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及获奖范文解析

合集下载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篇一:我不是 (2016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高中组第一名作品) 我不是2016江苏“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高中组第一名我不是个圣人,从来不是。

我是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非也丘一介书生,怎点得起这万千炎黄儿女的脊梁?我并非有意踏上那座神坛,后生可畏,编著《论语》,为后世流传。

嬴政扯我下坛,武帝又把我推至顶峰,顾炎武黄宗羲又暗暗推我一把,袁世凯更把我列为教皇??我真的累了,累得直不起身,也弯不下腰。

我不是个完美的人,我只遵循自我内心的法则。

门前稚童唱着歌谣,我多希望他们能在我身边坐成一圈,嬉笑怒骂地谈论东家的烙饼、西家的糖果;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对着我三拜九叩后匆匆跑开。

我多希望有个知心的儒生陪我醉个三万六千场,陪我毫无戒备地大骂: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并非仁人,我也会执拗地不卖掉车子去安葬自己的爱徒;我也会对我那助纣为虐的弟子大骂“子可鼓而攻之”;我也会因为爱惜自己的面子面红耳赤地争论太阳的远近?? 我更不是温润如玉的君子。

君子必剑拔弩张,血液里会燃起刚毅的温度;君子不必手执利剑,目光里闪烁着治国平天下的光亮;君子不必夸夸其谈,其谈吐间处处彰显博大的胸襟和肚量。

我仅仅能做到内在原则与外表弹性相统一,别无他求。

我从来不曾想过我的思想会活跃在这世上两千年,也没有想过被归类为形而上学。

私塾里孩童们背诵者“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大殿上大臣们举着论语死谏昏庸的皇帝;中华大地上踏着“打倒孔家店”的气质血雨腥风,声震九天;我不过是人师,将一己之道一以贯之,不过是不想我的学生不喑人理,不辨是非。

我周游列国,停止征战,也并非舍生忘死,志在天下。

我只是不希望家园再平添战乱,黎民再徒遭流离之苦。

我的害怕、懦弱都隐藏在我看似慈祥的面具下,面君也是我所有的最大的勇气。

五千年能孕育一个中华,又是否可以孕育一个天下呢?我嘲讽宰予,不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的自由放荡实在太令我羡慕,他提出的质疑也实在有雏凤清声之势。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及获奖范文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及获奖范文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1.2003年度本班新闻文物2.有风从校园吹过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1.一首诗,一滴泪2.被照耀的喜悦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江苏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任选一题):第一题:父老乡亲第二题:门里门外获奖范文父老乡亲自从有了同在桑梓共同呼吸的那一丝冲动开始,父老乡亲就不再是谈吐间一个简单的字眼。

曾几何时,它已被灌入了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独特秉赋,成为乡人心间一方漩涡世界的魔井。

父老乡亲,像一壶久经泡制的功夫茶,须红泥小火炉轻煨慢炖,用火焰细细蒸腾,待只剩下茶中精髓的那一刻,一气呵成,灌入宜兴紫砂壶,静坐藤箱,待君品尝。

君可细啜名种,亦可牛饮茶汤,但无论怎样,它都会滋润你的喉嗓,温暖你的心田。

无论你身在故里或是客居他乡,均可一品其香醇。

烦恼时,它似忘川水,一切不悦都化为烟云,惟留温馨徜徉心间。

快乐时,它似玉液琼浆,使你的春风得意多了一份归属感,从此你便不再寂寞,孤伤。

父老乡亲,像一盘玄机妙藏的棋局,每个人都在其中司行各自的职责,无论你官居宰辅或是一介布衣,都只浓缩为其中一分子,共同演绎着人生的浮沉荣辱,共同构建着一方水土。

瓜棚豆架下的村夫野老,闹市茶寮里的有闲阶级,均可为其投下一子,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亲和力,它才拥有了吐纳百代,生生不息的秉承。

观生死,识兴替,知古今。

观此局者,只有心静如水,才能了解个中趣味。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篇一:我不是 (2016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高中组第一名作品) 我不是2016江苏“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高中组第一名我不是个圣人,从来不是。

我是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非也丘一介书生,怎点得起这万千炎黄儿女的脊梁?我并非有意踏上那座神坛,后生可畏,编著《论语》,为后世流传。

嬴政扯我下坛,武帝又把我推至顶峰,顾炎武黄宗羲又暗暗推我一把,袁世凯更把我列为教皇??我真的累了,累得直不起身,也弯不下腰。

我不是个完美的人,我只遵循自我内心的法则。

门前稚童唱着歌谣,我多希望他们能在我身边坐成一圈,嬉笑怒骂地谈论东家的烙饼、西家的糖果;而不是诚惶诚恐地对着我三拜九叩后匆匆跑开。

我多希望有个知心的儒生陪我醉个三万六千场,陪我毫无戒备地大骂: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并非仁人,我也会执拗地不卖掉车子去安葬自己的爱徒;我也会对我那助纣为虐的弟子大骂“子可鼓而攻之”;我也会因为爱惜自己的面子面红耳赤地争论太阳的远近?? 我更不是温润如玉的君子。

君子必剑拔弩张,血液里会燃起刚毅的温度;君子不必手执利剑,目光里闪烁着治国平天下的光亮;君子不必夸夸其谈,其谈吐间处处彰显博大的胸襟和肚量。

我仅仅能做到内在原则与外表弹性相统一,别无他求。

我从来不曾想过我的思想会活跃在这世上两千年,也没有想过被归类为形而上学。

私塾里孩童们背诵者“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大殿上大臣们举着论语死谏昏庸的皇帝;中华大地上踏着“打倒孔家店”的气质血雨腥风,声震九天;我不过是人师,将一己之道一以贯之,不过是不想我的学生不喑人理,不辨是非。

我周游列国,停止征战,也并非舍生忘死,志在天下。

我只是不希望家园再平添战乱,黎民再徒遭流离之苦。

我的害怕、懦弱都隐藏在我看似慈祥的面具下,面君也是我所有的最大的勇气。

五千年能孕育一个中华,又是否可以孕育一个天下呢?我嘲讽宰予,不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的自由放荡实在太令我羡慕,他提出的质疑也实在有雏凤清声之势。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精彩试题及获奖范文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精彩试题及获奖范文

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1.2003年度本班新闻文物2.有风从校园吹过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1.一首诗,一滴泪2.被照耀的喜悦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任选一题):第一题:父老乡亲第二题:门里门外获奖文父老乡亲自从有了同在桑梓共同呼吸的那一丝冲动开始,父老乡亲就不再是谈吐间一个简单的字眼。

曾几何时,它已被灌入了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独特秉赋,成为乡人心间一方漩涡世界的魔井。

父老乡亲,像一壶久经泡制的功夫茶,须红泥小火炉轻煨慢炖,用火焰细细蒸腾,待只剩下茶中精髓的那一刻,一气呵成,灌入宜兴紫砂壶,静坐藤箱,待君品尝。

君可细啜名种,亦可牛饮茶汤,但无论怎样,它都会滋润你的喉嗓,温暖你的心田。

无论你身在故里或是客居他乡,均可一品其香醇。

烦恼时,它似忘川水,一切不悦都化为烟云,惟留温馨徜徉心间。

快乐时,它似玉液琼浆,使你的春风得意多了一份归属感,从此你便不再寂寞,孤伤。

父老乡亲,像一盘玄机妙藏的棋局,每个人都在其中司行各自的职责,无论你官居宰辅或是一介布衣,都只浓缩为其中一分子,共同演绎着人生的浮沉荣辱,共同构建着一方水土。

瓜棚豆架下的村夫野老,闹市茶寮里的有闲阶级,均可为其投下一子,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亲和力,它才拥有了吐纳百代,生生不息的秉承。

观生死,识兴替,知古今。

观此局者,只有心静如水,才能了解个中趣味。

父老乡亲,像一蜿蜒百尺的画卷,画上可以是清明上河,溪山行旅,自古丹青妙手,无不为其抹上一笔,骚人墨客,在此川行华章。

江苏省高中作文大赛获奖作文

江苏省高中作文大赛获奖作文

江苏省高中作文大赛获奖作文你有没有发现,生活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小惊喜的大盒子,只要你愿意打开它,就能找到好多“小确幸”。

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个阴沉沉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被闹钟从美梦中拽出来,迷迷糊糊地洗漱、吃早饭,然后顶着两个黑眼圈去赶公交。

心里正抱怨着这糟糕的一天开始得太早,公交车却迟迟不来。

就在我觉得自己肯定要迟到,准备接受班主任那张严肃脸的“洗礼”时,突然,一辆公交车慢悠悠地驶过来,就像一个蹒跚的老人,但在我眼里,它简直就是天使的座驾。

我气喘吁吁地挤上车,刚站稳,车就开动了。

我长舒了一口气,这时我发现口袋里有一颗昨天剩下的水果糖。

我把糖放进嘴里,那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就好像早晨的阳光穿透了云层,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情。

这就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小确幸,在倒霉的时候突然出现的一点小幸运,像一颗星星点亮了整片黑暗的夜空。

还有啊,在学校的日子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瞬间。

有次上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超级难的古诗词赏析题,要求我们当场作答。

我看着那长长的诗句,心里直发慌,感觉脑袋里像一团乱麻。

我苦思冥想,在纸上写写画画,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一些答案。

当老师开始讲解答案的时候,我紧张地听着,每听一个要点就和自己的答案对比一下。

你猜怎么着?大部分我都答对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突然找到了出口一样兴奋。

而且老师还表扬了我回答中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时候我心里就像开了一朵花,美滋滋的。

这小小的成就感就是校园生活里的小确幸,它让我在学习的苦海里尝到了一丝甜蜜,也让我更有动力去面对下一个挑战。

其实,小确幸不一定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能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里。

就像晚上写作业累了的时候,妈妈轻轻推开门,给我端来一杯热牛奶,牛奶的香气弥漫在房间里,那温暖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流到心里;又或者是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偶然抬头看到天边那一片绚烂的晚霞,红的、紫的、橙的,像一幅天然的油画,让我瞬间忘记了跑步的疲惫;还有在书堆里翻找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以前和好朋友的合影,回忆涌上心头,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起来。

初中生世界江苏省二十二届获奖作文

初中生世界江苏省二十二届获奖作文

初中生世界江苏省二十二届获奖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一个小学生的初中生活梦》大家好啊!我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最近经常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中生。

我梦见自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

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很长一段路,大概要四十多分钟。

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初中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我听爸爸妈妈说,初中的课程会比小学难很多,很多新的学科都要学。

数学啊,英语啊,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太多了!而且每一门功课的内容都特别多。

我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学不好,跟不上进度。

不过,我还是很期待上初中的日子。

因为我听说初中有很多课外活动,有社团活动,有文艺晚会,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

小学的时候除了学习之外,就只有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

而初中的活动就丰富多彩了,我迫不及待想参加进去。

梦里的我来到了学校,看见校园里有很多新奇的地方,有漂亮的操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还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图书馆。

我在校园里走走看看,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不知道这里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梦里还出现了我未来的同学,他们个个都显得比我高大、成熟。

我们相视无语,彼此都很陌生。

我暗暗希望,将来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大家在一起学习、玩乐,度过青春的美好时光。

上课的时候,我看见老师们穿着得体端庄,一本正经地讲课,就像在小学时一样。

可是内容就很深奥了,让我一下子就有点跟不上。

数学的几何画起来真麻烦,英语课文太长了,看着头都晕乎乎的。

幸好同桌是一个亲切的女生,她经常把我没理解的地方给我讲解得通俗易懂。

我也受到她的影响,下定决心要刻苦努力,把所有的学科都学好。

中午吃饭的时候,操场上总是挤满了人,热热闹闹的很有气氛。

我看见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或是在午睡,或是在补习功课,还有的则热烈地讨论游戏的事。

那情景真让我向往啊!下午的课余时间也特别充实。

我可以去参加篮球社团的活动,和伙伴们切磋球技。

也可以去美术社团学习绘画。

还有机会参加学校的电脑兴趣班,学习电脑知识。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1.2003年度本班新闻文物2.有风从校园吹过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1.一首诗,一滴泪2.被照耀的喜悦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江苏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任选一题):1.父老乡亲2.门里门外高中组(任选一题):1.家园,在我身后2.雪落故园要求:1.800字-20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2.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

如发现抄袭,取消获奖资格。

江苏省第四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总题目:我与文化初中组:1.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2.寻常巷陌3.时尚高中组:1.历史的窗口2.混响的空间3.我也追星要求:1.任选一题;2.初中不少于800字,高中不少于1200字;3.文体自选。

江苏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高中组(三选一)1、猜一猜,我有多爱你2、和3、一张白纸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四选一)1、十字街头2、好大的风3、陪伴4、是果实,也是种子高中组(五选一)1、十字街头2、好大的风3、阳光地带4、我选择,我负责5、360°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三选一)1、猛抬头(69人写)2、向平凡致敬(61人写)3、其实他也聪明(9人写)高中组(三选一)1、生活不在别处2、说名次3、猛抬头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三选一)1.那一边2.课表3.看热闹高中组(四选一)1.章法2.慢3.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之我见4.课表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三选一)1.在这个家里2.今天的太阳3.眼睛告诉我高中组(三选一)1.穿越2.心中的桃花源3.代价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高中组(三选一)1.淡2.适度3.俯仰之间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高中组(三选一)1.假如我是莫言2.说“格”3.独唱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粹家园,在我身后小时候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总觉得费解。

作文写作指津: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决赛题深度解析

作文写作指津: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决赛题深度解析

作文写作名师指津:“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决赛题深度解析“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全省瞩目。

11.28,第十九届赛事如期举行,2000多名才子才女参加了角逐!年年岁岁“赛”相似,岁岁年年“今”不同。

与以往在省城南京集中决赛迥异的是:十三个地级市的选手在各自市的竞赛点完成决赛写作,巡考员将试卷封存,带回南京。

与以往赛后随即阅卷、评奖迥异的是:大赛组委会和评委团将在下周六集中到南京封闭阅卷,确定各位选手参赛的作品奖次。

决赛初中组、高中组各四道题,选手自由选择一道题完成,时间是150分钟。

其中,有两道题是初高中共用的:一是命题作文《口罩》;一是供料作文:“当我带着地球上最后一批人,到达火星毕达哥拉斯峡谷的时候,是9点58分。

”请以此为开头,完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先解析一下这两道显然指向记叙文的命题。

看到命题作文《口罩》,选手们一定非常有感觉,或者换一种说法——有强烈的写作冲动。

年初肆虐开来的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6000多万人感染,使140多万人付出了生命,让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特别具体的感受。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口罩”走进千家万户,走到世界各地。

曾经,所有人被要求戴口罩,各种公共场合都要求戴口罩;而今,大型集会,车站、机场、医院等处仍然要求戴口罩。

大家对“口罩”有着深刻的体验。

既然是一道“有话说”的竞赛题,决高下的一定是“说什么”“怎么说”“为何说”几个方面。

就《口罩》而论,“说什么”呢?这是选材的问题。

有时候,选材本身会让一部分选手脱颖而出,那些“异质的”“异域的”选材会让读者——包括阅卷老师这样特殊的读者——耳目一新!生产口罩,销售口罩,购买口罩,捐赠口罩,佩戴口罩,悦纳口罩,抗拒口罩,适应口罩,你让他罩他偏不罩,口罩中的人性,口罩中的经济,口罩中的政治……都可以“说”。

在讲述自己的“口罩”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别人的“口罩”更有故事呢?是不是医护工作者的“口罩”故事更加“高大上”呢?是不是国际视野下的“口罩”故事更加具有“观赏性”呢?“怎么说”是写作技巧层面的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时师以为最主要的是结构和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江苏省首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1.以“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每个家庭都有美好的憧憬与有趣的故事,以“全家出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汉字情怀郭倩彤(2014-01-13 15:00:42)转载▼那一缕汉字情怀在晨钟暮鼓中漫成天涯海角,剪一段缱绻的时光,藏一季过往的心绪,穿越苍山洱海,隔着一川烟雨的距离,寂静凝望,深沉牵挂……水墨丹青,浓墨重彩,我倚身于窗前。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淋湿了街道,淋湿了行人,淋湿了心情,清清然然,落寞了行者的脚步;案上,是一幅墨竹题诗,那字,如行云流水,老树琼枝。

猛然一阵风将宣纸吹出了窗外,我起身欲寻,思绪,飘然……竹中画,画中诗清风,穿过花海,掠过竹林,渐行,渐远。

我又回到了老家的竹林,爷爷似乎依然那样抖擞,白花花的头发遮挡着额前的缕缕皱纹,却更显得清朗。

爷爷酷爱书画,尤爱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郑板桥的墨竹,便在门前种了一大片竹子。

当春风还未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的真实写照。

这时,爷爷就会挥毫泼墨,作上一幅雨润新竹图,再题上一句“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定刺苍穹。

”我站在爷爷身后,有几许惊讶,亦有几许敬佩,却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

竹中画,画中诗,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爷爷是一首无声的歌,而汉字却是一幅有色的画,我的心性完美的凝结在汉字情怀中。

花前雨,云中霞到了夏天,当尘世暄嚣扑面而来,爷爷隐逸在他的山林之中,一笔一墨一尺宣,畅游在他的书画之海中。

见我来,笑着将我搂着,要教我习字。

那汉字在我的眼中活泛起来:一横一竖圆润洒脱,端庄秀丽,一撇一捺静中有动,飘飘欲仙,我的秉性与心境完整地凝练在这墨色留香的世界中。

横,似流水,昭示着律动的绚丽;竖,似青山,折射着巍峨的尊严;撇,似柳枝,摇曳着婀娜的风采;捺,似游龙,舞动着健美的身姿。

似乎,我和爷爷在执笔流转之间,挥洒着绝美的传奇。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在竹林中背影是那样和谐而又温暖:花前雨,云中霞,我在汉字情怀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云中月,水中花秋风!秋雨!满卷起枯黄的落叶和落花。

熏染了一季的凄凉,爷爷,离我而去。

他并未带走什么,却留下了一个字:淡。

再次踏进竹林,我突然明白,爷爷,并未离开,而是化身成了一棵竹,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从此虚怀若谷,素面朝天,与世无争,用伟岸的身躯诠释着正直。

云中月,水中花,惊觉间秋已至半,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爷爷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我在淡淡的汉字情怀中领悟到了淡泊这一做人的真理。

淡淡的眼睛,可以默默地流泪;淡淡的双手,可以握紧亲情,感受温暖;淡淡的心胸,可以洞悉世界,容纳一切,以一种独有的姿态傲然于世;淡淡的汉字情怀,让心更加明朗,更加执着,尽管艰难,尽管有泪,也要继续向前。

淡,淡,淡,我眼前的风景越来越淡……原来,我还站在楼下,手中的宣纸已湿了大半,而这淡淡的汉字情怀,在雨季,在心中,弥漫了久久,久久……望穿于秋水长天,凝眸于尘世淡泊,我带着这淡淡的汉字情怀,重新起航!江南古镇,悠悠时光,尘世静好。

微雨·印象“天街小雨润如酥。

”不觉地,江南春之细雨轻轻打湿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的季节。

潺湲着流淌过我的目光。

微雨濛濛,密密地在旧檐下斜织着,朦胧着,仿佛要把千年的江南古韵模糊得若即若离,忽近忽远。

青石板小路上,古朴的石桥边,偶尔有打伞漫步的人,脚步微微,渐行渐远。

一切静默在微雨中。

门前楹联在雨中只现残红,地上斑驳的石缝中挤着滴滴雨点,湖面浅浅跳跃,杨柳岸花木吸吮雨露。

这江南古镇,湿湿着记住春雨的印象。

西湖·印象乘一叶扁舟划入湖中,缓缓飘荡。

入景随风,望湖畔渔火。

浅听风在耳畔低吟,似正娓娓道来江南小镇的梦。

湖面微凉,立于船头,心旷神怡,悠悠飘来古镇古韵的醇香,沁人心脾。

转湖心深处,旧亭依然,残碑小筑,更浓一份江南古韵,静听亭中僧侣浅诵低吟,飘过湖面,飘过江南,飘过千年不变的古朴。

更近红亭,两渔翁恰才上岸,抖抖绿蓑,邀南山对酌。

一杯清茶,一盏纸砚,恍若隔世的清悠。

遥看岸边黑白古屋连绵,人声渐远,淡淡尘香洒在一纸寂寞上。

听湖浅吟江南印象。

尘世·印象天街妙语。

清晨,街边小铺时近时远的吆喝声;艳阳下,撑一把油脂伞温婉走过的江南女子浅笑叮叮声;夕阳边,步履蹒跚的老人们人语微微声。

踩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荷柴归家的人们在清茶饭香中打开低矮的院门,静享烛光中摇曳的家的温馨。

朴素的人们镶嵌在古旧的江南中,天人合一,人世悠远,共同倾述着江南亘古不变的人与自然和谐灵动的美好。

没有繁华的喧嚣,激烈的吵闹,只剩古朴的江南包容着醇厚的人;朴质的人拥抱如梦的江南。

温柔地诉说人与江南和谐的印象。

愿为一世江南人,坐在江南永恒的古雅中,纵然烟花漫天,静享红尘。

这是江南梦了几千年的印象,我愿带着此番人与自然相融合一的印象,远航。

江苏省第二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学校1.2003年度本班新闻文物2.有风从校园吹过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000字。

高中组总题目:中学生与文学1.一首诗,一滴泪2.被照耀的喜悦3.不放在书橱里的书要求:(1)任选其中一题作文;(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不超过2500字江苏省第三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任选一题):第一题:父老乡亲第二题:门里门外获奖范文父老乡亲自从有了同在桑梓共同呼吸的那一丝冲动开始,父老乡亲就不再是谈吐间一个简单的字眼。

曾几何时,它已被灌入了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独特秉赋,成为乡人心间一方漩涡世界的魔井。

父老乡亲,像一壶久经泡制的功夫茶,须红泥小火炉轻煨慢炖,用火焰细细蒸腾,待只剩下茶中精髓的那一刻,一气呵成,灌入宜兴紫砂壶,静坐藤箱,待君品尝。

君可细啜名种,亦可牛饮茶汤,但无论怎样,它都会滋润你的喉嗓,温暖你的心田。

无论你身在故里或是客居他乡,均可一品其香醇。

烦恼时,它似忘川水,一切不悦都化为烟云,惟留温馨徜徉心间。

快乐时,它似玉液琼浆,使你的春风得意多了一份归属感,从此你便不再寂寞,孤伤。

父老乡亲,像一盘玄机妙藏的棋局,每个人都在其中司行各自的职责,无论你官居宰辅或是一介布衣,都只浓缩为其中一分子,共同演绎着人生的浮沉荣辱,共同构建着一方水土。

瓜棚豆架下的村夫野老,闹市茶寮里的有闲阶级,均可为其投下一子,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亲和力,它才拥有了吐纳百代,生生不息的秉承。

观生死,识兴替,知古今。

观此局者,只有心静如水,才能了解个中趣味。

父老乡亲,像一张蜿蜒百尺的画卷,画上可以是清明上河,溪山行旅,自古丹青妙手,无不为其抹上一笔,骚人墨客,在此川行华章。

每个乡人的落款也不偏不倚的烙上。

它永远是海外游子亘古不易的行囊。

也许你只是隐居山林的一只闲云野鹤,但当你翻开这一画卷,你也会不自主为乡情所折服。

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你对身处之地的眷恋。

全世界的人都是你的父老乡亲,胸襟开阔,这世界便小了。

乡亲父老,有了你们,我这一生便不再似不系之舟,匆匆过客,你永远是我身心的栖所。

门里门外门,是一个带有归结性的字眼。

不论是门里的微熏薄醉,抑或是门外的车水马龙,隔着一道门,便是两个迥异的世界。

有句话叫作“侯门一入深似海”,说的便是门里。

一个曼妙多姿的少女,点上绛唇,披上滚着金边、绣满凤凰喜鹊的嫁衣,被轿子抬着,晃晃悠悠走进了她另一半的人生。

或许这才是那个时代赋予女人的归宿。

“庭院深深深几许?”纵使浑身解数,又奈何得了天?即使再多一两个王熙凤,终究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只能空对着那面模糊的铜镜,唱着白发红颜,唱得支离破碎。

“试看春残花渐落”,待到那一川烟草朦胧了月光,云轩信笺上的斑斑泪痕便是老死的红颜。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愿将自己奉送给时间碾碎的凹凸院墙。

譬如那可敬的生命——昭君。

鞭儿轻轻一挥,便直指塞北。

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至少,她逃离了那扇宫门以及门里的金粉,尽管她在那苦寒之地,必定夜夜梦到繁华的故乡。

这只是一个特例,其余则为形如枯槁的生命。

门边的风景,便是别离。

似乎所有的文人都有别离的惆怅。

或许是在真正意义上的门边,“执手相看泪眼”,类似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昼雨初歇。

”必定是在一个凉意微露的秋日,有山,有水。

一壶暖酒,一叶轻舟,一个戴斗笠的摇橹人。

那边的催促声已然响起,震颤得树上的乌鸦扑棱棱直飞。

长衫的诗人饮尽杯中最后一滴酒,无语凝噎,直视前方,正是“暮霭沉沉,千里烟波”。

门,见证的便是泪光,便是望断天涯路。

但门外,“桃花依旧笑春风”。

历史中不乏在门外轰轰烈烈的斗士。

鲁迅刚跨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便用笔开拓了一番新的天地。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他的诗,没有无病呻吟的虚情假意,只有纵横的旷野,飞扬的思绪。

或许在门外,作出另一种姿态是对的。

毕竟,门里和门外有客观的区别。

同样,鲁迅的朋友,一个会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女子,一个与昭君有着同样脾性的女子,在青灯黄卷下,质问门外的众生。

这是向上的人生。

有另外一个女子,自称是槛外人。

妙玉,带发修行类似于隐修女的人,在凄凄静静的陇翠庵中,了此残生。

她既比“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林黛玉多一些孤高自傲,又比惜春强一份风流文采,然而她始终是最悲哀者。

这是否算门外,或是门里的最深,都无从知晓。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不能不说是名副其实的谜。

抑或,门的终结性,本来就无从定义?如果说门里属知性,门外便属烈性。

如果从门里向外看,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若是在门外朝内窥,便有“墙内佳人笑”。

门里门外,是别样的人生。

高中组(任选一题):第一题:家园在我身后第二题:雪落故园要求:1.800字-20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2.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

如发现抄袭,取消获奖资格。

江苏省第四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总题目:我与文化初中组:1.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2.寻常巷陌3.时尚获奖范文:我的心里已经春暖花开当寒风席卷着落叶在十一月的天空中尽情飞舞时,秋天的乐章便开始在人间奏起。

树木的黄衣被一层层脱去,无情的北风撕扯着将它们撒满大地。

漫步于林间,四下一片萧索的荒景,找不到任何一朵能够逃脱秋风摧残的花儿。

的确,大自然是与人性情相通的。

置身于一片枯黄中,我的心头也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挥之不去。

回想起前段时间,学习处在低谷,这不禁令我有些心灰意冷,心中对自己的志向开始怀疑,甚至是自嘲。

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我就像这北风中的花朵,已经承担不起装扮大地的责任,我的信念也如一朵孤独的即将凋零的花儿,在秋风一般冷酷的打击下,显得如此脆弱和单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