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电控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汽车电子设备日益复杂的今天,电磁干扰成为了影响汽车电控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磁干扰不仅会造成汽车电子设备的故障,甚至对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对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干扰的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的高压电磁干扰是汽车电控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在点火系统中,由于高压电流的传输,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将对附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3. 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电动机和压缩机都是较强的电磁辐射源,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干扰。
4. 其他系统:除了上述系统外,汽车中还包括了音响系统、防盗系统、导航系统等,这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同样也需要引起重视。
以上这些都是导致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汽车电控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些干扰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
二、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系统故障:电磁干扰会直接导致电子设备的故障,例如导航系统出现定位偏移、音响系统出现声音失真等。
2. 系统性能降低:电磁干扰还会造成电子设备的性能下降,例如传感器的精度降低,电控单元的响应速度变慢等。
3. 电子设备寿命缩短:长期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会加速电子设备的老化,导致寿命缩短,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4. 安全隐患:在某些情况下,电磁干扰可能会引发电子设备的误动作,进而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
以上这些影响都显示了电磁干扰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严重性,因此及时有效地对电磁干扰进行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1. 电磁屏蔽:对于一些电磁辐射较强的系统,可以在设计和安装时预先加装屏蔽罩或屏蔽材料,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2. 线束布置:对于汽车电磁干扰的检修中,线束的布置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线束布置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导,从而减少干扰的产生。
3. 接地处理:对于一些敏感的电子设备,良好的接地处理同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3. 避免电磁干扰源: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将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或物品放置在电控系统附近,如无线电设备、强磁场等。
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汽车电控系统的各个部件,保持其良好状态,避免因老化或损坏而增加电磁干扰的风险。
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环境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由于其高压电池等特殊器件的使用,电磁干扰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也将对汽车电子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未来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干扰的发展趋势将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研究和测试,以应对未来汽车电子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新的电磁干扰问题,确保汽车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1. 引言
1.1 什么是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
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是指在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中,由于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而造成系统正常工作受到影响的现象。现代汽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涉及到发动机控制、空调系统、车载娱乐等多个方面,而这些设备都需要通过电磁信号进行通讯和控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场越来越复杂和频繁,很容易对汽车电控系统产生干扰,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甚至损坏。
电磁干扰还会影响汽车的电子设备和通讯系统,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导航、音响、安全气囊等功能。尤其在现代汽车中,电子设备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检修和排除干扰源,保证车辆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只有做好电磁干扰的检修和预防工作,才能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和驾驶安全。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

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与预防措施探讨随着现代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电磁波干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电磁波干扰会导致汽车电子设备工作不正常甚至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处理和预防汽车电磁波干扰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处理方法1.1 找出干扰源首先需要找出导致汽车电磁波干扰的具体源头。
可能的干扰源包括无线电、雷达、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一些电磁辐射较强的工业设备和通讯设施。
一旦确定了具体的干扰源,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 屏蔽干扰针对干扰源,可以采用屏蔽措施来减少电磁波干扰。
在汽车电子设备周围安装金属屏蔽罩,或者使用屏蔽材料包覆敏感的电子元件,以阻挡干扰源的电磁波传播,降低对汽车电子设备的影响。
1.3 地线处理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电磁波干扰。
在处理汽车电磁波干扰故障时,需要检查和加强车辆的地线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完好,减少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降低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1.4 滤波器安装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安装滤波器,可以有效滤除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干扰。
滤波器能够对高频电磁波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护汽车电子设备不受干扰影响,保证其正常运行。
1.5 转移干扰有些干扰源无法完全消除,可以考虑将其转移。
比如在设计汽车电子系统时,可以考虑将敏感的电子设备远离干扰源,或者采用屏蔽隔离等措施,减少干扰源对电子设备的直接影响。
二、汽车电磁波干扰预防措施2.1 设计阶段考虑在汽车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电磁波干扰的问题,选择和布局汽车电子设备时要注意避开电磁波干扰源,采取合理的布线和屏蔽措施,尽可能减少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2.3 选用抗干扰电子元件在汽车电子设备的选材过程中,应选择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元件。
这些电子元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电磁波的干扰,保证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2.4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汽车电子系统进行维护检查,注意清洁和维护敏感的电子元件和连接部件,确保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电磁波干扰问题。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及防护分析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及防护分析摘要:随着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电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对汽车电磁干扰的来源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过合理的电磁干扰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汽车电器电磁干扰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干扰产生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汽车电器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汽车电器;电磁干扰;防护;可靠性;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如今的汽车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集成了众多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载体。
然而,与此同时,汽车电器电磁干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汽车电器电磁干扰的来源在如今高度电气化的汽车行业中,电磁干扰成为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是指在汽车的电路系统中,电子设备之间产生的相互干扰现象。
这些干扰往往来自于多种来源,对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第一,汽车内部的电路系统是电磁干扰的主要源头之一。
现代汽车的电路系统包括了各类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多个部分,它们通过复杂的电路连接而成。
在这个复杂的电路系统中,电流的流动和电磁场的产生难免会引发干扰。
例如,当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电流的快速变化,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从而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此外,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也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增加了电磁干扰的风险。
第二,汽车外部的电磁干扰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现代社会中,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电磁辐射。
无线电、电视、手机、卫星通信等设备都会在汽车周围产生电磁波,进而干扰汽车的电子设备。
尤其是高强度的电磁辐射源,如雷电、雷达等,更是可能对汽车电器系统产生严重干扰,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第三,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操作也可能引发电磁干扰。
汽车在出厂时,其电器设备会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和检测,以确保其电磁兼容性。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应用到汽车上,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采用大量电子设备而产生的电磁干扰。
针对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内部的点火系统、电机、电源、线路以及静电等引起的电磁干扰,并提出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
只要是带电的物体都会对周围产生辐射或受到其它磁场辐射的作用,那么对于应用大量电子设备的车辆而言,电磁辐射干扰对于车辆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汽车电磁干扰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概念及分类:1.1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汽车电气、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对有用电磁信号的接收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设备、传输信道和系统性能劣化的电磁骚扰。
根据电磁干扰所产生的特点,将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称为电磁干扰三要素,在汽车电磁干扰形成的过程中,电磁干扰源为汽车启动或运行时电压瞬时变化较大的设备:如高压点火系统、各种感性负载(电机类电器部件)、各种开关类部件(如闪光继电器)、各种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各种灯具、无线电设备等;电磁干扰途径主要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如在汽车启动瞬间点火机构所产生的扰动为传导干扰,而无线电干扰即为辐射干扰。
敏感设备主要为汽车电子设备,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ABS、安全气囊及各种电子模块等。
1.2汽车电子设备工作在行驶环境不断变化的汽车上,由于汽车电子设备形成以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为核心电源以及车体为公共地的电气网络,各部分线束都会通过电源和地线彼此传导干扰,而不相邻导线间也因天线效应而辐射干扰,干扰组成较多,环境中电磁能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意味着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来源比较广泛。
车辆干扰器怎么解决方案

车辆干扰器的解决方案随着车辆使用的日益普及,车辆干扰器的存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车辆干扰器是一种无线设备,它可以通过电磁波来干扰车辆的信号,从而打乱了车辆的正常操作。
本文将介绍车辆干扰器的一些常见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增加车辆的屏蔽车辆干扰器的干扰信号主要是由于它的强电磁辐射所引起的。
一种解决方案是增加车辆本身的屏蔽能力,如在车辆的天线和接收器添加金属屏蔽罩,能够有效地阻止车辆干扰器的信号干扰。
但是,在增加屏蔽的同时也会增加车辆重量和材料成本,这些对车辆的经济和使用性能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这种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权衡。
解决方案2:使用信号发生器另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信号发生器。
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我们可以模拟车辆干扰器的信号,从而检查车辆接收机的性能。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车辆接收机的干扰容忍度,并可以对车辆接收机进行改进。
此外,信号发生器还可以通过向干扰器发送干扰信号来干扰干扰器的工作。
但是,信号发生器的使用需要有专业技术和设备,对一般用户不太适用,适合于专业维修技术人员。
解决方案3:升级车载电子设备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升级车载电子设备。
通过使用高质量、干扰容忍度更强的设备,我们可以减少车辆干扰器对车辆的干扰。
此外,使用鲁棒性更强的设备还可以降低车辆的故障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存在成本较高的风险,因为升级车载电子设备需要大量的投资。
总结针对车辆干扰器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来解决。
在选择方案时,需要考虑车辆的干扰容忍度和措施的成本效益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车辆的屏蔽来解决,但这样做可能会增加车辆重量、成本和使用性能。
使用信号发生器和升级车载电子设备则需要更高的技术和经济成本。
因此,在选择解决方案之前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电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车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汽车电控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电磁干扰问题也逐渐成为了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汽车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
正确识别和处理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对于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1. 发动机系统:汽车发动机的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充电系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可能对车载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2. 车辆通信系统:随着车载通信设备的增加,例如无线电、车载电话、GPS导航等,这些设备也可能成为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源。
3. 外部环境: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电子设备、无线电信号、雷电、电荷堆积等因素也可能对车辆的电控系统产生影响。
二、汽车电控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对车辆的影响1. 电子设备故障:电磁干扰会对汽车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其不正常工作,甚至出现故障,例如车载音响、导航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等。
2. 安全性降低: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车辆中的传感器、控制单元等设备出现误读信号或工作异常,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排放增加:发动机控制单元受到电磁干扰后,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使得车辆的尾气排放量增加,对环境造成影响。
1. 检查电磁屏蔽:对汽车中的关键电子设备,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ABS控制单元等进行屏蔽检查,确保其受到的电磁干扰尽可能小。
2. 电磁兼容性测试:通过专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对车辆中的关键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3.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在汽车电控系统的设计和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选择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电子元器件,或者在设计中加入适当的屏蔽措施,以减小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4.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汽车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工作正常,并及时发现并排除电磁干扰问题。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汽车电控系统中电磁的干扰及检修
汽车电控系统中存在着电磁干扰的问题,这会给汽车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
文将介绍电磁干扰的原因、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影响以及检修方法。
电磁干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发动机的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火花塞产
生的高压电磁干扰;二是来自外部环境,如高压电线、无线电台等的电磁信号干扰。
电磁干扰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导致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异常,使汽车无法正常启动、加速等;二是会干扰传感器的工作,如氧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导致数据传输错误;三是会导致仪表盘显示错误,如速度表显示异常、指示灯误亮等;四是会导致音响系统产生噪音,影响音质。
对于电磁干扰的检修方法,一是要防止电磁干扰的产生。
可以在汽车设计阶段采取一
些抗干扰措施,如合理布置电线和传感器的位置,选择阻抗匹配的设备等。
二是要增加电
磁屏蔽措施。
可以在关键部位添加金属屏蔽罩,或者使用屏蔽设备对干扰源进行屏蔽。
三
是对电磁干扰进行定位和排除。
可以使用电磁干扰探测器对干扰源进行检测,然后针对性
地排除干扰源。
电磁干扰是影响汽车电控系统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
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以确保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应用到汽车上,提升了汽车的整体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采用大量电子设备而产生的电磁干扰。
针对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汽车内部的点火系统、电机、电源、线路以及静电等引起的电磁干扰,并提出一些措施来防止电磁干扰。
只要是带电的物体都会对周围产生辐射或受到其它磁场辐射的作用,那么对于应用大量电子设备的车辆而言,电磁辐射干扰对于车辆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汽车电磁干扰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就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概念及分类:1.1汽车电器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汽车电气、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对有用电磁信号的接收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设备、传输信道和系统性能劣化的电磁骚扰。
根据电磁干扰所产生的特点,将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称为电磁干扰三要素,在汽车电磁干扰形成的过程中,电磁干扰源为汽车启动或运行时电压瞬时变化较大的设备:如高压点火系统、各种感性负载(电机类电器部件)、各种开关类部件(如闪光继电器)、各种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各种灯具、无线电设备等;电磁干扰途径主要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如在汽车启动瞬间点火机构所产生的扰动为传导干扰,而无线电干扰即为辐射干扰。
敏感设备主要为汽车电子设备,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ABS、安全气囊及各种电子模块等。
1.2汽车电子设备工作在行驶环境不断变化的汽车上,由于汽车电子设备形成以蓄电池和交流发电机为核心电源以及车体为公共地的电气网络,各部分线束都会通过电源和地线彼此传导干扰,而不相邻导线间也因天线效应而辐射干扰,干扰组成较多,环境中电磁能量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意味着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来源比较广泛。
按照电磁干扰的来源可分为汽车内部电磁干扰、汽车外部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和车体静电干扰。
2针对不同的干扰源,下面对汽车电磁干扰现象作以分析:2.1 汽车内部电磁干扰2.1.1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线圈、火花塞、分电器、高压线等都是干扰源,尤其是火花塞是引起高频电磁干扰的主要部件。
当点火线圈初级电路被切断以后,交流发电机励磁绕组与蓄电池断开,但与其它负载仍有电的联系,这时在励磁绕组上仍有自感电动势,为一负向脉冲,脉冲幅度取决于断开瞬时的负载和调节器的状态。
在初级电路所发生的是一种衰减振荡,初级电压的最大振幅值一般为300-500V,此瞬变电压若无有效的抑制措施,势必对初级电路中的电子器件构成威胁,甚至通过导线对其它电子装置产生严重的干扰。
同时,在次级线圈中所感应的次级电压最大值一般为20000~30000V,足以击穿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产生电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将产生约0.15~1000MHz的宽带电磁波向周围的空间辐射;如果在初级点火电路断开时打开点火开关,则产生最强的瞬时过电压,对汽车内部的电子设备产生强烈的辐射干扰。
2.1.2汽车内部过电压干扰在汽车电器系统工作过程中,当电器的开关接通或断开、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以及磁场发生变化时,都容易产生高频干扰信号,同时感性负载产生沿电源线传导的干扰。
2.1.2.1负载突变过电压交流发电机与蓄电池是并联工作的。
行驶过程中,若交流发电机处于额定负载下工作,一旦将交流发电机与蓄电池间的连线断开,将产生负载突变过电压。
所谓负载突变过电压,即脉冲电压,其瞬间过电压时间达100μs,升压峰值在75~125V之间。
这是因为,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产生突变,其势必产生自感电动势,这样的过电压将产生大能量释放,对车辆电器中的电子产品产生大的冲击。
该过电压平时被蓄电池所吸收,使电路中电压呈现稳定状态。
而断开连线后,过电压极易造成电子元件损坏,尤其是电子调节器中的大功率管一旦被击穿,将会使充电系统处于不正常状态。
2.1.2.2互耦式瞬态电压汽车的电线遍及全车,而且这些长长的导线往往紧紧扎成线束。
无屏蔽的配线及搭铁阻抗在汽车电系内很自然会产生准静态感性或容性耦合和阻性耦合。
当相邻导线中的电位有阶梯变化时,就会通过线间的电感和电容产生耦合。
电源线中的瞬变干扰会耦合到信号线或控制线中,对车内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等电子模块产生影响。
2.2汽车外部电磁干扰车外电磁干扰是汽车行驶中经历各种外部电磁环境时所受的干扰。
这类干扰存在于特定的空间或是特定的时间。
如高压输电线、高压变电站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站的电磁干扰,以及雷电、太阳黑子辐射电磁干扰,等等。
环境中其它临近的电子设备工作时也会产生干扰,例如行驶中相距较近的汽车。
对汽车电子设备的电路来说,任何因素激发出的电路中的振荡,都会通过导线等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不仅干扰收音机、通信设备,而且对车上具有高频响应特点的电子系统也会产生电磁干扰。
同时由车外收发两用机之类的无线电设备、雷达、广播电台等发射无线电波,会干扰汽车上的仪器,使电子控制装置失控。
2.3 无线电干扰电压汽车上无线电干扰电压来自两个方面:车外干扰源和车内干扰源。
汽车由于其高机动性导致它可能会处于各种电磁场中,如固定的短波发射站以及移动电话电磁干扰等。
汽车内部的干扰源主要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各种瞬变电脉冲、电器触头和火花塞间隙之间的火花、车轮与地面以及车身与空气高速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
这些电磁自身产生的骚扰既可能对自身的汽车电器造成干扰,也会通过电磁发射对周围环境中的其它电器造成无线电干扰。
如点火系统,其干扰在接收机音频中表现为有韵律的爆声或滴答声,且音调直接与引擎速度有关,当引擎负载增大时干扰幅度也增大。
产生干扰的原因在于电气设备系统的导线、线圈及其他部分的自感和电容形成振荡回路,当以火花形式放电时,产生高频振荡,借高压电线(或导线)向空中发射电磁波,切割接收机的天线,引起干扰。
2.4、静电放电干扰车体静电干扰与汽车和外部环境都有关。
由于汽车行驶时车体与空气高速摩擦,在车体上形成不均匀分布的静电。
静电放电会在车体上形成干扰电流,同时产生高频辐射,对汽车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
如一种国内开发生产的安全气囊,在汽车整车装配线上突然引爆。
经查发现该安全气囊的电子引爆控制器不能承受较强的环境辐射电磁场,当有静电放电发生时,会有误动作。
3 汽车电器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根据前面的分析,要综合提高汽车电子设备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减小设备发射电磁干扰的强度;二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传输;三是降低设备电磁敏感部件接收干扰的强度。
采用电磁干扰的同时,在汽车电子设备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电磁发射,衡量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发射水平;二是电磁敏感度,衡量系统在工作时为实现预期技术指标而需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实际设计及生产过程中,汽车生产厂家也是通过多种方法来共同抑制汽车电器设备电磁干扰现象。
3.1加装阻尼电阻:在点火装置的高压电路中,串入阻尼电阻,削弱火花产生的干扰电磁波。
阻尼电阻值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但阻尼电阻太大,又会减少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能量。
阻尼电阻一般用碳质材料制成,电阻值约10-20kΩ。
阻尼电阻加在点火线圈端和火花塞接头端。
3.2加装电容器:对于电感性负载引起的干扰,抑制方式可以采用并联一个适当数值的电容器,以消除反向过电压。
在电器元件上加装吸收和抑制电容,通过加装不同的电容组合(电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微法之间)吸收和抑制电磁骚扰,使骚扰源通过导线对外界的影响降到最小。
如在调节器的“电池”接柱和“搭铁”之间和发电机“电枢”接柱和“搭铁”之间并联0.2~0.8µF 的电容器;在水温表和机油压力表的传感器触点间并联0.1~0.2µF的电容器;在闪光继电器和电喇叭的触点处并联0.5 F电容器等。
3.3合理布线:合理规划线束,使大功率干扰电路应尽可能紧靠负载,小功率敏感电路紧靠信号源,尽量分开大功率电路和小功率电路,减小线束间感应干扰和辐射干扰。
经过滤波的电源线要尽量远离各种信号线,以防高频信号耦合到电源线,造成传导发射超标。
对较长的线束应在线束上增加滤波器,常用的方法是套上铁氧体磁环,降低传导和辐射干扰。
搭铁为静电放电提供一条低阻抗通道,可以释放积累的电荷,有效防止静电放电。
有一个良好的搭铁线,甚至将产生干扰的电器装置限制在一块公共搭铁板上,就近接到车体或线束的屏蔽层搭铁,才能保证滤波、屏蔽最有效。
低频电路的搭铁,应尽量采用单点并联搭铁;高频电路宜多点串联搭铁,搭铁线短而粗。
3.4采用滤波器:滤波器主要抑制通过电路通路直接进入的干扰,它是应用最普遍的抗干扰方法。
根据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别,可以采用不同性能的滤波器,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
3.4.1雨刮电机的结构调整和内部滤波:雨刮电机是直流永磁蜗轮减速电动机,为典型的感性负载干扰源,功率较大,采用零部件测试方式对其测量,先对电机的换向器结构做了调整,并在电机内部对电路做了滤波处理。
3.4.2闪光器的电路滤波:闪光器是汽车设备中典型的触点型器件,工作时通断频繁,在线束上产生较大传导干扰,并由此产生较大辐射干扰。
通过在闪光器附近加接0.1mF的电容,并在线束上套铁氧体磁环,构成低通滤波器,抑制其传导干扰,同时减小辐射干扰。
3.5消除静电放电危害措施3.5.1建立完善的屏蔽结构,通过搭铁的金属壳将静电荷释放到地;3.5.2内部电路与金属壳的连接采用一点搭铁方式;3.5.3增加诸如硅变电压吸收二极管(STVS)之类的快速保护元件,将高压电荷泄放到地;3.5.4印刷电路板设计中增加保护环带,将手拔插线路板的电荷通过最短的路径泄放到地。
3.6保持良好的接地与屏蔽3.6.1电器良好的接地,是抑制汽车电磁干扰的主要措施之一。
良好的接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接地要牢靠,二是接地点要正确。
3.6.2加装金属屏蔽,将所有容易发射电磁波的电器及导体,用金属网或屏蔽罩包起来。
这样当电磁波或高频电磁振荡遇到金属屏壁后,电磁感应在金属屏壁内产生涡流,使电磁波消耗于涡流的热效应中,不能向外发射,从而可以避免对无线电波的干扰。
但是,要很好地避免干扰,必须遮掩完全,防止漏隙,并使各接头与车架接触良好。
结束语:总之,汽车电磁干扰及其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关系到汽车安全可靠性,解决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汽车电子电器电磁干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其中滤波、屏蔽、优化布线和搭铁是4项EMC最常规的有效措施。
那么在汽车电子设备应用日益普及的时期,采用好的电磁兼容型设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