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脱垂手术(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

合集下载

[基础]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

[基础]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

该病以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并伴随肛门松弛为主要特点。

目前对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

一是滑动性疝学说;二是肠套叠学说。

也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

而后者是全层套叠。

直肠脱垂对人体有较多危害,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

直肠脱垂有多种治疗方法[2],成人直肠脱垂以手术治疗为主。

传统开腹直肠悬吊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应用传统直肠悬吊术结合腹腔镜技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安全。

手术要点:将直肠与盆底、侧壁加以固定,支撑、固定松弛的直肠,修复盆底解剖;折叠间断缝合直肠前壁与膀胱后壁之间腹膜,将直肠膀胱陷凹缩小上提,在直肠悬吊的同时可抬高盆底,消除直肠前凹陷松弛。

对于重度直肠脱垂伴有直肠粘膜松弛者,可同期行PPH以巩固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9-68岁,平均44.6岁。

病史1-30年。

20例均为直肠脱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时直肠全层从肛门脱出,不能自行回复,伴有排便不净感、肛门下坠等。

其中直肠脱垂长度10cm以下者16例,10cm以上者4例。

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准备常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传染病检查、心电图、胸片等。

必要时行肠镜、钡剂灌肠等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1.2.2 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腹腔镜直肠悬吊术。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取头低足高截石位。

于脐环上2cm穿刺建立气腹,压力10-12mmHg,置入trocar作为腹腔镜观察孔,分别于麦氏点、左侧反麦氏点置入5-10mm trocar,于脐下3cm右侧腹直肌处置入5mm trocar。

手术讲解模板: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概述:
弯曲度逐渐形成,能有效支持直肠后壁。 成年型只要产生直肠脱垂的因素存在,脱 垂将逐渐加重。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 伤产生大便失禁。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概述:
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及完全性两种: ①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仅为 直肠下端黏膜,故又称黏膜脱垂。脱出长 度为2~3cm,一般不超过7cm,黏膜呈放 射状,脱垂部为两层黏膜组成,脱垂的黏 膜和肛门之间无沟状隙。部分脱垂应与环 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 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
谢谢!
注意事项: 3.分离直肠后壁,要防止骶前出血。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注意事项: 4.止血要彻底,否则易致感染。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术后处理: 直肠脱垂里普斯坦修补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2d进流质饮食。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第3d每晚给液状石蜡20~30ml,至大 便通畅为止。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2周。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术后处理: 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发症:
有人综述了1111例Ripstein手术结果,复 发率2.3%,并发症为16.5%,计粪块堵塞 6.7%,骶前出血2.6%,狭窄1.8%,盆腔脓 肿1.5%,小肠梗阻1.4%,阳痿1.8%,瘘 0.4%。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概述: 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图1.8.5.2.1-01~1.8.5.2.1-0-3)。
手术资料:直肠悬掉及固定术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大便排不尽;肛门部下坠;下腹胀痛;尿频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

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

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法复位;注射疗法;直肠悬吊及固定术;脱垂肠管切除术;肛门圈缩小术.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

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

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病因学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解剖因素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二)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三)长期腹内压力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发病机理目前对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

一是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直肠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壁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之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CLICK TO ADD TITLE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
前 言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1%~0.5%,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约为15:1,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更高达5%。
腹股沟疝手术发展
TEP手术操作“七步法”
一、穿刺套管
穿刺位置:选择脐下0.5cm左右,切开皮肤、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保留后鞘。
TEP手术操作“七步法”
建立腹膜前间隙(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
TEP手术操作“七步法”
分离耻骨膀胱间隙 显露耻骨结节及双侧耻骨梳韧带,显露斜疝内侧缘,分离直疝或股疝。
TEP手术操作“七步法”

TEP手术操作“七步法”
七、释放气体
直视下缓慢放气,器械压住补片下缘,避免补片卷曲。
TEP并发症
血清肿/阴囊血肿
01
补片移位
02
术后慢性疼痛
03
腹壁下动脉出血
04
尿潴留
05
切口感染
06
TEP手术优劣势
劣势:
需行全身麻醉,补片费用高。
优势:
创口小,美观,术后疼痛少,恢复快。 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发现隐匿性疝。
成人腹股沟疝除年老 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 疾病而禁忌手术外, 均需要手术治疗。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第一代Czeray术(加强腹股沟管前壁) 第二代Bssini术(缝闭腹股沟管) 第三代Shoudice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Lichtenstein术(开创无张力疝修补) 腹腔镜疝修补术 内环口关闭术 假体填塞术 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 经腹腔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

完全性直肠脱垂并前突行腹膜片交叉悬吊固定及补片修复20例疗效分析

完全性直肠脱垂并前突行腹膜片交叉悬吊固定及补片修复20例疗效分析
生垦匡堂剑逝
Q 生
篁 鲞箜
l n ! o Ci ,er r 2 1,o 7N. f h aFbu y 00V 1 o5 n a .
. 3 5.

临 床 研 究

完 全性 直肠 脱 垂 并 前 突行 腹 膜 片交 叉 悬 吊固定 及 补 片修 复 2 O例 疗 效 分 析
c l.Meh d Fo e tmbr2 0 oJ n 0 9, p l ai f rs e t o f ain a d p th p lpo ye e m s ) e e t o s rm S p e e 0 5 t u e2 0 a pi t n o osv nr f i t n a ( o r l e h c o c x o c y p n
宋斌 张 国 云
探讨一种有效 治疗完 全性直 肠脱 垂合并 卣肠 前 突引起 便秘 的方法 。方法 20 0 5年 9月 至
【 摘要】 目的
20 0 9年 6月 , 2 完 全 性 直 肠 脱 垂 并 直 肠 前 突 患 者进 行 了腹 膜 片 卜 交 叉 矗肠 悬 吊固 定 加 补 片 [ 丙 烯 网 ( oy 对 0例 字 聚 pl .
骶 骨 岬 前筋 膜 。缝 合 关 闭 盆 底 腹 膜 。 结 果 2 0例 患 者 手 术 均 J t 成 , 术 时 间 6 . n 5 l j  ̄ 完 手 0 5mi( 5~6 l , 血 量 5mi) 1
5 。 本 组 无 手 术 死亡 和腹 部 并 发 症 发 生 。 术 后 随 访 2个 月 至 3年 症 状 无 复 发 。 便 秘 症 状 完 全 缓 解 1 Oml 7例 , 本 缓 摹 解 3例 , 肠 脱 垂 无 复 发 。 结 论 直 游 离 腹 膜 片 十 字 交 叉直 肠 前 壁 悬 吊 固 定 并 补 片 修 复 直肠 前 壁 能 同时 解 决 直 肠 脱 垂

直肠脱垂指南

直肠脱垂指南

直肠脱垂诊治指南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直肠脱垂、直肠内脱垂和孤立性溃疡综合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等解剖结构异常,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

直肠脱垂虽然是良性疾病,但脱垂物引起的不适、黏液渗出和出血以及伴发的排粪失禁或便秘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排粪失禁的发生多由于括约肌慢性机械性牵拉损伤、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的持续兴奋、阴部神经损伤及由此引起的外括约肌萎缩等;便秘的发生与排粪时直肠内套叠的肠管所致机械性阻塞、盆底协同失调和结肠蠕动减弱相关。

5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尽管通常认为直肠脱垂与分娩有关,但接近1/3的女性患者无分娩史。

女性60~70岁为高发期,男性为40岁以下。

直肠脱垂患者中,年轻患者的显著特征是伴发孤独症、发育迟缓和精神异常,需口服多种药物,且男性患者常有排粪障碍的主诉。

直肠脱垂的患者常有肛提肌分离、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括约肌松弛或骶直分离等病理解剖改变。

以往,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是治疗直肠脱垂成功的标志,但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人,现有的多种手术方法都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功能恢复渐成为关注的重点。

检索平台为MEDLINE/PubMed(美国国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在线分析与检索系统)、Cochrane系统评价与临床试验数据库(世界循证医学数据库)。

检索索文献的年限为1978年至2010年6月。

检索关键词包括“rectal prolapse”(直肠脱垂)、“procidentia”(直肠脱垂)、“laparoscopy”(腹腔镜)、“suturerectopexy”(直肠缝合悬吊固定术)“mesh rectopexy,resection rectopexy”(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直肠切除悬吊固定术)和“perineal rectosigmoidectomy”(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文献中所含的参考文献也选择性地进行了查阅,所有的英文文献和成人相关研究都重新阅读。

4例成人完全直肠脱垂病人护理干预

4例成人完全直肠脱垂病人护理干预

4例成人完全直肠脱垂病人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总结直肠完全脱垂行人工网片修补术的护理经验。

方法:通过对4例直肠完全脱垂病人,给予积极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

结果:4例成年病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讨论: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给予干预措施,以利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直肠完全脱垂;聚丙烯补片;护理【中图分类号】r657.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82-01我科自2007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了4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病人,下面介绍一下这4例病人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均为直肠完全脱垂,男3人,女1人,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34岁,平均42岁,拖出时间最长的达25年,最短的也有4年,症状均有大便时直肠脱出肿物伴排便困难并渐加重。

拖出的长度达8-10cm,除脱出症状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稀便、液体、气体失禁和肛门松弛。

体检均有下蹲屏气时直肠脱出,粘膜外翻,行手法复位后肛门外口扩大,肛门括约肌松弛。

其中一位女性患者伴有子宫脱垂。

1.2 手术方式:这4例均采用聚丙烯补片经腹固定直肠上段并抬高直肠膀胱凹。

1.3 结果:术前脱出的直肠无炎症、糜烂、溃疡、出血、坏死等,术后病人无排便时肿块脱出,无排便困难、无直肠狭窄无补片反应及切口感染等,病人大便能够控制,顺利出院,电话随访,病人排便功能正常,无复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2 护理干预由于直肠完全脱垂在临床上较少见,收治此类病人得到我科高度重视,术前进行讨论,一方面要明确诊断,另一方面要确定最佳手术方案,预测手术风险,同时,护理部也非常重视,组织护理查房,就针对此病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展开讨论,制定康复计划,并组织实施。

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评估:术前我们详细了解病人的既往史、手术史、生活规律,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及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同时,详细评估病人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摘要:在肛肠科的众多疾病之中,直肠内脱垂是比较高发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特点之一为不分年龄的普遍化常见疾病,而流行病学的统计显示,该疾病多见于儿童、老年人。

但是这两类人群都是抵抗力和自理能力较低的人群,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就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做一综述。

关键字:直肠内脱垂;手术;疗效;分析直肠脱垂的一般分为2种治疗方式,按传统的治疗来说,一般是经腹手术治疗和肛门入路的手术治疗,但是,这两种传统的治疗方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比较大,手术采用的方法和术式对组织的创伤也大,且病人的术后反应比较大,传统治疗方法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长,直肠脱垂的另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解除病痛和急症,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有三联手术、四联术式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Delorme 术等[1]。

直肠脱垂后的愈合指标一般有以下几项,第一,如果手术效果极佳,那么患者的排便情况应该与患病前大概一致,而且没有大便失禁的情况出现,患者复查直肠造影应该没有直肠内重叠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可称为患者的病情痊愈状况,第二种手术后的情况是患者排便应该得到改善,患者大便失禁的情况较患病之前有所减轻,而影像学的检查显示直肠内重叠影响较之前减轻。

最后一种手术的情况是病情未改善,甚至加重,出现切口的重度感染和全身脓毒血症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1三联手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对于直肠内脱垂的概念来说,其是指直肠粘膜层由于慢性疾病等引起的松脱而导致粘膜全层或者粘膜层向外脱出肛门之外的情况,一般见于严重的慢性疾病导致的局部抵抗力下降,治疗直肠内脱垂的手术入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腹部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一种是从肛门入路,一般来说,经过腹部手术入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比较大,同时手术的综合并发症较多,而与之相对的肛门入路的手术则损伤比较小,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 D:将补片间断缝合固定在直肠前壁。如果患者有子宫阴道脱垂,也 可以将阴道后壁缝合固定到同一张补片上。补片近端用不可吸收缝线 或疝钉无张力固定到骶骨岬处。如果患者有子宫阴道脱垂,也可以将 阴道后壁缝合固定到同一张补片上;近端直肠前壁的进一步固定,可 以防止高位直肠套叠。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 直肠脱垂在普通人群中发 病率不高,总的发病率约 0.5%,以女性和老年人多 见,5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 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
• 直肠脱垂的病因不明,以 往认为与多产有关,但实 际上约1/3的女性患者从未 生产。
直肠脱垂的诊治现状
• 直肠脱垂往往与以下解剖异常同时出现:

直肠脱垂的诊治现状
• 直肠脱垂患者多合并有肛门直肠功能的异常, 50%~75%的直肠脱垂患者合并有肛门失禁,
粘膜,故又称粘膜脱垂,脱出长度为2~3cm,粘膜皱 壁呈放射状,脱垂部为两层粘膜组成;
2、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 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 出长度常超过4cm,甚至20cm,呈宝塔 形、粘膜皱壁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 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 壁间有腹膜间隙。
直肠脱垂分度标准:
• Ⅰ 度: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外,长度在 3cm以内,便后脱出部分可自行回纳,一般无分明自觉症 状;
• Ⅱ 度: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全层脱出肛外,长度在 4~8cm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助其还纳,多伴有肛门括 约肌松弛;
• Ⅲ 度:排大便或增加腹压时肛管、直肠、部分乙状结肠 脱出肛门外,长度在8cm以上,用手复位都比较困难,可 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糜烂、肥厚,便血,大便 失禁等症状;
直肠脱垂手术方式选择:
2、经会阴部手术: • ⑵适用于脱垂直肠不能返纳或已有
坏死患者,其术式有:经会阴直肠 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优点:手术 操作安全,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和疼 痛较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住 院费用少;缺点:经会阴部手术只 能解决直肠脱出肛门外的症状,并 不能解决脱垂的原因,复发率是经 腹手术的4倍。
25%~50%的患者合并便秘。
• 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直肠脱垂的症状,手术是唯一 可能治愈直肠脱垂的治疗方式。
• 常用手术入路可分为
和经会阴入路,由
于经会阴手术复发率较高,经腹手术应用得越来
越多。
直肠脱垂的分类
• 直肠脱垂可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和完全性两种: • 1、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仅为直肠下端
腹腔镜直肠脱垂手术
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 (LVMR )
定义
•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 垂(又称脱肛)
直肠脱垂的诊治现状
•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全层套叠、脱出肛门 外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和肛门 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是目 前有可能将其治愈的唯一手段。
直肠脱垂的诊治现状
直肠脱垂手术方式选择:
• 1 、注射治疗: • 适用于Ⅰ度直肠脱垂,
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 优点:患者基本无痛苦,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 医疗费用低, 可重复使 用等;缺点:成年人容 易复发。
直肠脱垂手术方式选择:
2、经会阴部手术: • ⑴适用于Ⅰ度、Ⅱ度早期直肠脱垂
和年老体弱不能耐受经腹手术患者, 其术式有:①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 ②肠壁肌层折叠缝合术;③肛管环 缩术等等;
• E:关闭腹膜以盖住补片,防止术后小肠与补片粘连。盆底腹膜关闭 后,可形成一个新的、抬高的Douglas窝。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a:在骶岬处切开腹膜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b:向下延伸至道格拉斯凹的最深处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c:缝合将补片固定于直肠腹侧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d:用永久钉将补片固定于骶岬
LVMR的效果评价
• 直肠脱垂是盆底整体松弛、脱垂的一部分, 在修复直肠脱垂时,除了还纳、固定直肠 以外,盆底的抬高也很重要。
• 直肠脱垂手术效果有三重目标:
– 第一,通过切除或恢复正常解剖来消除直肠脱 垂;
直肠脱垂手术方式选择:
3、经腹部手术: 适用于Ⅱ度、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其术式很多,推荐腹腔镜
LVMR 作为首选术式;优点:疗效肯定,复 发率低,手术过程不复杂
• 首创于20多年前的 与以
往经腹手术相比,前者仅游离直肠前壁, 保留了盆腔自主神经,患者术后肛门直肠 功能较好、复发率和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 率较低,现已成为欧洲治疗直肠脱垂的标 准术式,在北美地区也越来越普及。
– 第二,纠正有关的便秘或肛门失禁等功能异常; 第
– 三,避免产生新的肠道功能障碍。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 A、B:在右侧骶骨岬位置打开腹膜,沿虚线所示切开,形成倒“J” 形切口,注意保护右侧的腹下神经和输尿管。
LVMR的主要手术步骤
C:在Douglas窝最低点切开,沿直肠阴道隔向下分离,直至盆底,这个 过程中不做任何侧方或后方的游离。游离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直肠或阴 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