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丰收的季节》美术活动--秋天的农作物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对应教材的第六章《多彩的季节》,具体内容为《丰收的秋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秋天的色彩特点,感受丰收的喜悦,并运用美术技法表现秋天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天的色彩特点,能运用丰富的颜色描绘秋天的景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色彩,并运用美术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秋天的图片、画纸、彩笔、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色彩特点,如金黄、橙色、红色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讨论秋天的景象。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讲解秋天的色彩特点,示范如何运用美术技法描绘秋天的景象。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秋天的画作,分析画中的色彩搭配和构图。
学生认真聆听,了解创作要点。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在画纸上尝试描绘秋天的景象,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丰收的秋天》2. 内容:秋天的色彩特点:金黄、橙色、红色等。
美术技法:线条、色彩、构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的美术技法,创作一幅描绘秋天景象的画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秋天的色彩特点和美术技法,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存在色彩搭配不当、构图不合理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象,收集树叶、果实等自然物品,进行创作。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并理解秋天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季节的区别。
2. 继续学习运用画笔和颜料进行创作和表达;
3.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热情。
二、教学内容:
1. “丰收的秋天”主题的美术活动;
2. 采集材料,设计构思;
3. 进行临摹、模仿、变化、运用等形式的创作,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
三、教学过程:
1. 预习:课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秋天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季节的区别。
2. 采集材料,设计构思。
3. 在黑板上用大字写下“丰收的秋天”,让学生欣赏。
教师通过演示和介绍教给学生相应的绘画技巧和配色原则,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并进
行了创作练习。
4.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颜色表现出秋天的特点,如金色的稻穗、橙色的南瓜、红色的枫叶等,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自由创作的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采集材料、设计构思、临摹、模仿、变化、运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秋天的特点和丰收的意义。
在教学中,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生动的作品表现了秋天的美丽。
同时,
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了相应的满足。
在未来
的教学中,我们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
地走进美术的世界。
中班美术活动案例:农民画《丰收》

中班美术活动案例:农民画《丰收》一、活动背景秋天的果园、田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树叶像飞舞的精灵飘落在孩子们的面前,甜美的果实吸引着孩子们去品味。
通过感受这美丽多彩的季节,体验收获的乐趣,从而引导幼儿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本次活动以绚丽多彩的丰收季节——秋天为主线,紧紧围绕《纲要》的要求并与农民画课题相结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夸张、粗旷、用色简单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景象,体验丰收带来的喜悦。
二、活动预设目标(一)初步了解农民画的特点,尝试色彩布局和大胆构图。
(二)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丰收的景色,尝试在原有的作品画上进行改画和添画。
(三)欣赏有关秋收的农民画的艺术美,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一)材料准备1.以“秋收”为主题的农民画作品若干。
2.水粉笔、铅笔、油画棒、各种水粉颜料。
3.画纸、牛皮纸、纸盘、纸伞等。
4.儿童罩衣若干、小水桶若干等(二)环境创设1.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秋收的图片,在美工区布置展览为幼儿提供近距离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与美。
2.在班级墙上展示有关“秋收”的农民画作品以供幼儿欣赏。
四、活动过程(一)活动推进一1.谈话活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界会告诉你什么是千变万化。
提起秋天,我们便想到了“丰收”。
草儿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了,果树上丰硕的果实每个人都喜爱,农田里高粱红了、棉花白了、水稻、小麦都变成了金黄色,所有都一切在我们眼里都在闪闪发光。
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及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独特的美,体验收获的乐趣,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最后展示农民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农民画特点。
通过观察交流,小结出农民画的特点就是整幅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夺目。
形简洁,以色块为主,构图大胆夸张。
2.进区活动(1)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丰收的景色,可以在原有的作品画上进行改画和添画。
(2)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作画,引导幼儿解决创作中的困难。
3.作品展示,并进行小结介绍具有特色的作品并请幼儿分享创作作品后的喜悦之情,最后作品展示在展板上。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丰收的秋天》教案描述•班级:大班•主题:《丰收的秋天》•时间:2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秋天的特点和丰收的场景;2.绘制自然中的物体,如树叶、果实等;3.提高色彩搭配和造型技巧。
第一课时一、引入(10分钟)教师图片展示各种秋天的图片,介绍秋天的特点:果实累累,稻谷金黄,落叶掉落,气候逐渐凉爽等,让孩子们了解秋天的特点。
二、学习内容(30分钟)1.学习绘制树干和树叶:让孩子自己绘制一棵树,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指导他们使用不同的笔画描绘出树干、枝干和树叶。
2.学习绘制果实: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各种果实的形状和颜色,自己构思画出丰收的场景,例如大南瓜、红苹果、金色的稻穗等,提高他们的色彩与造型搭配能力。
三、小结(10分钟)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其他同学,老师引导大家进行交流,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作品,同时也能学习到他人的绘画技巧和想法。
第二课时一、引入(1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丰收MV,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和丰收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内容(30分钟)继续绘制丰收的场景。
让孩子们继续完善丰收画面,尤其是细节方面的描绘,提高他们的构图能力。
三、小结(10分钟)让孩子们分小组相互比较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同时老师也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次美术活动主题为《丰收的秋天》,希望通过秋天的景色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指导,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秋天的特点和丰收的场景。
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课时,使孩子们在画画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进步。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介绍秋天的特点,同时也引导孩子们自己构思画出丰收的场景,不仅让他们理解了秋天的含义,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中还通过交流和点评进行互动,让孩子们自觉地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教学紧密结合孩子们的实际,使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创新和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和想象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学美术《秋天丰收忙》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秋天丰收相关的主题,如“丰收的果实”、“农田劳作”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学生们根据讨论的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过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秋天的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欣赏:通过观察秋天的丰收景象,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2.知识与技能:掌握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表现手法,运用到秋天丰收主题的创作中,提高绘画技能。
3.想象与创新:激发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丰收作品,培养创新意识。
4.团队与合作:在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调、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5.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培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情感态度。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不一。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通过示范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可能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解答疑惑,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创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合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团队贡献力量。
大班美术活动丰收的秋天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丰收的秋天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秋天的颜色和特征。
2.认识自然界中的秋天元素,如枫叶、南瓜等。
3.掌握绘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4.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作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自然界中的色彩和形态。
2.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
3.提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合作完成作品。
3.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通过艺术表达自己。
2.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1.水彩笔。
2.水彩颜料。
3.画笔。
4.手工纸张。
教学环节1.秋天元素的自然观察。
2.色彩绘画。
3.创作表现。
评价方法1.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自评。
2.教师逐个点评。
3.记录学生的教学反馈和心得。
3. 教学步骤第一步:秋天元素的自然观察1.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到校园或者公园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观。
2.学生们自由观察,并画下自己眼中看到的秋天元素,例如枫叶、南瓜、果实等。
第二步:色彩绘画1.教师向学生们介绍秋天的颜色特征,例如橙色、黄色、棕色等。
2.学生们开始使用水彩颜料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元素,可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第三步:创作表现1.学生们在手工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象。
2.教师可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引和建议,鼓励学生们自由创作。
3.在“画出我想象中的秋天”这个主题下,学生们可以展示出自己的创意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4.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美术活动的教学,我发现在秋天的元素中,颜色是孩子们最容易感受到的,他们能够很好地将自己想象的秋天以色彩为载体,表达出来。
而在创作表现中,部分学生的创意比较单一,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多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们多思考,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同时,在创作环节中,也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丰收的季节秋天》大班教案

《丰收的季节秋天》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手册》中的《丰收的季节秋天》,主要内容包括:秋天的季节特征、丰收的农作物、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相关的民间风俗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丰收的农作物有哪些。
2.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丰收的农作物有哪些。
难点:让学生理解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相关的民间风俗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农作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象,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特点。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和视频,讲解秋天的季节特征、丰收的农作物、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相关的民间风俗活动。
3. 例题讲解:以一些秋天的民间风俗活动为例,如中秋节、重阳节,讲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习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农作物,用彩笔和画纸画出来,并剪下来贴在黑板上,展示秋天的丰收景象。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关于秋天的海报或小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秋天的季节特征、丰收的农作物、秋天的自然景象、民间风俗活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秋天的特点和丰收的农作物。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天的自然景象,拍摄照片或绘画,并在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堂上,学生对秋天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秋天的喜爱。
但在讲解秋天的民间风俗活动时,部分学生对一些习俗的背后的意义还不够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讲解和渗透。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农村进行秋收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大班绘画《丰收的季节》教案

大班绘画《丰收的季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绘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感恩之情;2.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丰收的情感;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准备1.白板、笔、磁铁、橡皮擦;2.画纸、颜料、画笔、水杯、水。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给出本节课的主题《丰收的季节》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是丰收的季节?2.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代表丰收的图片,如稻谷、果实等,让学生了解丰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表现形式。
第二步:练习画画1.老师示范如何画出一个丰收的场景,包括天空、树木、果实等,引导学生注意色彩搭配和线条的表现方式;2.学生开始跟着老师画,老师逐一点评学生的画作,提出改进意见;3.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老师巡视帮助,提醒学生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的整体感觉。
第三步:制作作品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丰收的场景,共同绘制;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一幅大型丰收场景的绘画作品。
第四步:展示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2.老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感恩之情,提升绘画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2.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丰收的情感,让学生的画作更具有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注意细节;2.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3.适当创设气氛,让学生欢快的完成任务。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到户外体验丰收季节,记录下丰收的感受和收获;2.让学生通过制作各种丰收食品来感受和庆祝丰收季节的到来。
以上是本次大班绘画《丰收的季节》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研究《利用生态园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研究》观察记录表
活动名称主题《丰收的季
节》美术活动--
秋天的农作物
时间10月份地点教室班级中二
活动记录:
秋高气爽,稻穗飘香,放眼望去,整个田野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处都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们正在忙着秋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到田野去参观秋收,感受水稻丰收的欢乐景象。
一路上,孩子们的眼睛,嘴巴可忙啦,又是看这,又是说那,兴奋极了。
来到田野里,我引导幼儿先观察水稻成熟的景象,然后看收割机收割水稻。
孩子们看到收割机一会儿就把一大片稻子收割完了,看着拖拉机载着满满的稻子“突突突”地运走,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接着我又带领幼儿到旁边的田里去观察农民伯伯人工收割水稻和挑稻,还让孩子们模仿农民伯伯去收稻、搬运稻子,参与秋收活动,孩子们没多久就个个喊累了,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于是我就借此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
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实践,要比课堂上空洞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接着我对小朋友说:“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可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孩子们说:“拾稻穗”。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田里拾稻穗,亲身体验和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含义。
活动花絮(2-3张左右)
活动评析: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秋天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手段,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培养了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操作的兴趣。
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孩子都非常认真,干劲十足。
这次活动以后,我发现在用餐时每个小朋友的碗里都非常干净,而且都吃得又快又多,地面和桌面上找不道饭粒。
看来,带孩子走出教室,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让孩子们去体验、去实践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