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电影研究32页PPT
侯孝贤电影研究

侯孝贤电影研究侯孝贤电影研究导言侯孝贤是华语电影界最杰出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风格、精确的镜头运用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对侯孝贤的电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及其电影对华语电影发展的影响。
一、侯孝贤的电影创作风格侯孝贤的电影作品常常以复杂的时间结构、富有层次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美学风格而著称。
他在电影中常以非线性的方式处理故事情节,穿插使用回忆、幻想和现实,给观众一种迷离的感觉。
同时,侯导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的矛盾,使电影更具戏剧性和深度。
侯孝贤在电影镜头运用上也富有创意和实验精神。
他善于运用长镜头、追逐镜头和对焦等手法,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观影体验。
特别是他对于动作场面的处理,常常运用缓慢的镜头和快速的剪辑,将观众引入影像的碎片化体验,给观众带来犹如梦境般的视觉冲击。
二、侯孝贤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侯孝贤的电影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他常常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刻画出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尤其是女性形象,侯导能够深入到女性内心世界,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女性的柔情和坚韧。
例如在《花样年华》中,他通过女主角的眼神和微笑,传达出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期待。
除了女性形象外,侯孝贤的电影也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这些边缘人物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温情。
例如在《刺客聂隐娘》中,他通过对聂隐娘的生活琐事和情感纠葛的描绘,表现了这位女刺客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性格。
三、侯孝贤电影对华语电影的影响侯孝贤的电影对华语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导演和观众层面上。
首先,他的作品开创了华语电影的新风格,为后来的导演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参考。
他的复杂叙事、独特的美学和深入人物内心的表达方式,为华语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侯孝贤的电影作品也改变了观众的观影方式。
他的电影常常要求观众主动去理解和解读,其深度和复杂性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观影经验和思考能力。
韩国电影研究5(重要导演研究)PPT课件

.
7
• 5、有人说大师潜质,从思想到风格不断变化《春夏秋冬》之后从变态人性剖
示开始转向宗教与禅理救赎。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
• 金基德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 1,对哲学、宗教精神信仰的研习,探寻 • 2,简洁的叙事方法,注重影像、动作叙事 • 3,美术、绘画营养证明搞电影不能只有电影
• 四、许秦豪
• 三部作品《八月照相馆》()《春逝》(2001)《外出》(2006)
矣
.
2
• 二、李沧东
• 1954年生,作家、导演,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电
影学院的教授,
• 作品1997《绿鱼》(又译《生死边缘》、《黑道初哥》)
• 2000《薄荷糖》
• 2002《绿洲》(威尼斯最佳导演)
• 作品特点:
• 1、通过边缘化小人物(甚至残疾人)透视社
会、人生及人性本身,往往在残忍、冷酷的冲突 中展示人性深处最脆弱、最本能的真善美;
• 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春逝》开头、寺庙听雪( 23: )、树下听唱(1:
02)、分手(1:25)及结尾
• 风格特征:
• 1、淡化古典意义上的戏剧化、冲突律,是生活化的散文式电影。 • 2、直接触摸生命脉搏的心理现实主义。虽然写爱情、亲情、伦理,
但淡化其外部动作冲突,强调内部心理变化,而经常与死亡联系起来, 放在生命流程中强调其自然性。
• 2、清醒、冷峻的社会批判意识,社会/环境对
人的挤压、蹂躏,理想主义的破灭
.
3
• 3、影响风格上绝对排斥技巧主义、形式主
义,有较强的记录片、纪实化风格,强调 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真实感。
• 李沧东使韩国电影摆脱了小国小家的自身
某些弱点(如肤浅、形式主义、模仿大于 创造等),在人文深度上与欧洲电影比肩
台湾电影史ppt课件

• 4、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在新电影运动中得 到磨练,走向成熟,成为台湾第二代导演的杰 12
• 1、根据剧情的需要,在对白中使用方言 • 2、少用甚至不用大明星,而起用非职业演员,且喜爱非职业式的表演技巧 • 3、大量采用实景、外景 • 4、偏爱自然光效,这一切,都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使新电影大多具有种质11
朴的美感。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功德过失
• 新电影的功绩主要在于: • 1、为台湾文化的成长与反省尽了一份力量 ,“新电影坚韧不拔的美学精神及其在电影艺术 发展和文化反省——即如何使电影从一种‘最不 道德的消费品’变成‘文化中最可被尊敬的一项媒 体’——一方面的功绩却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 2、新电影在国外频频获奖,使台湾电影受 到了国际的重视
总结七十年代的电影发展
•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电影出现之 前,流行于市场的是“社会写实片”,这类电 影都是些描写犯罪、肉欲与复仇的内容, 用夸张的情节、旋绕暴力色情场面的“黑电 影”,所以,所谓的“社会写实”,指的只是 戏剧性的描写社会的黑暗面。
• 总结七十年代的影片,在类型上一直重 复过去所开发的类型公式,没有一点突破 ,由于电视、电影录像带的空前发展给台 湾电影业以极大冲击,电影市场和票房收 9
• 这类影片集体制造了具有台湾特色的爱 情奇幻梦境,曾经掀起一个时代的流行风 潮。尤其在七十年代,琼瑶电影达到鼎盛 7
• 走红——始于60年代
• 1965年,李行导演的《婉君表妹》上 映,并引起较大反响,随后,琼瑶小说开 始成为电影拍摄制作的宠儿。在这一年, 共有四部由琼瑶小说开始改变的电影上映 ,另外三部分别为张曾泽导演的《菟丝花 》、王引导演的《烟雨濛濛》和李行导演 的《哑女情深》,《烟雨濛濛》和李行导 演的《哑女情深。《烟雨濛濛》中的女主 演归亚蕾更是凭借这部电影摘得了当年金 8
侯孝贤电影研究 PPT

1980 就是溜溜的她 1981 风儿踢踏踩 1982 在那河边青草青(河边青青草) 1983 风柜来的人 /儿子的大玩偶 1984 冬冬的假期 1985 童年往事 1987 尼罗河的女儿 1988 恋恋风尘 1989 悲情城市 1993 戏梦人生 1995 好男好女 1996 南国再见,南国 1998 海上花 2001 千禧曼波 2004 咖啡时光
大家好
3
1989-1995 台湾三部曲(或称悲情三部曲):
侯孝贤确立了他在国际范围内的稳健地位; 《悲情城市》获198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 奖,《戏梦人生》获 199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 委会特别奖 ;《好男好女》
1996-至今 转变时期
《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 《千禧曼波》《咖啡时光》
各个段落,同时还有阿雪与宽美的信笺往来的画外音 ; 《戏梦人生》(1993)以李天禄的第一人称旁述展开全片; 《好男好女》(1995)由梁静的独白贯穿全片。
14
一、“诗情特质”的叙事
(一)叙事结构
台湾主流商业电影通常在情节设计上必定要有起承转合的 各个阶段:开端---冲突---发展---危机---高潮---结局,要 有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结尾一定要设法使危机解 决
而侯孝贤电影由他的“取其片断”的编剧方式决定,基
本无固定的故事框架,多数只是一个生活片断/横截面,
12
三、重构族群对于历史的记忆
大家好
13
与之前的个体成长的主题不同, 将历史记忆作为电影的 主要题材,更关心的是个人在历史中的命运,尤其是普通 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通过人物的命运来折射出时代的 变迁,社会的沉沦;记录战争结束后身份和经历复杂的台 湾人在面临新的身份和统治者时的复杂境遇,揭示台湾独 特的历史人文背景下的人的生存状况。
韩国电影研究5(重要导演研究)PPT课件

• 其结构形式可以给我们编剧本、做电影很多启示和灵感。
3、在影片主题上,善于在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中发掘残缺 和丑陋,内容总是执著于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精神层面的困 惑、痛苦、苦闷及情欲。 4、影像纪实风格,长镜头,固定机位,中全景,极少特 写,演员微小动作,拒绝技巧,属心理现实主义。
• “韩国的北野武”,较好莱坞化
• 作品年表:
•
1992年《月亮……太阳之梦》
1996年《三人组》 2000年《JSA共同警备区》(又译《韩朝风云》) 2002年《我要复仇》 2003年《三更2》之《割爱》 2003年《老男孩》(戛纳评委会大奖) 2005年《亲切的锦子》
• 风格特征:短片《割爱》是解读其所有作品的钥匙
• 7、Bad Guy 坏小子 【2001】只爱陌生人/坏胚子(台)/烂泥情人(港) • 8、The Isle 漂流欲室 【2000】哑巴妓女跟逃犯的虐恋故事 • 开头、46、 1:15 • 9、Real Fiction 真相 【2000】 • 10、The Birdcage Inn 雏妓 【1998】情色屋檐下/雀笼小 客栈 • 11、Ag-o 鳄鱼 【1996】 • 12、Wild Animals 野兽之都 【1996】兽欲都市
• 7 The Day a Pig Fell Into the Well 猪堕井的那天
【1996】
.
11
• 特点和价值:
• 小成本制作,纯粹的属于小众的作家/文人电影,他的孤
傲的独特的形式提升韩国电影的价值 ,极大地丰富了韩 国电影的内涵
• 1、形态上彻底反主流戏剧冲突律电影,生活状态呈现
• 2、结构上刻意经营,非传统单线三段结构,圆形结构、
电影欣赏件PPT优质推荐

➢ 颠覆性的全新电影语言——形式扩张,语不惊人死 不休。
视觉造型的张扬个性,视听元素、影像造型直接传达 了影片内涵,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感觉和生命体验。
第一讲 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电影的局限
➢ 未能接触当代重要题材,缺乏对社会更直接、更深 入的分析。
➢ 反情节、反戏剧化,淡化冲突的走向明显。 影片不屑叙事,而偏于影像造型的独立表意功能,人
物形象承载的意念过重,流于符号化。
第一讲 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电影的意义
➢ 在国内来讲,带来中国电影语言的革命。 ➢ 它与其他各国独立电影(50年代的法国、60年代的
日本等)一道平衡了世界电影好莱坞一统天下的格 局。
影片着重表现了来自两个不同国度的陌生男女之间肉体与精神上纠缠、渴求与疏离、撕裂的生命状态,折射出其各自背后历经战火而
伤痕累累的两座城市:纳韦尔与广岛所背负的沉重的战争记忆。
1990年, “黑泽明”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其间国语片398部,民营片占349部。
而是体现在合奏潘索里的默契中,这是一种得到升华的感情,林权泽的独特之处在于完美地表达了这种爱情的诗意。
第一讲 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电影历程
➢ 1983年张军钊《一个和八个》:“第五代”亮相。
➢ 1984年陈凯歌《黄土地》: “第五代”划时代的作 品。此后有:
陈凯歌的《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田壮壮 的《猎场扎撒》(1985,)、《盗马贼》(1986)……黄建 新的《黑炮事件》
➢ 1989年张艺谋《红高粱》: “第五代” 达到高潮。
影视鉴赏PPT教案

主要作品及年份
获奖情况
•《霹雳先锋》,1988年
•《霹雳先锋》获:
•《望夫成龙》,1990年
第二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赌侠》,1990年
第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家有喜事》,1992年 •《逃学威龙》,1991年 •《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
•《赌圣》获第十届香港金 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真实故事 ,日本版的于1987 年拍摄成功,40亿日元的票房 ◆美国版八公2009年上演,取 景皆在美国
主演:理查·基尔
第28页/共74页
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的火车站上 偶遇到了一只走失的小狗,带回家后 ,用自己的行动说服了妻子将其留下 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从此教授和狗朝夕相伴,每天狗狗 接送教授乘火车上下班。这成了车站 口每天的一道温情的风景。
按电影中声音来源和画面表现对象的联系,可把 电影声音划分为人声、音响、音乐三大类别。 (1)人声:对话、独白、旁白 (2)音响: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 (3)音乐:“配乐” (4)声画关系:
声画合一:视像和所发出的声音同步呈现、 同步消失;
声画分立:声音和形象不同步; 声画对立:声音和画面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
叙述故事 表达感情 阐述思想 表现风格
第13页/共74页
长镜头
● 影片中的镜头尺寸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 头称为长镜头。
● 长镜头是一个不经剪辑的画面独立的片段。
● 单个镜头的时长多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
● 保持被摄物体时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给 人真实、可信和连贯的感觉,具有写实主 义电影美学特征。
影视鉴赏
会计学
第1页/共74页
1
电影的概念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PPT课件

画格
•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 • 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 电影每秒24格
第9页/共96页
画格构图三原则
• ①美学原则; • ②主题服务原则; • ③变化原则。(整部影片而言)
第10页/共96页
一、美学原则
• 构图目的:视觉美感 • 内容美——拍什么 • 形式美——怎么拍 • 光线、色彩、 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
第35页/共96页
第36页/共96页
• c仰视镜头 • 指高于水平角度、朝上仰拍的镜头。这种镜头能夸大物象的体积,常用来表现人
物或景物的高大、威严、壮观等。适合近距离表现高大物体,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带有崇敬感情色彩;
第37页/共96页
第38页/共96页
水平角度的基本风格
1、正面角度:被摄体正面对准镜头,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 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适合表现安静、 严肃、庄重的主题;利于画内画外直接的交流 。 2、侧面角度:被摄体侧面对准镜头 利于表现动作、姿态、手势; 利于表现动作的方向、方位和轮廓显得活泼、自然。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 多的角度。
• 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 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第30页/共96页
景别决定影片的风格
• 戏剧性因素较强的影片,不论是商业片还 是艺术片,它们必然要运用或者说是依赖近景、特写等较小的景 别,来突出其戏剧化特征,来把观众带入其波澜曲折、催人泪下的戏剧化情境;与它相反,戏剧性因素较 弱,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它们则也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的倾向, 把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 戏剧化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