离技术中,透过物质仅为水的是:()A、反渗透B、超滤C、纳滤D、微滤答案:A20、板框式压滤机真正起过滤作用的是()A、板B、滤布C、滤饼D、框答案:C21、关于萃取剂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剂必须是惰性的,不可与溶质产生反应B、萃取剂必须与体系中使用的溶剂互不相溶或互溶性极小C、溶质在萃取剂和溶剂间的分配比差别足够大D、溶剂对溶质没有破坏作用或可以忽略答案:A22、()又称透水率、水通量。

A、截留分子量B、截留率C、膜的孔径D、膜的渗透通量答案:D23、结晶速率由晶核形成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的决定因素。

A、结晶颗粒大小B、晶体的均匀度C、晶体收率D、晶体质量答案:A结晶速率由晶核形成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结晶颗粒大小的决定因素。

24、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为:()A、萃余液B、萃取液C、料液D、萃取剂答案:D25、选择萃取溶剂不应考虑的原则是:()A、不能与溶质起化学变化B、溶剂对溶质溶解度大C、溶质在溶剂的扩散阻力小D、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小的沸点差答案:D26、()是指对于一定相对分子量的物质,膜能截留的程度。

A、截流密度B、截留率C、截留浓度D、截留量答案:B27、将四环素粗品溶于pH2的水中,用氨水调pH4.5—4.6,28—3(TC保温,即有四环素沉淀结晶析出,此方法称为:()A、有机溶剂结晶法B、等电点结晶法C、透析结晶法D、盐析结晶法答案:B28、透析的推动力是:()A、浓度差B、电位差C、蒸汽分压差D、压力差答案:A29、离子交换柱的分离效率与其长度成()oA、反比B、指数关系C、对数关系D^正比答案:D30、在有机溶剂萃取抗生素时,哪一种物质的存在会引起严重乳化()A^金属离子B、蛋白质C、脂类D、糖答案:B31、将物质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过程称为()A、萃取B、反萃C、精储D、结晶答案:B将物质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过程称为反萃。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所需的活性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工程技术。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A. 制药工业B. 酿酒工业C. 农业生产D. 燃料生产答案:D2.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方法不属于常见的生物分离工程方法?A. 附着法B. 膜分离法C. 蒸馏法D. 萃取法答案:C3.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膜分离法B. 萃取法D. 离心法答案:A、B、C、D4.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分离方法不适合于高分子物质的分离?A. 膜分离法B. 结晶法C. 离心法D. 沉淀法答案:B5.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成本因素B. 分离效率C. 操作难度D. 原料来源答案:A、B、C、D二、多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B. pH值C. 浓度D. 氧气含量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应用领域可以运用生物分离工程技术?A. 制药领域B. 酿酒领域C. 化妆品领域D. 电子领域E. 食品工业答案:A、B、C、E三、简答题1. 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描述分离原理。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常见的分离原理包括按照溶解度、相对分子大小、疏水性等特性进行分离。

2. 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取药物原料、纯化药物、分离杂质等。

例如,通过膜分离法可以将药物原料与废弃物质分离开来,提高纯度;通过离心法可以分离出生物制剂中的细胞碎片和溶液,得到纯度更高的药物。

四、应用题生物分离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你分析以下场景并给出解决方案。

场景描述:某食品工厂生产的食品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成分,但是这种营养成分并不稳定,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

膜分离试卷

膜分离试卷

膜分离过程期末试题(开卷)(2006 11 29)一、论述题或计算题(每题10分)1 咸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选择使用这些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是海水淡化,请你将这些方法由优至劣顺序排列,并说明原因。

在反渗透进行还是淡化的流程中,为了提高海水的回收率,以采用多级还是多段流程?画出流程示意图。

2 相转化法制备分离膜的原理是什么?试用相图说明。

相转化法可能制得哪些结构的膜?与其他膜制备方法相比,相转化法的特点是什么?3 由发酵法制备燃料酒精,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乙醇和水的分离?各有什么优缺点?试设计蒸汽渗透与普通蒸馏耦合制备燃料酒精的流程图,画出示意图,要有主要操作参数。

4 如果从压力8bar(g)的空气中制取95%的富氮空气,如果要求氮气的回收率在80%以上,请问氧气/氮气分离系数是多少?二、简答题(每题5分)1 用溶解扩散模型解释为什么高分子膜的氢气和二氧化碳通量都比氧气通量大。

2 为什么反渗透操作中静压差要远大于渗透压差?3 难挥发组分是否可以优先透过渗透蒸发膜?请简述渗透蒸发过程的主要应用。

4 请画出电渗析过程中的淡室、浓室、阴膜和离子迁移的方向。

5 设计从合成氨尾气中回收氢气的流程,画出示意图,进行简要说明。

6 膜科学技术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请详细举2例说明,从中提出1-2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7 比较支撑液膜和乳化液膜的优缺点。

8 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与其他常见的膜有什么异同9 论述各种膜分离器的特点。

选择膜分离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 膜接触器中膜的特点是什么?膜精馏的基本流程有哪些种?11 为什么会出现膜污染和浓度极化?是否可以完全避免?是否可以控制?12 你学习这门课的收获、体会和建议.。

生物工程 分离技术 试题 含答案

生物工程  分离技术 试题 含答案

题库名称:生物分离技术一、名词解释3.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5.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6.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8.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9.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10.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1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15.助滤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16.沉降: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一过程成为沉降17.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19.等电点沉淀:调节体系pH值,使两性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操作称为等电点沉淀。

20.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22.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状态超过气液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下物质特有的点——临界点后的流体。

23.临界胶团浓度:将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它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24.反渗透: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库目录第一部分填空题 (1)第二部分选择题 (6)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3)第四部分问答题 (15)第五部分计算题 (19)参考答案 (55)第一部分填空题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 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 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5.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6.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7.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o9.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 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 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0,(0, (0。

13.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0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0确定。

14.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0。

1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0型计算和(0型计算。

1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0。

17. 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0,它决定了吸收液的(0。

18.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0,它决定了吸收剂中(0。

19. 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0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20. 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0。

21. 解吸收因子定义为(0,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0。

22. 吸收过程主要在(0完成的。

23. 吸收有(0关键组分,这是因为(0的缘故。

24. 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0,因此可得出(0 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膜分离?膜材料为什么会有选择渗透性?答:膜分离(Membrane Separation )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膜材料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一是膜中分布有微细孔穴,不同的孔穴有选择渗透性;二是膜中存在固定基团电荷,电荷的吸附排斥产生选择渗透性;三是被分离物在膜中的溶解扩散作用产生选择渗透性。

2、膜分离设备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结构和优缺点?答:①管式: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制成,管内与管外分别走料液与透过液,管式膜的排列形式有列管、排管或盘管等。

内压式:膜涂在管内,料液由管内走;外压式:膜涂在管外,料液由管外间隙走。

优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清洗方便,耐高压,适宜于处理高黏度及固体含量较高的料液。

缺点: 管式膜组件的缺点是单位体积膜组件的膜面积少,一般仅为33~330 ,保留体积大,压力降大,除特殊场合外,一般不被使用。

②中空纤维式:有数百上万根中空纤维膜固定在圆形容器内构成,内径为40-80um 膜称中空纤维膜,0.25-2.5mm 膜称毛细管膜。

前者耐压,常用于反渗透。

后者用于微、超滤。

内压管式:料液外压管式:料液多通道组件料液流向:采用内压式时为防止堵塞,需对料液预处理去固形微粒,采用外压式时,凝胶层控制较困难。

优点:设备紧凑,单位设备体积内的膜面积大(高达16000~30000 )缺点:中空纤维内径小,阻力大,易堵塞,膜污染难除去,因此对料液处理要求高。

③平板式:这类膜器件的结构与常用的板框压滤机类似,由膜、支承板、隔板交替重叠组成。

滤膜复合在刚性多孔支撑板上,料液从膜面流过时,透过液从支撑板的下部孔道中汇集排出。

为减小浓差极化,滤板的表面为凸凹形,以形成湍动。

浓缩液从另一孔道流出收集。

优点:组装方便,膜的清洗更换容易,料液流通截面较大,不易堵塞,同一设备可视生产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膜。

缺点:需密封的边界线长④卷式(螺旋式):将膜、支撑材料、膜间隔材料依次叠好,围绕一中心管卷紧即成一个膜组。

料液在膜表面通过间隔材料沿轴向流动,透过液沿螺旋形流向中心管。

优点:目前卷式膜组件应用比较广泛、与板框式相比,卷式组件的设备比较紧凑、单位体积内的膜面积大,湍流状况好,适用于反渗透;缺点:清洗不方便,尤其是易堵塞,因而限制了其发展。

型式优点 缺点 管式 易清洗,无死角,适宜于处理含固体较多的料液,单根管子可以调换 保留体积大,单位体积中所含过滤面积较小,压力降大中空纤维式 保留体积小,单位体积所含过滤面积大,可以逆洗,操作压力较低,动力消耗较低 料液需要预处理,单根纤维损坏时需调换整个模件螺旋卷绕式 单位体积中所含过滤面积大,换新膜容易 料液需预处理,压力降大,易污染,清洗困难平板式 保留体积小,能量消耗界于管式和螺旋卷绕式死体积大3、电渗析工作原理?答: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分子的荷点性质和分子大小的差别,以外电场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阳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电渗析系统由一系列阴、阳膜交替排列于两电极之间组成许多由膜隔开的小水室,如图9-1所示。

当原水进入这些小室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作定向迁移。

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但由于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结果使一些小室离子浓度降低而成为淡水室,与淡水室相邻的小室则因富集了大量离子而成为浓水室。

从淡水室和浓水室分别得到淡水和浓水。

原水中的离子得到了分离和浓缩,水便得到了净化。

4、膜污染的控制方法及膜的清理方法?答:膜污染控制方法:膜材料的选择,膜孔径或截留分子量的选择,膜结构的选择;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离子强度,溶液浓度,溶液的pH值;温度,亚青与料液流速,溶液与膜接触时间;组件结构选择,膜表面粗糙程度。

清洗方法: (1) 物理清洗法:海绵球擦洗、等压清洗、热水法、反冲洗和循环清洗(2) 化学清洗法:利用NaOH、酸、表面活性剂、酶、氧化剂、有机溶剂等作为清洗剂清洗;(3)其他方法:电场过滤、脉冲电解清洗、电渗透清洗等5、制备无机膜常用的方法?答: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很多,应根据制膜材料、膜及载体的结构、膜孔径大小、孔隙率和膜厚度不同而选择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态离子烧结法、溶胶-凝胶法、薄膜沉积法、阳极氧化法、相分离-沥滤法、热分解法、水热法等等。

一、固态粒子烧结法固态粒子烧结法是将无机粉料微小颗粒或超细颗粒(粒度0.1~10μm)与适当的介质混合分散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成型后制成生坯,再经干燥,然后在高温(1000~1600oC)下进行烧结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微孔陶瓷膜或陶瓷膜载体,也可用于制备微孔金属膜。

二、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合成无机膜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国内外材料科学家之所以对此法产生浓厚兴趣,不仅是因为这种工艺可以制得孔径小(1.0~5.0nm)、孔径分布狭窄的陶瓷膜,而且许多单组分和多组分金属氧化物陶瓷膜都可用这种工艺制得。

这种陶瓷膜作为控制层既可用于超滤和气体分离,经修饰后也可以作为催化膜用于膜反应器,充分显示出溶胶-凝胶法的广泛应用前景。

三、薄膜沉积法薄膜沉积法是指用溅射、离子镀及气相沉积等方法,将膜料沉积在载体上制造薄膜的方法。

薄膜沉积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膜材料(膜料)的气话,二是膜料的蒸汽依附于其他材料制成的载体上形成薄膜。

例如,溅射镀膜是在低气压下,让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轰击膜料,使表面原子相继逸出,沉积在载体上形成薄膜。

四、阳极氧化法阳极氧化法是目前制备多孔氧化铝膜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制得的膜的孔径是同向的,几乎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膜表面,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

阳极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是:以高纯度的合金铝箔为阳极,并使一侧表面与酸性电解质溶液接触,通过电解作用在此表面上形成微孔氧化铝膜,然后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未被氧化的铝载体和阻挡层,便得到孔径均匀、孔道与膜平面垂直的微孔氧化铝膜。

五、相分离-沥滤法相分离-沥滤法可以制备微孔玻璃膜、复合微孔玻璃膜和微孔金属膜。

六、热分解法热分解法是在惰性气体保护或真空条件下,高温热分解热固性聚合物,如纤维素、酚醛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等,可制成碳分子筛膜(MSCM)。

碳分子筛膜由于其孔径大小与气体分子尺寸相近,气体因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因此有极高的选择性。

七、水热法分子筛膜作为复合膜的控制层来使用,由于其具有均匀的孔径,且孔径大小与分子尺寸相近,气体因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这种由分子筛分机制控制的选择性是微孔膜中最高的。

分子筛膜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其合成方法基本上分两类:(1)将事先合成好的分子筛埋在相对非渗透性的基质中成膜。

(2)在多孔载体的孔口或次孔口原位水热合成分子筛膜。

它是将载体预处理后,浸在由水玻璃、氢氧化钠和水配成的溶液中,经水热处理后在氧化铝陶瓷板表面析出分子筛。

6、膜集成技术对海水淡化的示意图,每一操作单元所起的作用?7、分置式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膜生物反应器原理:膜反应器将生物反应器和膜分离过程结合的一种新型工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生物处理中的二沉池。

污水中的污染物首先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物降解,同时生物反应器内的混合液在膜的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水和小于膜孔径的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即为处理后出水。

微生物及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从而替代沉淀池完成其与处理出水的分离过程。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优点:1)膜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小2)单位面积膜的水通量大3)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容易4)易于膜的清洗、更换和增设缺点:1)为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 沉积,需要较高的膜面流速,因而配置的超滤循环泵需要较高的流量,能耗很高,一般为6~8Kw •h/m 32)循环泵内的高剪切力会引起生物絮体的破坏,导致生物活性的降低。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优点:1)体积小,整体性强。

膜组件直接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

2)运行动力费用低,膜表面的错流是靠空气搅动产生的,混合液随气流向上流动,在膜表面产生剪切应力,在这种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沉积在膜表面的颗粒容易脱离膜表面,因而不需要功率较大的循环泵。

缺点:1)需要定期将膜组件取出生物反应器进行化学清洗,因而管理方面上不及分置式2)出水不连续3)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较低,一般仅为5-10L/m 2 •h9、计算题:通量、截留率的计算答:透过性能能够使被分离的混合物有选择的透过是分离膜的最基本条件。

表征膜透过性能的数是透过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透过组分的通过量,对于水溶液体系,又称透水率或水通量,以J 表示。

tA V J ⋅= 式中: J ——透过速率,m 3/(m 2·h )或kg/(m 2·h );V ——透过组分的体积或质量,m 3或kg ;A ——膜有效面积,m 2;t ——操作时间,h 。

膜的透过速率与膜材料的化学特性和分离膜的形态结构有关,且随操作推动力的增加而增大。

此参数直接决定分离设备的大小。

截留率对于反渗透过程,通常用截留率表示其分离性能。

截留率反映膜对溶质的截留程度,对盐溶液又称为脱盐率,以R 表示,定义为%100⨯-=FP F c c c R 式中 F c ——原料中溶质的浓度,kg/m 3;P c ——渗透物中溶质的浓度,kg/m 3。

100%截留率表示溶质全部被膜截留,此为理想的半渗透膜;0%截留率则表示全部溶质透过膜,无分离作用。

通常截留率在0%~100%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