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世界污染的整治

合集下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

历史证明,工业革命不单单带给人们好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

英国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

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呈现给人们的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的景象,从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到底经历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教训和经验,这对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环境污染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

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新进程,它告别了农业文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阶段。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考验,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好处,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留下了惨痛的历史经验。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描述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遭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悲伤的冬日。

”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治理,希望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

机器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其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风力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煤炭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主要能源。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运转的同时,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

这就造成了英国煤烟弥漫,浓烟滚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

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了浓浓的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现在中国人称它雾霾。

二是河流污染。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

但随者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厂沿河而建,两岸人口激增。

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由英国首先发动,后扩散至欧洲乃至全球的一场工业变革。

这场变革不仅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带来了深远的改变,同时也对全球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一、工业化的能源革命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能源的变革,从传统的人力和畜力驱动转变为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驱动。

煤炭的广泛应用驱动了工厂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燃烧煤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

二、工业化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迁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工厂从事工业生产。

这导致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污染和环境负荷也大幅增加。

同时,为了提供更多的土地供工厂和城市居民使用,大量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

三、工业化的水资源危机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对水资源的需求,用于供应工厂的冷却、生产过程、物资运输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水污染的加剧,水资源供不应求,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出现。

一些重要的河流被过度抽取水资源和排放废水,使其流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四、工业化的废物和污染物排放工业革命引发了大规模的废物和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

这些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例如,由于废气排放导致的酸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生态灾害是显而易见的。

五、工业化的环境意识觉醒和环境保护行动尽管工业革命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它也催生了一系列环境意识觉醒和环境保护行动。

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开始提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种意识觉醒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扩散,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发展。

总结起来,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它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迁、水资源危机、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的产生。

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英国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的产生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为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与工业化同步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产生。

本文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一、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1. 空气污染: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燃煤工业的兴起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燃烧煤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造成了雾霾天气,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2.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厂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被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源中,导致水质恶化。

饮用水的不洁净会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同时水中的有害物质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土壤破坏: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工厂废物的排放,使得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和侵蚀。

土壤的酸化和失去肥力,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对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噪音污染:工厂机器的运转和交通工具的噪音成为城市居民无法回避的问题。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体的健康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失眠、焦虑等。

二、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1. 加强环保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工业企业的排污标准和责任,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罚款力度。

通过法规的监管,可以有效降低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鼓励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保护。

4. 提倡循环经济:加强废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的再利用。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5.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通过教育的力量,引导人们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关 键 词 英国 工业革命 环境污染 历史教训 作 者 李宏图,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433)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成为率 先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 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它告别了农业文明,引领人类走向了工业文明。但在今 天,重新回顾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可以发 现,它带给人类的不尽是福祉,也还有重大的失误和惨痛 的教训。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所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 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 日。有鉴于此,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英国工业革 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而这或许对正处在工业化 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 18 世纪 50 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被很 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 式——工厂制度,其标志是 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的英国 的第一家水力纺纱机。从此,英国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工业 生产的新阶段。相对于原来的家庭手工业来说,工厂制生 产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一是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 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二是机 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 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三是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 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以棉纺织 业为例,由于阿克莱特的水力机和克伦斯顿的骡机的发 明,迅速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如果要纺织 100 磅的棉 花,印度手工纺线工需要用 50000 个劳动工作时,而一台
装有 100 个纱锭的骡机 (1790 年) 需要 1000 个工作时; 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骡机 (1795 年) 只需 300 个工作时; 到 1825 年,使用罗伯特的自动化骡机仅用 135 个工作时。

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英国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两次工业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须要求。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英国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问题。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英国工业革命是公认的现代工业文明的起点,自18世纪末起始于英国北部的煤炭生产和棉纺织业,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和全球。

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燃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导致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严重污染,也影响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2. 水质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河流和水源,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脆弱性增加。

3. 土地破坏:工业化生产模式导致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工厂建设,这些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4. 噪声、震动:工厂机器的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的人们和动物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面对环境问题,英国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社会和民众也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初才得到了关注和改变。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环境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开始出现了一些旨在改善环境的运动和组织,比如绿色和平、自然保护协会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它被认为是从蒸汽时代向电力时代和石油时代的转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反复使用化石能源和湖化学生产过程变得更加规模化和高度复杂,造成了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更加严重的新的问题。

1.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以前,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酸雨。

2. 水质污染:化学废水排放、地下水问题等都时常被报道,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如美国沙漠化问题等。

3. 土地破坏:复合化学工艺、特大型矿山等工业化生产方式破坏了大面积的土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的可持续性。

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世界污染的整治

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世界污染的整治

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中国污染的整治高一(一)班谢榕顺众所周知,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

依我看来,当今世界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与科学化的科学发展。

1.水污染上百年来,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例如,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

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再者,然我们看看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

但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

反观今日,水污染随处可见。

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超过100个国家缺水,其中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危急。

我国水形势更不容乐观,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的人口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针对工业水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

历史证明,工业革命不单单带给人们好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

英国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

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呈现给人们的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的景象,从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到底经历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教训和经验,这对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环境污染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

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新进程,它告别了农业文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阶段。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考验,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好处,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留下了惨痛的历史经验。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描述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遭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悲伤的冬日。

”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治理,希望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

机器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其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风力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煤炭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主要能源。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运转的同时,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

这就造成了英国煤烟弥漫,浓烟滚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

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了浓浓的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现在中国人称它雾霾。

二是河流污染。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

但随者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厂沿河而建,两岸人口激增。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英国政府加强了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使公众能够了解大气污染治 理情况,并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监督。
推动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加强宣传教育
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认 识和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
英国政府鼓励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公众意见 和建议,使公众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污染加剧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大气 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出 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 酸雨、雾霾等。
政府行动
政府开始采取更严格的措 施来控制污染,如建立环 保机构、制定更严格的排 放标准等。
公众关注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 提高,推动了政府采取更 积极的措施来治理大气污 染。
严格监管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
英国政府鼓励公众参与大气污染 防治工作,如举报污染源、参与
环保活动等。
加强教育引导
英国政府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 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公众的环保
意识和行为习惯。
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合作
英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大气污染防治合作,与其 他国家共同研究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分享经验与技术
英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分享大气污染防治的经验和 技术,推动全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历 程、经验和启示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 •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 •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启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英国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
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社会,英国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英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明确了不同地区和行业的 排放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时英国环境污染与当今中国污染的整治
高一(一)班谢榕顺
众所周知,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

依我看来,当今世界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与科学化的科学发展。

1.水污染
上百年来,在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毛纺业等传统工业无疑也降低了河流水质,但是,严重的水污染直到19世纪工业化时期才真正发生。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英国的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在19世纪,城市河流污染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例如,流经西赖丁约克的卡尔德河,在1852年以前始终是鱼类喜爱的栖息地,至1867年,皇家委员会已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流经西赖丁约克的,与其说是河水,不如说是墨汁。

艾尔克河的支流布拉德福河,曾是男孩们捕鱼的乐园,也被工业化的浪潮熏染得通体黝黑,以致“只需一根火柴,就可以将它点燃”,俨然是一条随时喷发的黑龙。

再者,然我们看看泰晤士河,河水碧波荡漾,鱼虾成群。

但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沿途城市居民的剧增以及大量工厂的建立,各种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人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泰晤士河成为一条污浊不堪的“臭河”。

反观今日,水污染随处可见。

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超过100个国家缺水,其中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危急。

我国水形势更不容乐观,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的人口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针对工业水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严肃处理。

第二,加强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并尽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

第三,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建筑清理工作,这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2.土壤污染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环境问题之一,英国当时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据当时有人统计,工业革命时,英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当时,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

当时有人比喻,若撒一粒种子,就能变成一颗“金子”。

可见,当时土壤污染之重,毒害之深。

尽管当时,议会立法和政府作为是治理污染的主导力量,但是,社会以追逐财富为价值取向,对“污染”则漠不关心。

英国贵族通过经营追求财富早已成为惯例,社会中下层又有着一股“向上看”的风气,于是上行下效,社会形成了以谋求利润为荣的风气。

所以,导致土地大部分变得寸草不生。

而当人们想起治理时,却花费了数百年,以至于今天,仍有一
部分土地困扰着不列颠王国。

其实在现在,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也在不断恶化,影响了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所以,基于土壤污染的急剧恶化,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刻不容缓。

一方面是立法,而另一方面,却需要人们的配合。

我们应该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
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

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

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3.空气污染
大家或许对毒雾这个词并不陌生吧,没错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

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

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大烟”(The 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

时至今日,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观。

而这期间,花费将近30年,以10年发展换30年的治理,您认为值得吗?
而今天的“十面霾伏”,与当年的毒雾强度不相上下。

特别在中国,雾霾早已成为家里人茶前饭后针对的现象。

而原因呢,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业上的废气比较严重,有无法较好的排放,所以导致许多小颗粒都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霾。

我想,若中国再想这样毫无至的让废气随意排放,我相信,中国将成为第二个“雾都”!
治理雾霾是持久战而不是运动战。

持续高发、频发、连片、且越来越严重的雾霾,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漫天的雾霾,让不少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焦虑和无解的迷茫,不知道怎么去消除。

这种“雾锁霾困”之下的无力感使上上下下痛定思痛,高层重视、公众呼吁和随时可能再来的雾霾的倒逼下,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雾霾,有的着力治标,有的着力治本。

在此基础上,为普通老百姓修好马路牙子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贯穿古今,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与当今我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发展!虽然如此,当中央现在已经高度关注了,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我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