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前言——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失败案例
• 2019年2月25日,通用汽车在底特律总部宣布四川腾中重工未能按期完成 对悍马的收购,此项收购交易失败,通用汽车将逐步关闭对悍马的运营。 • 2019年2月19日,华为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撤销收购 3Leaf Systems专利技术的交易。 • 2009年6月5日,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 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中铝与 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 2019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 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 2019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 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 2019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 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 2009年7月24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北 汽集团竞标收购欧宝最终失败。北汽集团通报,根据目前美国通用公司宣 布的最新结果,通用和北汽在拟引进的五款车型的知识产权问题上没有达 成共识,存在重大分歧,因此此次收购项目宣告失败。
国际知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 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指已宣布的跨境交易被撤回、拒 绝或听任其过期失效的比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9 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 和英国公司2019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其他国家
VOLVO(沃尔沃)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 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 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 人是古斯塔夫· 拉尔松和阿萨尔· 加布里尔松。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 签署协议,吉利联合大庆国资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公司100%的股 权。按照规划,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在中国建立年产能力达30万辆的新工 厂,使沃尔沃汽车的全球年产量提高近一倍,并力争在2019年前实现沃尔 沃轿车公司扭亏为盈的目标。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 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 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

企业经典转型案例

企业经典转型案例

企业经典转型案例企业经典转型案例:1. IBM的转型:IBM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巨头,曾经主要以硬件销售为主。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硬件市场逐渐饱和,IBM决定转型为一个以软件和服务为主的企业。

他们通过收购和内部创新,加大了软件和服务业务的投入,转型成为了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企业。

2. 乐高的转型:乐高是世界著名的玩具品牌,以积木玩具闻名。

然而,随着电子游戏的兴起,乐高的销售逐渐下滑。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乐高进行了转型,将传统的积木玩具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乐高电子游戏和乐高电影等新产品,成功地实现了品牌的转型升级。

3. 谷歌的转型:谷歌最初是一家以搜索引擎为核心的公司,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谷歌决定转型为一家以移动互联网为重点的公司。

他们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进入了智能手机市场,并且通过收购和内部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移动互联网产品,如谷歌地图、谷歌助手等,成功地实现了转型。

4. 亚马逊的转型:亚马逊最初是一家以在线书店起家的企业,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亚马逊决定转型为一家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企业。

他们逐步扩大了产品线,从图书扩展到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等领域,并且通过收购和内部创新,推出了亚马逊云服务等新业务,成功地实现了转型。

5. 苹果的转型:苹果最初是一家以个人电脑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然而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苹果决定转型为一家以移动设备为核心的企业。

他们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等产品,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以移动设备和数字娱乐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品牌的升级和转型。

6. 耐克的转型:耐克最初是一家以体育鞋服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然而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耐克决定转型为一家以运动科技为核心的企业。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智能运动鞋、智能手环等产品,并且通过数字化营销和社交媒体等渠道,成功地实现了品牌的转型和升级。

7. 联想的转型:联想最初是一家以电脑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联想决定转型为一家以智能设备为核心的企业。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吸收等方式,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进行整合,共同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这种战略行为常常伴随着市场机会的利用、资源的整合和风险的分担等优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下面将以典型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谷歌收购Motorola为例,分析其动机、目标和效果等方面。

谷歌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公司,广泛涉及引擎、互联网广告、硬件设备等领域。

2024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

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谷歌收购Motorola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获取其专利组合。

在当时,全球各大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战日趋激烈。

而Motorola拥有众多关键的移动通信专利,特别是在3G和4G技术方面。

通过收购Motorola,谷歌可以拥有这些专利,并加强自身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

其次,谷歌收购Motorola还可以进一步整合硬件和软件资源。

Motorola作为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品牌影响力的手机制造商,可以提供谷歌所需的硬件制造技术和渠道资源。

通过与Motorola合作,谷歌可以更好地掌握Android操作系统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和性能优化,更好地整合软硬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谷歌收购Motorola还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

Motorola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有一定的份额和声誉,谷歌通过收购可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与苹果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此外,Motorola在中低端市场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谷歌能够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收购完成后,Motorola成为谷歌旗下的子公司,继续独立运营。

然而,在此之后的几年里,谷歌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充分利用Motorola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2024年,谷歌宣布将Motorola以2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联想集团。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联想并购摩托罗拉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联想并购摩托罗拉
三年期本票缓解了联想 暂时的现金流压力,进 而帮助联想能够在日后 更加关注于对摩托罗拉 的整合
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
.
3500名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
相关的专利组合和其他知识产权的 授权许可证
04
并购融资方式
在这次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例子中,主要涉及到了两种并购融资 方式:购买式并购和股权交易式并购。联想在并购中一共支付了29亿美 金,分为三个部分:1、6.6美元的现金用于直接支付2、7.5美元用联想 的股份支付 3、15 亿美元是3年期的本票支付。 在本次并购之后,谷歌将得到联想大约5.94%的股份,对于联想 而言,在使用股份作为收购支付的一部分代表着谷歌在这起交易中对联 想的入股,这对于联想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身联想在安卓圈中并不凸 显其地位,然而一旦有谷歌入股,联想在安卓手机制造商中的地位将大 大提升,在安卓阵营保持坐二往一的地位是很有保证的。而且站在联想 的角度来说,收购摩托罗拉也会得到一部分专利授权和摩托罗拉的移动 通讯技术,还有运营商关系渠道关系、以及相关经验,无疑会大大加强 自己在移动领域的竞争。
谷歌方面
对于谷歌来说,这是一次战略的变化,谷歌当年收购Moto可以 更接近智能手机制造商实现软硬结合;但其CEO拉里佩奇表示,与联 想达成这项收购协议后,谷歌将更专注安卓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创新。 摩托移动现任CEO Dennis Woodside则表示,联想硬件的专 业经验相信会加速业务的发展。
03
成功之处
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引进了摩托罗拉的员工 及技术,若联想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人的理念和设计 思路,用中国本土的理念和美国理念相碰撞,想必 会制造出联想与摩托罗拉相结合的手机。
总结
联想总的来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过程是 成功的,但效果很差,移动业务的发展不但不如预期, 反而出现颓势,如今似乎成了累赘。但不排除未来会 往好的方向发展。

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37页文档

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37页文档

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收购失败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活动过程中未能达成预期的收购目标或者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

收购失败可能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财务压力增大、企业发展方向偏离甚至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在收购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原因和教训,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避免类似的风险,提升自身的收购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一:谷歌收购摩托罗拉2011年,谷歌公司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谷歌就发现摩托罗拉移动在专利方面的价值远不及它所支付的价款。

摩托罗拉移动的业务和谷歌的核心业务并不契合,导致谷歌在收购后很快就面临了整合困难和盈利压力。

经过分析,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收购定价过高,谷歌高估了摩托罗拉的价值,导致后续难以为收购支出找到相应的回报;其次是收购目标选择不当,谷歌并没有充分考虑摩托罗拉移动在专利和核心业务方面与自身的匹配度,致使后期整合困难,影响了收购的效果和价值;最后是收购后的管理和整合问题,谷歌并没有很好地规划和执行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整合计划,导致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

2000年,思科公司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思科公司,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思科公司就发现思科公司的业务和产品线与自身并不兼容,导致整合矛盾和利润压力。

思科公司自身的管理和执行能力也受到了很大挑战,导致收购效果并不如预期。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三:日本软银收购威瑞森2013年,日本软银公司宣布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威瑞森公司。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不久,日本软银就发现其对威瑞森的盈利预期明显高估了实际情况,威瑞森的业务和市场表现并不如预期,导致收购效果大打折扣。

通过对上述收购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常见的教训和启示:1. 要合理评估收购对象的价值,不要高估收购对象的价值,以免后续难以为收购支出找到相应的回报。

2. 要选择与自身业务和发展方向相匹配的收购对象,以确保收购后能够顺利整合和发展,避免出现业务冲突和利润压力。

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

华为收购摩托罗拉的案例分析
1炒作
一场赤裸裸的 炒作
2获益
3与政府的一场密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将收购的业务归于国 有
炒作上市(华 为至今尚未上 市)
华为看上了摩托罗拉的家 庭以及移动网络部门,借 此进入北美市场扩大其市 场份额.(我们认为的最大 可能) 华为看上了摩 托罗拉品牌的 影响力 倒手卖出,赚取利润
由于任正非的军人背 景,此次收购可能是 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一个惊天阴谋的一个 试脚石
Company Logo
市场分析(09年12月数据)
市场份额 各大企业 爱立信 华为 诺西 阿朗 中兴
31.6% 20.1% 19.4% 13.1% 6.8%
摩托罗拉网络设备业务目前率 属于一个更大的部门,该部门 的产品还包括电视机顶盒,该 部门的营收为80亿美元,同比 下降21%。运营性利润 则同 比下降39%,至5.58亿美元。
我们认为的最大可能华为看上了摩托罗拉品牌的影响力倒手卖出赚取利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收购的业务归于国由于任正非的军人背景此次收购可能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惊天阴谋的一个炒作上市华为至今尚未上26第五内外环境分析27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1政府态度2法律法规3产业政策1华为发展状况2家庭和移动网络部门的发展趋3此产业的竞争境况1双方的文化冲突2对方军方国会国务院的态度1得到的摩托罗拉的家庭和移动网络的技2扩大华为的市场规模外部环境pest分析28内部环境分析优劣分析文化与品牌匹配度资本实力企业竞争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内部优势1财务状况2经营管理能力3资本实力4企业竞争劣势文化与品牌匹29第六美国政府角度看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一贯的态度
资本: 雄厚的资本利于 企业规模的扩大

品牌: 企业的品牌是企 业长期生存壮大 的保证

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

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

著名的公司并购案例探讨题目: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案例探讨引言:公司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技术能力的增强以及资源的整合等好处。

在这个案例探讨中,我们将讨论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的案例,并分析该收购案的目的、影响和后续发展。

一、背景: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

Motorola Mobility是美国一家知名的移动设备制造商,拥有众多专利和技术。

对于谷歌来说,这笔收购是其进军移动设备市场的重要举措。

二、目的:1. 市场份额扩大:收购Motorola Mobility可以帮助谷歌扩大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

此前,谷歌通过其开发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但谷歌自己没有自己的硬件制造能力。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可以在硬件和软件的整合上更加密切,推动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的发展。

2. 专利强化:Motorola Mobility是全球最大的手机专利持有者之一,拥有众多关键技术和专利。

而在移动设备领域,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可以获得丰富的专利资源,进一步加强自身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3. 生态整合:谷歌希望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将其硬件制造能力与谷歌的软件和服务整合在一起,打造更加完整的移动生态系统。

这样一来,谷歌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用户黏性。

三、影响:1. 引发竞争:Motorola Mobility的收购使得谷歌与其他移动设备制造商如三星、HTC等成为了竞争对手。

由于谷歌本身也是开发Android系统的公司,而且Motorola Mobility作为其子公司,谷歌在与其他厂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动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