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 第十章 (4) 鼻饲法
鼻饲法

• 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衰弱、年老 或昏迷的病人,有食道返流者尤易发生液体 饮食返流,吸入气管。护理中应抬高床头30 度,注意鼻饲管输注速度,监测胃潴留量, 胃管出口作一标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尽 量减少刺激。如发生误吸,病人出现呼吸困 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头部 放低,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返流,造成严重 后果。
鼻饲要点
1.一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2.每次鼻饲间隔时间≥2小时; 3.低、少、慢,逐步增加; 4.每日进行口腔护理。
鼻饲要点
5.鼻饲病人喂药时,应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方
可注入,然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腔,使药物尽量
全部注入胃中,相隔半小时后才进行喂食,对胃黏 膜刺激性的药物应于鼻饲后执行。 6.鼻饲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不宜翻身,以免 液体返流,导致窒息、咳嗽等现象。拔管时须捏紧
• 注入食物前温开水20ml冲管
• 鼻饲液120-200ml
鼻饲液用小细漏勺过滤后再注,
防止堵塞胃管
• 注完食物后温开水30ml冲管
鼻饲后将胃管末端盖帽固定,
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
•也可在两次膳食之间加用果汁、菜汁、温开 水或适量盐水或糖水等,以增加水分并补充 能量。 •鼻饲者胃管应每周更换,并每天常规用生理 盐水进行口腔护理。 •如有口腔溃疡或其它真菌感染者可根据医嘱 给予药物或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1-2次/日。 •拔管:动作宜轻柔而迅速,以免引起呕吐或 返流液被吸入气管。
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来安排)。例如:
饮食计划
每次注入食物前需准备100ml左右温开水, 食物及温开水温度一般为38-40℃。 08:30 11:00 14:30 17:00
(混合)
牛奶 米粉 果汁 稀饭
或 或 或 或
鼻饲法的名词解释

鼻饲法的名词解释鼻饲法( Naso-Rhino diet)是一种用于支持和维持营养不良或严重疾病的患者的医疗护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营养物(如汤汁、食物或固体)通过鼻腔进入鼻内,然后通过口腔或喉咙排出,从而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鼻饲法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 营养不良:患者可能患有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健康。
2. 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
鼻饲法可以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胰岛素和葡萄糖。
3. 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患者可能缺乏足够的营养来支持健康。
鼻饲法可以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4. 癌症: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支持治疗和康复。
鼻饲法可以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实施鼻饲法时,医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步骤和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鼻饲法实施过程中的步骤:1.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体重、血压、血糖、营养不良状况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鼻饲法。
2. 准备鼻饲管道:医生需要准备鼻饲管道,包括鼻腔扩张器、引流管、过滤器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患者将营养物从鼻腔中排出,避免进入喉咙或口腔。
3. 给予营养物:医生需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物,包括汤汁、食物或固体。
营养物可以通过鼻饲管输入到患者体内。
4. 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体重、血糖水平、营养不良状况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受益于鼻饲法。
鼻饲法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和满足营养需求。
医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步骤和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
基础护理学之鼻饲法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看!
( C)
3、长期鼻饲者,护理不正确的是
A、鼻饲温度为38℃ B、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C、每 天口腔护理 D、每天更换胃管 E、每次量不超过200ml
( D)
思考题
4、检查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
A、抽胃液 B、注射器接胃管注入10ml温开水畅通 C、注入空气,有气过水声
D、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 E、以上均是
(三)鼻饲法的禁忌症
1.食道静脉曲张患者 2.食道梗阻
(四)鼻饲法操作要点
1. 动作要轻(三个狭窄处)。
2.插管长度:45-55cm 。
1)从前额发际 剑突 2)从鼻尖到耳垂 剑突。 3.插管至10-15厘米时: 1).清醒病人嘱咐做吞咽动作。 2).昏迷的病人将头抬起,使下颌抵 住胸骨柄,扩大咽后壁的弧度。 4.每次注食前证实胃管在胃内: 1).抽胃液。 2).听气过水声。 3).看胃管末端有无气泡溢出。
(五)鼻饲法操作步骤:1、插鼻胃管
病人评估
核对,解释操作目的 病情评估
计划
准备
实施插管
整理评价
个人准备: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鼻胃管、流质等实物 病人准备:仰卧-围巾—清洁并选
择一侧鼻腔 插管:润滑胃管—测量插管长度—插管至
10-15cm时,嘱清醒病人做吞咽动作,
昏迷病人使下颌抵住胸骨柄
验证:证实胃管在胃内
(六)安全事项
1、做好解释工作,进行有效的沟通。 2、动作要轻,态度要诚恳。 3、鼻饲前检查胃管,每次量不超过 200ml 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药物要研碎 5、长期鼻饲者,应每日口腔护理,每周更换一次
胃管。 6. 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
四、学生回试与检查 五、教师评价与总结
鼻饲法

鼻饲法鼻饲法是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不能张口的病人,如昏迷、破伤风;拒绝进食的病人;吞咽障碍病人。
鼻饲法是护士需要了解的基础护理学内容,鼻饲法插入胃管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鼻饲法是护士需要了解的基础护理学内容,鼻饲法插入胃管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鼻饲法插管长度: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
测量方法有两种:①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
②从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
2.清醒病人,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0~15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可顺利将导管插入,直至所标记处。
3.昏迷病人应注意:①在插管前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4~16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4.插胃管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1)插管过程中若插管不畅,嘱患者张口,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不可强行插入,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时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或做吞咽动作,稍后插入,减轻患者的不适。
3)插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5、确定达胃:当胃管插到预定长度时需确定胃管是否到达胃内,方法如下: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将听诊器放于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再将注入的空气抽出。
3)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如有气泡溢出,表示误入气管。
6.注入食物或药物之前都要用温开水冲管,注入速度不宜过快。
7.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8.长期鼻饲的病人应每周更换一次胃管。
方法是:晚上最后一次鼻饲后,拔出胃管,第二天早晨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关于各种导管的更换时间,同学们可以这样简单记忆:大多数在体腔外的导管每天更换一次,如输液器。
护理基本技术——鼻饲法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弯盘2个、 纱布2块、压舌板1支、 鼻胃管1根、镊子1、 50ml或20ml注射器1 支。
其他用物:治疗巾、小 棉签、石蜡油、胶布、 橡皮筋、适量温水、别 针、听诊器、手电筒、 标签、流质鼻饲液 200ml(38℃—40℃)
(四)、患者准备
02
01
03
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向患者讲解插管的目 的、操作过程及配合 操作的相关知识。
05
IMPROVEMENTS
协助患者保持半卧 位30分钟,整理 床单位,清理用物, 所有用物应每日消 毒一次。洗手,记 录。
(十)拔管
02
01
动作轻快
夹紧胃管末端
拔管时 治疗盘内置治疗碗,内有纱布、弯盘、 温开水适量、乙醇、棉签等。
03
在呼气时拔出
注意事项
处、穿膈肌裂孔 呛咳、呼吸困难、发绀
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
0 恶心、呕吐 :胃
管刺激鼻咽部,通
2 过神经反射引起。
护士暂停插管,嘱 病人深呼吸,放松
00 误入气道:
①护士如解释不
32 ②病人配合不好 立即 拔出胃管
插入不畅:
①插入口腔:嘱病人张 口,检查胃管是否 盘在口中,若是立 即拔出
全身
②碰到食管的狭窄处:
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
深呼吸,放松全身
(七)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灌食量不超过200ml,温度38℃-40℃
侧鼻孔插入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
晚上拔出胃管,次晨再由另一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梗阻、食管癌病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鼻腔、食道 手术后
(一)、评估病人
01 了解患者的病情、
意识状态、合作程 度及鼻腔情况如有 无鼻中隔偏曲、鼻 息肉、鼻腔炎症、 肿胀阻塞等,以及 能否承受插入导管 的刺激。
护士基础护理学之鼻饲法置管后的护理

护士基础护理学之鼻饲法置管后的护理护士基础护理学之鼻饲法置管后的护理导语: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获得足够的营养,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学习,结合临床经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在针灸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急性期病人,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和食管癌后期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
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的一种方法。
置管后的护理:1、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清淡,以后逐渐增多,鼻饲食物有米汤、混合奶、厚流质食物根据医嘱内容执行,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300ml,每日4-5次,每次间隔3小时以上。
及时记录,防止过量喂食。
2、长期鼻饲患者要防止发生鼻、食管溃疡、胃出血、肺部感染及胃肠道细菌感染。
1)下胃管是一项与病人粘膜直接接触的.机械性、侵入性操作,易损伤粘膜而诱发感染,操作者应当技术娴熟,减少反复插管次数,利用准确的操作方法和卧位,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2)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有无脱出、松动或盘于口腔。
3)鼻饲时要保证无菌操作,餐具要保持清洁,纱布及注射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4)食物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
鼻饲食物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粘膜。
5)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留置胃管更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过长或胃管本身质地导致胃管与粘膜粘连,胃管对粘膜的压迫也可能导致粘膜缺血坏死。
胃管留置时间按《基础护理学》要求,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需要7天更换一次,但临床研究表明硅胶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天。
频繁更换胃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感染机会;留置时间过长可诱发鼻咽部粘膜损伤,引起局部感染甚至使鼻咽部细菌沿导管下行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
鼻饲法名词解释

鼻饲法名词解释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送入胃肠道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手术性的喂养方式,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腔进食或者需要额外营养辅助的患者。
鼻饲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鼻咽部插入一根细软的导管,将营养物质送入胃肠道。
这根导管一端连接到营养袋,另一端则通过鼻孔插入身体内部。
整个过程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确保导管插入正确且不会引起不适。
鼻饲法分为胃饲和空肠饲两种形式。
胃饲是将导管插入胃部,通过输送营养物质来供给患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要。
而空肠饲则是将导管插入空肠,常用于患有胃或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或者需要限制胃腺分泌的患者。
鼻饲法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肠梗阻等,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摄入食物。
2.颅脑外伤:严重的颅脑外伤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或失去进食能力。
3.手术后恢复期:某些手术后需要一段时间内禁食或过渡饮食,鼻饲法可提供所需营养。
4.慢性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鼻饲法的优点包括:1.安全:相比较于手术性饲养方式,鼻饲法没有创伤和手术风险。
2.方便:鼻饲法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也相对简便,很容易掌握。
3.可控性强:鼻饲法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状况,调整饲料的浓度和速度。
鼻饲法的缺点包括:1.引起不适:插入导管可能引起一些不适感,如喉咙痛、呕吐感等。
2.鼻肠通道感染:使用鼻饲法较长时间可能导致鼻肠通道感染,需要定期更换导管并进行清洁。
总的来说,鼻饲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喂养方式,可以为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提供所需的营养支持。
然而,在使用鼻饲法时需要密切监控患者的情况,并定期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基础护理学 鼻饲法课件

润滑鼻饲管
将鼻饲管轻轻插入患者鼻腔,并润滑 鼻饲管前端。
插管后注意事 项
固定鼻饲管
用胶带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 翼两侧,避免滑脱。
检查鼻饲管位置
通过回抽胃液、听气过水声等方法 检查鼻饲管是否在胃内。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呼吸困 难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PART 04
鼻饲法并发症及处理
案例分析三:老年患者的鼻饲护理
• 案例概述:老年患者因疾病等原因无法自行进食,需进行鼻饲护理。
案例分析三:老年患者的鼻饲护理
护理措施
01
02
注意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
的食物或营养液。
在鼻饲过程中注意控制注入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03
案例分析三:老年患者的鼻饲护理
PART 05
鼻饲法护理实践与案例分 析
鼻饲法护理实践
• 鼻饲法概述: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将食物或 药物直接输送到胃内的护理方法。
鼻饲法护理实践
鼻饲法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等,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鼻饲。
准备用物:准备胃管、注射器、润滑剂、食物或药物等。
鼻饲法护理实践
鼻饲法护理实践
注意保持胃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注意控制食物或药物的注入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案例分析一:长期卧床患者的鼻饲护理
• 案例概述:患者长期卧床,意识清醒,无法自行 进食,需进行鼻饲护理。
案例分析一:长期卧床患者的鼻饲护理
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患者情况,了解病情和营养需求。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营养液,保证营养充足。
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PN
EN 80%
70年代
90年代
教学目标
❖ 说出鼻饲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阐述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 正确为患者实施鼻饲法
主要内容
❖概 念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操作前准备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鼻饲法
主要内容
❖概 念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操作前准备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发际→剑突
★ 五、操作要点
1.插管长度 2.插管方法
两种测量方法
清醒患者
昏迷患者
★ 五、操作要点
1.插管长度
两种测量方法
2.插管方法
3.插管过程中几种情况的处理
插管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意外情况
原因
处理
插管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意外情况
原因
处理
1.恶心、呕吐 胃管刺激鼻咽部,通 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
如何保证他的营养?有 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为什么?பைடு நூலகம்
• 1901年----Einhorn十二指肠喂养 • 1918年----Anderson空肠喂养 • 1942年----Bisgard胃造口放置空肠喂养管 • 1944年----Co Tui 等发现胃次切除术后空肠喂养高氮食物
能达到正氮平衡 • 1952年----Boloes等于手术时做空肠造口术,放置16F喂养
体位
坐位或半坐位
右侧卧位
食物的准备
1.流质食物:要素膳、牛奶、匀浆膳 2.量:<200ml/次,间隔不少于2h。 3.温度:38~40℃,灌注前应先试温。 4.放置时间:
<6h,未用完应冷藏,24h内用完
用物的准备
★ 五、操作要点
1.插管长度
两种测量方法
两种测量方法
成人:45~55cm 鼻尖→耳垂→剑突
鼻饲法(拔管)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拔管)
三要领
1.夹紧胃管末端 2.动作轻快 3.在呼气时拔出
六、注意事项
1.有效沟通 操作前:鼻饲目的、配合 操作中:嘱吞咽 操作后:如何呼叫护士,嘱病人休息
六、注意事项
2.动作轻稳(尤其通过3个狭窄处)
六、注意事项
3.注食前准备 每次灌食前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需用药物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 灌入(前后温水冲管) 鼻饲管与吸氧管同时存在时,不要混淆
4.检查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三种验证方法
验证胃管在胃内的3种方法
1.抽吸胃液法
抽
验证胃管在胃内的3种方法
2.听诊法
听
验证胃管在胃内的3种方法
3.反证法
看
鼻饲法(插管)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插管)
准备、解释、摆体位
选择鼻腔、测量胃管插 入长度
温开水
润滑插入并确认胃 管位置
流食
灌注食物
整理用物、记录
温开水
过神经反射引起
深呼吸,放松全身
2.误入气管 3.插入不畅
①护士:解释不当 ②病人:配合不好
①插入口腔 ②碰到食管的狭窄处
立即拔出胃管
①嘱病人张口,检查胃管是否 盘在口中,若是,立即拔出
②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深呼 吸,放松全身
★ 五、操作要点
1.插管长度
两种测量方法
2.插管方法
3.插管过程中几种情况的处理
六、注意事项
4.注食后观察和护理 取坐姿30min,如无法忍受,则协助右 侧卧位,床头稍抬高 注食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以免引起呕吐 观察有无呕吐、窒息发生
六、注意事项
5.长期鼻饲病人的护理 口腔护理2次/日、雾化吸入 胃管应每周更换 晚上拔出,翌晨由另一鼻孔插入
小结
❖ 概念 ❖ 适应证 ❖ 禁忌证 ❖ 操作前准备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鼻饲法
思考题
1.下列哪些病人应给予鼻饲供食 A. 昏迷病人 B. 口腔手术后不能张口的病人 C. 食道梗阻的病人 D. 拒绝进食的病人 E. 早产婴和病情危重的婴儿
思考题
2.对长期鼻饲患者,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鼻饲用物应定期消毒 B. 病人需每日做口腔护理 C. 每次灌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D. 灌食量应由少到多 E. 胃管应每日更换消毒
思考题
3.鼻饲法插管的长度是多少?怎样量长? 4.清醒病人与昏迷病人插管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 5.插管过程中碰到的3种困难及其处理方法是什么? 6.证明胃管在胃内的3种方法是什么?
思考题
7.灌注食物的3个步骤是什么? 8.拔管的3个要领是什么?
过神经反射引起
深呼吸,放松全身
插管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意外情况
原因
处理
1.恶心、呕吐 胃管刺激鼻咽部,通 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
过神经反射引起
深呼吸,放松全身
2.误入气管 ①护士:解释不当 ②病人:配合不好
立即拔出胃管
插管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意外情况
原因
处理
1.恶心、呕吐 胃管刺激鼻咽部,通 护士暂停插管,嘱病人
鼻饲法
一、概 念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 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
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 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二、适应证
昏迷患者 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 不能张口的患者 破伤风 拒绝进食者
二、适应证
昏迷患者 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 不能张口的患者 破伤风 拒绝进食者 晚期癌肿的患者 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
管于近端空肠,术后12h喂养 • 1959年----Pareira提出管饲养原则 • 1957~1984年----Winitz及Randall等发展了肠内营养的各
种剂型 •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临床肠内营养中推广应用生长激
素,谷氨酰胺,膳食纤维.
肠外与肠内营养应用比例
20% EN
PN 80%
三、禁忌证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梗阻、食管癌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鼻腔、食道手术后
四、操作前准备
相关的解剖与生理知识 患者的准备 食物的准备 物品的准备
相关的解剖与生理知识
一个弯曲 两个歧路 三个狭窄
相关的解剖与生理知识
15cm 25cm
40cm
患者的准备
1.病情及治疗情况 2.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鼻腔粘膜情况 4.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