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法指导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指导

区域地理指导

例(七)阅读分析某岛国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 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方法,说出该国相关的区域特 征。(19分)

据考察,某岛国所在岛屿属大洋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由海岭顶部 开裂处涌出物质冷凝而成。这里火山、地热喷泉众多,岛上1/8面积又 为冰川所覆盖,火山与冰原相映,蔚为世界奇观。
方法运用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资源状况 区 域 分 析 人口与劳动力 农业 工业 经济 水平 科技条件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地形 气候

(六)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 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18分)
方法运用
3、因地制宜、合理调配 4、开源与节流并重
框架一: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区 域 分 析 资源状况 地形 气候 区 域 开 发 资源开发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 流域综合开发 整治 生态环境治理
人口与劳动力 农业 北海海域 自然条件 英 国 的 北 海 油 田 开 发
上海南汇中学 周宁
考纲中关于“区域地理”的变化
新增内容: 一、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1)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3)解释区域的人地相互作用关系
区域开发之一 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遵循的原则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

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
地形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北 海海域风大、浪高、水深、流急。
资源状况:英国陆上石油缺乏,北海油田地质条件 好,含蜡少,含硫低,以轻质油为主,可炼高级成 品油。但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人口与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技术水平高
经济水平 农业 工业:工业发达,但开始衰落 科技条件:科技水平高 基础设施:海运发达,与欧、美发达国家交通便利。 生态环境

区域地理学法指导

区域地理学法指导
(2)答案要突出区域性 地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总是落实在具 体的区域中,而每个区域都有着本区域 独特的地理事物,因此,在解答地理问 题时,答案要充分反映出对本区域地理 事物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3)答案要尽量全面 在叙述某一地理事物或要素特征时,要尽 量从多角度描述,使答案尽量的完整全面。
区域地理学习指导
七、区域环境特征
位置特征 自然 地形特征 环境 气候特征 植被 土壤 水文特征 资源 人文 工业、农业、交通、聚落、 环境 文化教育等
例 5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 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 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研究思路如下:
(1)根据图示 资料,说明该 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5分)
(一)中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冬季: 太阳高度角的差异 成因 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 夏季: 北方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 成因 地形影响
(二)中国灾害天气及成因
1、旱涝灾害 -与夏季风的强弱、锋面雨带的进退反常 有关 (1)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6月初-7月初—江淮准静止锋 (2)华北地区春旱(冬春季) 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 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 控制下
(二)答题技巧 (1)明确试题的考察意图 同一类型的问题,试题的考查意图不 同,其作答的要求不一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1.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
例2.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 地区,原因是?
(二)答题技巧 (1)明确试题的考察意图 同一类型的问题,试题的考查意图不 同,其作答的要求不一样;

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学法指导

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学法指导

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学法指导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区域地理知识呢?本人认为,掌握好区域地理要素及其联系,以及常用的学习方法才是关键。

一、掌握好区域地理要素及其联系(一)区域地理要素区域地理要素较多,从大的方面可分为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有: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内容;人文要素主要包括有:人口、城市、人种、民族、语言、宗教、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交通、经济文化等内容。

在自然要素方面,每个要素也可细分为具体的内容,如位置包括有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气候包括有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地形包括有5种类型名称及分布、地势起伏特点、地震板块等;河(湖)包括有河湖名称分布、长度、流向、水量、咸淡及冰期等;资源包括有矿产类(煤、铁、石油)、森林、水、土地、动植物等。

在人文要素方面,每个要素也可细分为具体的内容,如人口数及分布、人种、语言及宗教、民族文化、交通及城市(首都)港口等;生产活动方面包括有农业(种植业及畜牧业)和工业(部门、发展条件、主要工业区及城市分布以及第三产业)等。

除此之外,还有衣食住行等人文特征内容。

(二)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1)位置影响气候:一是纬度位置决定所属温度带,让学生加深认识世界政区地图上的南北回归线及南北极圈,明确热带、温带及寒带的范围,再让学生在图上找(圈)出本学期学过的大洲、地区及国家,从中推算出所属的气候类型。

二是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性质(大陆性、海洋性、季风气候等)。

(2)地形影响河湖:地势高低决定河流流向。

反之,可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点。

本学期最有代表性的是亚洲的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部分的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世界上主要河流流向都与地势有关系,如尼罗河、亚马孙河及密西西比河的流向都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

(3)地形影响气候: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一大重要要素。

首先是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第一、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便于全体学生复习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二、人文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

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

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

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

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

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

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

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

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

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

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二、季风气候显著。

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

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

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尚志中学刘秀梅区域地理是学习整个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区域综合题是高考最热门的考题之一,区域地理既能反映地理学科的特点,也能有效的考察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力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高考成绩,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掌握一个区域的基础地理知识,在头脑中建立空间概念复习某一区域,我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掌握以下内容:每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地形概况(包括地形特点、各种地形的分布、以及地形的成因);气候(包括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范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水文状况(河流的长度、流向、流量等水文特征);植被等自然带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特征(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发展的途径、重要的农林资源及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线等。

在复习以上内容时,要求学生对具体的地理事物要落实到地图上,形成空间概念,并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记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以便在做相关练习时能准确的判断出事物的名称及相关内容。

二、建立知识体系,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步骤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我们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两步骤进行:一是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二是一个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农产、矿产资源、经济发展的途径、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城市的及主要交通线分布等。

必要时也可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如:印度(一):自然地理特征:大部分位于喜玛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地形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是板块碰撞形成的崎岖而狭长的喜玛拉雅山地,中部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带来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流经印度的河流主要为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二者在孟加拉国汇合后注入孟加拉湾。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指导PPT课件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指导PPT课件

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
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
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B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
39
17.干旱河谷灌丛带
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D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A
C.安徽
D.山西
.
40
热同期;夏季降水多且集中,降水的季节变率大。 影响:雨
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变率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
.
36
【2011年海南卷】表1为我国图某区域1999年主要 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
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 值表示养活,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 此完成14~15题。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东高;美洲大陆西高东低;澳大利亚大陆东西高中间低等。
.
19
(5)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 判断: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 线、沙漠等图例、注记 往往是重要的提示 信息;
.
20
【预测演练】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 5 个纬度。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案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导学案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策略李远清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载体,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原理的考查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个区域,因此区域地理往往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从近两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情况来看,高考试题往往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查地理学科“区域性”这一重要特点的。

这两年我省高考地理试题共有7道选择题、3道综合题涉及如北欧、南美洲北部、我国长株潭等相关区域,并以此为背景来综合分析、比较相关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和解决措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

因此,在地理高考复习中应将区域地理复习作为高考复习的基础。

以下就如何有效复习区域地理,谈几点策略。

一、训练区域空间定位,提高区域识别能力选取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N 、30°S 、40°N 、50°N 等重要纬线以及0°经线、180°经线、20°W 、160°E 、60°E 、60°W 、90°E 、90°W 、120°E 、120°W 等重要经线搭建网格状经纬网,通过这个经纬网将各大洲、主要国家、热点地区进行绝对位置的定位训练,同时要结合重点区域的海陆轮廓(包括海岸线、海湾、海峡、岛屿的形状等)、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如城市的位置、山脉的海拔高度、重要的河流、湖泊等)来加强相对位置的定位训练。

如20XX 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5~6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河流形态,可以判读出四地分别是台西平原、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口三角洲、南欧罗纳河中下游平原。

只有在正确定位,准确地判读四地的区域位置之后,才能调用当地农业地理特征的知识来分析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类型。

二、搭建知识结构,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地理知识涉及范围广,几乎囊括了高中地理所有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规律及变化,学生在复习时往往觉得内容多,头绪乱,难度大。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指导策略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指导策略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方法的指导策略
我认为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整理知识结构,掌握区域地理特征
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基本上是依据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大知
识结构到小知识结构的顺序.例如,区域的范围从中国→分区→跨省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乡土;知识的结构从整
体→个别.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学习的顺序,使其学会整理区域的地理知识,明确区域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以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知识结构,为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打好基础.
2.把握从表象抓本质的学习重点.
区域地理囊括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中抓住
重点,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中,干旱的地理表象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它又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文地理表象,因此,对西北地区的学习要紧紧扣着“干旱的环境及影响”这一重点知识展开.
3.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的思维方法
建构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而区域特
征的差异性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通过
对比分析,概括得出不同的区域的地理特征,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例如,中国地理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比
较.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式锻炼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式】
化整為零
一次性记太多东西总容易 忘记,所以我们应该化整
为零,分开来记忆,一次
只记一个地区或一个地理 事物。
【第三式】
回馬槍
有时我们似乎记下了,但
过两天又忘了,于是我们 总感叹自己记性差。其实
未必是记性差,而是没有
反复。温习一下几天前记 下的东西,让记忆更持久。
【的片段,
必修Ⅰ 行星地球 地质地貌 大气
必修Ⅱ
人口 城市 农业 工业
必修Ⅲ
可持续发展 地理技术 ……

植被、自然带 土壤 资源 自然灾害
交通
环境 ……
……
需要再次组织起来才能利 用。理清了各个片段之间
的联系之后,也更利于记
忆长久。
【第五式】
实战沙场
练习题,是一种检验,
是一种训练,更是一种 提升。
文科地理课要求
1.认真笔记
①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②逻辑清晰
2.认真作业
①独立完成独立订正 ②自我评价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万事最怕“认真”两个字
勤學。苦練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这是神马地方!?
解题步骤:
1
2
3
4
区域定位 分析材料 运用原理 组织答案
区域地理是原理的载体
征服地理,用好你的兵器:
地圖冊
【第一式】
有的放矢
打人要打要害,读书要读 要点。那么多地图,地图 上的信息又那么多。我们 并不是什么都要背。我们 重点抓经纬度、轮廓、地 形、气候、资源、聚落、 交通、农业、工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