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足月妊娠急诊剖宫产术患者600例,年龄为20~39岁,体重为52~90 kg,身高146~165 cm,ASA 分级为Ⅰ~Ⅱ级,均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无腰麻禁忌证。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150例,B组150例,C组150例,D组150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实施手术前均未予术前用药,入室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8~20 ml/(kg·h)。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注入药物均为0.5%布比卡因1.5 ml,注入药物时穿刺针斜口方朝向头侧。A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B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C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D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所有患者在腰麻注入药物后均予头端置管3.5 cm后立即取平卧位,效果不佳或失败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若SBP<90 mm Hg或MBP下降超过基础值20%时,SBP 下降>30%时,视为低血压,均静脉注射麻黄碱6~12 mg/次,心率慢于60次/min 则给予阿托品(0.5~1.0 m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不调整体位。

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改良法评价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阻滞完善(手术区域无痛及Bromage评分达到3分)时间,麻醉平面。评价术中麻醉质量(优良:无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满意:可忍受的疼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不满意:不可忍受的疼痛,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和肌松效果(优良:无肌张力干扰;满意:出现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不满意:出现不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新生儿娩出后进行口腔清理,然后进行Apgar 评分。麻醉平面:以针刺的方法确定,麻醉平面超过胸(T)6为麻醉平面过高,T6~8为适度,T10以下为过低。记录阻滞后血压变化、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新生儿评分等表现。

1.3观察指标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并发症: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麻黄碱使用次数。

1.4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

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麻醉效果由表1可见,A、C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佳,B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其次,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B、D组患者麻醉平面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由表2可见,A、C、B、D组患者麻黄碱使用例数、心动过缓、

低血压发生率依次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麻醉平面过高,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多为急诊,常需快速安全、疗效确切的麻醉。一般而言腰麻的肌肉松驰作用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阻滞,且镇痛效果确切,失败率低,已得到临床广泛共识。剖宫产的麻醉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8,即能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可以解除宫缩痛,不抑制宫缩,松弛腹部肌肉,对胎儿无影响[1]。腰硬联合麻醉影响阻滞平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药液比重,注射时和注射后即刻的患者体位,药物剂量和注射部位,其他影响阻滞平面的因素包括年龄、脑脊液(CSF)、脊柱弯曲程度、药物容积、腹内压、妊娠、患者身高和穿刺针方向。总体来说,麻醉药剂量越大,注射部位越高,所获得的麻醉平面越高。穿刺针斜面或注射口的方向也具有重要作用,向头侧注射药物可比向一侧或尾侧体位注射药物获得更高的麻醉平面。妊娠CSF容积与麻醉平面呈负相关。腹内压升高或致硬脊膜外静脉充血时,可减少CSF容积,导致阻滞平面上升。这些情况包括妊娠、腹水和腹腔巨大肿瘤等。此时特定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超出预料的麻醉平面。足月产妇蛛网腹下隙麻醉所需的局部麻醉药剂量比非妊振患者减少1/3[2],这可能是腰硬联合麻醉除用于剖宫产术外,在其他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常很少出现麻醉平面过高及低血压的重要原因。单纯高浓度局麻药物所达到的麻醉平面越高,交感神经阻滞范围越大,低血压发生率越高[3],麻黄碱的使用可治疗低血压,但常引起心动过速和快速耐受,另外麻黄碱还可引起子宫动脉收缩使子宫的血供减少,造成脐带血流量减少,有导致胎儿酸中毒的可能[4]。腰硬联合麻醉常用布比卡因剂量为8~12 mg,穿刺部位常为L2~3或L3~4。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选择L3~4穿刺,通过调整麻醉平面使麻醉过程维持平稳,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5]。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我们使用腰硬联合麻醉0.5%布比卡因6 mg,常致麻醉平面、镇痛及肌肉松驰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而0.5%布比卡因10 mg又多致低血压、高麻醉平面等问题均未予广泛运用。我们认为剖宫产术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实施麻醉[6],可明显减少血压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且麻醉效果确切;剖宫产手术L2~3腰麻注药速度过快,常导致麻醉平面较高,通常可达T2水平,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慢,给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低血压发生率高,麻黄碱使用多,循环波动明显;通过减慢注药速度常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剖宫产手术L3~4腰麻注药速度过慢,常导致麻醉平面较低,麻醉效果差,通过加快注药速度常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以0.5%布比卡因1.5 ml,速度为20 s/ml以内,L2~3蛛网膜下腔注药麻醉效果最优;0.5%布比卡因1.5 ml,速度为20 s/ml以上,L3~4蛛网膜下腔注药麻醉效果其次。麻醉平面适度,一般在T8左右,血压下降幅度小,术中只需快速输注乳酸林格氏液1000~1500 ml,不需要使用升压药或使用升压药很少,不需调整体位或调整体位很少,尤其对妊高症患者维持循环稳定效果显著,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快,对患者心理影响明显减轻微。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31315.

[2]原著:G.Edward Morgan,Jr,Maged S.Mikhail,Michael J. Murray.主译:岳云,吴新民,罗爱伦.摩根临床麻醉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6268.

[3]Bogra J,Arora N,Srivastava P. Synergistic effect of intrathecal fentanyl and bupivacaine in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BMC anesthesiology,2005,5:5.

[4]Cooper DW,Carpenter M,Mowbray P,et al. Fet al and maternal effects of phenylephrine and ephedrine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 Anesthesiology,2002,97:15821590.

[5]陈明全,侯俊,方为,等.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10,(35)15:2796.

[6]李晓霞,郎中兵,龙海林,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时布比卡因腰麻剂量的探讨,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5):735755.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及风险并发症 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 (一)穿刺针 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 (二)穿刺方法 穿刺间隙为L2~3或L3~4。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 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二、注意事项 包括:①硬膜外导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间隙,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间隙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②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但阻滞平面容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足月妊娠急诊剖宫产术患者600例,年龄为20~39岁,体重为52~90 kg,身高146~165 cm,ASA 分级为Ⅰ~Ⅱ级,均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无腰麻禁忌证。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150例,B组150例,C组150例,D组150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实施手术前均未予术前用药,入室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8~20 ml/(kg·h)。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注入药物均为0.5%布比卡因1.5 ml,注入药物时穿刺针斜口方朝向头侧。A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B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上。C组穿刺点选择L2~3,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D组穿刺点选择L3~4,注药速度为20 s/ml以内。所有患者在腰麻注入药物后均予头端置管3.5 cm后立即取平卧位,效果不佳或失败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若SBP<90 mm Hg或MBP下降超过基础值20%时,SBP 下降>30%时,视为低血压,均静脉注射麻黄碱6~12 mg/次,心率慢于60次/min 则给予阿托品(0.5~1.0 m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不调整体位。 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改良法评价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阻滞完善(手术区域无痛及Bromage评分达到3分)时间,麻醉平面。评价术中麻醉质量(优良:无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满意:可忍受的疼痛,不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不满意:不可忍受的疼痛,需硬膜外腔注药加深麻醉)和肌松效果(优良:无肌张力干扰;满意:出现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不满意:出现不可接受的肌张力干扰);新生儿娩出后进行口腔清理,然后进行Apgar 评分。麻醉平面:以针刺的方法确定,麻醉平面超过胸(T)6为麻醉平面过高,T6~8为适度,T10以下为过低。记录阻滞后血压变化、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新生儿评分等表现。 1.3观察指标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镇痛效果、腹肌松弛;并发症: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麻黄碱使用次数。 1.4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 2.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麻醉效果由表1可见,A、C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佳,B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其次,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B、D组患者麻醉平面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由表2可见,A、C、B、D组患者麻黄碱使用例数、心动过缓、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妇产科手术中主要分为两类,其中一种是妇科手术,另外一种为产科手术。妇科手术主要涉及子宫、输卵管等,手术需要进入腹部,深入盆腔和阴道开展操作。产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是剖宫产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母婴安全。不论是产科手术还是妇科手术都需要进行麻醉,不同的手术方式需要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妇产科常见手术麻醉方式与相关注意事项。 一、妇产科手术中常见麻醉方法 (一)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主要是指:在椎管内腔隙注入麻醉药物,从而对脊神经传导功能进行阻滞。椎管内麻醉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蛛网膜下腔阻滞(Subarachnoidblock)又被称腰麻,适用于操作时间较短的手术,特别是阴道手术。通常来说麻醉穿刺点为腰3-4,将麻醉平面控制在胸6以下。但是采用连续法开展腰麻容易出现头痛与恶心等并发症,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多采用单次法。另外一种为硬脊膜外腔阻滞(Epiduralblock)又被称为硬膜外麻醉。主要是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物,从而对脊神经根进行阻滞,麻痹脊神经根支配区域。根据不同的穿刺部位分为高位硬膜外麻醉,中位硬膜外麻醉以及低位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的镇静作用与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应用于妇产科手术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延迟手术应激反应。 1.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麻醉药使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呼吸道吸入,静脉用药以及肌肉注射。药物起效之后能够暂时抑制全身中枢神经系统。全身麻醉的临床表现为主要为:全身痛觉消失,神志消失、骨骼肌松弛以及反射抑制等。全身麻醉适用于妇产科重大手术,术中要注意监测患者呼吸功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妇产科麻醉注意事项 (一)加强麻醉管理 首先要加强呼吸管理,因为妇产科手术患者多选择截石位或者是头低仰卧位。在这样的体位下膈肌会受到一定的压迫,这就会导致肺泡通气量受到影响,所以要加强呼吸管理,防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窒息等情况。首先要保证麻醉平面不能超过胸四,其次要注意在麻醉过程中不使用过多的辅助药,最后在持续麻醉过程中要注意持续给氧,在必要时加用全身麻醉。其次要加强循环监测,对于困难手术如:晚期巨大实质性卵巢癌伴腹水等复杂手术,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与cvp 进行监测。 (二)麻醉前探视 在妇产科手术开展之前医生会开展术前探访,同时麻醉师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访,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患者机体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其麻醉承受力,从而制定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保证麻醉成功。 1. 麻醉前禁食禁水 众所周知在手术前需要禁食禁水,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跟麻醉具有密切相关性,在手术之前禁食禁水将胃部排空,避免手术过程中胃部食物返流导致意外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特别是全麻手术更要注意术前禁食禁水,一般要求在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 1.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绝大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同时还会对手术和麻醉产生畏惧,这样就容易导致手术和麻醉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手术和麻醉之前一定要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麻醉与手术治疗,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58例剖宫产的产妇分组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EA),每组29例,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K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I)、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与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上界平面达T7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量少、镇痛好、肌松佳,I-D短于EA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用量及输液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的双重优点,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并可提供更好的导尿舒适度,不良反应少、术后可连接镇痛泵及硬膜外麻醉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因此CSEA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安全可行的,是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兼有腰麻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时间灵活、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等优点。为了提高手术的麻醉质量与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科运用CSEA与EA行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初产足月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58例,年龄21~36岁,平均(26.4± 2.5)岁,体质量56~70 kg,身高155~170 cm,随机分为CSEA 组和EA组,每组29例。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及用药相同,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和苯比妥钠0.1 g,入手术室后常规鼻导管吸氧,监测BP、HR、SPO2和ECG。在麻醉操作前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滴入平衡液300~500 ml,CSEA组采用国产联合穿刺针16G/25G经L3/4点穿刺[1],见脑脊液滴出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0%葡萄糖混合液(布比卡因8~12 mg),控制注入速度在15~20s内,如麻醉平面未达到要求。可注入2%利多卡因5~10 ml以提升麻醉平面达到预定要求,EA组用16G硬外穿刺针经L1~2间隙穿刺并向头端置管3~5 cm,按常规注入2%利多卡因12~15 ml(含1/20万肾上腺素),调节麻平达T6,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两组产妇平卧后摇床左倾15°~30°。 1.3 监测指标麻醉诱导时间为由椎管内注药到切皮的时间,手术时间为由切皮到缝完皮肤的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为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的量[2]。①连续监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低血压的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低血压的护理 2007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共3 020例,其中106例在麻醉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仰卧位低血压,针对其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后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的产妇106例,年龄25~39岁,平均2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周。106例产妇中有91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均无系统性疾病,孕期平顺。 2 产妇血液循环的变化 2.1 产妇血液循环的变化特点:非妊娠期供应子宫的血流量不及心输出量的2%,而妊娠期可达20%~30%。当产妇仰卧位时,由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可使心输出量下降达30%,分娩或改变子宫位置,会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的压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20%~25%。 2.2 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液分布的变化:腰麻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使阻滞范围内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均扩张,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回心血量骤减,心排血量降低,每搏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2.3 血压下降的危害:腰麻注药后,阻滞平面迅速出现,容量血管扩张,肌肉松弛,产妇仰卧位后,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骤减,从而出现了血压的明显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致使产妇的重要脏器低灌注、恶心、呕吐、中枢兴奋,胎儿缺氧和酸中毒,严重危及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血压的显著下降,可使子宫-胎盘血流量严重减少,即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母体血压回升,但子宫动脉也仍因此而收缩,试验表明如此并不能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防止血压下降和维持麻醉后母体循环系统的稳定。

剖宫产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影响

剖宫产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应激反应及炎症因 子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者硬 膜外麻醉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术中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中为腰硬联合 麻醉。结果:麻醉前HR、MAP 2组相比差异小P>0.05,麻醉5min HR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1h 2组血清SOD、MDA、hs-CRP、 IL-6水平相比差异小P>0.05,术后24h血清SOD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DA、hs-CRP、IL-6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在剖 宫产术中通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更有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应激反 应及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女性的特有疾病,血压水平升高可引起孕妇重要脏器损伤 及肢体水肿,并具有蛋白尿表现,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昏迷和抽搐,对于母婴 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影响。剖宫产术是目前对于妊娠高血压等产科合并症进行处理 的常用手段,有利于维护母婴健康。剖宫产术中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维持产妇的血 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和恰当的肌松效果等,是确保剖宫产术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环 节[1]。以下将分析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剖宫产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或者硬膜外 麻醉对其机体应激反应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实际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均确诊为妊娠高血压,并接受剖宫产术,共计70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35例,观察组年龄分布于23~32岁,均数(68.2±0.6)岁;孕周35~41周,均数(37.6±0.5)周。对照组年龄分布于22~33岁,均数(68.3±0.5)岁;孕周35~41周,均数(37.7±0.4)周。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产妇均于剖宫产术前6小时禁食,入室之后创建静脉通路,对于各项生命体征和宫内胎儿状况进行密切监测。对照组术中为硬膜外麻醉,选择产妇L2~3椎间系进行穿刺,顺利穿刺后,将硬膜外导管进行置入,调整为平卧体位,经由硬膜外导管给予2%利多卡因(3~5ml)进行注入,密切观察5分钟,监测产妇麻醉平面,未见腰麻征象可继续给予利多卡因(5ml)进行注入。在剖宫产术中为产妇提供甲磺酸罗哌卡因(5~10ml)进行注入,进而维持麻醉。同期观察组术中为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顺利操作后放置腰穿针,给予1%布比卡因1.2ml,将其稀释为ml的混合溶液经由腰穿针注入于产妇蛛网膜下腔,将腰穿针进行拔出,继续放置硬膜外导管,维持平卧体位,在剖宫产术中为产妇提供0.5%罗哌卡因(8~13ml)进行注入,进而维持术中麻醉。 1.3评价准则 (1)记录2组产妇麻醉前以及麻醉5min时的心率(HR)以及平均动脉压(MAP)。(2)2组产妇均对其麻醉前1h和术后24h的血清应激反应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数据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数据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腹产是人类手术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手术类型之一。而医学上的麻醉是指医 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暂时失去全身或局部的感觉,以实现无痛的手术治疗。因此,要想在剖宫产术中减轻疼痛,就不能没有麻醉的帮助,充分说明了剖 宫产术与麻醉是密切相关的。大部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剖腹产对 麻醉的要求很高,这是由准妈妈的怀孕生理决定的。如果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麻 醉药量不当,整个手术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婴儿和母体的生命。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术主要是用手术刀切开 产妇腹部,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胎儿。剖腹产通常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医学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产妇都选择剖腹产来代替传统 的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进行,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 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以下特点:(1)产妇的生理变化显著。(2)产妇生产时 容易发生并发症,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和产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4)在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呕吐和误吸是主要死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相 关设施而定,以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1. 连续硬膜外麻醉 这种类型的麻醉是许多健康妇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脊椎结合、穿刺部位 畸形或感染、严重产前出血、未纠正休克和精神疾病的妇女是禁止使用的。连续 硬膜外麻醉对孕妇的血压没有太大影响,可减少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的发生率。

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 分娩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生理过程,是新生命从孕育至诞生所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分娩疼 痛也是每位孕产妇均为面临的问题,部分产妇无法耐受分娩疼痛,在产程进展阶段出现较为 严重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分娩的风险,同时这也是现今我国剖宫 产率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2]。伴随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分娩镇痛的关注度 在不断提升,以逐渐成为现今社会各界均广泛关注的问题[3]。目前临床诊疗中常用的分娩镇 痛方式有麻醉药物、镇痛药物给药控制,针刺镇痛等,其中麻醉药物镇痛应用最为广泛,本 文主要就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诊疗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1 如何在分娩镇痛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开展前需要向产妇及家属详细介绍麻醉的方式、流程、常见不良反应等,同时 须签署麻醉同意书,以获取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帮助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嘱产妇屈膝,对待 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嘱产妇放松,于L2~3或L3~4腰椎间隙进行穿刺,直至有突破 感后回抽,可见脑脊液流出,即为穿刺成功,置入导管,缓慢注入2ml左右的瑞芬太尼,控 制速度在0.1ml/s,同时开放静脉通道给予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试验量未见毒性反应后,给予10ml的0.125%罗哌卡因与0.02 mg/mL的布托啡诺混合药液缓慢推注,即连接硬膜外镇痛泵,留置60~80ml左右的0.125%罗哌卡因与0.02 mg/mL的布托啡诺混合药液,镇痛 泵的速度调节至4ml/h左右,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期间,须严密监护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做 好胎心音的监护,待宫口开全后及关闭镇痛泵,直至胎儿娩出后,给予10ml左右的混合药 液缓慢推注给药。 2 分娩镇痛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优势有哪些 腰硬联合麻醉是分娩镇痛中最为常见的麻醉手段,能够对产妇的痛觉神经进行较为完全的阻滞,同时对运动神经基本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中发现,该麻醉方式对产妇的 腹肌、提肛肌的收缩功能及自主呼吸功能不会有抑制作用,一般在产妇宫口开至2cm左右时 进行麻醉阻滞,该阶段产妇刚进入疼痛活跃期,同时也是诊疗中部分产妇无法耐受宫缩疼痛 的主要阶段。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较为迅速,一般在给药后的1~4min内即可发挥较为显著 的镇痛效果,相较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更短。有研究[3]对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于分娩镇痛中对母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起效时间、产 程进展阶段的镇痛效果方面均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同时对新生儿 Apgar评分无负面影响。 3 结束语 分娩疼痛是产科诊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主要难点,其发生与子宫规律收缩相关,且伴 随宫口的扩张,疼痛程度呈现升高趋势,剧烈疼痛状态下,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的发生会导致子宫血流量的减少,延长产程的进展,严重时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威胁母婴安全。因而开展分娩镇痛是现代医学发展与进步的必经过程,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 基本医学理念。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目前分娩镇痛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在活跃期进行麻 醉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对交感神经张力及肌力等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腹肌和肛提肌的 松弛,同时在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 镇痛中的应用以较为成熟,且大量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我 国分娩镇痛尚处于推广阶段,还有待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但分娩镇痛在缓解产妇负性情绪、 促进产程进展、降低无指征剖宫率等方面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临床诊疗中须重视其推广与 落实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炯光,吕蕊,吕小倩.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 效果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5):83-84. [2]张付军.分析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 志,2019,6(11):41.

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 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 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伊始是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和2022 年2月,通过电脑相关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剖 宫产手术患者124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换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共计62例 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以及共计62例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对 患者最终产生的临床成效进行两个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麻醉起效、婴儿娩出 以及手术时间均更短的一个群组为观察组(P<0.05);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更多 的一个群组为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而言,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这一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能够让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得到一定 程度的缩减,麻醉发挥效果的时间更快,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了降低。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随着我国政策的变化,临床上有了更多剖宫产瘢痕子 宫产妇选择再次妊娠。对于瘢痕子宫的孕妇而言,其在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 所拥有的难度较高,手术时间相对更长,所以麻醉的风险以及难度均有所增加[1]。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麻醉方式,其中常见的就是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 硬膜外麻醉[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伊始是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和2022年2月,通过电脑相 关程序作用下在该段时间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124例 作为入组成员,将其换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共计62例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的对照组,以及共计62例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

剖宫产手术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评价

剖宫产手术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评价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单胎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硬膜外麻醉50例(EA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90例(CSEA 组)。结果:两组孕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起效(1.24±0.31)min、完全阻滞(5.50±1.22)min、术中平均动脉压(12.25±1.24)kPa、局麻药用量(1.89±1.02)ml、剖宫产手术时间(48.34±5.45)min,低于EA組的(5.61±1.05)min、(14.22±2.08)min、(13.47±1.40)kPa、(13.08±2.05)ml、(54.98±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完全97.78%,高于EA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局麻药用量小,起效快,阻滞完善,时间亦可由硬膜外注药控制,术后又可硬膜外注药镇痛,是剖宫产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标签: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是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之一,麻醉工作中不仅仅需要考虑母亲方面,同时也需要考虑新生儿情况,因此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1]。连续硬膜外麻醉曾经是国内剖宫产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近年来随着腰麻穿刺针的改进,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加[2],本文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足月单胎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无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严重肥胖等并发症,孕期无仰卧位低血压史,ASAⅠ~Ⅱ级; 其中实施硬膜外麻醉50例(EA组),年龄21~39岁,平均(28.26±3.45)岁,体重指数23.57~28.05 kg/m2,平均(25.02±0.86)kg/m2;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90例(CSEA组),年龄22~40岁,平均(28.46±2.97)岁,体重指数24.02~28.11 kg/m2,平均(25.24±0.90)kg/m2。两组孕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剖宫产医生构成、麻醉医生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连续监测ECG、HR、BP、SpO2,常规面罩吸氧,打开静脉通路,快速输入林格氏液500 m1。(1)EA组用18号穿刺针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硬膜外腔头端置管3 cm,注入2%利多卡因试用量3 ml,观察无全脊麻征象,再加1.73%碳酸利多卡因15~20 ml,酌情追加药量。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多巴胺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脏功能不全等疾病。在剖宫产手术中,往往需要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来麻醉患者,但这种麻醉方式会导致血压下降和心脏负荷增加。通过预先使用多巴胺来增强心脏功能,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手术前30分钟到1小时,将5-10μg/kg的多巴胺溶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预先给予患者。预注射多巴胺后,可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 多巴胺预注射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腰硬联合麻醉会导致交感神经阻滞,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多巴胺可以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脏排血量,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从而预防或减轻麻醉期间的低血压症状,降低心脏负荷,保证血流稳定。 多巴胺预注射可以降低术中需要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腰硬联合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减少这些药物的使用量。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过量使用会增加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风险。通过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可以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多巴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焦虑程度。剖宫产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紧张和恐惧的经历,焦虑和紧张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多巴胺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乐观情绪和自信心,缓解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多巴胺预注射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在使用多巴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选择和监测,以避免多巴胺的不良反应,例如心律失常等。多巴胺的应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处理。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分析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局麻药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方 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展开分析,利用 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布比卡因组注入0.5%布比卡因2ml,罗哌卡因组 注入0.5%罗哌卡因2ml。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肌松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5min后,布比卡因组SBP、DBP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 组HR、SpO2无明显差异(P>0.05)。布比卡因组肌松优良率80.00%,罗哌卡因 组肌松优良率96.67%,两组肌松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 比卡因均能满足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需求,罗哌卡因肌松效果更好、对产 妇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有利于缩短剖宫产手术用时,更推荐为麻醉用药方案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剖宫产术的麻醉重点在于要求麻醉药诱导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肌松好, 腰硬联合麻醉(CSEA)因起效快、局麻药剂量小、阻滞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并 在剖宫产术中取得了一致认可[1]。CSEA很好的避免了传统腰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 的弊端,剂量一般小于硬膜外阻滞1/3,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产妇术后可自控镇痛。本文将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两种用药方案应用于剖宫产CSEA中,并进行对 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展开分析,罗 哌卡因组年龄27~37岁,均值(31.42±2.56)岁;布比卡因组年龄25~36岁,年龄均值(31.77±2.81)岁。纳入标准:妊娠≥36周足月产;单胎妊娠。排除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对比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对比 目的:研究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ASA Ⅰ级剖宫产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术,根据腰椎穿刺点,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Ⅱ组,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的大于Ⅱ组,麻醉平面大于Ⅱ组,调整床位和硬膜外用药例数Ⅱ组明显的大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刺点选择L3-4,辅助床位调整或者是硬膜外用药,围术期安全性大大提高。 标签: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麻醉效果 在剖宫产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种方法起效比较慢,麻醉的效果不满意,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分段进行神经阻滞,对产妇的影响比较小,肌松效果比较好,可控性较强,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对时间进行调整[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应用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 I级剖宫产产妇60例,手术前没有妊娠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年龄为21至30岁,平均年龄为(25.2± 2.3)岁,身高为151-168 cm,体重为55-75 kg,术前禁水时间为8-12小时。产妇的心肺功能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根据腰椎穿刺点,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Ⅱ组,Ⅰ组穿刺点是腰椎第2-3椎间隙即L2-3,Ⅱ组穿刺点是腰椎第3-4椎间隙,即L3-4。 1.2 麻醉在手术之前0.5小时,应用0.5 mg阿托品、100mg鲁米那进行肌注。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选择L2-3或者是L3-4间隙,在成功穿刺以后,硬膜外穿刺针将腰麻针导入,蛛网膜下腔注入1.3 mL0.75%的布比卡因,注入速度为1mL/8S,患者取平卧位,5min以后,对患者的痛觉,应用针刺法对患者麻醉阻滞平面进行试验,是麻醉初始平面,若在T10之上,不必对平面作出调整,若在T10以下,需要对手术床平面作出调整,保持脚高头低15°,5min以后,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试,当大于T10之上时,手术床的位置可以调整到水平位;当未达到T10时,将4mL 2%利多卡因注入到硬膜外导管中,以上过程不断重复,当未达到要求时,需要增加6mL2%利多卡因。胎儿剖出以后,常规应用20mg 催产素,剂量相同,加入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方氯化钠液的输注,当产生低血压时,需要进行快速补液,或者是进行麻黄碱静脉注射。低血压的标准如下:血压下降的程度大于麻醉之前的20%或者是血压下降为10.7kPa[2]。 1.3 指标观察在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时,采用Datex—Ohmeda 多功能监护仪,实行连续的监测。在用针刺法对患者进行痛觉阻滞平面试验,对开始麻醉诱导直到开始手术痛觉最高阻滞平面进行记录,监测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果预期麻醉平面未达到,就需要借助上述麻醉、硬膜外方法,对手术的床位进行调整,或者是进行硬膜外注药,记录床位调整、硬膜外给药情况。观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探讨妇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研究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舒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病人,其中子宫切除术20例;剖宫产术20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0例,均分为两组。25例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25例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CSEA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EA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CSEA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 1.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用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EA组25例(单纯硬膜外阻滞)经L2~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4 cm,注入试验量2%利卡多因5 ml,观察5~10分钟无腰麻征象后注入1%利卡多因与0.2%丁卡因混合液(加1:20万肾上腺素)10~15 ml,按手术需要及病人情况每隔60~90分钟追加5 ml,术中根据病人牵拉反应的程度辅以不同的麻醉性镇痛药。CSEA组25例经L2~3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当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以缓慢速度(约5秒钟1 ml)注入局麻药(0.75%左旋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共3 ml),根据病人情况注入2.5~3 ml迅速拔出腰穿针,然后头向置硬膜外导管3~4 ml,固定好导管,让病人平卧调节麻醉所需的平面(5~10分钟之内调节),控制阻滞平面在T5~6以下,但一定要注意在穿刺之前要先适当扩容(用林格氏液500 ml),防止腰麻后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因脊麻对循环影响比硬膜外阻滞要大,并同时准备好麻黄碱及其他急救准备。手术开始后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予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1.5%利卡多因4~5 ml,观察5~12分钟BP、HR及阻滞平面的变化,按手术需要及病人情况追加0.5%左旋布比卡因。全程持续观察BP、HR、SPO2、ECG以及病人主诉和反应。 2 结果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产妇失语1例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产妇失语1例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其起效快、镇痛好、术后可以硬膜外除痛,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而且针内针一点穿刺技术解决两个麻醉的问题,不仅使椎管内总用药量降低,而且很少发生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迟发型局麻药中毒病例更为少见。本病例报导了剖宫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发生产妇失语的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对局麻药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和预防进行了讨论。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并发症 1 病历资料 产妇,29岁,术前诊断:G1P0,孕39+1W,LOA,头盆不称,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身高165cm,体重82kg,ASA分级I级。 产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测血压135/65mmHg,心率85次/分,SpO2100%,取左侧屈膝卧位,选L3-4间隙常规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穿刺及置入腰麻针顺利,无出血及神经根阳性症状,注入腰麻药0.5%罗哌卡因2.4ml(配比为:0.75%耐乐品2ml+10%葡萄糖1ml),硬膜外向头端备管3cm,固定硬膜外导管,翻身平卧测评面T8,测血压116/53mmHg,心率101次/分,5min后开皮,效果满意,3min后娩出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静脉给予生物缩宫素10u,5min后静脉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2mg入壶,约15分钟后,产妇主诉舌尖麻木感,咽部不适,测得测血压94/42mmHg,心率106次/分,SpO2100%,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入壶,无缓解,症状加重,主诉舌根麻木加重,吞咽困难,说话无力,嘱产妇张口检查舌咽部,未见异常,安慰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再测麻醉平面T6,遂加快补液并静脉给予甲强龙40mg,血压波动在100~90/30~50mmHg,心率110次/分左右,10min后手术结束,暂未送回病房,观察20min,血压及心率无明显波动,自主症状略有缓解,拔除硬膜外导管,见导管入硬膜外腔端近10cm处有血,送入病房,术中补液1500ml,出血300ml,尿量200ml。产妇反病房后见到家属情绪激动,已不能用语言表达,手写告知为“不能讲话,不能下咽”。监测生命指征稳定,均在正常范围。静脉追加地塞米松10mg,嘱产妇休息,避免紧张,产妇入睡。30min后叫醒产妇,能开口讲话,正常交流,不适症状消失。密切随访无不适,6天后母婴出院。 2 讨论 产科麻醉最大的进步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广泛应用[1]。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优势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势,除了能快速起效和阻滞完全之外,椎管内总药量降低,腰麻术后头疼和硬膜外血肿及神经根并发症也大大降低,发生迟发型局麻药中毒病例更为少见。该病例产妇发生不适症状出现在麻醉后30min,静脉应用缩宫素后20min,静脉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后15min,处理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快补液,静脉共给予地塞米松20mg,甲强龙40mg,约1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追问病史排除精神疾病。经查资料静脉给予缩宫素,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急诊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急诊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联合 麻醉的应用】》 摘要:腰麻硬膜外合麻醉()是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优,扬长避短[],分级~Ⅱ级;年龄平673岁(~36岁);体重平77 kg(66~89 kg);手术平36 (5~80 );身高平5835 (5~70 ),起效迅速、用药量少,可以产妇平卧即可开始消毒、手术,短即可达到完善麻醉效,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了,发生率低,减少了产妇痛苦,所以更适合急诊剖宫产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合麻醉 腰麻硬膜外合麻醉()是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优,扬长避短[] 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麻醉方法要起效快,以便能迅速除胎儿宫窘迫状况,又可用术止痛,免除患者术痛苦 很了这问题 我院008年月至009年月应用加用术镇痛泵法治疗300余例,效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与方法 般选取我院008年月至009年月应用加用术镇痛泵法产妇共306例 分级~Ⅱ级;年龄平673岁(~36岁);体重平77 kg(66~89 kg);手术平36 (5~80 );身高平5835 (5~70 ) 产妇妊娠无其他疾患,孕足月急诊行剖宫产术者,术前30 肌肉射鲁米那0 g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常规吸氧,监测血压、心电图,常规建立静脉通路,麻醉前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l 侧卧位局麻下用B型腰麻硬膜外合穿刺针L~3椎隙用7G硬膜外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确认成功用5G腰穿针行蛛膜下腔穿刺,针尖达蛛膜下腔,抽出针芯,见脑脊液回流即根据产妇身高入腰

麻药6~8 l(05%布比卡因 l加射用水6 l),药0~30 ,药完毕拔出腰穿针,通硬膜外针向头置入硬膜外导管3 ,平卧位,针刺法测定阻滞围 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 术毕,麻醉短0 手术,将容量00 l持续剂量 l镇痛泵(日BX产)接硬膜外导管上留置8 ;麻醉>0 者,先给予05%布比卡因5~0 l荷量,再接镇痛泵(镇痛液配制丁卡因00 g、氟哌啶5 g、吗啡8 g 加生理盐水至00 l) 结 组麻醉硬膜外穿刺和腰麻穿刺成功者30例,例患者或下完成手术,总成功率00% 其例因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回流,而下完成手术;l例因腰麻硬膜外置管困难而下完成手术,例由硬膜外穿刺刺破蛛膜而改 术患者除例硬膜外穿刺刺破蛛膜者外出现脊麻头痛() 置硬膜外导管连接术镇痛泵患者术镇痛取得了较满效 3 讨论 近年我国剖宫产率显著增高,般5%~8%[] 、及用剖宫产可满足手术要 具有并发症少等优,可用术镇痛,但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率较高,甚至达5%以上,骶神阻滞不完善,局麻药用量 对有胎儿宫窘迫患者,常了快速娩出胎儿,而阻滞还完善即开始手术,给产妇带定痛苦,也给术者手术带定困难 用剖宫产国外较普遍,该法剂量、起效快、镇痛肌松较满,但麻醉受限,术无法连接镇痛泵,并发症相对较多,主要是术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 效果 R714A1672-5085(2012)11-0125-02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因此,对麻醉方式和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全面考虑麻醉对母子的影响,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镇痛起效快,神经组织完善以及硬膜外麻醉可持续给药的优点,并可用于术后镇痛[1]。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剖宫产病人60例,年龄21-40岁,妊娠38-41周,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 1.2麻醉方法和管理入手术室后两组常规开放上肢静脉,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常规吸氧。麻醉前快速滴入生理盐水300-500ml。CSEA组于腰3-4间隙穿刺,见脑脊液渗出后注射0.125%布比卡因6ml,注射速度为20-30

秒,然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管3.0cm,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EA组于腰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0cm,按常规注入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1:1)15-18ml,调整麻醉平面于胸6以下。如出现仰卧性低血压,可向左侧摇床15-300。术中低血压时(收缩压低于基础的30%或小于90mmHg)可静注麻黄碱5-15mg,出现心率减慢时(HR<50次/分)可静注阿托品0.3- 0.5mg。 1.3观察指标(1)、麻醉起效时间(2)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所需时间(3)麻醉效果评价优:患者无痛感,肌松好,手术顺利。良:患者有轻微痛感,但可配合手术。差:有明显达拉痛,肌松差,必须加用镇痛、镇静药物才能完成手术。(4)骶神经阻滞评定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5)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孕妇年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相比无显著差异性。CSEA组有5例低血压,EA组有4例低血压,都为一过性,经加速输液和静注麻黄碱10-15mg后均恢复正常。 表1起效时间(指给药后感觉阻滞部位发热、发麻时间)、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针刺痛感消失)及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I-D)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