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计算单

合集下载

静载荷试验报告模板

静载荷试验报告模板

(样式一,须另加专用封套)(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复核:(含上岗证号)(盖骑缝章)审核:(含上岗证号)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年※月※日声明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加盖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监督电话:联系人:(样式二)(这里提供两种样式,各单位具体执行时可以微调,但信息量只能增加,不得减少,正式报告中须去掉本规定格式中的注释红字)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盖骑缝章)检测日期:※年※月※日报告编号:合同编号:(可缺省)(技术资质专用章、CMA章等,分开或合一均可)检测单位名称(须与专用章名称统一)※年※月※日※※※※※※※※※※※※工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人员:(含上岗证号)报告编写:(含上岗证号)复核:(含上岗证号)审核:(含上岗证号)批准人(含职务):(或技术负责人,各单位据质量管理手册自定)声明: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由绝对体积法列式:
0
0
0
+
= 100 −
− 0 − 10 ·
0 0
0
0
=
0 + 0
代入数据,解得:
0 = 666kg
0 = 1238kg
则计算配合比:
0 : 0 : 0 : 0 = 316: 666: 1238: 180
2、 材料用量
根据所设计梁截面和跨度,混凝土梁及立方体试件总体积:
×
解得:ρ
sv
2 + 0.6 × 1.37
20 × × 195
= 0.0012 = 0.12%
按照规范要求,取最小配箍率为 0.18%
= 2 × 28.3 = 56.6²
=
1 × 1 × 0.56 × 10−6 × 2 + 0.6p
, b0
40.942
则,取h = 400,查 GB50010-2002: = 1.55, = 1.54Mpa
120
120
γ = 0.7 +
= 0.7 +
× 1.55 = 1.55

400
结构抗裂检验容许值:
= =
cr = 0.95
+
= 0.95 × 1.55 = 1.47
和箍筋承担。
1 截面尺寸:

0.51 × 10−3 fcu ,k bh0 = 0.51 × 10−3 × 20 × 200 × 20 = 100.4KN ≥ r0 ·Vd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 箍筋:

0.5 × 10−3 0 = 0.5 × 10−3 × 1.06 × 200 × 20 = 23.32KN

沙田镇横流桥单梁静载试验加载力计算

沙田镇横流桥单梁静载试验加载力计算

沙田镇横流桥单梁静载试验加载力计算一、一期恒载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单块中板砼体积为11.3m3,对应自重力为11.3*26=293.8kN;单块边板砼体积为14.635m3,对应自重力为14.635*26=380.5kN。

折算为单片梁线荷载为:中板:q中=293.8/20=14.69kN/m边板:q边=380.5/20=19.03kN/m支座距跨径中心线0.35m,则计算跨径为:20-2*0.35=19.3m 中板自重内力M中=1/8*14.69*19.32=684kN-m边板自重内力M边=1/8*19.03*19.32=886kN-m二、二期恒载计算:(1)铺装层荷载:10cm厚沥青砼面层(宽15m)、10cm水泥砼铺装层(宽20m),桥梁横向共布置有15块空心板,单块空心板每延米承受的铺装重量为:(0.1*15*24+0.1*20*25)/15=5.73kN/m;(2)人行道及栏杆重量:查阅人行道及栏杆设计图:全桥人行道及栏杆柱、底座圬工量为:(68.1+28.8+9.81)=106.7m3,栏杆钢管重量为29.6kN。

桥长80米,假定人行道及栏杆重量由15块板梁平均分担,则单块空心板每延米承受的重量为:(106.7*25+29.6)/(80*15)=2.25 kN/m(3)单块空心板二期线荷载为:5.73+2.25=8.0 kN/m二期荷载产生的内力M二期=1/8*8.0*19.32=372.5kN-m三、汽车荷载作用:按公路—Ⅰ级加载。

根据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第4.3条之规定:对于公路—Ⅰ级汽车荷载可简化按车道荷载(均布荷载+集中力)计算。

其中,均布荷载q汽=10.5kN/m、集中力P汽=240 kN。

由于桥梁行车道宽度为15m,按规范表4.3.1-3规定:本桥设计车道数为4。

横向布置有15块板,布置有4列车时,横向分布系数平均值为:4/15=0.267。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__概述及解释说明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__概述及解释说明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是土木工程中用来评估和设计桩基础承载能力的重要实验方法。

吨位计算是该试验中一个关键的步骤,通过对承载性能的分析,可以确定桩身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最大承载力。

本文将详细解释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重要要点一、重要要点二以及结论五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涉及的主题和目标,并概述文章结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部分将详细讲解该试验的概述、原理解释和计算方法;重要要点一和重要要点二将探讨单桩抗压静载试验中两个关键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增加读者对该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对单桩抗压静载试验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吨位计算2.1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概述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工程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和验证单根桩柱在承受垂直荷载时的抗力性能。

该试验通过施加不同大小的垂直荷载于单根桩柱上,并测量相应的变形和应力来计算该桩柱的承载能力。

2.2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原理解释在进行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和加载荷载大小。

常见的加载方式包括等速加载、恒速加载和恒力加载等。

通过施加垂直荷载于待测试的单根桩柱上,可以观察到该桩柱在承受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响应。

通过监测记录试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荷载-沉降曲线、侧摆位移、竖向变形等数据,可以分析单根桩柱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承载性能。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吨位值以评估该单根桩柱的承载能力。

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I0
预制梁截 面特性
Y0 下
W0 下
抗弯惯矩(m4) 中性轴至梁底距离(m)
弯曲截面系数(m3)
0.0471 0.410 0.1149
试验控制 内力(kNm)
Mc
(σ2-σ1)×W0 下
890
2P 加载控制值 2P=2×Mc/a(kN) 261
跨中作用
两集中力 ε下
跨中下缘应变(με)
225
(相距 1.5m)
附件 3、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设计参数
路基宽
跨中弯 矩或设 计参数ຫໍສະໝຸດ 代 号项目33.5m 跨径 16m 后张法
中梁
预制梁(单 梁)应力 (Mpa)
σ1
预制梁简支状态下跨中截面 下缘应力(拉为正,压为负)
-6.23
营运时主 梁控制应 σ2 力(Mpa)
营运时主梁跨中截面下缘应 力(拉为正,压为负)
1.52
δ中
跨中挠度(mm)
11.7
δL/4
L/4 跨中挠度(mm)
7.9
路基宽 33.5m 跨径 16m 后张法 边梁
-6.42
-0.49
0.0596 0.4776 0.1249
741 217 172 7.6 5.1
路基宽 26m
跨径 16m 后张法 中梁
路基宽 26m
跨径 16m 后张法 边梁
-6.23 -6.42
1.58
-0.54
0.0471 0.410 0.1149 897 263 226 11.8
8.0
0.0596 0.4776 0.1249
734 215 170 7.5 5.0
注:
1.预制梁的试验荷载按其下缘应力与正常使用状态下单梁下缘应力相等的原则计算;

SQ32Z008专桥(01)2051直 32 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书

SQ32Z008专桥(01)2051直 32 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书

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书图号:专桥(01)2051 32m直梁号:SQ32Z008试验单位:中铁第二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宽城制梁场试验日期:2010年月日计算:复核: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加载计算书试验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沙城桥梁厂一、试验依据: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二、试验梁基本情况梁名:《 32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设计图号:专桥(01)2051-Ⅳ梁别:直试验梁编号: SQ32Z008设计跨度:L= 32 m设计梁高:H= 2.50 m浇注日期: 2008年04月03日终张日期: 2008年04月30日试验日期: 2008年07月02日终张砼强度: 59.5 MPa梁体强度:R28= 60.1 MPa梁体终张砼弹性模量:E h 42.9 GPa梁体28天砼弹性模量:E h 43.1 GPa计算龄期: 63 天有无铺设防水层:有外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符合要求三、梁体设计参数梁体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 z= 4271.36 KN.m道碴线路设备质量对跨中弯距:M d= 3011.84 KN.m防水层质量对跨中弯矩:M f= 198.40 KN.m活载对跨中弯矩(含冲击):M h= 7515.63 KN.m梁跨中截面扣孔换算截面面积:A o= 1.05864 m2对梁跨中截面下缘扣孔换算截面抵抗矩:W o= 0.7369196 m3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A Y= 0.008757 m2跨中截面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扣孔换算面积重心的距离:e o= 1.0330 m冲击系数:1+u= 1.1940收缩徐变应力损失值:σL6= 153.46 MPa松驰应力损失值:σL5= 28.16 MPa砼设计强度: C50设计抗裂安全系数:k f= 1.27设计挠跨比f/L= 1/1681四、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Ms计算每个加力点荷载:100t千斤顶:120kg×1=120kg人重:75kg×2=150kg砂重:55kg4个锚圈重:4.9kg×3=14.7kg两块钢垫板总重: 7850×2×0.5×0.5×0.016=62.8kg 每个加载点总重:p=120+150+55+62.8+14.7=402.5kg p=0.01×402.5=4.025KN M s =16R-4P-8P =5/2P ×16-4P- 8P =28×4.025 =112.7 KN.M五、静载加载图示A.1 荷载采用对称布置。

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秦(皇岛)沈(阳)铁路客运专线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24m双线箱梁静载试验方案静载试验是箱梁资质认证的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三公司、六公司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将静载试验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作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以便试验顺利进行。

根据三公司、六公司上报的静载试验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现制订集团公司《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24m双线箱梁静载试验方案》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试验梁号三公司:梁号为XS-06,灌注日期为2000年8月4日,终张拉日期为2000年10月27日,R28=66.3MPa,E28=39.6×103MPa 六公司:梁号为XS-01,灌注日期为2000年7月29日,终张拉日期为2000年8月27日,R28=61.8MPa,E28=35.6×103MPa二、组织及人员静载试验由局指箱梁施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三公司、六公司参与。

具体人员组织如下:总指挥:刘中天副总指挥:赵佑武李武荣蒋建设技术负责:苏应毕周英有熊建辉试验及操作人员配备如下表一:表一静载试验操作人员配备表三、试验设备静载试验台由工总指挥部提供,3月28日到达沟帮子车站,三公司负责运输到制梁场并组装成型,试验完毕由六公司运送至指定地点。

试验其它配套设备由三公司、六公司共同提供,主要设备材料配备如下表二:表二静载试验主要设备材料配备一览表四、试验准备工作(一)操作人员的培训尽快确定试验所需的人员,并分别组织他们进行试验台的拼装和安装、加载设备的使用等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要求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

(二)试验样品梁的准备1.将静载试验样品梁四支墩换成高支墩(四支墩高差不大于4mm),使弹性地基梁顶面至箱梁地面空间满足静载试验台安装及千斤顶操作要求。

2.基座加固。

如附图所示位置,开挖2m×2m×1.5m基坑4个,将弹性地基梁表面凿毛,灌注C50钢筋砼,表面覆盖草袋养护。

600顿静载钢平承载力台验算书及设计书

600顿静载钢平承载力台验算书及设计书

钢平台结构计算书编制:审核:批准:二〇二〇年一月静载荷试验钢平台结构计算书一、概述1.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下简称单桩静载),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既可用于设计阶段的试验桩检验,也可用于施工阶段工程桩抽样检测。

1.2 平板载荷试验概述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既是勘探手段,也是测试手段。

图1 6000kN静载试验现场1.3 加载反力装置概述单桩静载试验设备由包括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量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见图2。

平板载荷试验装置主要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和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见图3。

常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装置,即所谓堆载法、堆重法。

堆载法反力装置由支墩、主梁、次梁、混凝土试块组成。

加载装置由千斤顶构成,通过控制仪器自动加载。

图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示意图图3 压重平台反力试验装置示意图1.4 试验加载要求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N,垂直静载试验加荷最大值为6000kN计。

主要受力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 受力指标1.5平台细部构造1.5.1 主、次梁尺寸主梁、次梁采用箱形钢梁,主梁长度为8m,配置2根;次梁长度为12m,配置6根。

细部尺寸见图4、图5。

图4:主梁细部尺寸图图5:次梁细部尺寸图主梁截面高度H=600mm,宽度B=600mm,腹板厚度t w=20mm,上下翼缘厚度t f=20mm。

次梁截面高度H=600mm,宽度B=600mm,腹板厚度t w=20mm,上下翼缘厚度t f=20mm。

翼缘自由外伸宽度c=150mm,加劲肋间距为1000mm。

1.5.2 平台尺寸两支墩轴线间距8.0m,净距7.0m,并保证支墩与桩或压板的净距不少于2.0m。

钢平台尺寸为12m×5m,次梁两端搁置于支墩上,主梁置于次梁之下,未加载时主次梁间为脱离状态;次梁两端伸出支墩轴线外长度2.0m,跨度8.0m,次梁间横向轴线间距1.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T 梁预制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 梁
QJYP32Z-0001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
编制: 1(1的计算(22201-(3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 梁(直线边梁)静载试验。

3、试验梁基本情况
本试验梁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 梁,梁号:QJYP32Z-0001,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日期为2014年1月7日,终张拉日期为2014年3月7日,静载试验日期2014年4月9日,终张拉龄期为33天;试件28天抗压强度62.4MPa ,弹性模量4.13×104MPa ,静活载设计挠度12.389mm 。

二、详细计算单:
A.1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

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

如图A1
X
i
P 1P
2
P
3
P
4
P
R A R B
图A1
A.1.1
式中:R
L——
P
i
——
X
i
——
P——
A.2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
Δσs=(1-η1)σL6+(1-η2)σL5
=(1-0.409)×146.55+(1-0.90789)×12.77
=87.787MPa
式中:σL6σL5——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值,MPa;
η
1、η
2
——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完成率,MPa。

S
σ
∆——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MPa。

A.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ΔM S
ΔMs=Δσs×(A y+A g)(W0/A0+e0)×103
=88.787×(0.0119+0)×(0.977438/1.47041+1.1821)×103
=1929.328(kN·m)
式中:A y——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截面积,m2;
A g ——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全预应力梁取A
g
=0),m2
W
——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对后张梁为扣孔换算截面抵抗矩),m3
A
——
e
M


A.4
M Ka=M d
M
d

M
S

=5.6
=5.6

得出:M
*)
M
S
——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其中:g
1
为加载千斤顶的重量;132kg/个,共5个
g
2
为加载千斤顶钢板垫块的重量;
每个垫块重量:30.9kg,共5个
加载油泵放置在梁下地面
A.5计算基数级荷载值
P Ka=M
Ka
/α=8732.916/5.6=1559.449(kN)
A.6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
M k=K(M z+M d+M h+M f)+ΔMs-M z–M s(kN·m)
计算列表如下:
——活载对跨中弯矩,本梁数据为:7512.5kN·m;
M
h
——梁体质量对跨中弯矩,本梁数据为:5232.2kN·m。

M
z
A.7计算各加载等级下的加载值如下(防水未做):
A.11根据等效加载力计算各加载等级单个千斤顶加载数据统计如下:
P
=P k/5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